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第1装甲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苏联1941最新章节!
害怕是正常的,就别说是这些刚从和平社会进入战争状态的新兵了,老兵包括舒尔卡在内每打完一场仗后心里都会有一阵阵寒意……真到生死关头的时候,没人能坦然面对,如果有那基本是因为崩溃而选择放弃了。
从这方面来说,战士们其实并不关心战斗的胜利和失败,或是战局对自己有利不利,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下一场战斗中能否活下来。
舒尔卡认为这时候应该说些什么,比如提升士气之类的话,不过他却没有这个机会,因为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接着外头就一片炮声。
“下车!”舒尔卡大声下令。
这是搭载汽车的常识……汽车毫无防护力,即便是敌人的步枪都能将车厢打个对穿,一发炮弹就能将整辆车炸上天,而且它还是个很好的目标。
所以,如果不想跟汽车一样被炸成零件状态的话,汽车上的战士随时都要做好跳下车分散的准备。
在跳下车时舒尔卡心里是处于半崩溃状态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像这种完全没有警告就爆发的战斗很有可能是进入了敌人的陷阱……就像之前所说的,主力部队前有侦察部队,侦察部队没有发现敌人,这就意味着敌人是放过了侦察部队。
那么,掉进敌人的陷阱的结果,就是敌人可能已经用机枪封锁住后车厢了,步兵跳下车厢的那一刻很可能就是机枪收割生命的时候。
因此,舒尔卡双脚还没落地就在地上打了个滚翻到公路的另一边……舒尔卡这个动作并不熟悉,以至于在打滚时还闪到了胳膊,在之后几天的时间里只要一动就生疼生疼的。
事实证明舒尔卡有些多虑了,机枪声并没有响起,也没有大批的炮弹覆盖汽车……只有两辆T26被炮弹击中冒起了烟,其中一辆几秒钟后就发出一声爆响整个变成了零件状态。
“反坦克炮!”舒尔卡听营长韦尼亚科夫在不远处大喊一声:“一营,跟我来!”
说着韦尼亚科夫一挥手枪就带着部队朝侧翼炮声传来的方向掩了上去。
虽然苏军指挥官的素质普遍较差,但韦尼亚科夫大尉的这个选择却是对的。
反坦克炮的主要目标是坦克,它相对于坦克的优势在于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婑的炮身,而且还可以隐藏在战壕里并辅上伪装。
这使反坦克炮能先一步发现坦克而坦克却很难找到它的位置,尤其是在这雨天。
所以,更好的对付它的方法就是步兵的冲锋。
但很快舒尔卡等人就发现这并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从侧翼进攻的敌人不是埋伏的反克炮而是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
舒尔卡在韦尼亚科夫大尉的带领下挺着刺刀往前冲,冲着冲着就感觉不对劲,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因为他们听到了坦克“隆隆”的马达声。
“停下!”韦尼亚科夫大尉大声命令,接着又示意所有人趴下……
等了一会儿,就见雨幕中出现几辆坦克模糊的影子,接着又是几辆,其后跟着一队队敌人往前推进。
“见鬼!”韦尼亚科夫大骂一声,然后下令:“撤退,全部撤退”
士兵们马上就从地上爬起来掉头就跑,包括舒尔卡在内。
舒尔卡甚至都以为自己和战友们都要完蛋了,因为那可是敌人坦克,“隆隆”几下就能追上他们然后几排机枪子弹就能将他们打得乱七八糟了……虽说不能将他们击溃,但至少可以将一营杀伤大半。
但让人意外的是,战局却没有像舒尔卡想像的这样发展,舒尔卡一行人有惊无险的逃回了公路,苏军甚至还有时间调几辆坦克上来并配合反坦克炮沿着公路组成了一道防线。
后来舒尔卡才知道这是因为从侧翼发起进攻的是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
罗马尼亚是中欧的一个“小协约国”,是欧洲最重要的采油国,但这也导致其工业十分落后……这也就是所谓的“资源陷阱”。
“资源陷阱”指的并不是自然资源少,反而是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较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只需要在地上挖个坑就能将流出的石油卖钱,于是百姓就不会选择去其它工厂做工了……毕竟石油来钱容易也使工人工资更高。
其后果就是,除了石油之外没有工业能发展起来。
罗马尼亚也是如此,于是只能从别的国家进口装备。
坦克主要是来自法国,最初是雷诺FT轻型坦克,不过因为过于老旧此时只用来维护国内治安。
参战时其第1装甲师分别是第1坦克团装备R2坦克(进口自捷克的35T),第2坦克团装备雷诺R35(进口自法国)。
这原本没什么问题,两个坦克共一百余辆坦克,其中R2坦克共有126辆,R35坦克共有75辆(其中34辆是德军占领波兰时缴获交给罗马尼亚)。
也就是总数两百辆坦克,即便其性能较差,但从侧翼突袭第131摩托化师还是很有可能成功,毕竟第131摩托化师只有一百多辆坦克,而且绝大数都是性能不怎么样的T26。
问题就在于罗马尼亚装甲部队的速度太慢了,他们并不适合用于突袭。
这完全是受法国的影响……从法国进口坦克当然就得接受法国的战术思想,于是坦克与苏联一样是分散在部队中配合步兵使用的。
更致命的还是,此时的英、法等国还认为坦克既然是配合步兵作战,那么速度就是一种浪费,更高的速度只会使步兵跟不上。
于是,R35坦克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只有20公里,越野最高时速只有14公里。
时速14公里,而且还是最高……这就是自行车的水平,何况这还是在雨天的泥地里。
这也是为什么舒尔卡等人迎面碰上了还来得及逃跑的原因。
“准备战斗!”舒尔卡听到韦尼亚科夫大尉大声命令,战士们纷纷依托着公路旁的小沟举起了步枪,反坦克炮则往炮膛里塞进了炮弹做好发射准备。
坦克跟随兵也将命令传达到坦克内,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将黑洞洞的炮口转向公路侧翼的雨幕中。
害怕是正常的,就别说是这些刚从和平社会进入战争状态的新兵了,老兵包括舒尔卡在内每打完一场仗后心里都会有一阵阵寒意……真到生死关头的时候,没人能坦然面对,如果有那基本是因为崩溃而选择放弃了。
从这方面来说,战士们其实并不关心战斗的胜利和失败,或是战局对自己有利不利,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下一场战斗中能否活下来。
舒尔卡认为这时候应该说些什么,比如提升士气之类的话,不过他却没有这个机会,因为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接着外头就一片炮声。
“下车!”舒尔卡大声下令。
这是搭载汽车的常识……汽车毫无防护力,即便是敌人的步枪都能将车厢打个对穿,一发炮弹就能将整辆车炸上天,而且它还是个很好的目标。
所以,如果不想跟汽车一样被炸成零件状态的话,汽车上的战士随时都要做好跳下车分散的准备。
在跳下车时舒尔卡心里是处于半崩溃状态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像这种完全没有警告就爆发的战斗很有可能是进入了敌人的陷阱……就像之前所说的,主力部队前有侦察部队,侦察部队没有发现敌人,这就意味着敌人是放过了侦察部队。
那么,掉进敌人的陷阱的结果,就是敌人可能已经用机枪封锁住后车厢了,步兵跳下车厢的那一刻很可能就是机枪收割生命的时候。
因此,舒尔卡双脚还没落地就在地上打了个滚翻到公路的另一边……舒尔卡这个动作并不熟悉,以至于在打滚时还闪到了胳膊,在之后几天的时间里只要一动就生疼生疼的。
事实证明舒尔卡有些多虑了,机枪声并没有响起,也没有大批的炮弹覆盖汽车……只有两辆T26被炮弹击中冒起了烟,其中一辆几秒钟后就发出一声爆响整个变成了零件状态。
“反坦克炮!”舒尔卡听营长韦尼亚科夫在不远处大喊一声:“一营,跟我来!”
说着韦尼亚科夫一挥手枪就带着部队朝侧翼炮声传来的方向掩了上去。
虽然苏军指挥官的素质普遍较差,但韦尼亚科夫大尉的这个选择却是对的。
反坦克炮的主要目标是坦克,它相对于坦克的优势在于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婑的炮身,而且还可以隐藏在战壕里并辅上伪装。
这使反坦克炮能先一步发现坦克而坦克却很难找到它的位置,尤其是在这雨天。
所以,更好的对付它的方法就是步兵的冲锋。
但很快舒尔卡等人就发现这并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从侧翼进攻的敌人不是埋伏的反克炮而是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
舒尔卡在韦尼亚科夫大尉的带领下挺着刺刀往前冲,冲着冲着就感觉不对劲,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因为他们听到了坦克“隆隆”的马达声。
“停下!”韦尼亚科夫大尉大声命令,接着又示意所有人趴下……
等了一会儿,就见雨幕中出现几辆坦克模糊的影子,接着又是几辆,其后跟着一队队敌人往前推进。
“见鬼!”韦尼亚科夫大骂一声,然后下令:“撤退,全部撤退”
士兵们马上就从地上爬起来掉头就跑,包括舒尔卡在内。
舒尔卡甚至都以为自己和战友们都要完蛋了,因为那可是敌人坦克,“隆隆”几下就能追上他们然后几排机枪子弹就能将他们打得乱七八糟了……虽说不能将他们击溃,但至少可以将一营杀伤大半。
但让人意外的是,战局却没有像舒尔卡想像的这样发展,舒尔卡一行人有惊无险的逃回了公路,苏军甚至还有时间调几辆坦克上来并配合反坦克炮沿着公路组成了一道防线。
后来舒尔卡才知道这是因为从侧翼发起进攻的是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
罗马尼亚是中欧的一个“小协约国”,是欧洲最重要的采油国,但这也导致其工业十分落后……这也就是所谓的“资源陷阱”。
“资源陷阱”指的并不是自然资源少,反而是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较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只需要在地上挖个坑就能将流出的石油卖钱,于是百姓就不会选择去其它工厂做工了……毕竟石油来钱容易也使工人工资更高。
其后果就是,除了石油之外没有工业能发展起来。
罗马尼亚也是如此,于是只能从别的国家进口装备。
坦克主要是来自法国,最初是雷诺FT轻型坦克,不过因为过于老旧此时只用来维护国内治安。
参战时其第1装甲师分别是第1坦克团装备R2坦克(进口自捷克的35T),第2坦克团装备雷诺R35(进口自法国)。
这原本没什么问题,两个坦克共一百余辆坦克,其中R2坦克共有126辆,R35坦克共有75辆(其中34辆是德军占领波兰时缴获交给罗马尼亚)。
也就是总数两百辆坦克,即便其性能较差,但从侧翼突袭第131摩托化师还是很有可能成功,毕竟第131摩托化师只有一百多辆坦克,而且绝大数都是性能不怎么样的T26。
问题就在于罗马尼亚装甲部队的速度太慢了,他们并不适合用于突袭。
这完全是受法国的影响……从法国进口坦克当然就得接受法国的战术思想,于是坦克与苏联一样是分散在部队中配合步兵使用的。
更致命的还是,此时的英、法等国还认为坦克既然是配合步兵作战,那么速度就是一种浪费,更高的速度只会使步兵跟不上。
于是,R35坦克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只有20公里,越野最高时速只有14公里。
时速14公里,而且还是最高……这就是自行车的水平,何况这还是在雨天的泥地里。
这也是为什么舒尔卡等人迎面碰上了还来得及逃跑的原因。
“准备战斗!”舒尔卡听到韦尼亚科夫大尉大声命令,战士们纷纷依托着公路旁的小沟举起了步枪,反坦克炮则往炮膛里塞进了炮弹做好发射准备。
坦克跟随兵也将命令传达到坦克内,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将黑洞洞的炮口转向公路侧翼的雨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