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 A·H·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
A·H·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最新章节!
一、列昂捷夫和他的活动理论
(一)A. H. 列昂捷夫是苏联有名的心理学家。www.Pinwenba.com他是莫斯科大学教授、心理学系主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心理学会的执委、主席团成员和副主席。一九六六年第十八届国际科学心理协会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他是代表大会的组织者和主席。
列昂捷夫是苏联老一代的心理学家。他从一九二四年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心理学研究所,和A·C·维果茨基、A·P·鲁利亚等一道, 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 并成为所谓文化历史学派的一个重要成员。直到现在,列昂捷夫一直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工作。可以说,他的整个生活历史都是和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紧密联系着的。
列昂捷夫用了多年时间,致力于心理发生发展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如,关于感受性的产生的观点,脑的机能系统的生活形成的观点,人的外部的实践的活动和内部的理论的活动具有共同结构的观点等。他在这些方面的代表性工作,收入《心理发展问题》一书,成为他的代表作。该书于1963年曾获列宁奖金〔4,16,17〕。
在五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工作中,以列昂捷夫为中心,在苏联心理学界形成了一个可以说是最大的学派,这个学派,人数最多,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也比较最有影响。
(二)近年来,列昂捷夫在以前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活动理论。从1972到1974年,他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上陆续发表一组理论文章〔5,6,7〕。1975年,出版了《活动,意识,个性》专著,并于1977年再版。这是他多年来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理论总结。列昂捷夫的理论在苏联心理学界、教育界、理论界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广泛的反响。举个例子,近来苏联学术界讨论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就有人试图用列昂捷夫提出的意识构成理论来解释无意识的问题。〔15〕列昂捷夫自己声称,他的上述这些著作,“目的不在于剖析某些具体的心理学原理,而是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活动、意识、个性的学说,去探寻获得这些原理的方法”。他是要以活动作为中心概念,建立自己的普通心理学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苏联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大体形成于1940年前后,其标志是《普通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并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奖金,得到国家的肯定。苏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就是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这个理论观点,是在批判传统心理学中的内省意识理论和根本不要意识的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由C.Л.鲁宾斯坦于1934年提出来的,后来成了苏联心理学理论的一个中心支柱〔9,11,13〕。直到近年,苏联心理学尽管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和发展,但从其基本理论结构来说,也还并未超出四十年代所形成的理论轮廓。
列昂捷夫近年来提出自己的活动理论,实质上是要根据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处理作为苏联心理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的那个活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可以预计,他的活动理论将对苏联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发生相当大的影响,也标志着苏联心理学理论在70年代的一个重要动向。
我们从分析研究苏联心理学理论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应当给以足够的注意。
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学存在着危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心理学忽视了人的活动。
1. 列昂捷夫认为,现代的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作为这种危机的表现,他举出了以下各种情况:心理学的知识越来越分裂,分裂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心理学、行为的心理学和精神的心理学,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好像正在日益消失;在心理学领域中,生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的还原论大为泛滥;心理学研究所积累起来的事实材料日益增加,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则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这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心理学中,蔓延着对基本理论的轻视和怀疑态度。
列昂捷夫也承认,苏联心理学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是比较重视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但是近年来有所疏忽,不够重视。
2. 列昂捷夫认为,心理学的这种危机,是它的基本理论、方法论上的危机。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在心理学中忽视了人的对象活动。而实际上,主体和客观世界这两者间的关系就是由人的对象活动所实现的。人的对象活动对心理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 列昂捷夫提出,以前的各派心理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们共同的地方是,其出发点都是一种两项的图式,即:对主体感受系统的作用→由该作用所引起的回答(客观的和主观的)现象。行为主义的S→R 公式,就是这种两项图式的最直接的表现。
这种两项图式的致命缺点是,它从原则上把主体的对象活动排除于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而主体的对象活动是一个实现主体和客观世界间的联系的内容极为丰富的过程。由于排除了活动,心理学对于解释稍微复杂一点的心理事实就感到束手无策,而必须求救于一个“直接假定”——统觉、意向等这样一些神秘的力量。其实,这些也不过是被唯心主义搞神秘化了的活动而已。
有不少心理学家曾试图克服这种两项图式给心理学所造成的原则性困难。如,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了“中间变量”,苏联的鲁宾斯坦提出了“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公式,就都是属于这方面的努力。但都未能取得成功。
近年来,不少心理学家对控制论的方法感到兴趣,认为控制论可能会给心理学理论提供新的方法论基础。列昂捷夫认为,控制论的发展可以为科学的分析提供帮助,但控制论本身并不能解决心理学这一专门知识领域的根本方法论问题。因此,就是把控制、信息过程、自动调节系统等概念引入心理学中,也还是不能取消心理学中的“两项图式”所造成的困难。
4. 照列昂捷夫看来,心理学摆脱困难和危机的唯一出路,是把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出发点的两项图式改为三项图式:在客体的作用和主体现状的改变之间,加入一个中间环节——主体的活动及其目的、条件、手段。
列昂捷夫认为,以前的两项图式意味着:意识决定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他自己所主张的三项图式则意味着:意识决定于人们的社会存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列昂捷夫接着进一步引申说,生活过程就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总和,确切地说,就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
正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客体之间发生着相互转化:客体转化为它的主观形式,映像;主体的主观映像,通过活动成为它的客观的结果、产物。
(二)关于对象活动
1.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活动是一个最根本的、具有发端性质的基本范畴。
他认为,在主体的生活中,活动是一种分子性的、整体的单位。活动不是反应,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它有其自己的结构、内部变化和发展。在活动这样的单位里,包含着心理反映,而这种心理反映同时又是和动作方面的因素彼此紧密结合着、不相割裂的。正因为如此,列昂捷夫才把活动看作心理学分析的一个最恰当不过的分析单位,对它特别重视,进行探讨。他认为,把活动这个范畴引入心理学中,就会使心理学知识的整个概念体系发生改变。从而,也就可以把心理科学大厦的至今还在扩大着的裂缝弥合起来。
2.个体的活动永远不能脱离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存在。个体的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的特点,但它总要包括在社会关系的系统之中,否则它就根本不能存在。个体的活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由生活关系所产生、所形成的。
3.个体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对象性。列昂捷夫认为,其实,在活动这个概念中,本来就已暗含地包含着它的对象的概念,因为,没有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初看起来好像是没有对象的活动,经过科学分析,最后总会发现它的对象。列昂捷夫指出,可以成为活动的对象的,有两种:一种是客观的事物,另一种是这些事物的心理反映、映象。
由于活动具有对象性,也引致心理具有对象性。而且心理的对象性并不只限于认识过程的领域,列昂捷夫指出,需要和情绪领域,也都具有对象性。
4.活动是一种使主体得以实现和客观世界的现实联系的过程,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列昂捷夫把活动的这种丰富内容,以及它在实现主体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当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表达为三个过渡或转化。首先,主体是通过活动的过程而和客观世界进行实际接触的,活动的过程因为要和外界的对象发生实际接触,它就必须服从于外界对象的特点、属性。所以,实际控制着活动的过程的,第一性的是外界对象,而外界对象的心理映像(它是活动的产物)则只是第二性的。这里,就要实现一个“外界对象→活动过程”的过渡,这是第一个过渡。其次,主体关于外界对象的心理反映,并不是由外界影响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指向外界对象的活动过程所引起的,这就要实现“活动过程→它的主观产物”的过渡,这是第二个过渡。反过来,主体通过活动以改造外界的对象,这就又要求实现(由心理映象所调节的)“活动过程→它的客观产物的静的属性”〔2〕的过渡。
(三)心理学要研究外部活动
1.传统的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内部活动的,如思维活动、记忆活动等。至于外部活动,则只被看成是表现出来的内部活动、意识的活动,一般来说,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外部行为,但是和意识脱离开来的。
列昂捷夫主张,心理学除研究内部活动外,也应当从一定的侧面对外部活动进行研究。
2.列昂捷夫认为,外部活动之所以要成为心理学的对象,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因为在外部活动中包含有心理的因素,外部活动受动机因素的调节、控制。因为,在这样的理解后面,实际是意味着:认为外部活动只是单方面地受调节于心理的因素。列昂捷夫提出,内部的心理领域是在外部活动中、通过外部活动而发生、形成的,外部活动则直接实现着和客观对象的实际接触,所以,内部的心理领域正是通过外部活动这个环节而向外部对象世界敞开着大门的,外部对象世界也是通过外部活动这个环节而进入内部心理领域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外部活动成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它的这样一种特殊机能:把主体纳入外界对象的现实之中,并把外界现实转化为主观的形式。
列昂捷夫特别强调,心理学之分析、研究外部活动,并不是要把其中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分离出来作孤立的研究,而是要把活动这样一个分析单位纳入心理学,在这种单位中包含有心理的反映,同时这种心理的因素又是和动作的因素紧密结合、不相割裂的。
3.列昂捷夫提出,要想科学地研究心理、意识的产生和特点,只是一方面研究脑、感官的机构和机能,另一方面研究对象作用的物理特点,这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作为主体和外界对象的联系、媒介的活动。
而对活动的分析是科学地认识心理、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的方法。列昂捷夫强调指出,研究社会意识,就要分析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等;而研究个体的心理、意识,就要分析他的活动。
4.列昂捷夫还强调,外部活动成为心理学的对象,这对说明心理反映的发生格外有重要意义。因为,心理映象就是这种把主体和外界对象联系起来的外部过程的产物。所以,要想科学地说明心理反映在早期发生阶段的本质、特点,就必须以这种外部过程的研究为基础,否则就不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关于心理实质的神秘理解。
(四)关于内外活动的相互联系
1.列昂捷夫认为,从发生上来说,外部的过程先于内部的智慧过程,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
2.内化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发生、形成的机制。列昂捷夫特别强调地指出,所谓内化,这不是行为主义者所机械地理解的那种直接的过渡,而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转变,正是由于这种转化或转变,操作外界物质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变为在智慧、意识水平上进行的过程。
列昂捷夫提出这种内化观点的理论构想如下:人的活动有两个主要的因素或特点,即,具有工具化的结构,包括在和别人的相互关系之中;正是它们决定着人的心理过程的特点。工具中介着使人和外界、别人联系起来的活动,因而人的活动就得以汲取着人类的经验。从而,人的心理过程也具有类似的结构,作为必要的环节,包藏着社会历史形成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是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传递给他的。而方式和方法的传递,只能通过外部的形式才可以实现。所以,人的高级的心理过程,只有在人和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先是作为人们心理之间的过程,而后逐渐失去外部的形式,转化为个人心理之内的过程〔4,5〕。
3.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具有原则上共同的结构。
不管什么活动都要符合主体的一定的需要,力求达到所需要的对象,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活动的真正动机。列昂捷夫提出,活动的概念必须同动机的概念相联系着。作为活动的标志的,就是具有激发着它们的动机。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动作,动作是一种服从于自觉目的的过程。动作借以实现的方式是操作,操作直接依从于达到目的的具体条件。所以,任何一个活动,都是符合于一定的需要,为一定动机所激发,由动作所组成,借助于操作而实现的。
列昂捷夫特别说明一点,活动、动作、操作三者,是根据活动的内部关系、内部联系而分析出来的,离开这种内部的关系、联系,我们就分不清面前的某一个过程是动作还是操作。另外,活动是经常发生转化的一种过程。例如,活动如果丧失掉引起它的动机,就可以转变为动作。动作也可以由于获得独立的推动力量而转变为活动;或者,动作也可能转变成达成目的的方式,成为实现不同动作的操作。
4.因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具有原则上共同的结构,所以它们之间保持着双向的联系,可以实现相应的过渡:内化或外化。
(五)围绕着活动问题列昂捷夫对鲁宾斯坦提出的批评1.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过,作为自己提出的三项图式的对立面,列昂捷夫把以前的心理学派的理论都归结为两项图式,并且指出,由于这种两项图式,就给心理学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在分析一些心理学家为克服这种困难所作的各种努力时,列昂捷夫批评了鲁宾斯坦。他指出,“鲁宾斯坦当时曾用‘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公式表达了这一点。当然这个公式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如果内部条件所指的是遭受影响的主体当前的状况,那么,鲁宾斯坦的这个公式并没有给S→R这个图式带来任何原则性的新东西”〔5,8〕。这里,列昂捷夫把鲁宾斯坦的内部条件和新行为主义者的“中间变量”等同起来,从而也就根本否定了鲁宾斯坦为了从基本理论的高度解决心理现象的决定作用问题所提出来的“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思想。本来,鲁宾斯坦的这个观点,一般来说,还是有比较深刻的理论价值的。
2. 列昂捷夫承认,在苏联心理学中,还在三十年代,鲁宾斯坦就提出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应当包括外部实践活动的思想。但是列昂捷夫认为,鲁宾斯坦的主张研究外部活动,只是主张研究活动中的特殊心理因素:活动的动机和调节作用。这种主张至少是片面的。因为照列昂捷夫看来,外部活动并非单方面的受控制于心理反映,而是,心理反映包括在活动之中,产生于主体的外部对象活动。所以,列昂捷夫特别着重地指出,把外部活动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只研究其中的动机和调节作用,而是要研究活动的下述特殊机能:把主体纳入外界对象的现实之中,并把外界现实转化为主观的形式。
为了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列昂捷夫举出人的弹性知觉过程作例子。“让我们来考察一个最简单的过程:知觉对象的弹性的过程。这是主体借以和外界对象实际接触、实际联系的一个外部运动过程,它所实现的甚至可能不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以直接的实践任务为目的,例如使对象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映像,当然是心理的东西,因而也是心理学的无可争辩的研究对象。但是为了理解这种映像的本质,我应该研究它产生的过程,而在当前所考察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外部的和实践的过程。不论我愿意与否,不论符合我的理论观点与否,我还是得把主体的外部实际动作包括在我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中。”〔5,8〕三、对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初步评议
(一)列昂捷夫理论的成就方面
1.我们知道,意识和活动统一,这是苏联心理学中理解意识、心理的实质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是鲁宾斯坦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写于1933年,发表于1934年)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并在以后的著作中加以发展,逐渐为苏联心理学界所接受,成为苏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原则〔9,10,11〕。应当承认,列昂捷夫在探讨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方面,也做过不少工作,特别是在具体实验研究方面,并且是有贡献的〔13〕。
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简要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意识、心理本身就是一种过程、活动,在人的活动、动作中包含有心理成分,两者是统一的;2意识、心理在活动中形成,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通过活动可以客观认识它们;3意识、心理对活动有调节作用〔11,13〕。这一个理论原则,对于苏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正是从这一理论原则出发,苏联心理学在探讨某一具体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等)时,总是要把它们理解为一种过程而加以考察。而且有相当多的实验研究和总结性著作,都是关于分析活动、动作的因素在心理过程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
2.对照前面所谈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可以清楚看出,列昂捷夫的理论,从其所讨论问题的基本范围来说,并没能超出以前形成的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基本格局,有所突破。换言之,列昂捷夫仍还是在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下考察问题的。但是,列昂捷夫把意识、心理在活动中的产生、形成这个环节扩展开了,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有所发挥。本来,在以前的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中,意识在活动中形成(作为这个原则的一个方面、内容),只是以一种理论观点的形式提出来的。现在,列昂捷夫概括了苏联心理学近几十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把它具体化了,充实了。这可以说是列昂捷夫理论的一个贡献。这种情况也是合乎逻辑的。本来,列昂捷夫多年来主要就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现在他正就是从这个侧面来阐述意识、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有所发挥,充实了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
3.列昂捷夫理论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主体的活动决定于它所接触的对象的特点,而对象本身中则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个体的活动也就是一种具有丰富社会历史内容的过程,活动在人的意识、心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就在于此。这本来是苏联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比较深刻而有价值的思想,并非列昂捷夫所首创〔11,13〕。但是,他对这一个思想,联系苏联心理学近多年来的研究工作,作了具体的阐述和一定的概括,从而,就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历史性原则贯穿于心理学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对于心理学中处理个体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也是有价值的。
4.列昂捷夫的理论强调指出,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产生的。这一观点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带有发端的性质。从这种观点出发,直接可以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人的心理、意识是可以从外部来加以培养、形成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这就使列昂捷夫的理论带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他是企图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决意识、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问题的。也正因为列昂捷夫的理论强调地说明了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培养、形成人的内部心理、意识的可能性,所以在苏联心理学界,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它的理论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拥有较多的群众。
(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有待商榷的一些问题1.我们上面刚谈到,在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观点是: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来源于外部活动。为了把自己的这个观点和经典著作中的思想联系起来,从经典著作中取得哲学理论上的根据,列昂捷夫作为自己立论的出发点,援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意识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列昂捷夫紧接在这段话后面,就自己进一步加以解释、发挥说:“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活动的总和、活动的系统”。〔5,8〕于是,他就把人们的存在归结为活动——外部活动。
我们认为,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部分的整个内容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引这段话里所谈的,是人的意识(特别是着重社会意识)和人的存在的反映被反映关系。他们所说的“存在”、“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人的意识所反映、所据以产生的东西,也就是人周围的客观现实、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参加的社会物质生活,而非其他。列昂捷夫据此进行发挥,把人的存在归结为活动,把人的存在和外部活动等同起来,根据似乎不够充分。
再,人的现实生活是充满着极为丰富和广泛的内容的,列昂捷夫抽掉了这些内容,而把它归结为活动,这未免把人的现实生活过于简单、贫乏化了。
2.列昂捷夫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三项图式”,和他以前的“两项图式”相对立。并且指出,从对心理现象的决定作用来说,他的“三项图式”意味着: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人的外部活动。
我们认为,意识、心理之得以实现,是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的,如,外界现实,脑,主体的活动,主体的当前状态、过去经验等。但是说到心理、意识的决定作用,亦即它们的决定者,从根本上来说,还应该是它们所反映着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它们的物质实体的脑。或者,如鲁宾斯坦所说的“外部影响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他这是从内外关系、心理、意识得以实现的方式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也可以说是心理、意识的决定作用。
至于活动,对心理、意识的形成当然有重要作用。但照我们看来,这归根到底只是一种“通过”的关系(外界事物通过活动而得到反映,心理、意识通过活动而形成),而不见得是一种决定作用的关系。
3.列昂捷夫的理论主张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产生的,其机制是内化;内化之所以是可能的,因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的结构原则上是共同的。这里,关于内化问题的研究材料是他的理论的最重要的事实支柱。但是,关于内化的观点,必然要有一个理论上的前提,就是需要承认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是简单地分开来的,外部活动中不包含有任何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因素,而只是一种纯外部、纯执行性的东西。可是,这个前提是和人的外部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因而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外部活动,它总是包含有一定的内部的、心理的成分,例如,动机作用、调节作用等;而完全不包含内部的、心理的外部活动是没有的。这一点,本来是内化观点的主张者在苏联心理学界早已受到过的批评,也是他们所遇到的一个较大的理论上的困难〔11,12,13〕。现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也未能加以克服。
另外,把内化说成是内部心理活动产生的机制,由于上述原因,也就有了值得商榷的地方。既然外部活动中已经包含有一定的内部的、心理的成分,那就不能说是产生,因为只有从没有心理现象到有了心理现象才能说是产生问题。而内化可能只是心理从一种形式或水平向另一种形式或水平变化的表现、现象。
4.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论述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以内化机制产生的,基本上不考虑主体的内部因素在这种产生中的影响、制约作用。他只谈主体的活动要服从于外界对象,而对象则通过活动反映到内部,成为心理映象,根本不涉及主体的内部因素问题。所以,尽管它有时也提到外因和内因问题,但在实际解决心理、意识通过活动而产生、形成的问题时,是片面地强调外部活动的决定作用,主张一切都简单地来自外部。而这是和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相符合的。
所以,列昂捷夫理论中有不小的机械、形而上学的因素。如果按照他的理论,像人的创造性的产生问题,心理学就很难加以说明。人的创造性的产生,当然也要有必要的感性的基础,但是否一定要有结构原则上相同的外部活动作为必具的先行条件呢?恐怕未必完全如此。如果是这样,创造性也就不成其为创造性了。
5.最后谈一下活动这个概念的问题。主体的行动方面,对于心理学来说极为重要,也是心理学基本理论中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但是,像列昂捷夫这样,用活动的概念在心理学中表达主体的这个方面是否适宜,也有值得加以考虑的地方。活动的概念在苏联心理学中虽被广泛应用,列昂捷夫则更把它作为发端性的基本范畴,但它的含义是含糊不清的,同是应用这个概念,各人所赋予的内容却不一致。最近苏联心理学界也感到了,并且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14〕。我们认为,用这个概念来表达主体的行动方面,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变革世界的特点。列昂捷夫论证把活动作为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时,为着从经典著作中寻找论据,他曾引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并自行加以转述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活动,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5,8〕。特别有意思的是,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时,明明说的是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可是到了列昂捷夫这里,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却变成了活动。其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正是人的实践,而不是列昂捷夫所说的活动。关于这一点,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论述同样内容的提纲第九条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1〕这里,列昂捷夫显然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加以曲解了的,是远离了马克思本来的原意的。
我们认为,在心理学体系中,如果用“生活实践”的概念〔3〕,或是“实践活动”的概念〔1〕,来表达人的行动的方面,可能是更为适当的,因为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当然,这是一个还需要进一步予以探讨、明确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努力以赴。
(三)初步评议小结
1. 列昂捷夫于70年代初提出的活动理论,代表着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一个可注意的动向,它意味着,列昂捷夫试图根据苏联心理学近几十年来的具体研究工作,特别是他自己这一学派的具体研究工作,重新处理苏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意识、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从而在新的形式中建立自己的心理学体系。
2. 从列昂捷夫理论所探讨的问题的基本范围来说,并没能超出苏联心理学中以前形成的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基本格局,有所突破。列昂捷夫的理论仍还是在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下考察问题的。
3. 但是,在列昂捷夫理论中,对心理、意识在活动中的产生、形成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论述,有所发挥,从而对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这一环节,有所发展、补充。这是列昂捷夫理论的一个新的成分。它的另一个新成分是,对把历史唯物观点贯彻于心理学中,对探讨意识的社会历史实质问题,有所阐述。
4. 列昂捷夫的理论中,有一定的机械、形而上学因素,这表现为:1把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机械地分割开来;2在阐述意识的产生、形成问题上,忽视主体内部因素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外部活动决定。这两者本来是内化说固有的重要缺点。列昂捷夫把内化说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也把内化说的这两个缺点带进自己的理论中,未能加以克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29页,3页,5页,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05页。
〔3〕《列宁全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142页。
〔4〕A·H·列昂捷夫:《心理发展问题》,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275页。
〔5〕A·H·列昂捷夫:《心理学中的活动问题》,载《苏联哲学问题》,1972年第9期。
〔6〕A·H·列昂捷夫:《活动和意识》,载《苏联哲学问题》,1972年第12期。
〔7〕A·H·列昂捷夫:《活动和个性》,载《苏联哲学问题》,1974年第4-5期。
〔8〕A·H·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苏)政治书籍出版社,1977年版,16页,20页,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9〕C·Л·鲁宾斯坦:《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载《普通心理学问题》,(苏)教育出版社,1946年版。
〔10〕C·Л·鲁宾斯坦:《普通心理学原理》,莫斯科出版社,1946年版。
〔11〕C·Л·鲁宾斯坦:《在苏联心理学史中意识和活动的问题》,载《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版,中译本,三联书店,1965年版。
〔12〕C·Л·鲁宾斯坦:《能力问题和心理学理论问题》,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60年第1期。
〔13〕A·A·斯米尔诺夫:《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苏)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4〕Б·Ф·洛莫夫:《苏联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77年第5期。
〔15〕B·C·罗钦别尔格:《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的各种形式》,载《苏联哲学问题》,1978年第2期。
〔16〕B·康士坦丁诺夫:苏联《哲学百科全书》,3卷,1970年版。
〔17〕《A·H·列昂捷夫—列宁奖金获得者》,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63年第3期。
(原载于《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
一、列昂捷夫和他的活动理论
(一)A. H. 列昂捷夫是苏联有名的心理学家。www.Pinwenba.com他是莫斯科大学教授、心理学系主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心理学会的执委、主席团成员和副主席。一九六六年第十八届国际科学心理协会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他是代表大会的组织者和主席。
列昂捷夫是苏联老一代的心理学家。他从一九二四年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心理学研究所,和A·C·维果茨基、A·P·鲁利亚等一道, 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 并成为所谓文化历史学派的一个重要成员。直到现在,列昂捷夫一直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工作。可以说,他的整个生活历史都是和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紧密联系着的。
列昂捷夫用了多年时间,致力于心理发生发展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如,关于感受性的产生的观点,脑的机能系统的生活形成的观点,人的外部的实践的活动和内部的理论的活动具有共同结构的观点等。他在这些方面的代表性工作,收入《心理发展问题》一书,成为他的代表作。该书于1963年曾获列宁奖金〔4,16,17〕。
在五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工作中,以列昂捷夫为中心,在苏联心理学界形成了一个可以说是最大的学派,这个学派,人数最多,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也比较最有影响。
(二)近年来,列昂捷夫在以前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活动理论。从1972到1974年,他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上陆续发表一组理论文章〔5,6,7〕。1975年,出版了《活动,意识,个性》专著,并于1977年再版。这是他多年来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理论总结。列昂捷夫的理论在苏联心理学界、教育界、理论界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广泛的反响。举个例子,近来苏联学术界讨论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就有人试图用列昂捷夫提出的意识构成理论来解释无意识的问题。〔15〕列昂捷夫自己声称,他的上述这些著作,“目的不在于剖析某些具体的心理学原理,而是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活动、意识、个性的学说,去探寻获得这些原理的方法”。他是要以活动作为中心概念,建立自己的普通心理学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苏联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大体形成于1940年前后,其标志是《普通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并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奖金,得到国家的肯定。苏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就是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这个理论观点,是在批判传统心理学中的内省意识理论和根本不要意识的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由C.Л.鲁宾斯坦于1934年提出来的,后来成了苏联心理学理论的一个中心支柱〔9,11,13〕。直到近年,苏联心理学尽管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和发展,但从其基本理论结构来说,也还并未超出四十年代所形成的理论轮廓。
列昂捷夫近年来提出自己的活动理论,实质上是要根据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处理作为苏联心理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的那个活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可以预计,他的活动理论将对苏联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发生相当大的影响,也标志着苏联心理学理论在70年代的一个重要动向。
我们从分析研究苏联心理学理论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应当给以足够的注意。
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学存在着危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心理学忽视了人的活动。
1. 列昂捷夫认为,现代的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作为这种危机的表现,他举出了以下各种情况:心理学的知识越来越分裂,分裂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心理学、行为的心理学和精神的心理学,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好像正在日益消失;在心理学领域中,生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的还原论大为泛滥;心理学研究所积累起来的事实材料日益增加,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则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这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心理学中,蔓延着对基本理论的轻视和怀疑态度。
列昂捷夫也承认,苏联心理学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是比较重视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但是近年来有所疏忽,不够重视。
2. 列昂捷夫认为,心理学的这种危机,是它的基本理论、方法论上的危机。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在心理学中忽视了人的对象活动。而实际上,主体和客观世界这两者间的关系就是由人的对象活动所实现的。人的对象活动对心理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 列昂捷夫提出,以前的各派心理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们共同的地方是,其出发点都是一种两项的图式,即:对主体感受系统的作用→由该作用所引起的回答(客观的和主观的)现象。行为主义的S→R 公式,就是这种两项图式的最直接的表现。
这种两项图式的致命缺点是,它从原则上把主体的对象活动排除于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而主体的对象活动是一个实现主体和客观世界间的联系的内容极为丰富的过程。由于排除了活动,心理学对于解释稍微复杂一点的心理事实就感到束手无策,而必须求救于一个“直接假定”——统觉、意向等这样一些神秘的力量。其实,这些也不过是被唯心主义搞神秘化了的活动而已。
有不少心理学家曾试图克服这种两项图式给心理学所造成的原则性困难。如,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了“中间变量”,苏联的鲁宾斯坦提出了“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公式,就都是属于这方面的努力。但都未能取得成功。
近年来,不少心理学家对控制论的方法感到兴趣,认为控制论可能会给心理学理论提供新的方法论基础。列昂捷夫认为,控制论的发展可以为科学的分析提供帮助,但控制论本身并不能解决心理学这一专门知识领域的根本方法论问题。因此,就是把控制、信息过程、自动调节系统等概念引入心理学中,也还是不能取消心理学中的“两项图式”所造成的困难。
4. 照列昂捷夫看来,心理学摆脱困难和危机的唯一出路,是把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出发点的两项图式改为三项图式:在客体的作用和主体现状的改变之间,加入一个中间环节——主体的活动及其目的、条件、手段。
列昂捷夫认为,以前的两项图式意味着:意识决定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他自己所主张的三项图式则意味着:意识决定于人们的社会存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列昂捷夫接着进一步引申说,生活过程就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总和,确切地说,就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
正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客体之间发生着相互转化:客体转化为它的主观形式,映像;主体的主观映像,通过活动成为它的客观的结果、产物。
(二)关于对象活动
1.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活动是一个最根本的、具有发端性质的基本范畴。
他认为,在主体的生活中,活动是一种分子性的、整体的单位。活动不是反应,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它有其自己的结构、内部变化和发展。在活动这样的单位里,包含着心理反映,而这种心理反映同时又是和动作方面的因素彼此紧密结合着、不相割裂的。正因为如此,列昂捷夫才把活动看作心理学分析的一个最恰当不过的分析单位,对它特别重视,进行探讨。他认为,把活动这个范畴引入心理学中,就会使心理学知识的整个概念体系发生改变。从而,也就可以把心理科学大厦的至今还在扩大着的裂缝弥合起来。
2.个体的活动永远不能脱离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存在。个体的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的特点,但它总要包括在社会关系的系统之中,否则它就根本不能存在。个体的活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由生活关系所产生、所形成的。
3.个体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对象性。列昂捷夫认为,其实,在活动这个概念中,本来就已暗含地包含着它的对象的概念,因为,没有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初看起来好像是没有对象的活动,经过科学分析,最后总会发现它的对象。列昂捷夫指出,可以成为活动的对象的,有两种:一种是客观的事物,另一种是这些事物的心理反映、映象。
由于活动具有对象性,也引致心理具有对象性。而且心理的对象性并不只限于认识过程的领域,列昂捷夫指出,需要和情绪领域,也都具有对象性。
4.活动是一种使主体得以实现和客观世界的现实联系的过程,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列昂捷夫把活动的这种丰富内容,以及它在实现主体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当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表达为三个过渡或转化。首先,主体是通过活动的过程而和客观世界进行实际接触的,活动的过程因为要和外界的对象发生实际接触,它就必须服从于外界对象的特点、属性。所以,实际控制着活动的过程的,第一性的是外界对象,而外界对象的心理映像(它是活动的产物)则只是第二性的。这里,就要实现一个“外界对象→活动过程”的过渡,这是第一个过渡。其次,主体关于外界对象的心理反映,并不是由外界影响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指向外界对象的活动过程所引起的,这就要实现“活动过程→它的主观产物”的过渡,这是第二个过渡。反过来,主体通过活动以改造外界的对象,这就又要求实现(由心理映象所调节的)“活动过程→它的客观产物的静的属性”〔2〕的过渡。
(三)心理学要研究外部活动
1.传统的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内部活动的,如思维活动、记忆活动等。至于外部活动,则只被看成是表现出来的内部活动、意识的活动,一般来说,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外部行为,但是和意识脱离开来的。
列昂捷夫主张,心理学除研究内部活动外,也应当从一定的侧面对外部活动进行研究。
2.列昂捷夫认为,外部活动之所以要成为心理学的对象,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因为在外部活动中包含有心理的因素,外部活动受动机因素的调节、控制。因为,在这样的理解后面,实际是意味着:认为外部活动只是单方面地受调节于心理的因素。列昂捷夫提出,内部的心理领域是在外部活动中、通过外部活动而发生、形成的,外部活动则直接实现着和客观对象的实际接触,所以,内部的心理领域正是通过外部活动这个环节而向外部对象世界敞开着大门的,外部对象世界也是通过外部活动这个环节而进入内部心理领域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外部活动成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它的这样一种特殊机能:把主体纳入外界对象的现实之中,并把外界现实转化为主观的形式。
列昂捷夫特别强调,心理学之分析、研究外部活动,并不是要把其中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分离出来作孤立的研究,而是要把活动这样一个分析单位纳入心理学,在这种单位中包含有心理的反映,同时这种心理的因素又是和动作的因素紧密结合、不相割裂的。
3.列昂捷夫提出,要想科学地研究心理、意识的产生和特点,只是一方面研究脑、感官的机构和机能,另一方面研究对象作用的物理特点,这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作为主体和外界对象的联系、媒介的活动。
而对活动的分析是科学地认识心理、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的方法。列昂捷夫强调指出,研究社会意识,就要分析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等;而研究个体的心理、意识,就要分析他的活动。
4.列昂捷夫还强调,外部活动成为心理学的对象,这对说明心理反映的发生格外有重要意义。因为,心理映象就是这种把主体和外界对象联系起来的外部过程的产物。所以,要想科学地说明心理反映在早期发生阶段的本质、特点,就必须以这种外部过程的研究为基础,否则就不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关于心理实质的神秘理解。
(四)关于内外活动的相互联系
1.列昂捷夫认为,从发生上来说,外部的过程先于内部的智慧过程,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
2.内化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发生、形成的机制。列昂捷夫特别强调地指出,所谓内化,这不是行为主义者所机械地理解的那种直接的过渡,而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转变,正是由于这种转化或转变,操作外界物质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变为在智慧、意识水平上进行的过程。
列昂捷夫提出这种内化观点的理论构想如下:人的活动有两个主要的因素或特点,即,具有工具化的结构,包括在和别人的相互关系之中;正是它们决定着人的心理过程的特点。工具中介着使人和外界、别人联系起来的活动,因而人的活动就得以汲取着人类的经验。从而,人的心理过程也具有类似的结构,作为必要的环节,包藏着社会历史形成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是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传递给他的。而方式和方法的传递,只能通过外部的形式才可以实现。所以,人的高级的心理过程,只有在人和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先是作为人们心理之间的过程,而后逐渐失去外部的形式,转化为个人心理之内的过程〔4,5〕。
3.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具有原则上共同的结构。
不管什么活动都要符合主体的一定的需要,力求达到所需要的对象,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活动的真正动机。列昂捷夫提出,活动的概念必须同动机的概念相联系着。作为活动的标志的,就是具有激发着它们的动机。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动作,动作是一种服从于自觉目的的过程。动作借以实现的方式是操作,操作直接依从于达到目的的具体条件。所以,任何一个活动,都是符合于一定的需要,为一定动机所激发,由动作所组成,借助于操作而实现的。
列昂捷夫特别说明一点,活动、动作、操作三者,是根据活动的内部关系、内部联系而分析出来的,离开这种内部的关系、联系,我们就分不清面前的某一个过程是动作还是操作。另外,活动是经常发生转化的一种过程。例如,活动如果丧失掉引起它的动机,就可以转变为动作。动作也可以由于获得独立的推动力量而转变为活动;或者,动作也可能转变成达成目的的方式,成为实现不同动作的操作。
4.因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具有原则上共同的结构,所以它们之间保持着双向的联系,可以实现相应的过渡:内化或外化。
(五)围绕着活动问题列昂捷夫对鲁宾斯坦提出的批评1.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过,作为自己提出的三项图式的对立面,列昂捷夫把以前的心理学派的理论都归结为两项图式,并且指出,由于这种两项图式,就给心理学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在分析一些心理学家为克服这种困难所作的各种努力时,列昂捷夫批评了鲁宾斯坦。他指出,“鲁宾斯坦当时曾用‘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公式表达了这一点。当然这个公式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如果内部条件所指的是遭受影响的主体当前的状况,那么,鲁宾斯坦的这个公式并没有给S→R这个图式带来任何原则性的新东西”〔5,8〕。这里,列昂捷夫把鲁宾斯坦的内部条件和新行为主义者的“中间变量”等同起来,从而也就根本否定了鲁宾斯坦为了从基本理论的高度解决心理现象的决定作用问题所提出来的“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思想。本来,鲁宾斯坦的这个观点,一般来说,还是有比较深刻的理论价值的。
2. 列昂捷夫承认,在苏联心理学中,还在三十年代,鲁宾斯坦就提出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应当包括外部实践活动的思想。但是列昂捷夫认为,鲁宾斯坦的主张研究外部活动,只是主张研究活动中的特殊心理因素:活动的动机和调节作用。这种主张至少是片面的。因为照列昂捷夫看来,外部活动并非单方面的受控制于心理反映,而是,心理反映包括在活动之中,产生于主体的外部对象活动。所以,列昂捷夫特别着重地指出,把外部活动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只研究其中的动机和调节作用,而是要研究活动的下述特殊机能:把主体纳入外界对象的现实之中,并把外界现实转化为主观的形式。
为了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列昂捷夫举出人的弹性知觉过程作例子。“让我们来考察一个最简单的过程:知觉对象的弹性的过程。这是主体借以和外界对象实际接触、实际联系的一个外部运动过程,它所实现的甚至可能不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以直接的实践任务为目的,例如使对象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映像,当然是心理的东西,因而也是心理学的无可争辩的研究对象。但是为了理解这种映像的本质,我应该研究它产生的过程,而在当前所考察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外部的和实践的过程。不论我愿意与否,不论符合我的理论观点与否,我还是得把主体的外部实际动作包括在我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中。”〔5,8〕三、对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初步评议
(一)列昂捷夫理论的成就方面
1.我们知道,意识和活动统一,这是苏联心理学中理解意识、心理的实质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是鲁宾斯坦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写于1933年,发表于1934年)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并在以后的著作中加以发展,逐渐为苏联心理学界所接受,成为苏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原则〔9,10,11〕。应当承认,列昂捷夫在探讨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方面,也做过不少工作,特别是在具体实验研究方面,并且是有贡献的〔13〕。
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简要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意识、心理本身就是一种过程、活动,在人的活动、动作中包含有心理成分,两者是统一的;2意识、心理在活动中形成,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通过活动可以客观认识它们;3意识、心理对活动有调节作用〔11,13〕。这一个理论原则,对于苏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正是从这一理论原则出发,苏联心理学在探讨某一具体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等)时,总是要把它们理解为一种过程而加以考察。而且有相当多的实验研究和总结性著作,都是关于分析活动、动作的因素在心理过程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
2.对照前面所谈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可以清楚看出,列昂捷夫的理论,从其所讨论问题的基本范围来说,并没能超出以前形成的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基本格局,有所突破。换言之,列昂捷夫仍还是在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下考察问题的。但是,列昂捷夫把意识、心理在活动中的产生、形成这个环节扩展开了,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有所发挥。本来,在以前的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中,意识在活动中形成(作为这个原则的一个方面、内容),只是以一种理论观点的形式提出来的。现在,列昂捷夫概括了苏联心理学近几十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把它具体化了,充实了。这可以说是列昂捷夫理论的一个贡献。这种情况也是合乎逻辑的。本来,列昂捷夫多年来主要就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现在他正就是从这个侧面来阐述意识、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有所发挥,充实了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
3.列昂捷夫理论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主体的活动决定于它所接触的对象的特点,而对象本身中则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个体的活动也就是一种具有丰富社会历史内容的过程,活动在人的意识、心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就在于此。这本来是苏联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比较深刻而有价值的思想,并非列昂捷夫所首创〔11,13〕。但是,他对这一个思想,联系苏联心理学近多年来的研究工作,作了具体的阐述和一定的概括,从而,就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历史性原则贯穿于心理学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对于心理学中处理个体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也是有价值的。
4.列昂捷夫的理论强调指出,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产生的。这一观点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带有发端的性质。从这种观点出发,直接可以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人的心理、意识是可以从外部来加以培养、形成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这就使列昂捷夫的理论带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他是企图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决意识、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问题的。也正因为列昂捷夫的理论强调地说明了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培养、形成人的内部心理、意识的可能性,所以在苏联心理学界,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它的理论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拥有较多的群众。
(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有待商榷的一些问题1.我们上面刚谈到,在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观点是: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来源于外部活动。为了把自己的这个观点和经典著作中的思想联系起来,从经典著作中取得哲学理论上的根据,列昂捷夫作为自己立论的出发点,援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意识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列昂捷夫紧接在这段话后面,就自己进一步加以解释、发挥说:“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活动的总和、活动的系统”。〔5,8〕于是,他就把人们的存在归结为活动——外部活动。
我们认为,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部分的整个内容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引这段话里所谈的,是人的意识(特别是着重社会意识)和人的存在的反映被反映关系。他们所说的“存在”、“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人的意识所反映、所据以产生的东西,也就是人周围的客观现实、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参加的社会物质生活,而非其他。列昂捷夫据此进行发挥,把人的存在归结为活动,把人的存在和外部活动等同起来,根据似乎不够充分。
再,人的现实生活是充满着极为丰富和广泛的内容的,列昂捷夫抽掉了这些内容,而把它归结为活动,这未免把人的现实生活过于简单、贫乏化了。
2.列昂捷夫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三项图式”,和他以前的“两项图式”相对立。并且指出,从对心理现象的决定作用来说,他的“三项图式”意味着: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人的外部活动。
我们认为,意识、心理之得以实现,是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的,如,外界现实,脑,主体的活动,主体的当前状态、过去经验等。但是说到心理、意识的决定作用,亦即它们的决定者,从根本上来说,还应该是它们所反映着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它们的物质实体的脑。或者,如鲁宾斯坦所说的“外部影响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他这是从内外关系、心理、意识得以实现的方式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也可以说是心理、意识的决定作用。
至于活动,对心理、意识的形成当然有重要作用。但照我们看来,这归根到底只是一种“通过”的关系(外界事物通过活动而得到反映,心理、意识通过活动而形成),而不见得是一种决定作用的关系。
3.列昂捷夫的理论主张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产生的,其机制是内化;内化之所以是可能的,因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的结构原则上是共同的。这里,关于内化问题的研究材料是他的理论的最重要的事实支柱。但是,关于内化的观点,必然要有一个理论上的前提,就是需要承认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是简单地分开来的,外部活动中不包含有任何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因素,而只是一种纯外部、纯执行性的东西。可是,这个前提是和人的外部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因而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外部活动,它总是包含有一定的内部的、心理的成分,例如,动机作用、调节作用等;而完全不包含内部的、心理的外部活动是没有的。这一点,本来是内化观点的主张者在苏联心理学界早已受到过的批评,也是他们所遇到的一个较大的理论上的困难〔11,12,13〕。现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也未能加以克服。
另外,把内化说成是内部心理活动产生的机制,由于上述原因,也就有了值得商榷的地方。既然外部活动中已经包含有一定的内部的、心理的成分,那就不能说是产生,因为只有从没有心理现象到有了心理现象才能说是产生问题。而内化可能只是心理从一种形式或水平向另一种形式或水平变化的表现、现象。
4.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论述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以内化机制产生的,基本上不考虑主体的内部因素在这种产生中的影响、制约作用。他只谈主体的活动要服从于外界对象,而对象则通过活动反映到内部,成为心理映象,根本不涉及主体的内部因素问题。所以,尽管它有时也提到外因和内因问题,但在实际解决心理、意识通过活动而产生、形成的问题时,是片面地强调外部活动的决定作用,主张一切都简单地来自外部。而这是和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相符合的。
所以,列昂捷夫理论中有不小的机械、形而上学的因素。如果按照他的理论,像人的创造性的产生问题,心理学就很难加以说明。人的创造性的产生,当然也要有必要的感性的基础,但是否一定要有结构原则上相同的外部活动作为必具的先行条件呢?恐怕未必完全如此。如果是这样,创造性也就不成其为创造性了。
5.最后谈一下活动这个概念的问题。主体的行动方面,对于心理学来说极为重要,也是心理学基本理论中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但是,像列昂捷夫这样,用活动的概念在心理学中表达主体的这个方面是否适宜,也有值得加以考虑的地方。活动的概念在苏联心理学中虽被广泛应用,列昂捷夫则更把它作为发端性的基本范畴,但它的含义是含糊不清的,同是应用这个概念,各人所赋予的内容却不一致。最近苏联心理学界也感到了,并且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14〕。我们认为,用这个概念来表达主体的行动方面,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变革世界的特点。列昂捷夫论证把活动作为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时,为着从经典著作中寻找论据,他曾引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并自行加以转述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活动,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5,8〕。特别有意思的是,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时,明明说的是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可是到了列昂捷夫这里,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却变成了活动。其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正是人的实践,而不是列昂捷夫所说的活动。关于这一点,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论述同样内容的提纲第九条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1〕这里,列昂捷夫显然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加以曲解了的,是远离了马克思本来的原意的。
我们认为,在心理学体系中,如果用“生活实践”的概念〔3〕,或是“实践活动”的概念〔1〕,来表达人的行动的方面,可能是更为适当的,因为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当然,这是一个还需要进一步予以探讨、明确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努力以赴。
(三)初步评议小结
1. 列昂捷夫于70年代初提出的活动理论,代表着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一个可注意的动向,它意味着,列昂捷夫试图根据苏联心理学近几十年来的具体研究工作,特别是他自己这一学派的具体研究工作,重新处理苏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意识、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从而在新的形式中建立自己的心理学体系。
2. 从列昂捷夫理论所探讨的问题的基本范围来说,并没能超出苏联心理学中以前形成的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基本格局,有所突破。列昂捷夫的理论仍还是在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下考察问题的。
3. 但是,在列昂捷夫理论中,对心理、意识在活动中的产生、形成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论述,有所发挥,从而对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这一环节,有所发展、补充。这是列昂捷夫理论的一个新的成分。它的另一个新成分是,对把历史唯物观点贯彻于心理学中,对探讨意识的社会历史实质问题,有所阐述。
4. 列昂捷夫的理论中,有一定的机械、形而上学因素,这表现为:1把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机械地分割开来;2在阐述意识的产生、形成问题上,忽视主体内部因素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外部活动决定。这两者本来是内化说固有的重要缺点。列昂捷夫把内化说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也把内化说的这两个缺点带进自己的理论中,未能加以克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29页,3页,5页,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05页。
〔3〕《列宁全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142页。
〔4〕A·H·列昂捷夫:《心理发展问题》,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275页。
〔5〕A·H·列昂捷夫:《心理学中的活动问题》,载《苏联哲学问题》,1972年第9期。
〔6〕A·H·列昂捷夫:《活动和意识》,载《苏联哲学问题》,1972年第12期。
〔7〕A·H·列昂捷夫:《活动和个性》,载《苏联哲学问题》,1974年第4-5期。
〔8〕A·H·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苏)政治书籍出版社,1977年版,16页,20页,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9〕C·Л·鲁宾斯坦:《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载《普通心理学问题》,(苏)教育出版社,1946年版。
〔10〕C·Л·鲁宾斯坦:《普通心理学原理》,莫斯科出版社,1946年版。
〔11〕C·Л·鲁宾斯坦:《在苏联心理学史中意识和活动的问题》,载《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版,中译本,三联书店,1965年版。
〔12〕C·Л·鲁宾斯坦:《能力问题和心理学理论问题》,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60年第1期。
〔13〕A·A·斯米尔诺夫:《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苏)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4〕Б·Ф·洛莫夫:《苏联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77年第5期。
〔15〕B·C·罗钦别尔格:《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的各种形式》,载《苏联哲学问题》,1978年第2期。
〔16〕B·康士坦丁诺夫:苏联《哲学百科全书》,3卷,1970年版。
〔17〕《A·H·列昂捷夫—列宁奖金获得者》,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63年第3期。
(原载于《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