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废察举制(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万夫最新章节!
许昌,淮南侯府。
“哈哈哈哈,原来你二人早就有了试探之心,倒是把我糊弄了一通。”
一行人,随着曹信一起步入侯府大堂,其中除了庞统和华佗跟随之外,徐庶与石韬此时也同样步入了正厅之中。
“君侯勿怪,元直与我虽早有心相随,只是怕老夫人反对罢了,哎,可是今日这一番景象,真是让我等大吃一惊啊。”石韬此时笑道。
徐庶也是当下一笑,“老母一直以来都以汉室天下予以教导,令庶几遇明主而不敢为,君侯如此一来,不仅解开老母偏见,还让徐庶得以追随明主,如此大恩,庶永生难忘。”
望着面前的徐庶、石韬,曹信脸上则是充满的更大的欣喜,一个是未来乱世奇才徐庶、徐元直,而另一个嘛……
想到这里,曹信不禁埋怨的看向一旁的石韬,“好你个石广元,处处试探与我,难道在你的眼里,本侯就是个德性败坏的小人?”
其实曹信也不是真的生气,而是看着这个自报石韬的人,原来自己历史上早就认识这个人的名字。
当下一听这话,石广元也不禁苦笑起来,“君侯……误会了,在下确实姓石名韬,广元倒是在下的表字,在下可没有要隐瞒君侯的意思啊。”
确实,石韬的表字,就是广元,石广元,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早就猜到了,可曹信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厮就是石广元。
然而这也的确不能怪他,石韬这个名字确实有些陌生,但是要和诸葛亮、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这几个字加起来,石广元的名头也不算太暗淡。
曹信还曾依稀记得。在前世自己还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朋友就姓石,虽然华夏几千年,姓石的人很多,但在那个城市姓石的人确实不少,而之所以想起这件事。
还是当初有人说过,这姓石的祖先里名人虽不多,但是有一个人,那就是曾经的魏国大夫。石广元。
如今石广元还是一个平民,与徐庶一样,当然石广元的能力远在徐庶之下,毕竟演义里虽说徐庶比诸葛亮差上一百倍,但试想。能在眨眼间就破掉了曹仁引以为傲的八门金锁阵,又让一代奸雄曹操不惜以下三滥的手段,来诓骗徐庶这个人,就足以说明徐庶的真实才能并不在卧龙凤雏之下,甚至在鬼谷子阵法方面,还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石广元、徐元直。
这两个人,历史上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是辅佐魏国,但官职同样没有达到高点,一个当上一方郡守,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市长。一个则当上御史中丞,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兼监察部长的秘书。
以至于诸葛亮在伐魏时,得知石广元和徐庶都没有得到重用,不禁感慨说:魏国有这么多能人吗?为什么徐庶和石韬得不到重用?(注: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这显然是一句为二人鸣不平的话。从此可以证明,徐庶哪怕是石广元。都得到了诸葛亮的刮目相看。
石广元擅长内政,徐庶擅长鬼谷,此二人哪怕是诸葛大神都不敢小看的人物,但一切都是另说,因为他们二人已经正式归顺到了曹信的帐前。
须臾之间便得到两名智囊,这是何其幸运的。
“禀君侯,如今开办学府之事,虽君侯予以了承诺,但若是真正实施,其中关系重大……”等众人纷纷落座,大厅中徐庶格外冷静的道:“君侯提携寒门之事,庶本是感激不尽,但如今天下,多士人靠察举委身仕途,若是开办学府便于察举有所冲突了。”
听徐庶此话,庞统等人也纷纷同意的点着头,的确,虽然徐庶游离在外多年,但这些关乎到天下厉害之事,还是看的很尖锐的。
其实曹信并没有说大话,如果再后世二十一世纪,开一间学校很容易,只要有钱,往上面疏通疏通,就可以,但是呢?
这是汉代末年,开学府只有帝都才配得起,而且还有皇帝允许在层层审核,故此帝都也只有一个学府,也叫做太学,一般都只有权贵士人才能入学,你如果在一个地方开一间小小的私塾那是可以,但曹信说的是学府,往小了说这是一个开辟人才资源的问题,往大了说呢?那就是改革的历史正题了,此间绝对不容许有任何的玩笑。
曹信的想法很简单,他太缺少人才了,这个时代虽然人才辈出,是中华历史上人才最多最赋有传奇色彩的时代,没有之一,但这也是最缺人才的时代,开办学府,可以为曹营的未来做打算,这在曹信看来是好事,在曹操看来也是好事。
想罢,曹信琢磨道:“办学府,可以收大批学子入学,从小可以培养文治武功,如鬼谷、带兵、射箭、马术等等,还能学经学古籍,奇技淫巧也无妨,等到十年之后,这批学子,定会是我军未来核心人才,此事关乎到我军人才储备,不得放弃呀。”
没错,就像曹信说的,一个军队,一个国家,需要后备力量的支持,就像历史上的蜀国一样,国库空虚是其次,人才凋零也算是一个衰败的原因之一,最终也只能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笑谈。
一个曾经拥有关张赵马黄的国家,到最后竟然人才凋零到,整个国内上下,一个不怎么入流的廖化倒成了大将人选,这岂不是一种悲哀?。
所以曹信,绝不会步前者的后尘,再说了,在汉代这人均文盲率高大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家,必须予以改革才是。
“古察举制乃武帝始,以官禄世袭为准,所世袭者如今多为士族门阀之权柄,若是废除察举制,则士族倚重之权利荡然无存,若是将士族之权转移到百姓自己之手,则开办学府才会名正言顺,学府利益也成了天下之根本。”徐庶此时分析起来。
“那……若是如此这般,士族可不会答应啊……这犹如在士族的脸上捅刀子,关系太重大了……”
此时,还没等曹信说话,石韬当先反对起来。
的确,正如对方所说,开学府就牵扯到了改革,改革这种东西可大可小,而且直逼士族势力的要害,而且这是天下士族的要害,在这方面,就算曹信也不得不予以正视。
“要做!就要做得彻底……”
半晌,曹信忽而冷眼一眯,突然眼含深意的道:
“即刻传令八十二营将士!今夜准备……清!君!侧!”(未完待续)
许昌,淮南侯府。
“哈哈哈哈,原来你二人早就有了试探之心,倒是把我糊弄了一通。”
一行人,随着曹信一起步入侯府大堂,其中除了庞统和华佗跟随之外,徐庶与石韬此时也同样步入了正厅之中。
“君侯勿怪,元直与我虽早有心相随,只是怕老夫人反对罢了,哎,可是今日这一番景象,真是让我等大吃一惊啊。”石韬此时笑道。
徐庶也是当下一笑,“老母一直以来都以汉室天下予以教导,令庶几遇明主而不敢为,君侯如此一来,不仅解开老母偏见,还让徐庶得以追随明主,如此大恩,庶永生难忘。”
望着面前的徐庶、石韬,曹信脸上则是充满的更大的欣喜,一个是未来乱世奇才徐庶、徐元直,而另一个嘛……
想到这里,曹信不禁埋怨的看向一旁的石韬,“好你个石广元,处处试探与我,难道在你的眼里,本侯就是个德性败坏的小人?”
其实曹信也不是真的生气,而是看着这个自报石韬的人,原来自己历史上早就认识这个人的名字。
当下一听这话,石广元也不禁苦笑起来,“君侯……误会了,在下确实姓石名韬,广元倒是在下的表字,在下可没有要隐瞒君侯的意思啊。”
确实,石韬的表字,就是广元,石广元,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早就猜到了,可曹信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厮就是石广元。
然而这也的确不能怪他,石韬这个名字确实有些陌生,但是要和诸葛亮、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这几个字加起来,石广元的名头也不算太暗淡。
曹信还曾依稀记得。在前世自己还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朋友就姓石,虽然华夏几千年,姓石的人很多,但在那个城市姓石的人确实不少,而之所以想起这件事。
还是当初有人说过,这姓石的祖先里名人虽不多,但是有一个人,那就是曾经的魏国大夫。石广元。
如今石广元还是一个平民,与徐庶一样,当然石广元的能力远在徐庶之下,毕竟演义里虽说徐庶比诸葛亮差上一百倍,但试想。能在眨眼间就破掉了曹仁引以为傲的八门金锁阵,又让一代奸雄曹操不惜以下三滥的手段,来诓骗徐庶这个人,就足以说明徐庶的真实才能并不在卧龙凤雏之下,甚至在鬼谷子阵法方面,还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石广元、徐元直。
这两个人,历史上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是辅佐魏国,但官职同样没有达到高点,一个当上一方郡守,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市长。一个则当上御史中丞,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兼监察部长的秘书。
以至于诸葛亮在伐魏时,得知石广元和徐庶都没有得到重用,不禁感慨说:魏国有这么多能人吗?为什么徐庶和石韬得不到重用?(注: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这显然是一句为二人鸣不平的话。从此可以证明,徐庶哪怕是石广元。都得到了诸葛亮的刮目相看。
石广元擅长内政,徐庶擅长鬼谷,此二人哪怕是诸葛大神都不敢小看的人物,但一切都是另说,因为他们二人已经正式归顺到了曹信的帐前。
须臾之间便得到两名智囊,这是何其幸运的。
“禀君侯,如今开办学府之事,虽君侯予以了承诺,但若是真正实施,其中关系重大……”等众人纷纷落座,大厅中徐庶格外冷静的道:“君侯提携寒门之事,庶本是感激不尽,但如今天下,多士人靠察举委身仕途,若是开办学府便于察举有所冲突了。”
听徐庶此话,庞统等人也纷纷同意的点着头,的确,虽然徐庶游离在外多年,但这些关乎到天下厉害之事,还是看的很尖锐的。
其实曹信并没有说大话,如果再后世二十一世纪,开一间学校很容易,只要有钱,往上面疏通疏通,就可以,但是呢?
这是汉代末年,开学府只有帝都才配得起,而且还有皇帝允许在层层审核,故此帝都也只有一个学府,也叫做太学,一般都只有权贵士人才能入学,你如果在一个地方开一间小小的私塾那是可以,但曹信说的是学府,往小了说这是一个开辟人才资源的问题,往大了说呢?那就是改革的历史正题了,此间绝对不容许有任何的玩笑。
曹信的想法很简单,他太缺少人才了,这个时代虽然人才辈出,是中华历史上人才最多最赋有传奇色彩的时代,没有之一,但这也是最缺人才的时代,开办学府,可以为曹营的未来做打算,这在曹信看来是好事,在曹操看来也是好事。
想罢,曹信琢磨道:“办学府,可以收大批学子入学,从小可以培养文治武功,如鬼谷、带兵、射箭、马术等等,还能学经学古籍,奇技淫巧也无妨,等到十年之后,这批学子,定会是我军未来核心人才,此事关乎到我军人才储备,不得放弃呀。”
没错,就像曹信说的,一个军队,一个国家,需要后备力量的支持,就像历史上的蜀国一样,国库空虚是其次,人才凋零也算是一个衰败的原因之一,最终也只能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笑谈。
一个曾经拥有关张赵马黄的国家,到最后竟然人才凋零到,整个国内上下,一个不怎么入流的廖化倒成了大将人选,这岂不是一种悲哀?。
所以曹信,绝不会步前者的后尘,再说了,在汉代这人均文盲率高大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家,必须予以改革才是。
“古察举制乃武帝始,以官禄世袭为准,所世袭者如今多为士族门阀之权柄,若是废除察举制,则士族倚重之权利荡然无存,若是将士族之权转移到百姓自己之手,则开办学府才会名正言顺,学府利益也成了天下之根本。”徐庶此时分析起来。
“那……若是如此这般,士族可不会答应啊……这犹如在士族的脸上捅刀子,关系太重大了……”
此时,还没等曹信说话,石韬当先反对起来。
的确,正如对方所说,开学府就牵扯到了改革,改革这种东西可大可小,而且直逼士族势力的要害,而且这是天下士族的要害,在这方面,就算曹信也不得不予以正视。
“要做!就要做得彻底……”
半晌,曹信忽而冷眼一眯,突然眼含深意的道:
“即刻传令八十二营将士!今夜准备……清!君!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