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所以蜂窝煤计划必须要尽快实施了,拖不起啊!”张正书知道时间的紧急,女真人崛起就在这二十几年间,西夏的李乾顺也眼看要夺得大权了。外面群狼环伺,大宋却还是保持呆萌属性,这不是摆明了自己是肥羊吗?要是禁军再无起色,那大宋就真的是香饽饽,谁都能上来咬一口了。
“哪有这般简单!”
赵煦皱起了眉头,“要想说服我那些臣子,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将门那边倒是好办,把分红奉上,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你这皇帝,做得真心憋屈。”没穿越之前,张正书看到的电视剧都是皇帝下个旨意,臣子不得不全然接受。不曾想,穿越到了宋朝,这种情况居然不存在!皇帝的旨意要是没有臣子的点头,根本没人鸟你。这太颠覆张正书的认知了,这虽然说是政治上的进步,毕竟从一言堂到群策群力,减少了决策失误。但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在朝堂上扯皮一番,任谁都会觉得不耐烦。
很多时候,大宋不是没有机会,但就是因为这种无休止的扯皮而白白地看着机会溜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需要强人政治的时候,大宋偏生玩了一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灭亡也是理所应当了。
赵煦深有同感,说道:“有啥办法哩,祖制如此……”
“你是不够离经叛道。”张正书不以为然地说道,“王文公都说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如果不变革,我们岂不是要学祖宗,在丛林中茹毛饮血?祖宗之法,好的自当是要继承,但不合时宜的,于国无益的,就要坚决摒弃。且不说什么,百余年前太祖、太宗时,我大宋的人口有这么多吗?国势民情都不一样了,还抱着以前的制度不放,那是傻子!”
“道理谁都懂,可有的人就是不放手啊!”
赵煦也是无奈,他不相信朝中诸公看不到这一点。但问题是,他们看出来了,却不打算改变。因为这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们就成了“保守派”。其实,世间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保守派,只不过因为利益问题,他们就成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护卫者罢了。
“那是因为没有利益去跟他们换,所以他们不愿意。”
张正书一针见血地说道,“一旦有个新利益,比现在旧利益好的时候,而且两者只能选其一,你看他们会不会放手?说白了,他们只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你怎么说得好似在街市上讨价还价一样?”
赵煦就觉得奇怪了,他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实际上,大宋的朝臣里真心为国的也不少,他们只是怕新政另天下动荡,朝局不稳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很多事情,脱离了一个‘利’字,它就运转不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官家,你认为这是政治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不过是利益问题罢了。换做是你,你家里有良田万亩,但朝廷新政却是在剥夺你的利益,你愿意吗?”
“不愿意……”
赵煦叹了口气,说道:“怪不得新政总是进行不下去,原来问题在这!”
“你又不是第一天才发现问题所在,恐怕先帝的施政得失,你早就了然于胸了吧?”张正书毫不留情地揭穿道。
赵煦有点尴尬地说道:“你做人就不能这么直接吗?我不要面子啊?”
“面子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给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别的问题就不扯那么多了,现在还是说回土地和农民的问题。农民是国家的根基,恐怕谁都不会否认吧?但你认为,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你觉得合适吗?中原地区,地少人多,要不是有江南粮食输入,恐怕现在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了,你不会否认吧?”
“我当然明白不合适,但这又有什么办法?”赵煦无奈地说道,“他们又不愿意售卖土地,你难道还能逼着他们卖不成?”
“使用暴力手段是不可取的,那会引起天下动荡的。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倒逼他们出卖土地。”
张正书嘿嘿一笑道,要是来财在这里,肯定会反应过来,张小官人又要坑人了。
赵煦眼前一亮:“我就知道你有法子!”
没办法,张正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太新颖了,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还行之有效!单单是这一点,就足够赵煦倚重张正书了,比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说两句话都要扯文论经典的朝中诸公好多了。
“办法不是没有,但收效会很慢。”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当然,我之前提议建立银行,就是为了这个办法探路的。”
“银行?”
赵煦一愣,“土地问题,和银行有关?”
“土地,说白了就是金钱。有关金钱的事,自然是和银行有关了。不止和银行有关,还和作坊有关。”张正书认真地说道,“如果这个改革成功,大宋延续国祚三百年也不是问题!”
赵煦皱眉,说道:“你是说,大宋只有四百年天下?”
张正书嘿嘿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要是按照现在的势头下去,出现一个昏君的话,别说四百年了,再过几十年就完蛋都有可能。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永恒的王朝,估计你比我清楚。”
赵煦很想说一句“放肆”,可他却怎么都说不出口,因为张正书说的都是真理。
“那延续国祚三百年的法子,是什么?”
赵煦是真心想知道,张正书有什么高见。
张正书能有什么高见啊,他不过是一个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进程,知道社会的发展方向罢了。“很简单,大力发展作坊。你还记得我说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社会运行规律吧?作坊,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如果作坊办得好,形成风潮的话,大宋的土地问题也就跟着解决了!”
“所以蜂窝煤计划必须要尽快实施了,拖不起啊!”张正书知道时间的紧急,女真人崛起就在这二十几年间,西夏的李乾顺也眼看要夺得大权了。外面群狼环伺,大宋却还是保持呆萌属性,这不是摆明了自己是肥羊吗?要是禁军再无起色,那大宋就真的是香饽饽,谁都能上来咬一口了。
“哪有这般简单!”
赵煦皱起了眉头,“要想说服我那些臣子,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将门那边倒是好办,把分红奉上,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你这皇帝,做得真心憋屈。”没穿越之前,张正书看到的电视剧都是皇帝下个旨意,臣子不得不全然接受。不曾想,穿越到了宋朝,这种情况居然不存在!皇帝的旨意要是没有臣子的点头,根本没人鸟你。这太颠覆张正书的认知了,这虽然说是政治上的进步,毕竟从一言堂到群策群力,减少了决策失误。但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在朝堂上扯皮一番,任谁都会觉得不耐烦。
很多时候,大宋不是没有机会,但就是因为这种无休止的扯皮而白白地看着机会溜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需要强人政治的时候,大宋偏生玩了一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灭亡也是理所应当了。
赵煦深有同感,说道:“有啥办法哩,祖制如此……”
“你是不够离经叛道。”张正书不以为然地说道,“王文公都说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如果不变革,我们岂不是要学祖宗,在丛林中茹毛饮血?祖宗之法,好的自当是要继承,但不合时宜的,于国无益的,就要坚决摒弃。且不说什么,百余年前太祖、太宗时,我大宋的人口有这么多吗?国势民情都不一样了,还抱着以前的制度不放,那是傻子!”
“道理谁都懂,可有的人就是不放手啊!”
赵煦也是无奈,他不相信朝中诸公看不到这一点。但问题是,他们看出来了,却不打算改变。因为这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们就成了“保守派”。其实,世间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保守派,只不过因为利益问题,他们就成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护卫者罢了。
“那是因为没有利益去跟他们换,所以他们不愿意。”
张正书一针见血地说道,“一旦有个新利益,比现在旧利益好的时候,而且两者只能选其一,你看他们会不会放手?说白了,他们只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你怎么说得好似在街市上讨价还价一样?”
赵煦就觉得奇怪了,他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实际上,大宋的朝臣里真心为国的也不少,他们只是怕新政另天下动荡,朝局不稳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很多事情,脱离了一个‘利’字,它就运转不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官家,你认为这是政治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不过是利益问题罢了。换做是你,你家里有良田万亩,但朝廷新政却是在剥夺你的利益,你愿意吗?”
“不愿意……”
赵煦叹了口气,说道:“怪不得新政总是进行不下去,原来问题在这!”
“你又不是第一天才发现问题所在,恐怕先帝的施政得失,你早就了然于胸了吧?”张正书毫不留情地揭穿道。
赵煦有点尴尬地说道:“你做人就不能这么直接吗?我不要面子啊?”
“面子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给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别的问题就不扯那么多了,现在还是说回土地和农民的问题。农民是国家的根基,恐怕谁都不会否认吧?但你认为,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你觉得合适吗?中原地区,地少人多,要不是有江南粮食输入,恐怕现在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了,你不会否认吧?”
“我当然明白不合适,但这又有什么办法?”赵煦无奈地说道,“他们又不愿意售卖土地,你难道还能逼着他们卖不成?”
“使用暴力手段是不可取的,那会引起天下动荡的。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倒逼他们出卖土地。”
张正书嘿嘿一笑道,要是来财在这里,肯定会反应过来,张小官人又要坑人了。
赵煦眼前一亮:“我就知道你有法子!”
没办法,张正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太新颖了,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还行之有效!单单是这一点,就足够赵煦倚重张正书了,比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说两句话都要扯文论经典的朝中诸公好多了。
“办法不是没有,但收效会很慢。”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当然,我之前提议建立银行,就是为了这个办法探路的。”
“银行?”
赵煦一愣,“土地问题,和银行有关?”
“土地,说白了就是金钱。有关金钱的事,自然是和银行有关了。不止和银行有关,还和作坊有关。”张正书认真地说道,“如果这个改革成功,大宋延续国祚三百年也不是问题!”
赵煦皱眉,说道:“你是说,大宋只有四百年天下?”
张正书嘿嘿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要是按照现在的势头下去,出现一个昏君的话,别说四百年了,再过几十年就完蛋都有可能。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永恒的王朝,估计你比我清楚。”
赵煦很想说一句“放肆”,可他却怎么都说不出口,因为张正书说的都是真理。
“那延续国祚三百年的法子,是什么?”
赵煦是真心想知道,张正书有什么高见。
张正书能有什么高见啊,他不过是一个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进程,知道社会的发展方向罢了。“很简单,大力发展作坊。你还记得我说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社会运行规律吧?作坊,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如果作坊办得好,形成风潮的话,大宋的土地问题也就跟着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