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精神毁灭者 ——精神分裂(下篇)(3)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重口味心理学最新章节!
园长:别打岔,帅不帅这时我们都会把目光转向他,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他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要注意的东西没有任何准备(因为他是突然出现的嘛),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管他是谁呢),这便是“不随意注意”,就是不用心的消极被动式的注意。这种注意不需要我们的意志做努力,而是单纯的对刺激物本身做出的条件反射。
这时,老师开始要求我们阅读一篇论文后站起来回答一下自己的感受。由于认识到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得起来发言啊),我们便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这篇文章的内容,积极地努力地选择文章提供的各种信息。这时如果身边有什么干扰(身边有人捅你,让你来看新来的帅哥),又或者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会通过意志的努力,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这篇论文上。这种情况就是“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相反,它是一种有目标的积极主动的注意,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很高级哦!
但是还有一种注意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既有“随意注意”的目的目标,也有“不随意注意”的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这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就好比说你在织毛衣,你是努力要把它织好的(有目的),但是你又可以边织毛衣边聊天,边看电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那么这种注意就是“随意后注意”。
作者:哦,注意原来有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你说这个干吗呢?
园长:我是想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注意缺陷,就是上边的这几个“注意”在他们那里被搞得一塌糊涂。他们不能只对相关的或者真实的刺激做出反应,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妄想、幻觉)的出现。
一般来说,我们所有人都倾向于在同一时刻考虑多件事情。在看书的时候,你的思维可能漂移到其他事情上,如考虑今晚吃什么好呢?或者明天的约会穿什么衣服好呢?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区别与当前情况相关或不相关的想法,可以消除大部分无关的想法。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拎得很清。
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却失去了这种辨别相关与不相关、真实与非真实的能力,结果他可能感觉每一个想法和形象都是相关的和真实的。
例如,患者正试图维持自己与朋友的谈话,可是有关她在昨天晚上看到的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就会插进来。与正常人不同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分辨信号(当前的谈话)和噪音(昨晚看的电视节目),于是出现下面这样的状况:
朋友:我跟你提的那件衣服你觉得怎么样?
患者:那个结局不是我喜欢的,男主角不应该死的!
患者的回答在途中突然接上了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并且他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已经跳入了一个与之前谈话完全不相关的新话题。总之,他不能在一段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想法上,那么就很难维持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思维和交谈过程。
心理学的成因我就说到这里了。
作者:说得很不错!你说哪一类人最容易患精神分裂呢?排除一些先天的因素。
园长:你觉得呢?
作者:压力过大的人?
园长:没错,是压力过大,但哪一类人生活压力会过大呢?
作者:夹缝中生存的人?
园长:没错,就是那一类人。他们属于城市的贫困阶层,从事地位较低的职业,或者失业。
作者:这个我很有同感。因为平时生活里,每当我为一些琐事愁苦郁闷的时候,我妈就看不惯,嚷嚷着把我送到山沟里我就舒服了,就不难受了。这点我完全赞成,前提是我打小就出生在山沟里,从来没来过城市。
如果说我生于城市而你半路把我送过去的话,估计我会比现在更愁苦,就像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面临的窘境:山沟中的生活水平(可能有点夸张),城市的生活标准。
于是你懂的,在山沟里可以生活得幸福,是因为放好羊了,种好地了,我就一将功成万事足了。如果这时你再跟我说要弄什么时髦发型,穿什么品牌的衣服,那就有点胡扯了,俺们村桂花的那条乌黑亮丽的大辫子就是最美的。
在城市里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是因为我的收入能让我很好地享受城市为我提供的一切,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房子车子应有尽有,不为生活发愁,确切地说是不为城市标准的生活发愁。
所以,难就难在那些生活在夹缝中的人们,上不来下不去,受着双面夹击,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这种阶层的生活压力比起上面的两个阶层来肯定要大了很多很多。
……
Sorry,园长,我忽视你的存在了。
园长:没有,你正好说出了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社会成因。
作者:听说患上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靠药物来治疗的?
园长:没错,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起来,必须首先服用药物给予控制。但确实像很多人说的,精神类的药物都很昂贵,而且对人体的副作用非常大,并且很多患者要终生服药。
作者:我听说副作用有虚弱无力、口干舌燥、视力模糊、流口水、性功能障碍、视觉障碍、体重增加或减少、便秘、女性月经不调等等。
园长:那些还都不算什么,至少表面看上去不那么明显。有的患者服药后会出现类似帕金森症的症状,肌肉僵硬,面部肌肉紧张,且严重颤抖和痉挛。更有甚者会出现包括舌头、面部、嘴和下颌的无意识运动。患者可能不自觉地咂嘴,发出吮吸的声音,伸出舌头,鼓腮或反复做一些古怪的动作。
作者:哦,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好像在电视剧里见过。那么除了服药以外还有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呢?
园长:说到这个我要先跟你提一个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提到“条件反射”这个名词你们应该会想起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吧?呵呵,斯金纳和他不同,所以名字都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先来看个图式。
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形成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强化——形成行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受到环境的刺激,然后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这样形成了行为。比如狗受到肉的刺激就无助地流口水了。
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最初先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就是无意间做出来的,如吹口哨、站起来、小孩丢掉一个玩具又拿起一个玩具等,接着用一种手段对这个最初的动作加以强化,然后形成一种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可能再熟悉不过了,有一种养宠物的小箱子,箱子中配有一种装置,可以让宠物自己通过按压里面的机关来获取食物和水。这种行为的原理便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自发的行为,偶尔一次按到机关)——强化(没想到却获得了食物和水,很开心)——形成行为(想喝水和吃东西的时候我就去按那个机关好了)
就是这个样子了。
根据他的这个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我们用到了一种所谓的“代币制”。通过做出某些适当的行为,患者可以赢取代币,并将这些代币交换得到一些特权。比如通过完成指定的任务(整理床铺等),或者与其他人进行一次正常的交谈,获得看电视或者在院子里散步的权利。
作者:“代币制”让我想起了我们玩的游戏,在游戏中也是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得到奖励换取更好的装备。
园长:没错,游戏也好,其他类似的活动也罢,都是运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你的动作,让你养成某种行为习惯。
作者:园长,我想知道除了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积极地参与心理治疗,患者的家属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园长:嗯,这个问题也是患者家属经常问到的,那我就在这里提几点建议好了。
首先,病人的家属要有幽默感!
作者:呵呵,我头一次听说还有这个。
园长:觉得奇怪吗?事实是这样的,患者家属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幽默感,以及对患者荒诞行为和想法的理解。家庭成员不要嘲笑患者,有时候反而要和他们一起笑。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儿子总是在秋天病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一个典型的家庭笑话就是儿子总是在医院里雕刻南瓜(万圣节)。
其次,对疾病的接受。
接受疾病并不是意味着放弃,而是接受这种疾病不能根除的现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家里人习惯这种病的存在,放宽心态,不要再迁怒于自己、患者、上天等等。只有接受它才能很好地正视它,也才能够真正地战胜它。
第三个,要保持家庭的平衡。
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家庭把病人的需要放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需要之上,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家庭走向破裂,因为被忽略的家庭成员可能会因此产生怨恨和敌意。家庭必须要做到既考虑到病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其他成员的需要,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照顾病人的成员要经常变动,而不是由一个人独自完成,这样大家都可以体会到个中辛苦,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
最后,要降低现实的期望。
如果患者在患病之前曾经拥有过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那么在患病的情况下,这种未来可能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家属不能还拿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现在,否则这些压力可能会转嫁到患者身上,使其出现严重的症状。
关于精神分裂症,我想说的就已经全部说完了。
重口味心理室诊疗记录
网友求助
我总是觉得我的身体里有两个人吵架!就像一个天使一个恶魔,常常为了一点小事而矛盾着,有时候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但我的思维是清晰的!身边的人总是说我像变色龙一样,变化多端!给点意见好吗?挺苦恼的!
作者解答
很多人都会有你这样的情况,所以不用紧张,放轻松。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自我调节。
园长:别打岔,帅不帅这时我们都会把目光转向他,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他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要注意的东西没有任何准备(因为他是突然出现的嘛),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管他是谁呢),这便是“不随意注意”,就是不用心的消极被动式的注意。这种注意不需要我们的意志做努力,而是单纯的对刺激物本身做出的条件反射。
这时,老师开始要求我们阅读一篇论文后站起来回答一下自己的感受。由于认识到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得起来发言啊),我们便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这篇文章的内容,积极地努力地选择文章提供的各种信息。这时如果身边有什么干扰(身边有人捅你,让你来看新来的帅哥),又或者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会通过意志的努力,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这篇论文上。这种情况就是“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相反,它是一种有目标的积极主动的注意,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很高级哦!
但是还有一种注意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既有“随意注意”的目的目标,也有“不随意注意”的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这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就好比说你在织毛衣,你是努力要把它织好的(有目的),但是你又可以边织毛衣边聊天,边看电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那么这种注意就是“随意后注意”。
作者:哦,注意原来有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你说这个干吗呢?
园长:我是想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注意缺陷,就是上边的这几个“注意”在他们那里被搞得一塌糊涂。他们不能只对相关的或者真实的刺激做出反应,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妄想、幻觉)的出现。
一般来说,我们所有人都倾向于在同一时刻考虑多件事情。在看书的时候,你的思维可能漂移到其他事情上,如考虑今晚吃什么好呢?或者明天的约会穿什么衣服好呢?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区别与当前情况相关或不相关的想法,可以消除大部分无关的想法。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拎得很清。
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却失去了这种辨别相关与不相关、真实与非真实的能力,结果他可能感觉每一个想法和形象都是相关的和真实的。
例如,患者正试图维持自己与朋友的谈话,可是有关她在昨天晚上看到的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就会插进来。与正常人不同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分辨信号(当前的谈话)和噪音(昨晚看的电视节目),于是出现下面这样的状况:
朋友:我跟你提的那件衣服你觉得怎么样?
患者:那个结局不是我喜欢的,男主角不应该死的!
患者的回答在途中突然接上了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并且他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已经跳入了一个与之前谈话完全不相关的新话题。总之,他不能在一段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想法上,那么就很难维持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思维和交谈过程。
心理学的成因我就说到这里了。
作者:说得很不错!你说哪一类人最容易患精神分裂呢?排除一些先天的因素。
园长:你觉得呢?
作者:压力过大的人?
园长:没错,是压力过大,但哪一类人生活压力会过大呢?
作者:夹缝中生存的人?
园长:没错,就是那一类人。他们属于城市的贫困阶层,从事地位较低的职业,或者失业。
作者:这个我很有同感。因为平时生活里,每当我为一些琐事愁苦郁闷的时候,我妈就看不惯,嚷嚷着把我送到山沟里我就舒服了,就不难受了。这点我完全赞成,前提是我打小就出生在山沟里,从来没来过城市。
如果说我生于城市而你半路把我送过去的话,估计我会比现在更愁苦,就像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面临的窘境:山沟中的生活水平(可能有点夸张),城市的生活标准。
于是你懂的,在山沟里可以生活得幸福,是因为放好羊了,种好地了,我就一将功成万事足了。如果这时你再跟我说要弄什么时髦发型,穿什么品牌的衣服,那就有点胡扯了,俺们村桂花的那条乌黑亮丽的大辫子就是最美的。
在城市里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是因为我的收入能让我很好地享受城市为我提供的一切,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房子车子应有尽有,不为生活发愁,确切地说是不为城市标准的生活发愁。
所以,难就难在那些生活在夹缝中的人们,上不来下不去,受着双面夹击,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这种阶层的生活压力比起上面的两个阶层来肯定要大了很多很多。
……
Sorry,园长,我忽视你的存在了。
园长:没有,你正好说出了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社会成因。
作者:听说患上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靠药物来治疗的?
园长:没错,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起来,必须首先服用药物给予控制。但确实像很多人说的,精神类的药物都很昂贵,而且对人体的副作用非常大,并且很多患者要终生服药。
作者:我听说副作用有虚弱无力、口干舌燥、视力模糊、流口水、性功能障碍、视觉障碍、体重增加或减少、便秘、女性月经不调等等。
园长:那些还都不算什么,至少表面看上去不那么明显。有的患者服药后会出现类似帕金森症的症状,肌肉僵硬,面部肌肉紧张,且严重颤抖和痉挛。更有甚者会出现包括舌头、面部、嘴和下颌的无意识运动。患者可能不自觉地咂嘴,发出吮吸的声音,伸出舌头,鼓腮或反复做一些古怪的动作。
作者:哦,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好像在电视剧里见过。那么除了服药以外还有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呢?
园长:说到这个我要先跟你提一个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提到“条件反射”这个名词你们应该会想起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吧?呵呵,斯金纳和他不同,所以名字都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先来看个图式。
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形成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强化——形成行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受到环境的刺激,然后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这样形成了行为。比如狗受到肉的刺激就无助地流口水了。
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最初先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就是无意间做出来的,如吹口哨、站起来、小孩丢掉一个玩具又拿起一个玩具等,接着用一种手段对这个最初的动作加以强化,然后形成一种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可能再熟悉不过了,有一种养宠物的小箱子,箱子中配有一种装置,可以让宠物自己通过按压里面的机关来获取食物和水。这种行为的原理便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自发的行为,偶尔一次按到机关)——强化(没想到却获得了食物和水,很开心)——形成行为(想喝水和吃东西的时候我就去按那个机关好了)
就是这个样子了。
根据他的这个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我们用到了一种所谓的“代币制”。通过做出某些适当的行为,患者可以赢取代币,并将这些代币交换得到一些特权。比如通过完成指定的任务(整理床铺等),或者与其他人进行一次正常的交谈,获得看电视或者在院子里散步的权利。
作者:“代币制”让我想起了我们玩的游戏,在游戏中也是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得到奖励换取更好的装备。
园长:没错,游戏也好,其他类似的活动也罢,都是运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你的动作,让你养成某种行为习惯。
作者:园长,我想知道除了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积极地参与心理治疗,患者的家属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园长:嗯,这个问题也是患者家属经常问到的,那我就在这里提几点建议好了。
首先,病人的家属要有幽默感!
作者:呵呵,我头一次听说还有这个。
园长:觉得奇怪吗?事实是这样的,患者家属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幽默感,以及对患者荒诞行为和想法的理解。家庭成员不要嘲笑患者,有时候反而要和他们一起笑。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儿子总是在秋天病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一个典型的家庭笑话就是儿子总是在医院里雕刻南瓜(万圣节)。
其次,对疾病的接受。
接受疾病并不是意味着放弃,而是接受这种疾病不能根除的现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家里人习惯这种病的存在,放宽心态,不要再迁怒于自己、患者、上天等等。只有接受它才能很好地正视它,也才能够真正地战胜它。
第三个,要保持家庭的平衡。
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家庭把病人的需要放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需要之上,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家庭走向破裂,因为被忽略的家庭成员可能会因此产生怨恨和敌意。家庭必须要做到既考虑到病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其他成员的需要,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照顾病人的成员要经常变动,而不是由一个人独自完成,这样大家都可以体会到个中辛苦,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
最后,要降低现实的期望。
如果患者在患病之前曾经拥有过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那么在患病的情况下,这种未来可能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家属不能还拿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现在,否则这些压力可能会转嫁到患者身上,使其出现严重的症状。
关于精神分裂症,我想说的就已经全部说完了。
重口味心理室诊疗记录
网友求助
我总是觉得我的身体里有两个人吵架!就像一个天使一个恶魔,常常为了一点小事而矛盾着,有时候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但我的思维是清晰的!身边的人总是说我像变色龙一样,变化多端!给点意见好吗?挺苦恼的!
作者解答
很多人都会有你这样的情况,所以不用紧张,放轻松。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