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亮点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明末之成王败寇最新章节!
方逢年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火,偏偏找不到地方发泄,李应期的提醒他当然是明白的,按说这样的提醒是不应该的,谁也不能够直接干预院试的事宜,若是闹出去了,那就是李应期明显不占理,院试是学道直接负责的事情,巡抚无权干涉,而且学道也是肩负巡按的使命,原则上不直觉听命巡抚和布政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毕竟巡抚是一省最高之长官,可以节制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就不要说他这个学道了。
但方逢年不能够闹出去,他很清楚李应期是占据道理的,否则人家堂堂的巡抚,也不会如此的冒险,去年院试获取秀才功名的人数太少,廪膳生员只有区区十人,已经引发了一些波澜,今日若还是如此,那无法收场,这事闹到朝廷去了,皇上和内阁肯定是支持李应期的。
南北榜之争,任何一个读书人都知道,这是朝廷的大政策,违背了这个政策,天大的道理也说不赢。
方逢年的气总是要找到发泄地方的,憋在心里肯定不行。
唯一的发泄途径,就是在阅卷上面了,若是能够发现很好的文章,证明陕西的确是有人才的,也可以间接的反驳李应期。
于是方逢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阅卷之中。
院试阅卷,非常的辛苦,三千多篇文章,必须在七天时间之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四百余篇,这项工作由抽调的十余名府学和州学的教谕完成,每人每天看的文章也是四十篇左右,接下来两天的时间,身为学道的方逢年,就要从诸多教谕挑选的文章之中,确定出来真正合格的文章,且确定出来其中的廪膳生员、增生和附生。
最后一天的时间,方逢年也许会和诸多的教谕商议,补充自身的认识,做出最终的决定,且书写榜单。
可见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方逢年若是做甩手掌柜,让诸多的教谕辛辛苦苦的阅卷看文章,也是可以的,反正他只看挑选出来的文章,最终做出决定,可惜他不是这样的性格,也就不可能做甩手掌柜。
如此阅卷整个的十天时间,最为辛苦的就是方逢年了。
从第一天的阅卷开始,方逢年就在四处走动,他主要关注的是被淘汰的文章,看看其中是不是有被遗漏的好文章,毕竟教谕的精力有限。
同时方逢年也要看挑选出来的文章,以尽早的熟悉,到时是能够顺利的确定名次。
好在三千余篇文章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第三场策论的文章,在重点看了策论的文章之后,才会转过头看第一场和第二场的文章,其中若是有特别突出的会挑选出来,这让阅卷的工作稍微轻松一些,否则真的每篇文章都去仔细斟酌,没有谁有如此的本事。
阅卷进入到第四天。
方逢年的脸瘦下了一整圈,他正在为自身的清高买单。
策论的题目太难,直接涉及到仁义,要简单的说仁义,谁都是明白的,平日里一言一行也是按照仁义之要求做的,可真正要从文章之中表现出来,对于参加院试的童生来说,就是登天的难度了,要知道古人对仁义的评价,包括这方面的文章,铺天盖地,该说的都说了,该评论的都评论了,有些文章甚至千古流传,这就让后面的人越来越难以评价仁义了,想着让这些童生短时间之内拿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观点,几乎没有多大的可能性。
这样的考题,就算是在南直隶和江浙一带,也会难住绝大部分的童生,他们作出来的文章,也难免流于形式,陷入到千篇一律的怪圈之中。
院试的文章,有一个硬性的要求,禁止抄袭,譬如说这仁义,古人有了太多的论述,你若是在文章之中,大段的照搬古人的原文,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抄袭,至少你需要吸收古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这何其的艰难。
方逢年已经有些失望,甚至是绝望了,连续四天的时间过去,根本没有出现一篇好文章,甚至没有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话语,难不成就真的被李应期说准了。内心深处,他也是有些懊悔了,不应该如此出题目,岂止是北方院试的考生难以应对,怕是南方院试的考生,碰到这样的题目,也是会骂人的。
尽管内心已经有些懊恼,方逢年依旧不会完全按照李应期的要求去做,他有自身的底线,若是失去了底线,还不如让李应期来兼任学道之职,在他看来,本次院试,能够获取到秀才功名的考生,控制在一百人以内,绝不能够突破,这已经是他能够放宽的极限,若是按照他的性格来,怕是此次院试通过之人达不到五十人。
学道不能够参与乡试,这是朝廷的规定,乡试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前来主持,乡试比院试更加的严格,毕竟通过了乡试,成为了举人,就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其实在乡试之前,方逢年怕是已经离开陕西,回到京城去了,按照道理来说,陕西乡试的情况如何,他不需要考虑。
但方逢年考虑到了乡试,
李应期的想法,方逢年明白,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若是院试都不能够通过,都不能够展现出来才华,就算是参加了乡试,又能够如何的优秀,如此情况之下遴选出来的举人,又怎么可能通过会试。
当然,从一千人之中挑选,和从一百人之中挑选,区别肯定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方逢年不会放弃原则,更不会因为凑人数,大幅度的降低标准,不管怎么说,秀才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若是没有真才实学,遭遇到他人的耻笑,今后他这个学道也是要成为笑话的。
按照时间的安排,阅卷的第四天,第三场考试策论的文章全部都要看完,剩下三天的时间,主要看第一场和第二场考试的文章,谁都知道院试最为主要的就是第三篇文章,考生也是将主要的精力用在第三篇文章上面的,若是从这里面不能够发现出彩的文章,那么整场院试的大致水平,也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方逢年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内心的那股气,依旧没有地方发泄。
眼睛有些发花,方逢年揉着太阳穴,努力打起精神,他的眼圈四周有了一圈乌黑色,连续几天的时间都没有睡好,每天除开吃饭、睡觉和入厕,其余的时间全部都在看文章,根本不想其他的事情,入厕走路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试卷,如此的操劳和坚持,铁打的人也难以承受。
时间已经过了申时,每日里阅卷的时间从早上的辰时开始,持续到亥时,天黑之后屋里会点亮油灯,挑灯夜战,吃饭的时间不超过一刻钟,有些教谕甚至睡觉的时候,嘴里都会念叨看过的文章。
方逢年比所有的教谕都辛苦,他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在其他的教谕尚未开始看试卷和文章的时候,他会大致浏览已经被淘汰的文章,看看从中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对于教谕挑选出来的文章,他更是会特别注意,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文采,饭菜都是专人送来,他的手里依旧拿着试卷,胡乱的吃几口,只要肚子不饿就可以了。
三天多的时间,方逢年已经从教谕挑选出来的文章之中,淘汰了近二十篇。
可惜的是,从已经淘汰的文章之中,他没有发现一篇出彩的。
按照这样的态势持续下去,方逢年隐隐感觉到,他若是不突破自身的底线,怕是不可能了,现在他的唯一想法,就是能够从所有文章之中,发现一篇与众不同的,哪怕这篇文章文采不是特别突出,只要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者语句出现。
一名教谕手持一篇文章,匆匆走过来。
“大人看看这篇文章。。。”
还没有等到教谕说完,方逢年精神马上就上来了,他站起身来,从教谕的手中接过了试卷,策论的文章已经看的差不多,明日就要开始看第一场和第二场考试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这是教谕主动送来的第一篇文章。
将试卷平铺开,方逢年没有和教谕说话,任凭教谕站在面前,就开始认真看文章了,他真的是有些忍不住了。
慢慢的,方逢年的脸上露出了颇为舒心的笑容,看到中间一处,眉头稍微皱了一下,禁不住念出声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拍了一下桌面,方逢年再次站起身来了。
“好,很好,想不到院试之中,居然有如此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诗句,这篇文章不错,好了,你去吧,这份考卷就留在我这里了。”
等到教谕离开,方逢年开始了仔细的阅读,看过三遍之后,他感觉到通体舒畅,这篇文章太符合他的胃口了,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一样,要知道他方逢年可是天启二年殿试传胪,二甲的第一名,能够打动他的文章可不多,此番主持的不过是院试,而且是陕西省的院试,居然能够出现这样的文章,真的是不简单。
方逢年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火,偏偏找不到地方发泄,李应期的提醒他当然是明白的,按说这样的提醒是不应该的,谁也不能够直接干预院试的事宜,若是闹出去了,那就是李应期明显不占理,院试是学道直接负责的事情,巡抚无权干涉,而且学道也是肩负巡按的使命,原则上不直觉听命巡抚和布政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毕竟巡抚是一省最高之长官,可以节制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就不要说他这个学道了。
但方逢年不能够闹出去,他很清楚李应期是占据道理的,否则人家堂堂的巡抚,也不会如此的冒险,去年院试获取秀才功名的人数太少,廪膳生员只有区区十人,已经引发了一些波澜,今日若还是如此,那无法收场,这事闹到朝廷去了,皇上和内阁肯定是支持李应期的。
南北榜之争,任何一个读书人都知道,这是朝廷的大政策,违背了这个政策,天大的道理也说不赢。
方逢年的气总是要找到发泄地方的,憋在心里肯定不行。
唯一的发泄途径,就是在阅卷上面了,若是能够发现很好的文章,证明陕西的确是有人才的,也可以间接的反驳李应期。
于是方逢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阅卷之中。
院试阅卷,非常的辛苦,三千多篇文章,必须在七天时间之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四百余篇,这项工作由抽调的十余名府学和州学的教谕完成,每人每天看的文章也是四十篇左右,接下来两天的时间,身为学道的方逢年,就要从诸多教谕挑选的文章之中,确定出来真正合格的文章,且确定出来其中的廪膳生员、增生和附生。
最后一天的时间,方逢年也许会和诸多的教谕商议,补充自身的认识,做出最终的决定,且书写榜单。
可见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方逢年若是做甩手掌柜,让诸多的教谕辛辛苦苦的阅卷看文章,也是可以的,反正他只看挑选出来的文章,最终做出决定,可惜他不是这样的性格,也就不可能做甩手掌柜。
如此阅卷整个的十天时间,最为辛苦的就是方逢年了。
从第一天的阅卷开始,方逢年就在四处走动,他主要关注的是被淘汰的文章,看看其中是不是有被遗漏的好文章,毕竟教谕的精力有限。
同时方逢年也要看挑选出来的文章,以尽早的熟悉,到时是能够顺利的确定名次。
好在三千余篇文章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第三场策论的文章,在重点看了策论的文章之后,才会转过头看第一场和第二场的文章,其中若是有特别突出的会挑选出来,这让阅卷的工作稍微轻松一些,否则真的每篇文章都去仔细斟酌,没有谁有如此的本事。
阅卷进入到第四天。
方逢年的脸瘦下了一整圈,他正在为自身的清高买单。
策论的题目太难,直接涉及到仁义,要简单的说仁义,谁都是明白的,平日里一言一行也是按照仁义之要求做的,可真正要从文章之中表现出来,对于参加院试的童生来说,就是登天的难度了,要知道古人对仁义的评价,包括这方面的文章,铺天盖地,该说的都说了,该评论的都评论了,有些文章甚至千古流传,这就让后面的人越来越难以评价仁义了,想着让这些童生短时间之内拿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观点,几乎没有多大的可能性。
这样的考题,就算是在南直隶和江浙一带,也会难住绝大部分的童生,他们作出来的文章,也难免流于形式,陷入到千篇一律的怪圈之中。
院试的文章,有一个硬性的要求,禁止抄袭,譬如说这仁义,古人有了太多的论述,你若是在文章之中,大段的照搬古人的原文,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抄袭,至少你需要吸收古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这何其的艰难。
方逢年已经有些失望,甚至是绝望了,连续四天的时间过去,根本没有出现一篇好文章,甚至没有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话语,难不成就真的被李应期说准了。内心深处,他也是有些懊悔了,不应该如此出题目,岂止是北方院试的考生难以应对,怕是南方院试的考生,碰到这样的题目,也是会骂人的。
尽管内心已经有些懊恼,方逢年依旧不会完全按照李应期的要求去做,他有自身的底线,若是失去了底线,还不如让李应期来兼任学道之职,在他看来,本次院试,能够获取到秀才功名的考生,控制在一百人以内,绝不能够突破,这已经是他能够放宽的极限,若是按照他的性格来,怕是此次院试通过之人达不到五十人。
学道不能够参与乡试,这是朝廷的规定,乡试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前来主持,乡试比院试更加的严格,毕竟通过了乡试,成为了举人,就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其实在乡试之前,方逢年怕是已经离开陕西,回到京城去了,按照道理来说,陕西乡试的情况如何,他不需要考虑。
但方逢年考虑到了乡试,
李应期的想法,方逢年明白,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若是院试都不能够通过,都不能够展现出来才华,就算是参加了乡试,又能够如何的优秀,如此情况之下遴选出来的举人,又怎么可能通过会试。
当然,从一千人之中挑选,和从一百人之中挑选,区别肯定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方逢年不会放弃原则,更不会因为凑人数,大幅度的降低标准,不管怎么说,秀才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若是没有真才实学,遭遇到他人的耻笑,今后他这个学道也是要成为笑话的。
按照时间的安排,阅卷的第四天,第三场考试策论的文章全部都要看完,剩下三天的时间,主要看第一场和第二场考试的文章,谁都知道院试最为主要的就是第三篇文章,考生也是将主要的精力用在第三篇文章上面的,若是从这里面不能够发现出彩的文章,那么整场院试的大致水平,也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方逢年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内心的那股气,依旧没有地方发泄。
眼睛有些发花,方逢年揉着太阳穴,努力打起精神,他的眼圈四周有了一圈乌黑色,连续几天的时间都没有睡好,每天除开吃饭、睡觉和入厕,其余的时间全部都在看文章,根本不想其他的事情,入厕走路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试卷,如此的操劳和坚持,铁打的人也难以承受。
时间已经过了申时,每日里阅卷的时间从早上的辰时开始,持续到亥时,天黑之后屋里会点亮油灯,挑灯夜战,吃饭的时间不超过一刻钟,有些教谕甚至睡觉的时候,嘴里都会念叨看过的文章。
方逢年比所有的教谕都辛苦,他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在其他的教谕尚未开始看试卷和文章的时候,他会大致浏览已经被淘汰的文章,看看从中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对于教谕挑选出来的文章,他更是会特别注意,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文采,饭菜都是专人送来,他的手里依旧拿着试卷,胡乱的吃几口,只要肚子不饿就可以了。
三天多的时间,方逢年已经从教谕挑选出来的文章之中,淘汰了近二十篇。
可惜的是,从已经淘汰的文章之中,他没有发现一篇出彩的。
按照这样的态势持续下去,方逢年隐隐感觉到,他若是不突破自身的底线,怕是不可能了,现在他的唯一想法,就是能够从所有文章之中,发现一篇与众不同的,哪怕这篇文章文采不是特别突出,只要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者语句出现。
一名教谕手持一篇文章,匆匆走过来。
“大人看看这篇文章。。。”
还没有等到教谕说完,方逢年精神马上就上来了,他站起身来,从教谕的手中接过了试卷,策论的文章已经看的差不多,明日就要开始看第一场和第二场考试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这是教谕主动送来的第一篇文章。
将试卷平铺开,方逢年没有和教谕说话,任凭教谕站在面前,就开始认真看文章了,他真的是有些忍不住了。
慢慢的,方逢年的脸上露出了颇为舒心的笑容,看到中间一处,眉头稍微皱了一下,禁不住念出声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拍了一下桌面,方逢年再次站起身来了。
“好,很好,想不到院试之中,居然有如此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诗句,这篇文章不错,好了,你去吧,这份考卷就留在我这里了。”
等到教谕离开,方逢年开始了仔细的阅读,看过三遍之后,他感觉到通体舒畅,这篇文章太符合他的胃口了,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一样,要知道他方逢年可是天启二年殿试传胪,二甲的第一名,能够打动他的文章可不多,此番主持的不过是院试,而且是陕西省的院试,居然能够出现这样的文章,真的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