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理想战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冬去夏来,圣彼得堡已经结束了寒风刺骨的日子,舒适的阳光撒落在这座城市的每一角落,温暖着这个冰雪国度。
巴尔干半岛的战报传了过来,报喜不报忧向来都是官僚们谋取进身之阶的捷径,沙皇政府自然也不会例外。
这场巴尔干会战的第一回合,俄国人取得了全面胜利。即便是在拉兹格勒战役中俄军损失太大,为这场战役增添了一缕瑕丝,也无损官员们报捷的心。
在尼古拉一世收到的战报中,当然不会出现俄军吃亏的事情了。前线的军官们一笔带过,把奥斯曼军队的损失加了上去,看起来就是一场大胜。
收到了消息过后,当天晚上尼古拉一世就在冬宫中召开了庆功宴会,可惜功臣们都远在千里之外,错过了这场属于他们的荣耀。
俄国人有高兴的理由,保加利亚会战的第一回合,他们就取得了大胜,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多公里。
从攻克鲁塞开始,俄军以28万总兵力向奥斯曼军队发起进攻,击败了近50万奥斯曼军队和5万法军。
仅仅只付出了四万五千余人的伤亡代价,就歼灭了敌军五万三千余人,俘虏敌军三万八千余人。
用一半的兵力击败两倍的敌人,用4.5万士兵的伤亡换取敌军9.1万人的损失,还包括万余人的法军,怎么看都是一场大胜。
保加利亚游击队的贡献,被一笔带过了,他们的伤亡自然也被忽略掉了。反正仗打赢了,具体情况沙皇政府就不关心了。关心也没有用,欺上瞒下已经深入了俄罗斯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既然奥斯曼军队号称是五十万大军,他们击败的就是五十万大军,敌人的实际兵力数据,自然是被大家果断的忽略了。
……
庆功宴会结束后,尼古拉一世再次回到了正题中。法国人出兵参战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从英法舰队抢占黑海海权过后,沙皇政府就在考虑英法出兵参战的可能,现在真的发生了还是让他们感到难受。
或许是前线的军官们还有点儿节操,又或许是他们知道这场战争还要继续下去,自己还要和法国人拼命,还怕把自己给坑了进去。
在战报的末尾,他们还是重点描述了法军的威胁。
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不是五万法军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这次保加利亚大会战就是奥斯曼人的末日。
如果没有法国援军,要不了多久,伟大的沙皇陛下就可以在君士坦丁堡阅兵了。因此对这些邪恶的法国人,伟大的沙皇陛下必须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尼古拉一世笑呵呵的说道:“诸位,法国人真的出兵参战了。从伦敦传来的消息,不久之前英国国会也通过了决议出兵参战。
从现在开始,我们又增加了两个敌人。英法不是奥斯曼人那么好对付,这场战争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后面的仗该怎么打,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前线取得了大胜,尼古拉一世的心情很不错。就算是知道英法参战了,他心里很愤怒,却没有爆发出来,对赢得这次战争他的信心非常充足。
强者总是要保持风度的,尤其是胜卷在握的时候。
这不是夸大其词,从明面上的陆军实力来看,俄国人是真有这份儿实力。至少从人口上来看,俄国人有这份儿实力。
1852年俄罗斯的总人口,大约在6500万~7600万之间,比英法的总人口都都多,英伦三岛总人口大约在2800万上下,法国的总人口大约在3600万上下。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沙皇政府没有人口统计,资料上的数据差异很大)
奥斯曼帝国已经自动被尼古拉一世忽略了,保加利亚会战已经暴露了奥斯曼军队战斗力不堪的事实。
在后面的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即将从主角沦为配角,英法才是新的战争主力。
“陛下,英法既然跳进来了,我们就让巴尔干半岛变成他们的坟墓,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
现在我们应该立即增兵前线,一鼓作气灭亡奥斯曼帝国,收复君士坦丁堡。”陆军大臣阿塞-尼古拉斯杀气腾腾的说道
在近东地区和英法决战,俄国人占不到什么便宜,也不会吃太大的亏,地理位置上大家是半斤八两。
俄国人可以由奥地利支持,可以通过多瑙河运输补给,英法也有海路运输物资,后勤环节大家算是打平了。
增兵前线是必然的,打赢了这次会战,俄军付出的损失也不小,战争要继续下去肯定需要援兵。前线的指挥官们,已经向国内请求增援了。
“陛下,由于事先的估计错误,没有预料到英法会直接参战,我们将大量的战略物资囤积在了乌克兰沿海港口。
现在海路被封锁,我们只能通过陆路运输物资。以目前的情况,我们只能够供应前线大军百分之三十的物资,剩下的都要从奥地利采购。
我们的财政压力很大,尽管奥地利给我们提供了一亿盾的战争贷款,也支撑不了多久时间。”财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罗德提醒道
为了供应现在这支部队作战,他们就不得不从奥地利采购大量的战略物资,如果继续增兵巴尔干前线的话,军费开销还要继续增加下去。
不是阿瑞斯坦利罗德在反对增兵,他只是把问题提了出来,避免盲目制定计划,到了后期没钱打仗那就尴尬了。
一亿奥地利盾看起来不少,实际上到了战场上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俄军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十万。
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俄军就损失了4.5万人,就算是灰色牲口再怎么不值钱,多少也要开销一笔抚恤金出去。
仗打赢了,论功行赏也是少不了的,这些还是要钱。
战场上消耗掉的武器弹药,损坏的武器装备需要更换,这些都是钱。
就算是不打仗,这三十万大军每个月光吃喝拉撒睡的开支都超过了400万盾。不是俄军的标准高,而是战争时期物资运输成本高,一旦打起来了更是花钱如流水。
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俄军就打掉了数千吨弹药,平均下来每天都要消耗近百吨弹药,光这一项就是上千万盾的开支。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开支加在一起,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保加利亚大会战,俄军的军费支出就不会低于四千万盾,这还没有计算薪水支出。
战争的主要经费,还是要俄国人自己想办法解决,奥地利的贷款只能作为弥补,财政部的压力自然大了。
尼古拉一世点了点头,提前做好战争准备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在1852年,沙皇政府不用担心财政的问题。
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就不一定了。热武器时代的战争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冷兵器时代。
“那就想办法速战速决,尽量在年内击败敌人,不给英法留下机会!
我的陆军大臣,要在年内结束战争,还需要增援多少兵力?”尼古拉一世关心的问道
沉思了半响功夫后,阿塞-尼古拉斯才缓缓的回答道:“陛下,至少需要增兵30万,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够增兵40万。”
实际上阿塞-尼古拉斯心里也没有底,战场上面千变万化,英法的实力可不弱,还有一个爆肝的奥斯曼帝国,谁知道多少军队才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可是沙皇陛下既然问了,他就必须要回答,不然就显得无能了。
阿塞-尼古拉斯还是有点儿水平的,他不看好俄军能够在年内结束战争,直接说出了一个不可能做到的数字。
此前在巴尔干半岛投入三十万大军,俄罗斯帝国就已经尽力了。要是把这个数字提高一倍,士兵俄国人是不缺的,可是后勤补给就完蛋了。
就算是加上奥地利,合两国之力也难以保障六七十万大军,在巴尔干半岛作战。
这不是缺乏物资,而是交通运输支撑不起。要是在多瑙河流域作战,后勤补给还可以保障。
可是随着战争的推移,俄军的补给线越来越长,距离多瑙河也越来越远,需要靠畜力运输和人力肩挑背扛的路程也随之增加,后勤补给压力自然是大大增加。
尼古拉一世不是军事小白,陆军大臣的话一出来,他就知道想要在年内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
英法拥有海权在,就算是俄军占领了巴尔干半岛,他们只要愿意,还是随时都可以登陆,想要结束战争那有那么容易?
况且,奥斯曼帝国虽然腐朽了,可是烂船还有三斤钉,生死关头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非常有眼色的说道:“阿塞先生,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在巴尔干半岛投入那么多的军队,这份计划看上去可行,实际上并不存在可操作性。
如果在巴尔干半岛无法赢得战争,我们可不可以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呢?
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胜利,都可以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信心。只要这个腐朽的帝国崩溃了,这场战争我们也就赢了。”
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没有问题啊!只不过攻克了一个山头,还有下一个山头。
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快则三年五载,慢则十年八年,只要持之以恒,他们早晚都可以磨死奥斯曼帝国的。
前提条件是沙皇政府能够支撑下去,不要在战争结束前,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现实虽然残酷,可是理想还是要有的。
在发起保加利亚会战的同时,俄国人也没有忽略高加索地区,只不过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在那边投入的精力要小些。
随着巴尔干局势对奥斯曼帝国的持续恶化,苏丹政府肯定要从小亚细亚半岛抽调大量的援兵过来,到时候能够增援高加索地区的兵力就减少了。
这对俄国人开始,同样也是一个机会。从高加索地区一路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有困难,可是打到小亚细亚半岛就未必做不到了。
任何一个国家前线的接连战败,都会影响到国内的稳定,何况是腐朽的奥斯曼帝国呢?
以俄国人在东正教徒中的影响力,加上奥斯曼帝国的不得人心,在前线不断失败的情况下,策划几起民族起义,似乎也不是太难。
万一民族起义成功了,奥斯曼帝国也就寿终正寝了。没有这个地头蛇支撑,英法两国想要在近东地区击败俄罗斯,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既然是理想主义,自然不能追求完美了。只要理论上可行就够了,尼古拉一世批准了卡尔-渥赛尔的建议。
成功了固然是沙皇陛下英明,失败了大不了损失一批灰色牲口,沙皇政府又不缺。
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尼古拉一世没有道理不做。
冬去夏来,圣彼得堡已经结束了寒风刺骨的日子,舒适的阳光撒落在这座城市的每一角落,温暖着这个冰雪国度。
巴尔干半岛的战报传了过来,报喜不报忧向来都是官僚们谋取进身之阶的捷径,沙皇政府自然也不会例外。
这场巴尔干会战的第一回合,俄国人取得了全面胜利。即便是在拉兹格勒战役中俄军损失太大,为这场战役增添了一缕瑕丝,也无损官员们报捷的心。
在尼古拉一世收到的战报中,当然不会出现俄军吃亏的事情了。前线的军官们一笔带过,把奥斯曼军队的损失加了上去,看起来就是一场大胜。
收到了消息过后,当天晚上尼古拉一世就在冬宫中召开了庆功宴会,可惜功臣们都远在千里之外,错过了这场属于他们的荣耀。
俄国人有高兴的理由,保加利亚会战的第一回合,他们就取得了大胜,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多公里。
从攻克鲁塞开始,俄军以28万总兵力向奥斯曼军队发起进攻,击败了近50万奥斯曼军队和5万法军。
仅仅只付出了四万五千余人的伤亡代价,就歼灭了敌军五万三千余人,俘虏敌军三万八千余人。
用一半的兵力击败两倍的敌人,用4.5万士兵的伤亡换取敌军9.1万人的损失,还包括万余人的法军,怎么看都是一场大胜。
保加利亚游击队的贡献,被一笔带过了,他们的伤亡自然也被忽略掉了。反正仗打赢了,具体情况沙皇政府就不关心了。关心也没有用,欺上瞒下已经深入了俄罗斯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既然奥斯曼军队号称是五十万大军,他们击败的就是五十万大军,敌人的实际兵力数据,自然是被大家果断的忽略了。
……
庆功宴会结束后,尼古拉一世再次回到了正题中。法国人出兵参战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从英法舰队抢占黑海海权过后,沙皇政府就在考虑英法出兵参战的可能,现在真的发生了还是让他们感到难受。
或许是前线的军官们还有点儿节操,又或许是他们知道这场战争还要继续下去,自己还要和法国人拼命,还怕把自己给坑了进去。
在战报的末尾,他们还是重点描述了法军的威胁。
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不是五万法军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这次保加利亚大会战就是奥斯曼人的末日。
如果没有法国援军,要不了多久,伟大的沙皇陛下就可以在君士坦丁堡阅兵了。因此对这些邪恶的法国人,伟大的沙皇陛下必须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尼古拉一世笑呵呵的说道:“诸位,法国人真的出兵参战了。从伦敦传来的消息,不久之前英国国会也通过了决议出兵参战。
从现在开始,我们又增加了两个敌人。英法不是奥斯曼人那么好对付,这场战争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后面的仗该怎么打,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前线取得了大胜,尼古拉一世的心情很不错。就算是知道英法参战了,他心里很愤怒,却没有爆发出来,对赢得这次战争他的信心非常充足。
强者总是要保持风度的,尤其是胜卷在握的时候。
这不是夸大其词,从明面上的陆军实力来看,俄国人是真有这份儿实力。至少从人口上来看,俄国人有这份儿实力。
1852年俄罗斯的总人口,大约在6500万~7600万之间,比英法的总人口都都多,英伦三岛总人口大约在2800万上下,法国的总人口大约在3600万上下。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沙皇政府没有人口统计,资料上的数据差异很大)
奥斯曼帝国已经自动被尼古拉一世忽略了,保加利亚会战已经暴露了奥斯曼军队战斗力不堪的事实。
在后面的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即将从主角沦为配角,英法才是新的战争主力。
“陛下,英法既然跳进来了,我们就让巴尔干半岛变成他们的坟墓,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
现在我们应该立即增兵前线,一鼓作气灭亡奥斯曼帝国,收复君士坦丁堡。”陆军大臣阿塞-尼古拉斯杀气腾腾的说道
在近东地区和英法决战,俄国人占不到什么便宜,也不会吃太大的亏,地理位置上大家是半斤八两。
俄国人可以由奥地利支持,可以通过多瑙河运输补给,英法也有海路运输物资,后勤环节大家算是打平了。
增兵前线是必然的,打赢了这次会战,俄军付出的损失也不小,战争要继续下去肯定需要援兵。前线的指挥官们,已经向国内请求增援了。
“陛下,由于事先的估计错误,没有预料到英法会直接参战,我们将大量的战略物资囤积在了乌克兰沿海港口。
现在海路被封锁,我们只能通过陆路运输物资。以目前的情况,我们只能够供应前线大军百分之三十的物资,剩下的都要从奥地利采购。
我们的财政压力很大,尽管奥地利给我们提供了一亿盾的战争贷款,也支撑不了多久时间。”财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罗德提醒道
为了供应现在这支部队作战,他们就不得不从奥地利采购大量的战略物资,如果继续增兵巴尔干前线的话,军费开销还要继续增加下去。
不是阿瑞斯坦利罗德在反对增兵,他只是把问题提了出来,避免盲目制定计划,到了后期没钱打仗那就尴尬了。
一亿奥地利盾看起来不少,实际上到了战场上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俄军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十万。
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俄军就损失了4.5万人,就算是灰色牲口再怎么不值钱,多少也要开销一笔抚恤金出去。
仗打赢了,论功行赏也是少不了的,这些还是要钱。
战场上消耗掉的武器弹药,损坏的武器装备需要更换,这些都是钱。
就算是不打仗,这三十万大军每个月光吃喝拉撒睡的开支都超过了400万盾。不是俄军的标准高,而是战争时期物资运输成本高,一旦打起来了更是花钱如流水。
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俄军就打掉了数千吨弹药,平均下来每天都要消耗近百吨弹药,光这一项就是上千万盾的开支。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开支加在一起,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保加利亚大会战,俄军的军费支出就不会低于四千万盾,这还没有计算薪水支出。
战争的主要经费,还是要俄国人自己想办法解决,奥地利的贷款只能作为弥补,财政部的压力自然大了。
尼古拉一世点了点头,提前做好战争准备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在1852年,沙皇政府不用担心财政的问题。
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就不一定了。热武器时代的战争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冷兵器时代。
“那就想办法速战速决,尽量在年内击败敌人,不给英法留下机会!
我的陆军大臣,要在年内结束战争,还需要增援多少兵力?”尼古拉一世关心的问道
沉思了半响功夫后,阿塞-尼古拉斯才缓缓的回答道:“陛下,至少需要增兵30万,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够增兵40万。”
实际上阿塞-尼古拉斯心里也没有底,战场上面千变万化,英法的实力可不弱,还有一个爆肝的奥斯曼帝国,谁知道多少军队才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可是沙皇陛下既然问了,他就必须要回答,不然就显得无能了。
阿塞-尼古拉斯还是有点儿水平的,他不看好俄军能够在年内结束战争,直接说出了一个不可能做到的数字。
此前在巴尔干半岛投入三十万大军,俄罗斯帝国就已经尽力了。要是把这个数字提高一倍,士兵俄国人是不缺的,可是后勤补给就完蛋了。
就算是加上奥地利,合两国之力也难以保障六七十万大军,在巴尔干半岛作战。
这不是缺乏物资,而是交通运输支撑不起。要是在多瑙河流域作战,后勤补给还可以保障。
可是随着战争的推移,俄军的补给线越来越长,距离多瑙河也越来越远,需要靠畜力运输和人力肩挑背扛的路程也随之增加,后勤补给压力自然是大大增加。
尼古拉一世不是军事小白,陆军大臣的话一出来,他就知道想要在年内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
英法拥有海权在,就算是俄军占领了巴尔干半岛,他们只要愿意,还是随时都可以登陆,想要结束战争那有那么容易?
况且,奥斯曼帝国虽然腐朽了,可是烂船还有三斤钉,生死关头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非常有眼色的说道:“阿塞先生,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在巴尔干半岛投入那么多的军队,这份计划看上去可行,实际上并不存在可操作性。
如果在巴尔干半岛无法赢得战争,我们可不可以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呢?
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胜利,都可以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信心。只要这个腐朽的帝国崩溃了,这场战争我们也就赢了。”
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没有问题啊!只不过攻克了一个山头,还有下一个山头。
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快则三年五载,慢则十年八年,只要持之以恒,他们早晚都可以磨死奥斯曼帝国的。
前提条件是沙皇政府能够支撑下去,不要在战争结束前,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现实虽然残酷,可是理想还是要有的。
在发起保加利亚会战的同时,俄国人也没有忽略高加索地区,只不过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在那边投入的精力要小些。
随着巴尔干局势对奥斯曼帝国的持续恶化,苏丹政府肯定要从小亚细亚半岛抽调大量的援兵过来,到时候能够增援高加索地区的兵力就减少了。
这对俄国人开始,同样也是一个机会。从高加索地区一路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有困难,可是打到小亚细亚半岛就未必做不到了。
任何一个国家前线的接连战败,都会影响到国内的稳定,何况是腐朽的奥斯曼帝国呢?
以俄国人在东正教徒中的影响力,加上奥斯曼帝国的不得人心,在前线不断失败的情况下,策划几起民族起义,似乎也不是太难。
万一民族起义成功了,奥斯曼帝国也就寿终正寝了。没有这个地头蛇支撑,英法两国想要在近东地区击败俄罗斯,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既然是理想主义,自然不能追求完美了。只要理论上可行就够了,尼古拉一世批准了卡尔-渥赛尔的建议。
成功了固然是沙皇陛下英明,失败了大不了损失一批灰色牲口,沙皇政府又不缺。
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尼古拉一世没有道理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