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零章 理直气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父可敌国最新章节!
这场震惊天下的科场舞弊案,审理起来却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查清了全部真相,涉案人员也悉数缉拿归案。
没办法,这种案子参与的人员太多,知情者更是不在少数,根本没法保守秘密。
但让人费解的是,当事的文官除了赵瑁还想推三阻四外,从刘三吾往下,全都很痛快的承认了自己干的那些事……
~~
“是的,都是我的主意。”刘三吾立在堂下,对审讯他的信国公直言不讳道:“我们担心楚王殿下肯定出一些只有大学生会做的题目,以此来阻止举人们考中进士。所以我就拜托赵部堂,设法把算学考卷送一份出来,让举子们提前预习一下。”
“好家伙。”汤和都听懵了,问一旁的刑部尚书开济道:“他这话是承认泄露考题了吗?”
“是。”开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什么‘送一份’,‘预习一下’,这么轻描淡写的,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信国公不禁失笑道。
“权衡利弊,比起应试的举人全都落第严重后果,老夫把考题拿给他们预习的行为,确实微不足道。”刘三吾一脸理所当然道:“老夫也做过数学题,知道用这考校举人,就是存心坑人。”
“好像你们读书人的六艺里,也有算术吧?”汤和不确定的问道。
“有是有,但实际上,大部分读书人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开济尴尬的咳嗽一声。
“楚王殿下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来对付举人们最短的地方,这太不公平了!不公平的较量只是单方面的屠杀,所以我们必须要主动自卫!”刘三吾振振有词道。
“主动自卫?读书人还真是一套一套的。”汤和咧嘴一笑,忽然重重一拍桌子,变颜变色道:“先不说算学这一科。单说经学,那可是你们的老本行了吧?做文章总是你们最长的地方了吧?为什么还要作弊呢?!”
~~
在对彭奎、姚川等要犯的审讯中,锦衣卫得知,刘三吾一伙儿除了泄露考题之外,还跟考生们约定了在经学考试时的‘关节’。
所谓‘关节’,就是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来进行作弊的暗号,这也是科举时代隐蔽性最强的一种舞弊手段。
宋朝时,文官地位空前提高,科举自然也大行其道。为了避免考官徇私,于是采取糊名和誊录两项防范措施,就是把试卷上的考生信息用纸糊上,考卷也有专门人员进行抄写,将誊本交给考官评卷。
按说这样考官就无从辨认考生的身份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快就出现了‘通关节’这种应对手段。具体说就是考官与考生约定好,在某篇文章中加入特定的字眼作为暗号。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通常关节字眼都不止一处。比如约定文章某三段,依次用‘呜呼’、‘于戏’、‘者也’作为结尾词。
再比如将某些少见的成语,诸如‘螽斯衍庆’、‘吉光片羽’之类,拆分嵌入文章中。
更有大胆者,甚至直接将自己或长辈的名号,分开嵌入文章中……总之万变不离其宗。这样考官入场后,只要在这篇文章中找到约定的字眼,就能将要关照的考生找出来了,百无一失。
所以那些通了关节的考生,哪怕是答卷驴唇不对马嘴,也能取中。
~~
“刘学士,你说你这么大一学问家,怎么能这么恬不知耻呢?”就连汤和这种粗人都知道,对老老实实答题的考生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通关节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国子大学的学生考中进士,混入文官的队伍中。”刘三吾却依旧理直气壮道:
“毋庸讳言,楚王殿下利用国子大学的独特地位,着实吸引了一批不明真相的青年俊才,还重金招揽了一些有才无德的所谓名师任教。”
顿一下,他叹了口气道:“所以大学生的学识水平,其实要高于举人的……”
除了刚才刘三吾说的,师生两方面的因素,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两点,决定了国子大学生的水平,已经远超各省举人。
一是先进的大学教育体制,完爆各省府县学原生态的教育模式。二是在宋讷的严格管理下,全校师生都拼尽全力,根本没法懈怠……
虽说读书人号称‘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在这个慢节奏的年代,每天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很有限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效率也很一般……读书人二十年寒窗翻来覆去就学了那么点四书五经、程朱讲章,此外基本一无所知。
但在国子大学,有效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都接近后世的高中水平,这对传统的读书人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大学生能坚持到毕业,水平基本上就已经甩下传统读书人几条街了。
刘三吾掌翰林院,对两边考生的水平再清楚不过。他和他的同党很清楚,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果放任这些大学生进入行政官的队伍,用不了多少年,传统读书人在官场就没有立锥之地了。
所以他们才会铤而走险,帮助举子们作弊。而且不能单单只作算学一门的弊,那样拉不开多大的差距,依然会有大量的大学生靠另外两门课的成绩脱颖而出。
“只透露算学试卷还不保险,所以老夫又写了关节条子,请考官们关照自己人。”刘三吾神色平静的供述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大学生挡在金榜之外。”
“好一个‘关照自己人’,哈哈,说漏嘴了吧!”汤和抓住刘三吾的话柄,不耻的笑道:“在你们眼里,只有同省的举子才是自己人吧?”
“只要是圣人门徒,就是自己人。”刘三吾淡淡道。
“那为什么北方的举子也一个都不取?”汤和质问道:“这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的样子吗?”
“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北人被胡虏奴役太久,腥膻未除,习俗行事已近夷狄,还需要些年月恢复文教。在那之前,还是算不得自己人。”刘三吾理所当然道。
(本章完)
这场震惊天下的科场舞弊案,审理起来却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查清了全部真相,涉案人员也悉数缉拿归案。
没办法,这种案子参与的人员太多,知情者更是不在少数,根本没法保守秘密。
但让人费解的是,当事的文官除了赵瑁还想推三阻四外,从刘三吾往下,全都很痛快的承认了自己干的那些事……
~~
“是的,都是我的主意。”刘三吾立在堂下,对审讯他的信国公直言不讳道:“我们担心楚王殿下肯定出一些只有大学生会做的题目,以此来阻止举人们考中进士。所以我就拜托赵部堂,设法把算学考卷送一份出来,让举子们提前预习一下。”
“好家伙。”汤和都听懵了,问一旁的刑部尚书开济道:“他这话是承认泄露考题了吗?”
“是。”开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什么‘送一份’,‘预习一下’,这么轻描淡写的,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信国公不禁失笑道。
“权衡利弊,比起应试的举人全都落第严重后果,老夫把考题拿给他们预习的行为,确实微不足道。”刘三吾一脸理所当然道:“老夫也做过数学题,知道用这考校举人,就是存心坑人。”
“好像你们读书人的六艺里,也有算术吧?”汤和不确定的问道。
“有是有,但实际上,大部分读书人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开济尴尬的咳嗽一声。
“楚王殿下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来对付举人们最短的地方,这太不公平了!不公平的较量只是单方面的屠杀,所以我们必须要主动自卫!”刘三吾振振有词道。
“主动自卫?读书人还真是一套一套的。”汤和咧嘴一笑,忽然重重一拍桌子,变颜变色道:“先不说算学这一科。单说经学,那可是你们的老本行了吧?做文章总是你们最长的地方了吧?为什么还要作弊呢?!”
~~
在对彭奎、姚川等要犯的审讯中,锦衣卫得知,刘三吾一伙儿除了泄露考题之外,还跟考生们约定了在经学考试时的‘关节’。
所谓‘关节’,就是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来进行作弊的暗号,这也是科举时代隐蔽性最强的一种舞弊手段。
宋朝时,文官地位空前提高,科举自然也大行其道。为了避免考官徇私,于是采取糊名和誊录两项防范措施,就是把试卷上的考生信息用纸糊上,考卷也有专门人员进行抄写,将誊本交给考官评卷。
按说这样考官就无从辨认考生的身份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快就出现了‘通关节’这种应对手段。具体说就是考官与考生约定好,在某篇文章中加入特定的字眼作为暗号。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通常关节字眼都不止一处。比如约定文章某三段,依次用‘呜呼’、‘于戏’、‘者也’作为结尾词。
再比如将某些少见的成语,诸如‘螽斯衍庆’、‘吉光片羽’之类,拆分嵌入文章中。
更有大胆者,甚至直接将自己或长辈的名号,分开嵌入文章中……总之万变不离其宗。这样考官入场后,只要在这篇文章中找到约定的字眼,就能将要关照的考生找出来了,百无一失。
所以那些通了关节的考生,哪怕是答卷驴唇不对马嘴,也能取中。
~~
“刘学士,你说你这么大一学问家,怎么能这么恬不知耻呢?”就连汤和这种粗人都知道,对老老实实答题的考生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通关节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国子大学的学生考中进士,混入文官的队伍中。”刘三吾却依旧理直气壮道:
“毋庸讳言,楚王殿下利用国子大学的独特地位,着实吸引了一批不明真相的青年俊才,还重金招揽了一些有才无德的所谓名师任教。”
顿一下,他叹了口气道:“所以大学生的学识水平,其实要高于举人的……”
除了刚才刘三吾说的,师生两方面的因素,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两点,决定了国子大学生的水平,已经远超各省举人。
一是先进的大学教育体制,完爆各省府县学原生态的教育模式。二是在宋讷的严格管理下,全校师生都拼尽全力,根本没法懈怠……
虽说读书人号称‘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在这个慢节奏的年代,每天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很有限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效率也很一般……读书人二十年寒窗翻来覆去就学了那么点四书五经、程朱讲章,此外基本一无所知。
但在国子大学,有效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都接近后世的高中水平,这对传统的读书人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大学生能坚持到毕业,水平基本上就已经甩下传统读书人几条街了。
刘三吾掌翰林院,对两边考生的水平再清楚不过。他和他的同党很清楚,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果放任这些大学生进入行政官的队伍,用不了多少年,传统读书人在官场就没有立锥之地了。
所以他们才会铤而走险,帮助举子们作弊。而且不能单单只作算学一门的弊,那样拉不开多大的差距,依然会有大量的大学生靠另外两门课的成绩脱颖而出。
“只透露算学试卷还不保险,所以老夫又写了关节条子,请考官们关照自己人。”刘三吾神色平静的供述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大学生挡在金榜之外。”
“好一个‘关照自己人’,哈哈,说漏嘴了吧!”汤和抓住刘三吾的话柄,不耻的笑道:“在你们眼里,只有同省的举子才是自己人吧?”
“只要是圣人门徒,就是自己人。”刘三吾淡淡道。
“那为什么北方的举子也一个都不取?”汤和质问道:“这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的样子吗?”
“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北人被胡虏奴役太久,腥膻未除,习俗行事已近夷狄,还需要些年月恢复文教。在那之前,还是算不得自己人。”刘三吾理所当然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