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祝寿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银缸照最新章节!
今日也是何霓云在燕京贵族圈子里的第一次亮相,自然也得了花厅里各位贵妇人的见面礼。
海柔看了就暗暗咋舌:“出来赴宴可真破费,待会儿要是再来几个小姐,岂不是身上的首饰全给摘完了。难怪我娘出门做客都很少戴特别贵重的首饰。”
站在一旁的润柔听见了,漫不经心地瞪了她一眼,海柔立马就站直了,再不敢随便说话。
今日她们来的确实不算早,许多早来的夫人身边跟着的小姐们都已经被赵家出面待客的小姐招待去了别处游玩。
赵五娘是要陪着她祖母的,众人又是第一次见沛柔,不免要寒暄一会儿,借此跟定国公府攀攀关系。
等世子夫人钱氏想起来要命人把徐家的小姐们和何霓云送到园子里去由赵家的二娘、三娘待客时,恰是到了拜寿的正时辰。
花厅里坐的有不少是年轻媳妇,拜寿不仅有赵家的子弟,也有他们家的姻亲或是平素走的近的后辈,都是外男,因此花厅里自然也是备了屏风预备让年轻的奶奶、小姐们暂避的。
虽然沛柔、海柔年纪还小,可润柔已经到了年纪,姐妹几个索性就一齐避到了屏风后头。
年轻的妇人们自在屏风后坐了,海柔却对赵家的儿郎很是好奇,就站在屏风后头,透过屏风的缝隙往花厅里看。
沛柔原本想远远的避开,又怕海柔惹事,只得陪她一起站在屏风那边。
还没有开始拜寿,就听见赵家的四爷不悦道:“小五还不快过来,你要和你祖母坐在一起受你叔伯和你爹的头不成。”
原来赵五娘不知何时已经回了花厅,正倚在孟老夫人怀里,并没有挪步的意思。
孟老夫人便怪儿子:“火气这样大做什么,小五难道是这样不懂事的人不成?不过是一时没想起来挪步罢了。”
又对花厅里众人解释道:“老四夫妇只得这一个闺女,她生的也巧,倒正好和我是一日的生辰,又是这样千伶百俐的,老妇人难免就偏疼了她些,诸位可不要见怪。”
众人就笑着恭维了几句,等赵五娘被世子夫人牵着站到了一边,才开始正式拜寿。
领头的是恒国公世子,他已年过四旬,从屏风的缝隙里看不到他的正脸,但看起来身量十分高大,声音也非常洪亮。
前生赵家是和三皇子站到了一起去的,那时候老国公爷毕竟已经年迈,只怕没有魄力去下这样的决断,决定赵家整个家族的方向和命脉的就是眼前的这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
沛柔对他说不上恨,毕竟他其实和她父亲一样,肩上负担的都是整个家族,若有机会更进一步,多过几十年富贵荣华的日子,谁会选择放弃呢?
成王败寇,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若今生赵家还是要以徐家为敌,两家自然也还是会如前世一般分出胜败。
她只希望这一次的赢家能是她们徐家。
赵家的二爷倒是和她二叔父是一般的人物,一样的喜欢风花雪月文雅之物,也是梨园乐馆的常客。
只是他和妻子赵二太太倪氏的感情却非常的好,从倪氏年过三旬前年还生下了他们的幺女赵家八娘就可见一斑。
他就是一副名士风流的打扮,穿着淡青色绣仙鹤纹的直缀,只用了一根白玉的簪子,和他哥哥的稳重大方截然不同。
从沛柔的角度看去正好能把赵二太太的表情直收眼底,她的眼神一直落在她丈夫身上,旁边英国公世子夫人姚氏和她说话也像没听见似的,好半天回过神来,还被英国公世子夫人姚氏笑着拧了一把。
赵家的三爷是庶出,在五城兵马司领了差事,他看起来就是个武人,举手投足间就没有赵家人身上那种漫不经心的贵气。
赵家的四爷刚被母亲孟老夫人训过,眉宇间也不敢见丝毫的不悦之色,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就唤了赵家的小辈上来。
赵家这一辈的子息比徐家就要旺盛的多了,嫡出庶出足有十个男孩。
嫡长孙正是世子夫人所出,如今已到了说亲的年纪。
海柔就和沛柔咬耳朵:“我听说赵家大郎文武双全,而且貌比潘安,出身又好,听说在这个年纪比大哥哥还强些呢,燕京城里有不少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
沛柔却知道,文武双全也好,貌比潘安也罢,还不是夭折在了昭永十六年夏天那场疫病里,她只是不满有人踩着润声的名声抬高自己。
或者也正是因为这样,恒国公世子人到中年痛失爱子,尤其还是自己多年来悉心培养的继承人,族中再无其他可造之才,干脆就选择放手一搏,以保证恒国公府未来几十年的富贵。
海柔又悄悄上前一步想看清赵家大郎的模样,沛柔却没有动。
她前生就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若他真的生的很好,早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记得他的样子。
今天来这一趟倒是把赵家人的情况摸了个清楚。
钱氏只有一儿一女,大房剩下的三个儿子就都是庶出,分别行四、行七和行十。二房则有两个嫡子,大些的行三,小的行五,另有一个庶子行六。
赵家三爷没成婚就有了庶子,行二的就是他的儿子,他也因此没能说到很好的亲事。
他妻子吴氏只是京城小官之女,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是行六的那个,年纪虽小,看起来却比哥哥们还高些。
此外八郎、九郎是双胞胎,也是妾室所生的。
赵五娘没有嫡亲的兄弟,要到她十六、七岁和三皇子订了亲,她父亲才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庶出的儿子。
赵五娘对这个弟弟也十分的疼爱,做了皇后之后还时常让赵家八娘带着这个弟弟进宫去陪伴她。
自家的儿郎问完了安,就由姻亲和通家之好的子弟上前问安、拜寿。
除了三个儿子,孟老夫人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嫁到了淮安谢家,成了柯大太太的弟妹,还有一个女儿嫁在京城,是英国公太夫人的小儿媳妇。
两个女儿今日都带了儿女回来给孟老夫人拜寿。
江南文风最盛,淮安谢家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沛柔对谢家的子弟倒有几分好奇。
孟老夫人嫁到谢家的女儿只得了一个儿子,由他父亲领着给孟老夫人拜寿。
他和沛柔一般的年纪,礼数却很周全,祝寿词也说的很文雅,最难得的是声音独有一种清越和真挚,如月下清泉一般,令人心生好感。
虽然没有看清那男孩的样子,但终归不会是个丑八怪。
今生若有得选,还是嫁到江南这些诗书传家的人家去更好,她可不要再嫁给齐延这样的假斯文假书生了。
接下来的人家有不少都是燕京贵族之家,家中姐妹和沛柔前生相熟,她不由有些兴致缺缺。却突然听到花厅里的人自报家门,是大理寺卿崔成燮的家眷。
沛柔不觉回头看了一眼润柔,她正和一位她并不认识的年轻妇人说话,对花厅的情况一无所觉。
崔家前世是润柔的夫家,她恍惚听过,崔家的老太君似乎和孟老夫人是堂姐妹。
润柔前世的公公崔成燮崔大人在本朝有能吏之名,如今就已经官拜正三品的督察院左督御史,过几年会被外放成湖南布政使,等和润柔议亲的时候,已经官至陕甘总督。
西北连年战事,陕甘总督的位置自然也是热灶头,且西北军政台面上台面下的关系都十分复杂,他却能在那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而且就连改朝换代也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似的。
前生常氏对这门婚事并不十分满意,只觉得女儿生在燕京,长在燕京,从富贵繁华之地嫁去战火连绵,气候恶劣的西北实在是吃了大亏,对极力促成这门婚事的太夫人有颇多不满。
沛柔那时也觉得,若是要她嫁到那样的荒芜之地,她大约也是要和家里争一争的。
可沛柔重活一世,却觉得太夫人这门亲事做的实在很好。
远离燕京,也就免去了很多人情往来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崔家人口简单,陕甘之地她公爹又是说一不二的一把手,根本不用看人眼色。
润柔一进门就生了儿子,虽然回京省亲的次数很少,却每次都是容光焕发,瞧着比未出嫁时还要生动美丽些。
她的夫婿也争气,在她嫁过去的第五年就考了进士回来。
她后来随着丈夫外放,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知比海柔与宣瑞伯世子常毓君这门常氏满意的不能再满意的亲事好了多少。
虽然前生润柔和她的交集并不算太多,可每次她从西北或是其他地方给定国公府送了土仪回来总不会少了她那一份。
沛柔嫁入齐家之后,润柔也时常写了信过来问候,只是她那时候总是心烦意乱的时候多,收的信多回的少,润柔的来信也就渐渐的少了。
沛柔不由得就上前一步,想看看这位能吏此时的模样。
海柔一时觉得新鲜的很,也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和沛柔说话:“五妹妹你好奇怪啊,不去看少年郎,倒爱看这老头。”
沛柔失语:“人家和你父亲一般大,怎么就是老头了。我只是听祖母说这个人很厉害。”
或者是发觉她们站的太近了,润柔快步走了过来,牵了她们两人的手,语含警告:“我瞧着那边那盆牡丹花不错,恒国公府才二月就养出了这样好的花,妹妹们不如随我一同来赏赏花。”
今日也是何霓云在燕京贵族圈子里的第一次亮相,自然也得了花厅里各位贵妇人的见面礼。
海柔看了就暗暗咋舌:“出来赴宴可真破费,待会儿要是再来几个小姐,岂不是身上的首饰全给摘完了。难怪我娘出门做客都很少戴特别贵重的首饰。”
站在一旁的润柔听见了,漫不经心地瞪了她一眼,海柔立马就站直了,再不敢随便说话。
今日她们来的确实不算早,许多早来的夫人身边跟着的小姐们都已经被赵家出面待客的小姐招待去了别处游玩。
赵五娘是要陪着她祖母的,众人又是第一次见沛柔,不免要寒暄一会儿,借此跟定国公府攀攀关系。
等世子夫人钱氏想起来要命人把徐家的小姐们和何霓云送到园子里去由赵家的二娘、三娘待客时,恰是到了拜寿的正时辰。
花厅里坐的有不少是年轻媳妇,拜寿不仅有赵家的子弟,也有他们家的姻亲或是平素走的近的后辈,都是外男,因此花厅里自然也是备了屏风预备让年轻的奶奶、小姐们暂避的。
虽然沛柔、海柔年纪还小,可润柔已经到了年纪,姐妹几个索性就一齐避到了屏风后头。
年轻的妇人们自在屏风后坐了,海柔却对赵家的儿郎很是好奇,就站在屏风后头,透过屏风的缝隙往花厅里看。
沛柔原本想远远的避开,又怕海柔惹事,只得陪她一起站在屏风那边。
还没有开始拜寿,就听见赵家的四爷不悦道:“小五还不快过来,你要和你祖母坐在一起受你叔伯和你爹的头不成。”
原来赵五娘不知何时已经回了花厅,正倚在孟老夫人怀里,并没有挪步的意思。
孟老夫人便怪儿子:“火气这样大做什么,小五难道是这样不懂事的人不成?不过是一时没想起来挪步罢了。”
又对花厅里众人解释道:“老四夫妇只得这一个闺女,她生的也巧,倒正好和我是一日的生辰,又是这样千伶百俐的,老妇人难免就偏疼了她些,诸位可不要见怪。”
众人就笑着恭维了几句,等赵五娘被世子夫人牵着站到了一边,才开始正式拜寿。
领头的是恒国公世子,他已年过四旬,从屏风的缝隙里看不到他的正脸,但看起来身量十分高大,声音也非常洪亮。
前生赵家是和三皇子站到了一起去的,那时候老国公爷毕竟已经年迈,只怕没有魄力去下这样的决断,决定赵家整个家族的方向和命脉的就是眼前的这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
沛柔对他说不上恨,毕竟他其实和她父亲一样,肩上负担的都是整个家族,若有机会更进一步,多过几十年富贵荣华的日子,谁会选择放弃呢?
成王败寇,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若今生赵家还是要以徐家为敌,两家自然也还是会如前世一般分出胜败。
她只希望这一次的赢家能是她们徐家。
赵家的二爷倒是和她二叔父是一般的人物,一样的喜欢风花雪月文雅之物,也是梨园乐馆的常客。
只是他和妻子赵二太太倪氏的感情却非常的好,从倪氏年过三旬前年还生下了他们的幺女赵家八娘就可见一斑。
他就是一副名士风流的打扮,穿着淡青色绣仙鹤纹的直缀,只用了一根白玉的簪子,和他哥哥的稳重大方截然不同。
从沛柔的角度看去正好能把赵二太太的表情直收眼底,她的眼神一直落在她丈夫身上,旁边英国公世子夫人姚氏和她说话也像没听见似的,好半天回过神来,还被英国公世子夫人姚氏笑着拧了一把。
赵家的三爷是庶出,在五城兵马司领了差事,他看起来就是个武人,举手投足间就没有赵家人身上那种漫不经心的贵气。
赵家的四爷刚被母亲孟老夫人训过,眉宇间也不敢见丝毫的不悦之色,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就唤了赵家的小辈上来。
赵家这一辈的子息比徐家就要旺盛的多了,嫡出庶出足有十个男孩。
嫡长孙正是世子夫人所出,如今已到了说亲的年纪。
海柔就和沛柔咬耳朵:“我听说赵家大郎文武双全,而且貌比潘安,出身又好,听说在这个年纪比大哥哥还强些呢,燕京城里有不少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
沛柔却知道,文武双全也好,貌比潘安也罢,还不是夭折在了昭永十六年夏天那场疫病里,她只是不满有人踩着润声的名声抬高自己。
或者也正是因为这样,恒国公世子人到中年痛失爱子,尤其还是自己多年来悉心培养的继承人,族中再无其他可造之才,干脆就选择放手一搏,以保证恒国公府未来几十年的富贵。
海柔又悄悄上前一步想看清赵家大郎的模样,沛柔却没有动。
她前生就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若他真的生的很好,早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记得他的样子。
今天来这一趟倒是把赵家人的情况摸了个清楚。
钱氏只有一儿一女,大房剩下的三个儿子就都是庶出,分别行四、行七和行十。二房则有两个嫡子,大些的行三,小的行五,另有一个庶子行六。
赵家三爷没成婚就有了庶子,行二的就是他的儿子,他也因此没能说到很好的亲事。
他妻子吴氏只是京城小官之女,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是行六的那个,年纪虽小,看起来却比哥哥们还高些。
此外八郎、九郎是双胞胎,也是妾室所生的。
赵五娘没有嫡亲的兄弟,要到她十六、七岁和三皇子订了亲,她父亲才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庶出的儿子。
赵五娘对这个弟弟也十分的疼爱,做了皇后之后还时常让赵家八娘带着这个弟弟进宫去陪伴她。
自家的儿郎问完了安,就由姻亲和通家之好的子弟上前问安、拜寿。
除了三个儿子,孟老夫人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嫁到了淮安谢家,成了柯大太太的弟妹,还有一个女儿嫁在京城,是英国公太夫人的小儿媳妇。
两个女儿今日都带了儿女回来给孟老夫人拜寿。
江南文风最盛,淮安谢家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沛柔对谢家的子弟倒有几分好奇。
孟老夫人嫁到谢家的女儿只得了一个儿子,由他父亲领着给孟老夫人拜寿。
他和沛柔一般的年纪,礼数却很周全,祝寿词也说的很文雅,最难得的是声音独有一种清越和真挚,如月下清泉一般,令人心生好感。
虽然没有看清那男孩的样子,但终归不会是个丑八怪。
今生若有得选,还是嫁到江南这些诗书传家的人家去更好,她可不要再嫁给齐延这样的假斯文假书生了。
接下来的人家有不少都是燕京贵族之家,家中姐妹和沛柔前生相熟,她不由有些兴致缺缺。却突然听到花厅里的人自报家门,是大理寺卿崔成燮的家眷。
沛柔不觉回头看了一眼润柔,她正和一位她并不认识的年轻妇人说话,对花厅的情况一无所觉。
崔家前世是润柔的夫家,她恍惚听过,崔家的老太君似乎和孟老夫人是堂姐妹。
润柔前世的公公崔成燮崔大人在本朝有能吏之名,如今就已经官拜正三品的督察院左督御史,过几年会被外放成湖南布政使,等和润柔议亲的时候,已经官至陕甘总督。
西北连年战事,陕甘总督的位置自然也是热灶头,且西北军政台面上台面下的关系都十分复杂,他却能在那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而且就连改朝换代也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似的。
前生常氏对这门婚事并不十分满意,只觉得女儿生在燕京,长在燕京,从富贵繁华之地嫁去战火连绵,气候恶劣的西北实在是吃了大亏,对极力促成这门婚事的太夫人有颇多不满。
沛柔那时也觉得,若是要她嫁到那样的荒芜之地,她大约也是要和家里争一争的。
可沛柔重活一世,却觉得太夫人这门亲事做的实在很好。
远离燕京,也就免去了很多人情往来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崔家人口简单,陕甘之地她公爹又是说一不二的一把手,根本不用看人眼色。
润柔一进门就生了儿子,虽然回京省亲的次数很少,却每次都是容光焕发,瞧着比未出嫁时还要生动美丽些。
她的夫婿也争气,在她嫁过去的第五年就考了进士回来。
她后来随着丈夫外放,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知比海柔与宣瑞伯世子常毓君这门常氏满意的不能再满意的亲事好了多少。
虽然前生润柔和她的交集并不算太多,可每次她从西北或是其他地方给定国公府送了土仪回来总不会少了她那一份。
沛柔嫁入齐家之后,润柔也时常写了信过来问候,只是她那时候总是心烦意乱的时候多,收的信多回的少,润柔的来信也就渐渐的少了。
沛柔不由得就上前一步,想看看这位能吏此时的模样。
海柔一时觉得新鲜的很,也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和沛柔说话:“五妹妹你好奇怪啊,不去看少年郎,倒爱看这老头。”
沛柔失语:“人家和你父亲一般大,怎么就是老头了。我只是听祖母说这个人很厉害。”
或者是发觉她们站的太近了,润柔快步走了过来,牵了她们两人的手,语含警告:“我瞧着那边那盆牡丹花不错,恒国公府才二月就养出了这样好的花,妹妹们不如随我一同来赏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