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幽州齐州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节!
若是换一个人,知道高慎垂涎李昌仪,也许就把侧室赐给了他,以邀买人心。
史书上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一个妇人而已,何足惜哉。
但高澄可接受不了用自己小妾拉拢下属的做法。
高家兄弟不愿多提,高澄也故作不知。
这事一掀开,岂不是证明自己当年在陈元康府外等候高季式醒酒,是因为知晓高季式的酒后抱怨,而故意拉拢么。
况且虽然感情不深,但到底是亲兄弟,否则高季式也不会特意为高慎隐瞒此事。
高澄也懒得去捅穿这层窗户纸。
对于高慎,只要不把他放在梁魏边境,以及东西两魏交界处就行。
历史上他的投敌,一是因为高欢不喜,其次是因休妻与崔暹生怨,惹得高澄厌恶。
在东魏这块地方,惹了高家父子,除了叛逃也没别的选择。
这一时空,高欢对高慎的观感并没有多少改观,但高澄信重高氏兄弟的态度摆在这里,高慎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要在腹地举兵叛乱。
翌日,清晨,高澄向高欢请问的时候与他说了要将高乾、高慎兄弟调去地方任职一事。
当年高澄初任京畿大都督,领高敖曹,还有高季式南下,考虑到当时高慎也在胶东半岛任职光州刺史,因而才把高乾调来晋阳。
今时不同往日,高氏根基已固,高澄在河南党羽密布,高氏兄弟中,高敖曹、高季式都已被他驯服。
有家卷为质,此时也无需再将高乾留在晋阳。
高欢并没有迟疑,当场答应下来,并没有别的提醒。
他相信高澄会把一切因素都考虑在内。
事实也正如高欢所料,高澄得了首肯,立即命人唤来高乾、高慎两兄弟,高季式未受招,却也跟着来了。
高澄为高氏兄弟准备了两个去处,一个是幽州,另一个则是齐州。
交由他们自己选择。
“我为长兄,自该由我先选。”
高乾冲高慎轻笑一声,对高澄正色道:
“乾愿往幽州任职。”
高慎正欲争辩,高澄却已经拍板:
“既然乾邕(高乾)去幽州,齐州刺史一职便交由仲密(高慎)了,幽州非安宁之所,齐州却在腹地,数千家丁部曲就由乾邕带往幽州镇守,如何?”
这数千家丁奴仆自有来历,当年高欢夺权,高氏兄弟各有出路,高乾弃武从文,在洛阳任侍中、兼司空,高敖曹在家丁部曲中挑选精锐,投身军旅。
高慎领其余数千家丁奴仆往光州赴任,这才有了他放纵部曲,劫掠地方之举。
对于高澄的提议,高慎没有异议,高乾也没有推辞。
高乾、高慎都很清楚,高澄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许高慎带着这群人上任,祸害地方。
为了能够远离厌恶自己的高欢,逃出晋阳,高慎愿意做这样的置换。
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将这数千人带去齐州,三年免税期一过,为这数千奴仆缴纳的人头税每年就要数万钱。
而派往幽州,高澄为了能使他们协助高乾看管范阳卢氏,必定不会放任不管。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对高乾让出齐州的感激。
齐州对于高氏兄弟不同别的州郡,当年六镇在河北发动新一轮起义,朝廷难以扑灭,于是任命当地豪族为州郡长官,抵御杜洛周、葛荣等乱军。
高氏兄弟之父高翼凭着当时还是宗王的元子攸,与高乾的关系,由白身提拔为渤海郡守。
葛荣连破州郡,高翼带领冀州乡民渡河,安置在黄河、济水之间的齐州,又是元子攸斡旋,改齐州为东冀州,升高翼为东冀州刺史。
高翼父子因尔朱荣囚禁元子攸,曾接受葛荣官职,在河济之地举兵,后来元子攸脱困,一封书信也将他们诏安。
无论如何,齐州相比于要与范阳卢氏明争暗斗的幽州而言,都是一个好去处。
幽州偏远哪比得齐州治所历城县(山东济南)过得舒服。
高澄觉得高慎有了在胶东半岛的教训,应该会改过自新,但他不敢去赌,还是仔细告戒了他一番,让高慎熟背《施政纲要》,行事以其为准则,才放他离开。
而高乾则被留下来,另有交待。
“范阳卢氏远居幽州,澄父子鞭长莫及,唯赖高公看顾。”
望着高澄这和煦的笑容,高乾很想问一句,为什么不再喊乾邕,却改口唤起了高公。
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当年高澄与他初见,一口一个乾叔祖,就如同信都建义时高欢称高敖曹为叔父,站稳脚跟后便称高敖曹为高都督。
父子俩一个尿性,但仔细想想,叔父、叔祖之称还是罢了,这两人也就有求于人时才会客客气气。
“乾必当用心,不使其有异。”
其实派高乾往幽州也是无奈之举,全年一年对士族打压狠了,今年再往幽州派一个鲜卑勋贵去当刺史,难免会让卢氏多心。
往自己幕府中择人,又担心镇不住场面。
高乾却不同,他久负盛名,又是河北士族,身为高欢信都建义的重要参与者,他不可能在高氏兄弟全被高澄重用的情况下,被卢氏拉拢。
干卖命的生意,回报也要划算,如今自身的前程乃至渤海高氏的门望,都因高欢、高澄父子得享尊荣,卢氏凭什么拉拢。
高与卢共天下?
对于高乾,无需高澄去交待他上任该做些什么,那数千家丁奴仆,有高慎前车之鉴,高乾也不会再犯。
当年就是他听闻情况,求到高澄身边。
说完正事,高澄又拉着高乾好生又叙旧一番,无论是信都会面,还是洛阳叛乱,高澄聊了许久才放高乾离开。
高季式将高乾送出渤海王府,又转道回来,他向来都是跟随高澄左右,寸步不离。
但身后还跟了一个少年人,正是昨夜与高澄约好的王基之子,将要担任高澄随身侍卫之一的王纮。
高季式指着王纮说道:
“我听侍卫说,这少年与我们兄弟前后脚来的,在外边等了许久。”
面对高澄的疑惑,王纮解释道:
“世子一早招见三位高将军,自有大事商议,纮不敢打扰。”
若是换一个人,知道高慎垂涎李昌仪,也许就把侧室赐给了他,以邀买人心。
史书上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一个妇人而已,何足惜哉。
但高澄可接受不了用自己小妾拉拢下属的做法。
高家兄弟不愿多提,高澄也故作不知。
这事一掀开,岂不是证明自己当年在陈元康府外等候高季式醒酒,是因为知晓高季式的酒后抱怨,而故意拉拢么。
况且虽然感情不深,但到底是亲兄弟,否则高季式也不会特意为高慎隐瞒此事。
高澄也懒得去捅穿这层窗户纸。
对于高慎,只要不把他放在梁魏边境,以及东西两魏交界处就行。
历史上他的投敌,一是因为高欢不喜,其次是因休妻与崔暹生怨,惹得高澄厌恶。
在东魏这块地方,惹了高家父子,除了叛逃也没别的选择。
这一时空,高欢对高慎的观感并没有多少改观,但高澄信重高氏兄弟的态度摆在这里,高慎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要在腹地举兵叛乱。
翌日,清晨,高澄向高欢请问的时候与他说了要将高乾、高慎兄弟调去地方任职一事。
当年高澄初任京畿大都督,领高敖曹,还有高季式南下,考虑到当时高慎也在胶东半岛任职光州刺史,因而才把高乾调来晋阳。
今时不同往日,高氏根基已固,高澄在河南党羽密布,高氏兄弟中,高敖曹、高季式都已被他驯服。
有家卷为质,此时也无需再将高乾留在晋阳。
高欢并没有迟疑,当场答应下来,并没有别的提醒。
他相信高澄会把一切因素都考虑在内。
事实也正如高欢所料,高澄得了首肯,立即命人唤来高乾、高慎两兄弟,高季式未受招,却也跟着来了。
高澄为高氏兄弟准备了两个去处,一个是幽州,另一个则是齐州。
交由他们自己选择。
“我为长兄,自该由我先选。”
高乾冲高慎轻笑一声,对高澄正色道:
“乾愿往幽州任职。”
高慎正欲争辩,高澄却已经拍板:
“既然乾邕(高乾)去幽州,齐州刺史一职便交由仲密(高慎)了,幽州非安宁之所,齐州却在腹地,数千家丁部曲就由乾邕带往幽州镇守,如何?”
这数千家丁奴仆自有来历,当年高欢夺权,高氏兄弟各有出路,高乾弃武从文,在洛阳任侍中、兼司空,高敖曹在家丁部曲中挑选精锐,投身军旅。
高慎领其余数千家丁奴仆往光州赴任,这才有了他放纵部曲,劫掠地方之举。
对于高澄的提议,高慎没有异议,高乾也没有推辞。
高乾、高慎都很清楚,高澄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许高慎带着这群人上任,祸害地方。
为了能够远离厌恶自己的高欢,逃出晋阳,高慎愿意做这样的置换。
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将这数千人带去齐州,三年免税期一过,为这数千奴仆缴纳的人头税每年就要数万钱。
而派往幽州,高澄为了能使他们协助高乾看管范阳卢氏,必定不会放任不管。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对高乾让出齐州的感激。
齐州对于高氏兄弟不同别的州郡,当年六镇在河北发动新一轮起义,朝廷难以扑灭,于是任命当地豪族为州郡长官,抵御杜洛周、葛荣等乱军。
高氏兄弟之父高翼凭着当时还是宗王的元子攸,与高乾的关系,由白身提拔为渤海郡守。
葛荣连破州郡,高翼带领冀州乡民渡河,安置在黄河、济水之间的齐州,又是元子攸斡旋,改齐州为东冀州,升高翼为东冀州刺史。
高翼父子因尔朱荣囚禁元子攸,曾接受葛荣官职,在河济之地举兵,后来元子攸脱困,一封书信也将他们诏安。
无论如何,齐州相比于要与范阳卢氏明争暗斗的幽州而言,都是一个好去处。
幽州偏远哪比得齐州治所历城县(山东济南)过得舒服。
高澄觉得高慎有了在胶东半岛的教训,应该会改过自新,但他不敢去赌,还是仔细告戒了他一番,让高慎熟背《施政纲要》,行事以其为准则,才放他离开。
而高乾则被留下来,另有交待。
“范阳卢氏远居幽州,澄父子鞭长莫及,唯赖高公看顾。”
望着高澄这和煦的笑容,高乾很想问一句,为什么不再喊乾邕,却改口唤起了高公。
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当年高澄与他初见,一口一个乾叔祖,就如同信都建义时高欢称高敖曹为叔父,站稳脚跟后便称高敖曹为高都督。
父子俩一个尿性,但仔细想想,叔父、叔祖之称还是罢了,这两人也就有求于人时才会客客气气。
“乾必当用心,不使其有异。”
其实派高乾往幽州也是无奈之举,全年一年对士族打压狠了,今年再往幽州派一个鲜卑勋贵去当刺史,难免会让卢氏多心。
往自己幕府中择人,又担心镇不住场面。
高乾却不同,他久负盛名,又是河北士族,身为高欢信都建义的重要参与者,他不可能在高氏兄弟全被高澄重用的情况下,被卢氏拉拢。
干卖命的生意,回报也要划算,如今自身的前程乃至渤海高氏的门望,都因高欢、高澄父子得享尊荣,卢氏凭什么拉拢。
高与卢共天下?
对于高乾,无需高澄去交待他上任该做些什么,那数千家丁奴仆,有高慎前车之鉴,高乾也不会再犯。
当年就是他听闻情况,求到高澄身边。
说完正事,高澄又拉着高乾好生又叙旧一番,无论是信都会面,还是洛阳叛乱,高澄聊了许久才放高乾离开。
高季式将高乾送出渤海王府,又转道回来,他向来都是跟随高澄左右,寸步不离。
但身后还跟了一个少年人,正是昨夜与高澄约好的王基之子,将要担任高澄随身侍卫之一的王纮。
高季式指着王纮说道:
“我听侍卫说,这少年与我们兄弟前后脚来的,在外边等了许久。”
面对高澄的疑惑,王纮解释道:
“世子一早招见三位高将军,自有大事商议,纮不敢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