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们赵国要求不高,你们秦国只需要割点土地就行了(第二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和谈,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用来结束战争的方式。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战争,其最后的结局都以和谈而告终。
即便是放眼整个世界,数千年以来所进行的数以万计的战争之中,和谈休战也仍然是达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通常来说,不经过和谈而休战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其中一方被完全消灭。
和谈的地点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和谈的地点,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劣势方或者失败方的手里,而是有优势方或者是胜利方来指定。
当然了,劣势方和失败方毕竟是不同的概念,优势方和胜利方也同样是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在历史上的那次长平之战后,四十五万赵军全部覆灭的失败方赵国就不得不接受了胜利方秦国的苛刻要求,让赵孝成王本人灰溜溜的跑到了咸阳,在秦王稷的面前赔礼道歉,割地求饶。
如今来说,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优势方,但有时优势方并不代表着胜利,所以赵丹也并不能够将秦王稷招到邯郸去聆听自己的训斥——虽然赵丹的确很想这么做。
正是因为双方此刻胜负未分,所以这一次和谈的地点就被选在了作为双方实际控制分界线的清河。
由于赵国在战场上的优势,所以和谈的具体地点就是位于赵国一侧的东边,而不是位于秦国一侧的西边。
除此之外,参与和谈的人等级通常也是很有讲究的,像如今清河之会这种由两国国君亲自牵头参与的和谈,还是极为少见的高规格和谈,足见双方对此都极为重视。
既然此刻双方都已经就位,那么很显然,和谈就该开始了。
由于双方此时此刻还仍旧处于战争状态,所以指望像十九年前的渑池之会那样,吃着火锅唱着歌,聊着天打着屁就把盟约给定了,那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作为目前的优势方和东道主,赵国一方理所当然是要先开口的。
所以在得到了赵丹的眼神之后,虞信就站了起来,先是朝着秦王稷行了一礼,然后又朝着赵丹行了一礼,这才将头转向了面前的秦国众人,开始讲话。
“自晋以来,秦晋两国乃多年友邦,故有‘秦晋之好’一词。赵承晋国之运,亦和秦国为多年之友邦。不意如今竟兵戎相见,实乃两国之憾事也。”
虞信说到这里刻意的顿了一下,观察着在场众人的反应。
在虞信对面的秦国众人之中,有人微微颔首,也有人嗤之以鼻,但秦国两大首脑秦王稷和范睢都是面无表情,看不出来他们心中的想法。
虞信继续说了下去:“长平之战,并非我赵国之愿也,实乃秦国咄咄逼人,先取魏国河西,再夺韩国宜阳,今又欲图上党之地,令上党生灵涂炭,实非天下之幸也。”
“吾王心怀仁善,不忍见上党军民陷水深火热之中,故纳上党郡而入赵。何也?实乃为拯救上党众军民也。然秦军却因此而兴不义之师北上攻长平,令两国间再燃战火,实属不智。”
虞信说到这里,又转头看了赵丹一眼,然后道:“天幸吾王英明,众军用命,又有魏、楚、齐、韩诸国之助,故得此长平之大捷。”
“今秦军受困于长平之地,北进不得,南撤亦是不可,实属绝境也。秦军之覆亡,不过吾王一念之间尔。若长平秦败,则三晋联军破函谷入咸阳,亦不过旦夕之间。”
“然吾王心怀仁善,念两国多年邦交,不愿令秦国生灵涂炭。故秦国只需自上党退兵,再割陶郡与魏,割河东郡与赵,还宜阳与韩,则秦赵之和可成矣。”
虞信这一番话,洋洋洒洒说了好几分钟才全部说。
才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虞信又朝着秦王稷和赵丹分别行了一礼,方才施施然回座。
在场的秦国君臣听了虞信的这番话,脸色一个个顿时就都变得不太美丽了。
在虞信的这一番话里可以说是完全摆足了姿态,既将赵国说成了救世主一般的存在,然后又把秦国说成了一个只知道发动战争,令诸国陷入战火之中的不义之师。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就算了,毕竟在这些外交的场合本来就是大家给自己吹吹牛逼,顺便再贬贬对手,这套路都知道的。
当年的渑池之会上,秦王稷和蔺相如也早就已经这么pk过了。
真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虞信最后所提出来的那些和平条件。
虽然仅仅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虞信的和平条件实际上包含了四个。
首先,秦军必须退出上党郡。
这等于是要求秦国人放弃五年来的努力,将上党郡拱手相让给赵国。
其次,将河东郡割让给赵国。
河东郡是什么地方?河东郡那可是当年晋国的大本营,是曾经魏国的首都安邑和韩国的首都平阳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粮产量丰富的肥沃平原。
对于秦国来说,河东郡各方面战略意义都非常重要,是根本不可能割让的。
第三,要秦国把陶郡割让给魏国。
对于这一点,秦国显然也非常难以接受。
虽然说一开始秦王稷的确是下定了决心要把陶郡割让给魏国以换取魏国的出兵,但问题在于如今的魏国不但没有出兵帮助秦国,反而是帮着赵国在后面狠狠的捅了秦国一刀。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当然是不愿意把陶郡再割让给魏国这个“叛徒”的。
虽然说魏军统帅魏无忌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魏王圉的许可,但是魏无忌手下的的确确就是有着十万魏军,这是谁都要承认的事实。
第四,要把宜阳还给韩国。
宜阳对于秦国来说,同样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说韩国这个国家以国力而论从来就是属于七雄之中竞争倒数第一的,但是有一项行业韩国却极为发达,在战国七雄之中稳居前三,甚至有希望竞争第一。
这就是韩国的兵器冶炼行业。
宜阳城便是韩国最大的兵器冶炼之地。
而秦国也正是从韩国夺得宜阳城之后,从宜阳城中俘虏了大批的韩国工匠为秦国所用,由此秦国的兵器冶炼技术才突飞猛进,跃居战国前列。
即便是到了现在,宜阳城也还是秦国在崤函通道东侧的重要东进基地和兵工厂。
这样的一个城市,当然也是不可能还给韩国的。
所以在秦国君臣看来,虞信这一番话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
事实上这四个条件就算单独提出来,秦国会不会接受还两说呢,就更别提四个一起列出来了。
一直端坐不语的秦相范睢转头看了自家的大王秦王稷一眼。
然后范睢从秦王稷的脸上看到了几乎毫不掩饰的怒意。
很显然,秦王稷被虞信的这番话给激怒了。
秦王稷当然会生气,要知道虞信的所提到的这些地方,几乎全部都是秦王稷在位期间通过一次次艰巨的战争打下来的。
四十八年的努力和无数老秦人的浴血奋战才拿下来的努力,你虞信一张嘴就想要通通拿走?
如果这里是咸阳宫,那么虞信可能已经人头落地了。
满怀怒火的秦王稷看了范睢一眼,眼神之中的意义不言自明。
范睢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站了起来。
既然赵国人的话已经结束了,那么也是时候该轮到秦国进行反击了。
和谈,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用来结束战争的方式。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战争,其最后的结局都以和谈而告终。
即便是放眼整个世界,数千年以来所进行的数以万计的战争之中,和谈休战也仍然是达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通常来说,不经过和谈而休战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其中一方被完全消灭。
和谈的地点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和谈的地点,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劣势方或者失败方的手里,而是有优势方或者是胜利方来指定。
当然了,劣势方和失败方毕竟是不同的概念,优势方和胜利方也同样是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在历史上的那次长平之战后,四十五万赵军全部覆灭的失败方赵国就不得不接受了胜利方秦国的苛刻要求,让赵孝成王本人灰溜溜的跑到了咸阳,在秦王稷的面前赔礼道歉,割地求饶。
如今来说,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优势方,但有时优势方并不代表着胜利,所以赵丹也并不能够将秦王稷招到邯郸去聆听自己的训斥——虽然赵丹的确很想这么做。
正是因为双方此刻胜负未分,所以这一次和谈的地点就被选在了作为双方实际控制分界线的清河。
由于赵国在战场上的优势,所以和谈的具体地点就是位于赵国一侧的东边,而不是位于秦国一侧的西边。
除此之外,参与和谈的人等级通常也是很有讲究的,像如今清河之会这种由两国国君亲自牵头参与的和谈,还是极为少见的高规格和谈,足见双方对此都极为重视。
既然此刻双方都已经就位,那么很显然,和谈就该开始了。
由于双方此时此刻还仍旧处于战争状态,所以指望像十九年前的渑池之会那样,吃着火锅唱着歌,聊着天打着屁就把盟约给定了,那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作为目前的优势方和东道主,赵国一方理所当然是要先开口的。
所以在得到了赵丹的眼神之后,虞信就站了起来,先是朝着秦王稷行了一礼,然后又朝着赵丹行了一礼,这才将头转向了面前的秦国众人,开始讲话。
“自晋以来,秦晋两国乃多年友邦,故有‘秦晋之好’一词。赵承晋国之运,亦和秦国为多年之友邦。不意如今竟兵戎相见,实乃两国之憾事也。”
虞信说到这里刻意的顿了一下,观察着在场众人的反应。
在虞信对面的秦国众人之中,有人微微颔首,也有人嗤之以鼻,但秦国两大首脑秦王稷和范睢都是面无表情,看不出来他们心中的想法。
虞信继续说了下去:“长平之战,并非我赵国之愿也,实乃秦国咄咄逼人,先取魏国河西,再夺韩国宜阳,今又欲图上党之地,令上党生灵涂炭,实非天下之幸也。”
“吾王心怀仁善,不忍见上党军民陷水深火热之中,故纳上党郡而入赵。何也?实乃为拯救上党众军民也。然秦军却因此而兴不义之师北上攻长平,令两国间再燃战火,实属不智。”
虞信说到这里,又转头看了赵丹一眼,然后道:“天幸吾王英明,众军用命,又有魏、楚、齐、韩诸国之助,故得此长平之大捷。”
“今秦军受困于长平之地,北进不得,南撤亦是不可,实属绝境也。秦军之覆亡,不过吾王一念之间尔。若长平秦败,则三晋联军破函谷入咸阳,亦不过旦夕之间。”
“然吾王心怀仁善,念两国多年邦交,不愿令秦国生灵涂炭。故秦国只需自上党退兵,再割陶郡与魏,割河东郡与赵,还宜阳与韩,则秦赵之和可成矣。”
虞信这一番话,洋洋洒洒说了好几分钟才全部说。
才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虞信又朝着秦王稷和赵丹分别行了一礼,方才施施然回座。
在场的秦国君臣听了虞信的这番话,脸色一个个顿时就都变得不太美丽了。
在虞信的这一番话里可以说是完全摆足了姿态,既将赵国说成了救世主一般的存在,然后又把秦国说成了一个只知道发动战争,令诸国陷入战火之中的不义之师。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就算了,毕竟在这些外交的场合本来就是大家给自己吹吹牛逼,顺便再贬贬对手,这套路都知道的。
当年的渑池之会上,秦王稷和蔺相如也早就已经这么pk过了。
真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虞信最后所提出来的那些和平条件。
虽然仅仅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虞信的和平条件实际上包含了四个。
首先,秦军必须退出上党郡。
这等于是要求秦国人放弃五年来的努力,将上党郡拱手相让给赵国。
其次,将河东郡割让给赵国。
河东郡是什么地方?河东郡那可是当年晋国的大本营,是曾经魏国的首都安邑和韩国的首都平阳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粮产量丰富的肥沃平原。
对于秦国来说,河东郡各方面战略意义都非常重要,是根本不可能割让的。
第三,要秦国把陶郡割让给魏国。
对于这一点,秦国显然也非常难以接受。
虽然说一开始秦王稷的确是下定了决心要把陶郡割让给魏国以换取魏国的出兵,但问题在于如今的魏国不但没有出兵帮助秦国,反而是帮着赵国在后面狠狠的捅了秦国一刀。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当然是不愿意把陶郡再割让给魏国这个“叛徒”的。
虽然说魏军统帅魏无忌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魏王圉的许可,但是魏无忌手下的的确确就是有着十万魏军,这是谁都要承认的事实。
第四,要把宜阳还给韩国。
宜阳对于秦国来说,同样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说韩国这个国家以国力而论从来就是属于七雄之中竞争倒数第一的,但是有一项行业韩国却极为发达,在战国七雄之中稳居前三,甚至有希望竞争第一。
这就是韩国的兵器冶炼行业。
宜阳城便是韩国最大的兵器冶炼之地。
而秦国也正是从韩国夺得宜阳城之后,从宜阳城中俘虏了大批的韩国工匠为秦国所用,由此秦国的兵器冶炼技术才突飞猛进,跃居战国前列。
即便是到了现在,宜阳城也还是秦国在崤函通道东侧的重要东进基地和兵工厂。
这样的一个城市,当然也是不可能还给韩国的。
所以在秦国君臣看来,虞信这一番话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
事实上这四个条件就算单独提出来,秦国会不会接受还两说呢,就更别提四个一起列出来了。
一直端坐不语的秦相范睢转头看了自家的大王秦王稷一眼。
然后范睢从秦王稷的脸上看到了几乎毫不掩饰的怒意。
很显然,秦王稷被虞信的这番话给激怒了。
秦王稷当然会生气,要知道虞信的所提到的这些地方,几乎全部都是秦王稷在位期间通过一次次艰巨的战争打下来的。
四十八年的努力和无数老秦人的浴血奋战才拿下来的努力,你虞信一张嘴就想要通通拿走?
如果这里是咸阳宫,那么虞信可能已经人头落地了。
满怀怒火的秦王稷看了范睢一眼,眼神之中的意义不言自明。
范睢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站了起来。
既然赵国人的话已经结束了,那么也是时候该轮到秦国进行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