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叶挺传奇最新章节!
从“嘉奖”令到《皓电》,蒋介石忽然变脸;为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叶挺仗义执言。
江西。上饶。
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书斋,宽敞而明亮。
在书斋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大幅画像,无形中给这间书斋增添了几分肃穆,几分冷森。
“希夷,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吧,有何贵干?”坐在皮椅上的顾祝同咂了咂油光光的嘴唇,瞟了一眼正襟而坐的叶挺,以轻松的口吻说了句,话语里不乏讥诮。
此刻的叶挺正注视着顾祝同,书斋的东面墙上挂着一副在他四十六岁诞辰时,其同僚送给他的贺联:“关塞仗全锋,屹尔干城万里;江山撑半壁,巍然砥柱一方”,他听完顾祝同的话不由淡淡一笑:“墨公,在我们保定军校六期里,你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蒋委员长最赏识的人物。你看这副对联,就道出了墨公的砥柱之才。想我叶挺,不仅人微言轻,而且如今又变成被委员长通缉的人物。”叶挺的回答透着刺人的锋芒,明显地表示出对蒋介石将新四军视为眼中钉并限期强行勒令其向长江以北转移的不满。
“希夷,我的老同学,你是真心赞扬我呢,还是绵里藏针,来贬我呢?不过赞扬也好,嘲讽也罢,我要告诉你的是,希夷,你不觉得这是在一报还一报吗?”顾祝同表示大度地递给叶挺一支烟,“吱啦”一下划着火柴,将火先送到叶挺面前,待叶挺点着烟,自己再点着,然后从容地抖灭火柴,深深吸一口,又慢慢吐出,大有一种玩味的含义。
“墨公,恕我愚钝,请直言相告。”叶挺也深深吸了一口烟,灰色的烟云气浪般冲出。
“希夷,如果你不是健忘的话,苏北黄桥一战,新四军对国军可是毫不留情呀,近十万官兵被歼,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呀!委座对于新四军这种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能听之任之么?”顾祝同声冷字重地说着,脸上泛出一层浓重的阴云。
“墨公,”叶挺听完顾祝同的话,仿佛听到了蒋介石霍霍的磨刀声,捺不住忽地站了起来,“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谁先挑起国共争端,制造的摩擦?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司令杀气腾腾地动用十多万兵力,分三路进攻黄桥,势孤力单的新四军只能被迫自卫,怎么能把破坏国共合作的责任推给新四军呢?”
“希夷,我发现你已经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了。可是,我要提醒你,你是委座核定并任命的军长!”顾祝同深知叶挺性格耿直,胸无城府,不弄权术,不会伪装,所以,他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不要太冲动,有话坐下谈。
此刻,叶挺觉得的确自己不是个政治家,不谙诡诈,心无沟壑,在谈判桌上不善纵横捭阖。但他还是一挂肠子不打弯,直抒胸臆:“墨公,委员长任命我当新四军军长,共产党也同意我当这个军长,是出于国共合作的特殊需要,这我明白。因此,我的使命,就是执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战略方针。墨公,我坦率地告诉你,我现在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
顾祝同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希夷,你标榜自己像个‘中间人士’,可你的言行怎么总为共产党说话呀?”
“墨公,此言差矣!我身为新四军军长不为自己的部队着想,那岂不是犯了渎职罪!”叶挺以问作答,话语铿锵有力。
“好了,希夷,我们老同学之间还是少谈点政治吧,省得彼此都不愉快。不过,我还是最后劝你一句,你们赶快按照委座指定的路线向长江以北转移,省得我们同学之间兵戎相见!”
顾祝同话音虽然不大,但在叶挺听来却感到透着一股炮上膛一样的阴森、冰冷、恐怖和寒栗。
看来,蒋介石真要拿新四军开刀了。
这是大雷雨前的黑暗!
不是么?还是在前几天,蒋介石“传令嘉奖”叶挺部队在泾县力挫日寇的功绩,激励新四军继续战斗,保卫皖南;然而,几天以后,蒋介石居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签发了一个诬指新四军“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电报,即以国民党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和副参谋长白崇禧的名义,发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那个被称作《皓电》的电报,强令包括皖南、皖北和苏北的全部新四军和黄河以南的八路军于一个月之内无条件地转移到黄河以北,这个“皓电”的时间为1940年10月19日。
这是蒋介石发动第二次****的信号!
内战的***已经发出“滋滋”的燃烧声!
不久,蒋介石以特急密电指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该战区对江南匪部,应该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进攻兴化,或至期限(本年土·2月3工日)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到《皓电》和蒋介石发给他的“特急密电”后,接连召开长官部例行会议和在徽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按照蒋介石对新四军的三部曲:后逼、前堵、中打,以及走也要打,不走也要打,就地彻底解决的“死命令”,惟恐“勿再宽容”的力量不够,除在皖南已有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五四师和第一〇八师外,又把驻浙东的第七十九师和驻赣东的川军第一四六师以及远在苏南的配有德国制造的夹福式山炮的第四十师紧急调动过来,形成后逼前堵、两面夹击的包围之势。
位于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危在旦夕!
可是,作为在新四军中“个人说了算”的项英虽然被蒋介石的《皓电》惊得如雷轰顶,心惊胆战,一时慌了手脚,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着腰,低垂着硕大的头颅,往日那高傲气盛的神态不见了,发乌的脸上生发出阴沉而惨白的光晕:“怎么办?”他胸中被一股股巨浪惨烈地拍击着,使他感到疼痛难忍。然而,由于项英一贯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加之他担心离开他在江南多年苦心经营的地盘会变得一无所有,他头上那坚持游击战争的“英雄”光环将会瞬间失色,使他又抬起了头颅和挺起了胸脯,顽固地以各种托辞滞留新四军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
为此,远在陕北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焦虑,一方面以朱德、彭德怀、叶挺和项英的联合署名打电报给何应钦、白崇禧(为《佳电》),反驳《皓电》强加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并以缓和态度,以期延缓**战争的爆发,明确表示“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另一方面,接连向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项英发电,字字千钧,急如星火:
……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
……现在,又提出拖或走的问题,究竟你们主张的是什么?主张拖还是主张走?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除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外,必须把一切机密文件统统销毁,片纸不留,每日收发稿件随看随毁……
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道出事态的严重,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批评严厉,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刻不容缓呵!
能不能按时转移到江北,关系到万名皖南新四军将士的安危呀,党中央和毛**主席怎么会不焦虑呢?
而此刻的叶挺,却处于又急切又矛盾的心理状态。
对于蒋介石的《皓电》,叶挺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按蒋介石限定的时期内向江北转移。
对于党中央和毛**主席发给新四军分会的电报,有些是发给项英和他的,项英签转给他看了,他认为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战局的态势看得是极准确的,应该立刻行动,任何托辞都是有害的。
由此,叶挺找过项英,向他陈述了自己认为应该马上将新四军在皖南的部队向江北开拔的意见。
可是这时的项英,对叶挺已不是那么傲慢,而是表面上客客气气尊重有加。一来他是怕叶挺再离开新四军,他将会受到中央和毛**更加严厉的批评;二来现在国共两党的矛盾日趋紧张,需要叶挺的特殊身份协调与第三战区乃至与蒋介石的关系。
“叶军长,我也感到内战在一触即发,我们军部危在旦夕呀!可是,”项英将秘书给叶挺沏的一杯茶接过来,送到叶挺面前,显得一副谦恭的神态,他的话锋一转,“我们新四军部队过去都是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到皖南集中改编,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与当地群众建立了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关系。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扩大人民武装。我们要走,不仅需要给部队做工作,也需要给群众解释清楚,还要留给地方人民武装一些枪支弹药,才能使他们继续坚持抗日斗争。你说,哪一项工作不重要,哪一项工作不需要时间呀!”项英在说这番话时,不时咂一咂干裂的厚嘴唇,表露出一副“想人民群众所想”的苦涩的样子。
叶挺见项英两眼网着血丝,显然是彻夜不眠造成的;上下厚嘴唇裂开一道道口子,红红的冒着血丝儿,如果他不为新四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危,能急成这个样子么?“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叶挺,感到要使项英尽快定下向江北开拔的决心,他能够协助做的,就是马上向蒋介石和顾祝同要一批枪支弹药和物资,以解项英在新四军离开的后顾之忧。
于是,他连夜起草了一份《为请求军需补给的报告》,提出要给新四军发放开拔费、伤亡抚恤费和补充五百支步枪、一百挺轻机枪、一百万发子弹、二万个手**以及粮食、医药器材等。
“希夷,你们的胃口也太大了点吧?要这些枪弹,是新四军用,还是留给地方武装呀?”老谋深算的顾祝同以捉弄的目光看着叶挺,嘴角泛着冷笑。
“整个驻皖南的部队要开拔,消耗之大,墨公应该算得出来。”叶挺郑重地对顾祝同说,“我们要的这些枪弹物资,没有超过应发之数。”
“希夷,恕我直言,我看你这个军长都要变成后勤部长了。”顾祝同的话语既有嘲弄,又有挑拨,因为他了解叶挺与项英之间的嫌隙。
叶挺知道顾祝同的用意,所以来了个大智若愚:“墨公,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说,我们要的枪弹数目,完全在你的审批权限之内。你总讲同窗之谊,总不会驳我的面子,叫我空手而回吧?”
顾祝同哈哈一笑:“希夷,同窗之谊可是相互的。委座已经规定了你们的开拔期限,军无戏言呀!你们老是拖着不走,委座已经几次迁怒于我,我这个战区司令长官替你们背着罪责,岂不是无辜?”他说到这里,陡地加重了语气,“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增拨二万元开拔费,从今以后任何人都不要再给我提费用问题。如果你们再按兵不动,一切后果将由你们负责!”一向温和的顾祝同突然脸沉似铁,目露威凛,神色里冒着严酷的寒气,似乎马上要进入一种掠杀的神态“墨公,谢谢关照,告辞了。”叶挺觉得再谈下去已经无济于事。这一定是蒋介石给顾祝同下了死命令。
“希夷,留步。我子夜感怀,即兴涂鸦书写了一个条幅,已经裱好,与弟共勉。”顾祝同在书橱里拿出一幅挂轴展开,叫叶挺看:
正直之姿,刚毅之色;
琴心剑胆,慧眼柔肠。
“啊,墨公,想不到你书艺大长。这些字,既有颜真卿多宝塔之风骨,又有赵孟沄胆巴碑之开合,出手不凡呀!”叶挺高兴地接过来,“不过,这样评价之于我,可是愧不敢当。”
叶挺这次虽然只要了二万元开拔费,但还是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至于枪弹,顾祝同不经蒋介石特批他是断然不敢给的。因为,蒋介石的本意是消灭新四军,在战斗即将爆发时,再给你拨枪支弹药,岂不等于双方决斗时将自己的宝剑拱手送给对方!
叶挺刚刚从顾祝同的神色中察觉出国民党部队已经对新四军形成包围之势,以及眷属近两千人输送到江北,随说道:“墨公,我这次来,是向三战区长官通报,我近两千人的非战斗人员及部分家眷,携带一些印刷、被服、修理等器械,马上向江北开拔。”叶挺感到时不待我,急忙表明来意。
“什么时候?说具体点。”顾祝同闻听身子被坐椅反弹一下。显然他感到有些意外。
“十二月一日。”叶挺回答得很干脆。
“秀文也一起动身?”顾祝同关切地问。
“是。但不是去江北,是回澳门。”叶挺以轻松的语调答,极力把夫妻分别的感情死死闸在心里。他知道,当妻子李秀文知道新四军面临严重局面和家眷要开拔到江北时,心情很不好,一来她惦记叶挺的身体,因为叶挺军务一忙,就很不注意饮食作息,警卫员提醒他,他依然会我行我素;二来蒋介石已经向新四军举起了屠刀,一打仗叶挺就不顾个人安危,所以李秀文着实放心不下。可是,不离开又不行,部队打仗,哪能被家眷拖累?李秀文这几天把叶挺衣服全部洗净,熨平,并反复叮嘱叶挺,都四十多岁了,千万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还真有点中年夫妻依依惜别之意。
“我们的设想,是由云岭出发,沿马头镇、杨柳铺、孙家埠,经郎溪、南渡镇,至竹箦桥、水西地区,然后经苏南北渡长江到苏北。”叶挺如数家珍,好像一幅行军路线图摆在他眼前。
“嗯。”顾祝同急忙站起身走到一份军事地图前,观察片刻,突然转过身子,“希夷,我同意。”
叶挺听罢也站起身来,直言道:“墨公,咱们有言在先,这个路线要经过三战区五十二师和一〇八师防区,他们不许拦截和刁难。不然的话,我这个军长再也不想当了,我再次要求辞职。”
顾祝同微微一笑:“希夷,新四军开拔在即,哪能没有统帅。我以人格担保,绝对保证第一批北移人员安全到达江北。”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啪!”叶挺与顾祝同的手掌击在一起。
从“嘉奖”令到《皓电》,蒋介石忽然变脸;为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叶挺仗义执言。
江西。上饶。
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书斋,宽敞而明亮。
在书斋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大幅画像,无形中给这间书斋增添了几分肃穆,几分冷森。
“希夷,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吧,有何贵干?”坐在皮椅上的顾祝同咂了咂油光光的嘴唇,瞟了一眼正襟而坐的叶挺,以轻松的口吻说了句,话语里不乏讥诮。
此刻的叶挺正注视着顾祝同,书斋的东面墙上挂着一副在他四十六岁诞辰时,其同僚送给他的贺联:“关塞仗全锋,屹尔干城万里;江山撑半壁,巍然砥柱一方”,他听完顾祝同的话不由淡淡一笑:“墨公,在我们保定军校六期里,你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蒋委员长最赏识的人物。你看这副对联,就道出了墨公的砥柱之才。想我叶挺,不仅人微言轻,而且如今又变成被委员长通缉的人物。”叶挺的回答透着刺人的锋芒,明显地表示出对蒋介石将新四军视为眼中钉并限期强行勒令其向长江以北转移的不满。
“希夷,我的老同学,你是真心赞扬我呢,还是绵里藏针,来贬我呢?不过赞扬也好,嘲讽也罢,我要告诉你的是,希夷,你不觉得这是在一报还一报吗?”顾祝同表示大度地递给叶挺一支烟,“吱啦”一下划着火柴,将火先送到叶挺面前,待叶挺点着烟,自己再点着,然后从容地抖灭火柴,深深吸一口,又慢慢吐出,大有一种玩味的含义。
“墨公,恕我愚钝,请直言相告。”叶挺也深深吸了一口烟,灰色的烟云气浪般冲出。
“希夷,如果你不是健忘的话,苏北黄桥一战,新四军对国军可是毫不留情呀,近十万官兵被歼,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呀!委座对于新四军这种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能听之任之么?”顾祝同声冷字重地说着,脸上泛出一层浓重的阴云。
“墨公,”叶挺听完顾祝同的话,仿佛听到了蒋介石霍霍的磨刀声,捺不住忽地站了起来,“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谁先挑起国共争端,制造的摩擦?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司令杀气腾腾地动用十多万兵力,分三路进攻黄桥,势孤力单的新四军只能被迫自卫,怎么能把破坏国共合作的责任推给新四军呢?”
“希夷,我发现你已经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了。可是,我要提醒你,你是委座核定并任命的军长!”顾祝同深知叶挺性格耿直,胸无城府,不弄权术,不会伪装,所以,他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不要太冲动,有话坐下谈。
此刻,叶挺觉得的确自己不是个政治家,不谙诡诈,心无沟壑,在谈判桌上不善纵横捭阖。但他还是一挂肠子不打弯,直抒胸臆:“墨公,委员长任命我当新四军军长,共产党也同意我当这个军长,是出于国共合作的特殊需要,这我明白。因此,我的使命,就是执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战略方针。墨公,我坦率地告诉你,我现在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
顾祝同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希夷,你标榜自己像个‘中间人士’,可你的言行怎么总为共产党说话呀?”
“墨公,此言差矣!我身为新四军军长不为自己的部队着想,那岂不是犯了渎职罪!”叶挺以问作答,话语铿锵有力。
“好了,希夷,我们老同学之间还是少谈点政治吧,省得彼此都不愉快。不过,我还是最后劝你一句,你们赶快按照委座指定的路线向长江以北转移,省得我们同学之间兵戎相见!”
顾祝同话音虽然不大,但在叶挺听来却感到透着一股炮上膛一样的阴森、冰冷、恐怖和寒栗。
看来,蒋介石真要拿新四军开刀了。
这是大雷雨前的黑暗!
不是么?还是在前几天,蒋介石“传令嘉奖”叶挺部队在泾县力挫日寇的功绩,激励新四军继续战斗,保卫皖南;然而,几天以后,蒋介石居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签发了一个诬指新四军“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电报,即以国民党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和副参谋长白崇禧的名义,发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那个被称作《皓电》的电报,强令包括皖南、皖北和苏北的全部新四军和黄河以南的八路军于一个月之内无条件地转移到黄河以北,这个“皓电”的时间为1940年10月19日。
这是蒋介石发动第二次****的信号!
内战的***已经发出“滋滋”的燃烧声!
不久,蒋介石以特急密电指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该战区对江南匪部,应该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进攻兴化,或至期限(本年土·2月3工日)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到《皓电》和蒋介石发给他的“特急密电”后,接连召开长官部例行会议和在徽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按照蒋介石对新四军的三部曲:后逼、前堵、中打,以及走也要打,不走也要打,就地彻底解决的“死命令”,惟恐“勿再宽容”的力量不够,除在皖南已有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五四师和第一〇八师外,又把驻浙东的第七十九师和驻赣东的川军第一四六师以及远在苏南的配有德国制造的夹福式山炮的第四十师紧急调动过来,形成后逼前堵、两面夹击的包围之势。
位于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危在旦夕!
可是,作为在新四军中“个人说了算”的项英虽然被蒋介石的《皓电》惊得如雷轰顶,心惊胆战,一时慌了手脚,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着腰,低垂着硕大的头颅,往日那高傲气盛的神态不见了,发乌的脸上生发出阴沉而惨白的光晕:“怎么办?”他胸中被一股股巨浪惨烈地拍击着,使他感到疼痛难忍。然而,由于项英一贯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加之他担心离开他在江南多年苦心经营的地盘会变得一无所有,他头上那坚持游击战争的“英雄”光环将会瞬间失色,使他又抬起了头颅和挺起了胸脯,顽固地以各种托辞滞留新四军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
为此,远在陕北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焦虑,一方面以朱德、彭德怀、叶挺和项英的联合署名打电报给何应钦、白崇禧(为《佳电》),反驳《皓电》强加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并以缓和态度,以期延缓**战争的爆发,明确表示“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另一方面,接连向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项英发电,字字千钧,急如星火:
……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
……现在,又提出拖或走的问题,究竟你们主张的是什么?主张拖还是主张走?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除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外,必须把一切机密文件统统销毁,片纸不留,每日收发稿件随看随毁……
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道出事态的严重,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批评严厉,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刻不容缓呵!
能不能按时转移到江北,关系到万名皖南新四军将士的安危呀,党中央和毛**主席怎么会不焦虑呢?
而此刻的叶挺,却处于又急切又矛盾的心理状态。
对于蒋介石的《皓电》,叶挺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按蒋介石限定的时期内向江北转移。
对于党中央和毛**主席发给新四军分会的电报,有些是发给项英和他的,项英签转给他看了,他认为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战局的态势看得是极准确的,应该立刻行动,任何托辞都是有害的。
由此,叶挺找过项英,向他陈述了自己认为应该马上将新四军在皖南的部队向江北开拔的意见。
可是这时的项英,对叶挺已不是那么傲慢,而是表面上客客气气尊重有加。一来他是怕叶挺再离开新四军,他将会受到中央和毛**更加严厉的批评;二来现在国共两党的矛盾日趋紧张,需要叶挺的特殊身份协调与第三战区乃至与蒋介石的关系。
“叶军长,我也感到内战在一触即发,我们军部危在旦夕呀!可是,”项英将秘书给叶挺沏的一杯茶接过来,送到叶挺面前,显得一副谦恭的神态,他的话锋一转,“我们新四军部队过去都是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到皖南集中改编,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与当地群众建立了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关系。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扩大人民武装。我们要走,不仅需要给部队做工作,也需要给群众解释清楚,还要留给地方人民武装一些枪支弹药,才能使他们继续坚持抗日斗争。你说,哪一项工作不重要,哪一项工作不需要时间呀!”项英在说这番话时,不时咂一咂干裂的厚嘴唇,表露出一副“想人民群众所想”的苦涩的样子。
叶挺见项英两眼网着血丝,显然是彻夜不眠造成的;上下厚嘴唇裂开一道道口子,红红的冒着血丝儿,如果他不为新四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危,能急成这个样子么?“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叶挺,感到要使项英尽快定下向江北开拔的决心,他能够协助做的,就是马上向蒋介石和顾祝同要一批枪支弹药和物资,以解项英在新四军离开的后顾之忧。
于是,他连夜起草了一份《为请求军需补给的报告》,提出要给新四军发放开拔费、伤亡抚恤费和补充五百支步枪、一百挺轻机枪、一百万发子弹、二万个手**以及粮食、医药器材等。
“希夷,你们的胃口也太大了点吧?要这些枪弹,是新四军用,还是留给地方武装呀?”老谋深算的顾祝同以捉弄的目光看着叶挺,嘴角泛着冷笑。
“整个驻皖南的部队要开拔,消耗之大,墨公应该算得出来。”叶挺郑重地对顾祝同说,“我们要的这些枪弹物资,没有超过应发之数。”
“希夷,恕我直言,我看你这个军长都要变成后勤部长了。”顾祝同的话语既有嘲弄,又有挑拨,因为他了解叶挺与项英之间的嫌隙。
叶挺知道顾祝同的用意,所以来了个大智若愚:“墨公,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说,我们要的枪弹数目,完全在你的审批权限之内。你总讲同窗之谊,总不会驳我的面子,叫我空手而回吧?”
顾祝同哈哈一笑:“希夷,同窗之谊可是相互的。委座已经规定了你们的开拔期限,军无戏言呀!你们老是拖着不走,委座已经几次迁怒于我,我这个战区司令长官替你们背着罪责,岂不是无辜?”他说到这里,陡地加重了语气,“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增拨二万元开拔费,从今以后任何人都不要再给我提费用问题。如果你们再按兵不动,一切后果将由你们负责!”一向温和的顾祝同突然脸沉似铁,目露威凛,神色里冒着严酷的寒气,似乎马上要进入一种掠杀的神态“墨公,谢谢关照,告辞了。”叶挺觉得再谈下去已经无济于事。这一定是蒋介石给顾祝同下了死命令。
“希夷,留步。我子夜感怀,即兴涂鸦书写了一个条幅,已经裱好,与弟共勉。”顾祝同在书橱里拿出一幅挂轴展开,叫叶挺看:
正直之姿,刚毅之色;
琴心剑胆,慧眼柔肠。
“啊,墨公,想不到你书艺大长。这些字,既有颜真卿多宝塔之风骨,又有赵孟沄胆巴碑之开合,出手不凡呀!”叶挺高兴地接过来,“不过,这样评价之于我,可是愧不敢当。”
叶挺这次虽然只要了二万元开拔费,但还是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至于枪弹,顾祝同不经蒋介石特批他是断然不敢给的。因为,蒋介石的本意是消灭新四军,在战斗即将爆发时,再给你拨枪支弹药,岂不等于双方决斗时将自己的宝剑拱手送给对方!
叶挺刚刚从顾祝同的神色中察觉出国民党部队已经对新四军形成包围之势,以及眷属近两千人输送到江北,随说道:“墨公,我这次来,是向三战区长官通报,我近两千人的非战斗人员及部分家眷,携带一些印刷、被服、修理等器械,马上向江北开拔。”叶挺感到时不待我,急忙表明来意。
“什么时候?说具体点。”顾祝同闻听身子被坐椅反弹一下。显然他感到有些意外。
“十二月一日。”叶挺回答得很干脆。
“秀文也一起动身?”顾祝同关切地问。
“是。但不是去江北,是回澳门。”叶挺以轻松的语调答,极力把夫妻分别的感情死死闸在心里。他知道,当妻子李秀文知道新四军面临严重局面和家眷要开拔到江北时,心情很不好,一来她惦记叶挺的身体,因为叶挺军务一忙,就很不注意饮食作息,警卫员提醒他,他依然会我行我素;二来蒋介石已经向新四军举起了屠刀,一打仗叶挺就不顾个人安危,所以李秀文着实放心不下。可是,不离开又不行,部队打仗,哪能被家眷拖累?李秀文这几天把叶挺衣服全部洗净,熨平,并反复叮嘱叶挺,都四十多岁了,千万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还真有点中年夫妻依依惜别之意。
“我们的设想,是由云岭出发,沿马头镇、杨柳铺、孙家埠,经郎溪、南渡镇,至竹箦桥、水西地区,然后经苏南北渡长江到苏北。”叶挺如数家珍,好像一幅行军路线图摆在他眼前。
“嗯。”顾祝同急忙站起身走到一份军事地图前,观察片刻,突然转过身子,“希夷,我同意。”
叶挺听罢也站起身来,直言道:“墨公,咱们有言在先,这个路线要经过三战区五十二师和一〇八师防区,他们不许拦截和刁难。不然的话,我这个军长再也不想当了,我再次要求辞职。”
顾祝同微微一笑:“希夷,新四军开拔在即,哪能没有统帅。我以人格担保,绝对保证第一批北移人员安全到达江北。”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啪!”叶挺与顾祝同的手掌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