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熊廷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听闻自己大哥有看上眼的女人了,黎安明顿时好奇心大起,连忙问道:“谁呀?知道是谁家的女子吗?”
叶弘想了想回答道:“回少爷,小的已从大少爷身边的家丁中得知,是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家的二女,好像叫熊嫣然。”
“什么?你说是谁的女儿?”黎安明闻言一阵惊诧。
“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的二女。”叶弘不明白为何自己少爷突然那么大的反应,不过他还是很确定的说道。
黎安明闻言却是更加头疼了,码的,看上谁不好,怎么偏偏就看上他的女儿了呢?对方看不看得上黎安军另说,但熊廷弼可是会被传首九边的啊。
今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熊廷弼第二次被派往辽东,任务是,作为辽东经略,收拾残局去的。
熊廷弼第一次被派往辽东,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任务是,调查镇守辽东的老将李成梁。他当年巡按辽东,三年时间,兴屯田,筑堡垒,严厉整军,从不姑息养奸,使辽东风纪为之大振。
朝廷上的官员有目共睹,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承认:熊廷弼不仅是摧毁地方山头的“枪手”,或许还是能够救时弊、挽颓局的大才。
但熊廷弼多少有些郁闷。他在南直隶学台任上,主持科举考试,秉公录取,淘汰了一批不学无术却企图走关系的官绅要人子弟,而这些子弟大多是东林党后人。
熊廷弼因此得罪了东林党,从此陷入无尽的党争之中。
这时候,因为打死了违规学生事件,熊廷弼遭到弹劾,停职审查。他返回江夏(今湖北武汉)老家,避见官府,不问政事,只是终日游山饮酒。
表面优哉游哉,其实内心十分痛苦。国事不堪,正是用人时,而他却被“废置”居家。
萨尔浒之战朝廷战败后,明军在辽东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形势大坏,由攻势变成了守势,由优势变成了劣势。如何收拾辽东残局,成为一块烫手山芋。
蛰居老家多年的熊廷弼,才被人想起来。熊廷弼救国心切,带病每天昼夜兼驰二百余里,奔赴辽东。当他抵达辽阳,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战败后的惨状:弱兵羸马,朽甲钝戈。
检查军中武器,竟然发现“刀不能刑鸡,棍不堪击犬”。更可悲的是,辽东民心涣散,“家家抱怨,在在思逃”。
面对困局,熊廷弼采取了持久的防御方针,招抚流民还乡生产,同时整肃军纪,处死了一批临阵逃脱和贪赃枉法的将领。
黎安明知道,辽东经过熊廷弼一年的整治,他会在辽沈要地构建起一条依托军堡、积极防御的战线。
明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努尔哈赤曾率重兵去攻打辽沈防线,结果被明军打得狼狈而逃。熊廷弼固守的辽东,一时固若金汤。
然而,这一年,在帝国的核心,一场前所未有的权力重组正在进行。
明年七月,万历皇帝死去,泰昌皇帝即位,仅仅一个月后,又死于红丸案。紧接着,天启皇帝朱由校上位。朝中党争激烈,你死我活,远在关外的熊廷弼未能幸免。
当初,熊廷弼接手辽东残局时,最怕的不是敌强,也不是兵弱,而是御史言官的牵制。
明年,他的担忧将会成真。天启皇帝上位后,朝廷中主张速战的一拨人,声称看不惯熊廷弼的防御战略,指责为龟缩战略。他们要的是战争的结果,而不是为战争做准备。
杨涟,后来的“东林六君子”之一,上奏弹劾熊廷弼,说他镇守有功,但也难辞其咎:“功在支撑辛苦,得二载之幸安;咎在积衰难振,怅万全之无策。”
随后,大批奏疏告熊廷弼“无谋”和“欺君”。曾经被认为可堪大用的救时英雄,到了明年则会被说得一无是处。虽然天启派了官员去辽东调查清楚了熊廷弼没罪,但他还是被东林正人君子们从辽东经略的位子上被撸了下来,郁闷还乡。
熊廷弼第三次被派往辽东,是天启元年(1621)年。
任务仍然是,收拾残局。
此前,他被弹劾下台后,袁应泰接替他出任辽东经略。
袁应泰不懂军事,一意迎合朝廷中速战速决的叫嚣,盲目进攻后金。同时,为了标榜仁德,大肆收容关外饥民,让努尔哈赤的奸细轻松混了进来。
而努尔哈赤知道他向来视为畏敌的“熊蛮子”被调走了,也喜不自胜。
袁应泰上任仅三四个月后,辽沈之战开打,奸细们轻松打开了沈阳城门。被熊廷弼称为“神京左臂”的沈阳,很快沦陷。
紧接着,辽东首府辽阳也被努尔哈赤攻占。
明军一路向西,退守到了辽河以西。袁应泰见大势已去,举家自杀。
朝廷上下,一片悲观、恐怖的氛围。
他们,又想起熊廷弼了。
天启皇帝招其入京,亲自召见,并对他说,朕之前听信流言,错怪你了,现在后悔了,你回来吧。
又对朝臣说,熊廷弼守辽一载,未有大失,换过袁应泰,一败涂地。
为了表示对熊廷弼的信任,皇帝把先前攻讦熊廷弼的言官都罢免了。
上任后,熊廷弼继续坚持他原来的防御战略,以时间换取空间。但矛盾随之而来。
他在京师时,就向朝廷求兵、求饷,结果到出发时,仍无一着落。这让他的计划实施陷入被动,用他的话来说,“持空拳而与贼搏”,我没有这个本事,相信也没有哪一个大臣有这个本事。
明朝的财政困境此时暴露无遗。加上西南发生奢崇明叛乱,朝廷分身不暇。首辅叶向高正好趁此哭穷,说这些年来为了辽事不断加饷,民力早已困竭,再拖下去,内乱恐怕要比边事更棘手了。
与熊廷弼搭档出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不仅积极主战,还向朝廷传递了一个信号:让我来,不给钱也能打胜仗。
好了伤疤忘了疼,袁应泰的教训不远,但朝中大佬一听到经济廉价的方案,就很来劲。
而且,王化贞是首辅叶向高的旧日门生,又得到兵部尚书张鹤鸣的赞助。
这样,熊廷弼虽为辽东经略,却陷入手中无兵、徒有其名的境地。王化贞则独率大军,驻守广宁,被朝廷寄予厚望。
二人观点对立,酿成明朝史上著名的经抚矛盾。
天启二年(1622),五月。正当兵部尚书张鹤鸣奏请撤掉熊廷弼,而王化贞则高喊秋天即可听捷报的时候,努尔哈赤亲率五万大军,渡过辽河,轻松拿下辽西重镇广宁。
王化贞仓惶往山海关方向逃窜,途中,遇到率兵前来救援的熊廷弼,痛哭流涕。熊廷弼带兵殿后,护送溃散的军民撤到山海关。
广宁之战溃败,结果是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被下狱。
虽有少数正直官员为熊廷弼喊冤,说他处处受掣肘,不得施展,不应为战败负责。但此前力撑王化贞的叶向高、张鹤鸣等东林党人,为了摆脱罪责,不断将脏水泼向熊廷弼。
更可悲的是,算得上是一代名将的熊廷弼,在狱中竟然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熊廷弼下狱三年后,本来有希望活下来,但此时,他却被告发行贿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在天启四年(1624)发起了大规模的弹劾魏忠贤及其阉党的运动。魏忠贤决定先发制人,对东林党实行反扑。
阉党中有个叫冯铨的人,早年与熊廷弼有嫌隙,为泄私愤,就向魏忠贤献了一条毒计——捏造熊廷弼向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行贿的罪名。
在当时的党争中,涉及辽东事务,基本可定死罪。正如东林党人此前在广宁之战的责任承担中极力要甩锅给熊廷弼一样,魏忠贤要置东林党人于死地,就想让东林党人与熊廷弼沾上关系。
结果,一生与东林党人合不来的熊廷弼,变成了魏忠贤对付东林党人的牺牲品。
天启五年(1625),八月。熊廷弼含冤而被处死,死后“传首九边”。
想着这些信息,黎安明更加头疼了,如果自己大哥真的和熊廷弼的女儿对上了,那到时自己是救还是不救?如果救的话,可就涉及到党争了啊。
黎安明是个政.治白痴,他来到这个时代从没有想过去和那些所谓的东林正人君子们玩党争,也不会去玩什么劳什子党争的。
见黎安明有些烦闷的样子,叶弘张了张嘴,问道:“少爷,怎么了?这其中有什么不妥吗?”
听闻自己大哥有看上眼的女人了,黎安明顿时好奇心大起,连忙问道:“谁呀?知道是谁家的女子吗?”
叶弘想了想回答道:“回少爷,小的已从大少爷身边的家丁中得知,是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家的二女,好像叫熊嫣然。”
“什么?你说是谁的女儿?”黎安明闻言一阵惊诧。
“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的二女。”叶弘不明白为何自己少爷突然那么大的反应,不过他还是很确定的说道。
黎安明闻言却是更加头疼了,码的,看上谁不好,怎么偏偏就看上他的女儿了呢?对方看不看得上黎安军另说,但熊廷弼可是会被传首九边的啊。
今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熊廷弼第二次被派往辽东,任务是,作为辽东经略,收拾残局去的。
熊廷弼第一次被派往辽东,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任务是,调查镇守辽东的老将李成梁。他当年巡按辽东,三年时间,兴屯田,筑堡垒,严厉整军,从不姑息养奸,使辽东风纪为之大振。
朝廷上的官员有目共睹,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承认:熊廷弼不仅是摧毁地方山头的“枪手”,或许还是能够救时弊、挽颓局的大才。
但熊廷弼多少有些郁闷。他在南直隶学台任上,主持科举考试,秉公录取,淘汰了一批不学无术却企图走关系的官绅要人子弟,而这些子弟大多是东林党后人。
熊廷弼因此得罪了东林党,从此陷入无尽的党争之中。
这时候,因为打死了违规学生事件,熊廷弼遭到弹劾,停职审查。他返回江夏(今湖北武汉)老家,避见官府,不问政事,只是终日游山饮酒。
表面优哉游哉,其实内心十分痛苦。国事不堪,正是用人时,而他却被“废置”居家。
萨尔浒之战朝廷战败后,明军在辽东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形势大坏,由攻势变成了守势,由优势变成了劣势。如何收拾辽东残局,成为一块烫手山芋。
蛰居老家多年的熊廷弼,才被人想起来。熊廷弼救国心切,带病每天昼夜兼驰二百余里,奔赴辽东。当他抵达辽阳,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战败后的惨状:弱兵羸马,朽甲钝戈。
检查军中武器,竟然发现“刀不能刑鸡,棍不堪击犬”。更可悲的是,辽东民心涣散,“家家抱怨,在在思逃”。
面对困局,熊廷弼采取了持久的防御方针,招抚流民还乡生产,同时整肃军纪,处死了一批临阵逃脱和贪赃枉法的将领。
黎安明知道,辽东经过熊廷弼一年的整治,他会在辽沈要地构建起一条依托军堡、积极防御的战线。
明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努尔哈赤曾率重兵去攻打辽沈防线,结果被明军打得狼狈而逃。熊廷弼固守的辽东,一时固若金汤。
然而,这一年,在帝国的核心,一场前所未有的权力重组正在进行。
明年七月,万历皇帝死去,泰昌皇帝即位,仅仅一个月后,又死于红丸案。紧接着,天启皇帝朱由校上位。朝中党争激烈,你死我活,远在关外的熊廷弼未能幸免。
当初,熊廷弼接手辽东残局时,最怕的不是敌强,也不是兵弱,而是御史言官的牵制。
明年,他的担忧将会成真。天启皇帝上位后,朝廷中主张速战的一拨人,声称看不惯熊廷弼的防御战略,指责为龟缩战略。他们要的是战争的结果,而不是为战争做准备。
杨涟,后来的“东林六君子”之一,上奏弹劾熊廷弼,说他镇守有功,但也难辞其咎:“功在支撑辛苦,得二载之幸安;咎在积衰难振,怅万全之无策。”
随后,大批奏疏告熊廷弼“无谋”和“欺君”。曾经被认为可堪大用的救时英雄,到了明年则会被说得一无是处。虽然天启派了官员去辽东调查清楚了熊廷弼没罪,但他还是被东林正人君子们从辽东经略的位子上被撸了下来,郁闷还乡。
熊廷弼第三次被派往辽东,是天启元年(1621)年。
任务仍然是,收拾残局。
此前,他被弹劾下台后,袁应泰接替他出任辽东经略。
袁应泰不懂军事,一意迎合朝廷中速战速决的叫嚣,盲目进攻后金。同时,为了标榜仁德,大肆收容关外饥民,让努尔哈赤的奸细轻松混了进来。
而努尔哈赤知道他向来视为畏敌的“熊蛮子”被调走了,也喜不自胜。
袁应泰上任仅三四个月后,辽沈之战开打,奸细们轻松打开了沈阳城门。被熊廷弼称为“神京左臂”的沈阳,很快沦陷。
紧接着,辽东首府辽阳也被努尔哈赤攻占。
明军一路向西,退守到了辽河以西。袁应泰见大势已去,举家自杀。
朝廷上下,一片悲观、恐怖的氛围。
他们,又想起熊廷弼了。
天启皇帝招其入京,亲自召见,并对他说,朕之前听信流言,错怪你了,现在后悔了,你回来吧。
又对朝臣说,熊廷弼守辽一载,未有大失,换过袁应泰,一败涂地。
为了表示对熊廷弼的信任,皇帝把先前攻讦熊廷弼的言官都罢免了。
上任后,熊廷弼继续坚持他原来的防御战略,以时间换取空间。但矛盾随之而来。
他在京师时,就向朝廷求兵、求饷,结果到出发时,仍无一着落。这让他的计划实施陷入被动,用他的话来说,“持空拳而与贼搏”,我没有这个本事,相信也没有哪一个大臣有这个本事。
明朝的财政困境此时暴露无遗。加上西南发生奢崇明叛乱,朝廷分身不暇。首辅叶向高正好趁此哭穷,说这些年来为了辽事不断加饷,民力早已困竭,再拖下去,内乱恐怕要比边事更棘手了。
与熊廷弼搭档出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不仅积极主战,还向朝廷传递了一个信号:让我来,不给钱也能打胜仗。
好了伤疤忘了疼,袁应泰的教训不远,但朝中大佬一听到经济廉价的方案,就很来劲。
而且,王化贞是首辅叶向高的旧日门生,又得到兵部尚书张鹤鸣的赞助。
这样,熊廷弼虽为辽东经略,却陷入手中无兵、徒有其名的境地。王化贞则独率大军,驻守广宁,被朝廷寄予厚望。
二人观点对立,酿成明朝史上著名的经抚矛盾。
天启二年(1622),五月。正当兵部尚书张鹤鸣奏请撤掉熊廷弼,而王化贞则高喊秋天即可听捷报的时候,努尔哈赤亲率五万大军,渡过辽河,轻松拿下辽西重镇广宁。
王化贞仓惶往山海关方向逃窜,途中,遇到率兵前来救援的熊廷弼,痛哭流涕。熊廷弼带兵殿后,护送溃散的军民撤到山海关。
广宁之战溃败,结果是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被下狱。
虽有少数正直官员为熊廷弼喊冤,说他处处受掣肘,不得施展,不应为战败负责。但此前力撑王化贞的叶向高、张鹤鸣等东林党人,为了摆脱罪责,不断将脏水泼向熊廷弼。
更可悲的是,算得上是一代名将的熊廷弼,在狱中竟然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熊廷弼下狱三年后,本来有希望活下来,但此时,他却被告发行贿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在天启四年(1624)发起了大规模的弹劾魏忠贤及其阉党的运动。魏忠贤决定先发制人,对东林党实行反扑。
阉党中有个叫冯铨的人,早年与熊廷弼有嫌隙,为泄私愤,就向魏忠贤献了一条毒计——捏造熊廷弼向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行贿的罪名。
在当时的党争中,涉及辽东事务,基本可定死罪。正如东林党人此前在广宁之战的责任承担中极力要甩锅给熊廷弼一样,魏忠贤要置东林党人于死地,就想让东林党人与熊廷弼沾上关系。
结果,一生与东林党人合不来的熊廷弼,变成了魏忠贤对付东林党人的牺牲品。
天启五年(1625),八月。熊廷弼含冤而被处死,死后“传首九边”。
想着这些信息,黎安明更加头疼了,如果自己大哥真的和熊廷弼的女儿对上了,那到时自己是救还是不救?如果救的话,可就涉及到党争了啊。
黎安明是个政.治白痴,他来到这个时代从没有想过去和那些所谓的东林正人君子们玩党争,也不会去玩什么劳什子党争的。
见黎安明有些烦闷的样子,叶弘张了张嘴,问道:“少爷,怎么了?这其中有什么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