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学习狂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沧海扬帆最新章节!
“可是,这样做,系里能允许吗?”
胡冬明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
高凡说:“这件事,我是跟系里商量过的,滕主任同意我这样做。”
这就是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权衡了。
高凡最早的想法,是与化学系合作,请化学系的老师帮助开发一些技术,由沧化公司投入生产,再把一部分利润反馈给化学系,支持后续的科研。
这种模式,就是后世曾经流行一时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高凡对此是很熟悉的。
在后世,企业委托高校做技术开发,是很常见的事情。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得科研经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生产实践中的需求,从而找到更有价值的科研方向。
许多高校的学术带头人,与产业界的大佬们都是谈笑风生的。也只有这种能够与产业界紧密合作的学者,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经费来维持自己的团队,做出一流的成果。
产学研一体这个概念,在真实的历史上,要到90年代才会出现。其出现的背景有三个方向:
其一,国家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市场活动。
其二,民营经济逐渐壮大,产生了与国有科研单位合作的愿望,也具备了合作的实力。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与国有科研单位之间不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它们是更习惯于通过体制来促成合作的。
其三,由于体制的变化,在一段时间内,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跟不上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度从80年代初的30%,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10%。财政收入占比的减少,使得依靠财政生存的事业单位经费陷入极度紧张,不得不自谋生路。
与企业开展合作,就成为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无奈选择。
在80年代初的这个时间节点上,上述的三个条件都不具备。高凡向化学系的领导提出合作要求时,化学系领导一方面是嫌沧化公司太小,觉得没什么合作的余地,另一方面则是顾忌国家政策,不知道这种合作是否符合规定,因此拒绝了高凡的要求。
不过,当高凡提出由沧化公司设立科研课题,请化学系学生参与研究这样一个提案时,化学系的领导还是给予了许可。
在他们看来,学生参与沧化公司的课题研究,相当于实习,这在学校里是完全合理的。至于对方表示要给学生发劳务费,在以往的实习中偶尔也碰上过,这属于政策边缘的事情,学校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毕竟,学生太穷,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如果有单位愿意给学生发点劳务费,补贴一下学生的生活,学校又何必干涉呢?
高凡提出这样一个方案,纯粹是灵机一动。他想用这种方法,在学校的管理体制上打开一个小缺口。
这一回是雇佣几个本科生帮忙,下一回就可以雇佣几个研究生。再往下,就可以请老师参与,哪怕是以指导学生实习的名义参与也可以。
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松的,这一点高凡非常清楚。等到政策再松动一点,而学校也看到了这种合作模式的好处,那么与高凡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高凡这样做,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想帮同宿舍的兄弟们找一个赚钱的机会。在同一个宿舍里生活四年,是一种缘分。
人一辈子可能也只有上大学这四年才有这样的机会。当你步入中年、老年的时候,能够回忆起来的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大学的同寝。对于这样一帮兄弟,给他们谋点福利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这些话,高凡就没必要在同学们面前说了,说出来反而有点市恩的意思。大家都是聪明人,以后自然能够想明白这件事。
听高凡说系主任滕中苏已经点头了,众人的眼睛都变得雪亮。何旭杰抢先说道:“老六,你说说看,这件事需要我们怎么做?”
“我觉得,我们需要先选一个组长吧?”陈川林提议道。
“组长不就是高凡吗?莫非你想当组长?”潘畅杠道。
陈川林摆摆手,说道:“我肯定不行,但高凡估计也不会当这个组长吧?他是出资方,是资本家啊。”
高凡说:“资本家不资本家的,倒是另一回事。关键是,我未来几年肯定主要还是呆在茂林,不可能常驻北京,这个项目牵头人肯定不能由我当。”
“那就老大呗。”潘畅用手一指顾松涛,“这不是明摆着的领导吗?”
顾松涛说:“这件事我可当不了老大。我的学习成绩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明峪教育水平低,我基础不如大家,哪干得了项目牵头人这样的事情。”
“要说成绩,那肯定是老八了。”何旭杰指着吴子贤说,“老八是个学习狂,他来当这个牵头人最合适了。”
“我嘛……”吴子贤犹豫着,不知道是该当仁不让地接受这个推举,还是该谦虚一下。
一个学期下来,班上同学谁的成绩好,谁的成绩差,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原先高凡还在学校的时候,大家公认高凡是宿舍里的学霸。高凡回茂林去之后,吴子贤的学霸地位就显示出来了。
吴子贤来自于柳安省,也算是国内教育水平比较差的一个省。吴子贤的基础不算很好,但他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极其刻苦。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一两道难题,难住了全班人。大多数同学实在想不出来,也就放弃了,等着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解。只有吴子贤,遇到难题会通宵达旦地研究,好几次都是班上唯一能够做出这些难题的人。
一来二去,大家也就觉得吴子贤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了,遇到这种需要人牵头做科研的事情,大家推举吴子贤当牵头人,也就不奇怪了。
“老八,要不就你吧。”高凡看着吴子贤,笑呵呵地说道。
有高凡这话,吴子贤也就不好推托了,他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就滥竽充数,当这个联系人吧,主要就是和高凡你接洽,具体怎么做研究,还是大家商量着来。”
“可是,这样做,系里能允许吗?”
胡冬明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
高凡说:“这件事,我是跟系里商量过的,滕主任同意我这样做。”
这就是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权衡了。
高凡最早的想法,是与化学系合作,请化学系的老师帮助开发一些技术,由沧化公司投入生产,再把一部分利润反馈给化学系,支持后续的科研。
这种模式,就是后世曾经流行一时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高凡对此是很熟悉的。
在后世,企业委托高校做技术开发,是很常见的事情。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得科研经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生产实践中的需求,从而找到更有价值的科研方向。
许多高校的学术带头人,与产业界的大佬们都是谈笑风生的。也只有这种能够与产业界紧密合作的学者,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经费来维持自己的团队,做出一流的成果。
产学研一体这个概念,在真实的历史上,要到90年代才会出现。其出现的背景有三个方向:
其一,国家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市场活动。
其二,民营经济逐渐壮大,产生了与国有科研单位合作的愿望,也具备了合作的实力。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与国有科研单位之间不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它们是更习惯于通过体制来促成合作的。
其三,由于体制的变化,在一段时间内,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跟不上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度从80年代初的30%,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10%。财政收入占比的减少,使得依靠财政生存的事业单位经费陷入极度紧张,不得不自谋生路。
与企业开展合作,就成为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无奈选择。
在80年代初的这个时间节点上,上述的三个条件都不具备。高凡向化学系的领导提出合作要求时,化学系领导一方面是嫌沧化公司太小,觉得没什么合作的余地,另一方面则是顾忌国家政策,不知道这种合作是否符合规定,因此拒绝了高凡的要求。
不过,当高凡提出由沧化公司设立科研课题,请化学系学生参与研究这样一个提案时,化学系的领导还是给予了许可。
在他们看来,学生参与沧化公司的课题研究,相当于实习,这在学校里是完全合理的。至于对方表示要给学生发劳务费,在以往的实习中偶尔也碰上过,这属于政策边缘的事情,学校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毕竟,学生太穷,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如果有单位愿意给学生发点劳务费,补贴一下学生的生活,学校又何必干涉呢?
高凡提出这样一个方案,纯粹是灵机一动。他想用这种方法,在学校的管理体制上打开一个小缺口。
这一回是雇佣几个本科生帮忙,下一回就可以雇佣几个研究生。再往下,就可以请老师参与,哪怕是以指导学生实习的名义参与也可以。
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松的,这一点高凡非常清楚。等到政策再松动一点,而学校也看到了这种合作模式的好处,那么与高凡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高凡这样做,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想帮同宿舍的兄弟们找一个赚钱的机会。在同一个宿舍里生活四年,是一种缘分。
人一辈子可能也只有上大学这四年才有这样的机会。当你步入中年、老年的时候,能够回忆起来的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大学的同寝。对于这样一帮兄弟,给他们谋点福利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这些话,高凡就没必要在同学们面前说了,说出来反而有点市恩的意思。大家都是聪明人,以后自然能够想明白这件事。
听高凡说系主任滕中苏已经点头了,众人的眼睛都变得雪亮。何旭杰抢先说道:“老六,你说说看,这件事需要我们怎么做?”
“我觉得,我们需要先选一个组长吧?”陈川林提议道。
“组长不就是高凡吗?莫非你想当组长?”潘畅杠道。
陈川林摆摆手,说道:“我肯定不行,但高凡估计也不会当这个组长吧?他是出资方,是资本家啊。”
高凡说:“资本家不资本家的,倒是另一回事。关键是,我未来几年肯定主要还是呆在茂林,不可能常驻北京,这个项目牵头人肯定不能由我当。”
“那就老大呗。”潘畅用手一指顾松涛,“这不是明摆着的领导吗?”
顾松涛说:“这件事我可当不了老大。我的学习成绩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明峪教育水平低,我基础不如大家,哪干得了项目牵头人这样的事情。”
“要说成绩,那肯定是老八了。”何旭杰指着吴子贤说,“老八是个学习狂,他来当这个牵头人最合适了。”
“我嘛……”吴子贤犹豫着,不知道是该当仁不让地接受这个推举,还是该谦虚一下。
一个学期下来,班上同学谁的成绩好,谁的成绩差,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原先高凡还在学校的时候,大家公认高凡是宿舍里的学霸。高凡回茂林去之后,吴子贤的学霸地位就显示出来了。
吴子贤来自于柳安省,也算是国内教育水平比较差的一个省。吴子贤的基础不算很好,但他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极其刻苦。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一两道难题,难住了全班人。大多数同学实在想不出来,也就放弃了,等着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解。只有吴子贤,遇到难题会通宵达旦地研究,好几次都是班上唯一能够做出这些难题的人。
一来二去,大家也就觉得吴子贤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了,遇到这种需要人牵头做科研的事情,大家推举吴子贤当牵头人,也就不奇怪了。
“老八,要不就你吧。”高凡看着吴子贤,笑呵呵地说道。
有高凡这话,吴子贤也就不好推托了,他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就滥竽充数,当这个联系人吧,主要就是和高凡你接洽,具体怎么做研究,还是大家商量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