第二十章 套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荆楚帝国最新章节!
卫缭一句公私分明让赵政微愕,他总是习惯用秦国去套楚国,这样套的结果往往出错。楚国从立国起就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卫缭的说法,楚国是北人南迁,治下多越人;秦国是东人西迁,治下多戎人,然而东西的差异没有南北的差异大。
北人自殷商时期乃至夏时便以氏族为重心,氏族又以巫觋为重心,如此形成一个紧密的武士—巫觋团体,所有人都效忠于这个团体。夏人、殷人、周人,全部如此。南人不同,南人多是越人,越人以舟楫为车马,常常是居无定所。或有团体,也不像北人那样崇敬巫觋。即便崇敬,也是崇敬当地的土巫,非氏族的族巫或者家巫。
越人死后,并不一定告知全族,葬礼非常简朴,便以其生前木舟为棺,由其亲友吊至高崖,以为悬棺。北人不同,皆按照身份收敛停棺,然后风光大葬。
深而言之,北人注重颜面,惧怕族人看轻。一介庶民,尚若有人能‘以国士待之’,他必会‘以国士报之’。南人不同,他们少有族的概念,即便有族,也很不紧密。即便一族,也常常散居于各处,彼此或隔绝或相斗,百越、百濮,皆如此类。
南人并不在乎他人的评价,无所谓大团体(接触不到的团体)给予的尊荣。你‘以国士待之’,他未必会‘以国士报之’。你若以力强压之,他则桀骜不驯,殊死反抗。这样的治民必然是‘有道后服,无道先叛’,要想在他们心中种下家国的概念,必要强制。
这当然也是北人南侵、南人不敌的一个原因。同为越人,可他们散居南方各处,彼此相斗,没有办法集中所有甲士作战,自己也没有办法建立国家。楚国是北人南迁,吴国亦是北人所建,越国则受北方影响,这才化族为国……
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蛮人,却因为楚国的敖制变成‘公私分明’。想到南人的过去,微愕的赵政脸上又泛起些笑容。那些不知族、国为何物的蛮人,怎么也知道公私了。
赵政笑起,卫缭反思自己说的话,忙道:“臣误矣。荆人只知大私,不知大公为何物。荆王、荆国太后为一己之私而损荆国之大私,荆人必不允。”
“王者之私便是举国之公,为一己之私而不行举国之公,此谬也。”赵政纠正着卫缭的错误。“大秦之利便是秦人之利,寡人即国家,故而寡人之利便是秦人之利,此方为大公。荆国臣子为了一己之私而不行举国之公,大逆不道。”
“臣敬受教。”研究楚国多了,价值观就会颠倒,现在赵政将颠倒的三观扶正,卫缭拜不止。
“荆人为一己之私而不救赵,如此当尽拔我汉中、巴蜀否?”顺带扶正卫缭三观的赵政重新把心思投到地图上,他对西南的局势越来越担忧。
“臣以为然也。”卫缭道。“荆人复郢必迁其都,昔荆得枳而亡国,今必亡羊补牢也。汉中、巴蜀必将全力夺之,故臣以为,秦军当全力往东,亡赵后当速亡齐。”
“亡齐?”赵政心中有拒绝之意,齐国对秦国素来恭顺,这一次又临阵诈败,使得荆人痛失良将,他心里是想把齐国放到最后迫降的。
“然。”卫缭知道赵政心理,其实他也想最后扫平毫无战斗力的齐国,历史上便是如此,但眼下一切都不同了。“荆人强也,然荆人再强,亦不过四、五百万之众,七年方有三年之积。且魏之积粟运之于楚,齐之衣履渔货运之于楚。
我若伐魏亡齐,荆人无魏地之粟,无齐地之衣,积粟难也。粟者,战之本。荆人无魏齐之助必难以积粟,尚若再行春攻秋守,荆必亡也。”
卫缭娓娓说道。优秀的将卒,在战国末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国家的整体实力,而国家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就是食之不尽的粟米、用之不尽的兵甲。唯有粟米、兵甲充足的国家才能动员更多的士卒,坚持更长的时间。
长平之战,赵国粮食尚能维系,但赵王惧怕日久月累的对峙,故而增兵二十万,希望赵括出击获胜,挟胜与秦国议和。如果赵国积粟多于秦国,不怕长期对峙,根本犯不着出击,也就不可能被白起断了后路。现实却是秦国牛耕水运赵国不及,只能出击。
长平之战如此,后来王剪灭楚之战同样如此。只据有东地的楚国军队人数不可能超过三十万,然而六十万秦军竟然‘坚壁而守之,不肯战。’无聊的秦军士卒只能玩‘投石超距’一类的游戏,等楚军粮尽退兵,王翦立即‘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战争需要成本,不断消灭楚国的盟友,蚕食楚国的城邑,使得楚国无法从外界获得物资补给;同时从汉中到关中、从关中到中原、从中原到齐鲁,在长达三千多里的土地上与楚国不断交战和对峙——秦军是胜是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战争或者对峙有没有消耗楚国的积粟?有没有折损楚国的士卒?有没有阻碍楚国的耕种?
只要楚国的积粟消耗了、士卒折损了、耕种阻碍了,那数年后秦军必将获得战争的胜利。卫缭执意灭齐的原因在于:上一次三年伐楚时,正是齐国运入粟米使楚国得以支撑下来。不灭齐国,狡猾重利的齐人定会源源不断的支持楚国,以求秦楚相争,渔翁得利。
如何灭楚卫缭在那一日对赵政详细说过了,但具体怎么做,他今日也做了全面的交代。实际上这和后世英美采取间接战略绞杀苏联同一个套路。
东方某大国不过打了一场乒乓球,就正式钉上了老大哥最后一块棺材板,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鲸海,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封锁线就此成形。既然身入棺材,死亡那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仅仅过了十多年,老大哥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灭齐,也是要给楚国钉上最后一块棺材板,然后用战争、对峙进行经年累月的消耗,卫缭相信,不需五年,荆国必亡。
卫缭一句公私分明让赵政微愕,他总是习惯用秦国去套楚国,这样套的结果往往出错。楚国从立国起就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卫缭的说法,楚国是北人南迁,治下多越人;秦国是东人西迁,治下多戎人,然而东西的差异没有南北的差异大。
北人自殷商时期乃至夏时便以氏族为重心,氏族又以巫觋为重心,如此形成一个紧密的武士—巫觋团体,所有人都效忠于这个团体。夏人、殷人、周人,全部如此。南人不同,南人多是越人,越人以舟楫为车马,常常是居无定所。或有团体,也不像北人那样崇敬巫觋。即便崇敬,也是崇敬当地的土巫,非氏族的族巫或者家巫。
越人死后,并不一定告知全族,葬礼非常简朴,便以其生前木舟为棺,由其亲友吊至高崖,以为悬棺。北人不同,皆按照身份收敛停棺,然后风光大葬。
深而言之,北人注重颜面,惧怕族人看轻。一介庶民,尚若有人能‘以国士待之’,他必会‘以国士报之’。南人不同,他们少有族的概念,即便有族,也很不紧密。即便一族,也常常散居于各处,彼此或隔绝或相斗,百越、百濮,皆如此类。
南人并不在乎他人的评价,无所谓大团体(接触不到的团体)给予的尊荣。你‘以国士待之’,他未必会‘以国士报之’。你若以力强压之,他则桀骜不驯,殊死反抗。这样的治民必然是‘有道后服,无道先叛’,要想在他们心中种下家国的概念,必要强制。
这当然也是北人南侵、南人不敌的一个原因。同为越人,可他们散居南方各处,彼此相斗,没有办法集中所有甲士作战,自己也没有办法建立国家。楚国是北人南迁,吴国亦是北人所建,越国则受北方影响,这才化族为国……
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蛮人,却因为楚国的敖制变成‘公私分明’。想到南人的过去,微愕的赵政脸上又泛起些笑容。那些不知族、国为何物的蛮人,怎么也知道公私了。
赵政笑起,卫缭反思自己说的话,忙道:“臣误矣。荆人只知大私,不知大公为何物。荆王、荆国太后为一己之私而损荆国之大私,荆人必不允。”
“王者之私便是举国之公,为一己之私而不行举国之公,此谬也。”赵政纠正着卫缭的错误。“大秦之利便是秦人之利,寡人即国家,故而寡人之利便是秦人之利,此方为大公。荆国臣子为了一己之私而不行举国之公,大逆不道。”
“臣敬受教。”研究楚国多了,价值观就会颠倒,现在赵政将颠倒的三观扶正,卫缭拜不止。
“荆人为一己之私而不救赵,如此当尽拔我汉中、巴蜀否?”顺带扶正卫缭三观的赵政重新把心思投到地图上,他对西南的局势越来越担忧。
“臣以为然也。”卫缭道。“荆人复郢必迁其都,昔荆得枳而亡国,今必亡羊补牢也。汉中、巴蜀必将全力夺之,故臣以为,秦军当全力往东,亡赵后当速亡齐。”
“亡齐?”赵政心中有拒绝之意,齐国对秦国素来恭顺,这一次又临阵诈败,使得荆人痛失良将,他心里是想把齐国放到最后迫降的。
“然。”卫缭知道赵政心理,其实他也想最后扫平毫无战斗力的齐国,历史上便是如此,但眼下一切都不同了。“荆人强也,然荆人再强,亦不过四、五百万之众,七年方有三年之积。且魏之积粟运之于楚,齐之衣履渔货运之于楚。
我若伐魏亡齐,荆人无魏地之粟,无齐地之衣,积粟难也。粟者,战之本。荆人无魏齐之助必难以积粟,尚若再行春攻秋守,荆必亡也。”
卫缭娓娓说道。优秀的将卒,在战国末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国家的整体实力,而国家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就是食之不尽的粟米、用之不尽的兵甲。唯有粟米、兵甲充足的国家才能动员更多的士卒,坚持更长的时间。
长平之战,赵国粮食尚能维系,但赵王惧怕日久月累的对峙,故而增兵二十万,希望赵括出击获胜,挟胜与秦国议和。如果赵国积粟多于秦国,不怕长期对峙,根本犯不着出击,也就不可能被白起断了后路。现实却是秦国牛耕水运赵国不及,只能出击。
长平之战如此,后来王剪灭楚之战同样如此。只据有东地的楚国军队人数不可能超过三十万,然而六十万秦军竟然‘坚壁而守之,不肯战。’无聊的秦军士卒只能玩‘投石超距’一类的游戏,等楚军粮尽退兵,王翦立即‘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战争需要成本,不断消灭楚国的盟友,蚕食楚国的城邑,使得楚国无法从外界获得物资补给;同时从汉中到关中、从关中到中原、从中原到齐鲁,在长达三千多里的土地上与楚国不断交战和对峙——秦军是胜是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战争或者对峙有没有消耗楚国的积粟?有没有折损楚国的士卒?有没有阻碍楚国的耕种?
只要楚国的积粟消耗了、士卒折损了、耕种阻碍了,那数年后秦军必将获得战争的胜利。卫缭执意灭齐的原因在于:上一次三年伐楚时,正是齐国运入粟米使楚国得以支撑下来。不灭齐国,狡猾重利的齐人定会源源不断的支持楚国,以求秦楚相争,渔翁得利。
如何灭楚卫缭在那一日对赵政详细说过了,但具体怎么做,他今日也做了全面的交代。实际上这和后世英美采取间接战略绞杀苏联同一个套路。
东方某大国不过打了一场乒乓球,就正式钉上了老大哥最后一块棺材板,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鲸海,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封锁线就此成形。既然身入棺材,死亡那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仅仅过了十多年,老大哥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灭齐,也是要给楚国钉上最后一块棺材板,然后用战争、对峙进行经年累月的消耗,卫缭相信,不需五年,荆国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