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参军杨仪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赤色三国最新章节!
24参军杨仪
当得知费承已经回到成都之时,诸葛亮正和杨仪讨论如何在入冬前赈济好灾民,兴建房屋,让更多的受灾的老百姓活到明年春天。
“丞相,费掾史回来了,正在府门外等候。”有卫士前来汇报。
“哦?”诸葛亮抬起头,表情有些惊愕,“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从成都到涪陵,若是正常往返,一来一回至少要十五天时间,可距离费承领命前去不过短短的十二天,费承便赶了回来,这速度着实让诸葛亮很是惊讶。
“这竖子必然是日夜兼程,一路疾驰。”杨仪笑着说道,“看来费小郎君也知道事态紧急,一路上怕是没怎么休息啊。”
诸葛亮欣慰地点点头:“文伟有子如此,我大汉后继有人啊。”
杨仪转头对报信的卫士道:“速速请费掾史进来。”
一声清朗的长笑传来:“不必相请,我自己进来了。”果然是费承,表情神采奕奕地走入大厅。
眼见着费承华贵的锦袍上不少赃污黄土,瘦削的脸庞上胡子拉碴的,诸葛亮心疼道:“贤侄,此番往返,路途奔波,辛苦你了。”
费承虽然看起来十分狼狈,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丞相为了国事日夜操劳,以致不眠不休,下官这等赶路小事何足挂齿。”
诸葛亮笑了:“贤侄快请入座,你此番是刚刚进城?你父亲知道你已经回来了嘛?”
费承傲然一笑:“大丈夫当以国事为重,我今早入城,还未来得及回府。”
杨仪插话道:“此番前去如何?那李定果真造反乎?”
费承欲言又止,顿了一下说:“参军大人莫怪,在下愚钝,那李定是忠是奸我也分辨不清了。”
“我到那涪陵郡后,先找郡守董和了解情况,到了那郡守府之后见了那厮,没曾想那董和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对汉复县近况竟然一无所知。”
“于是我便决定,亲自去汉复县打探一番,看看那李定到底是忠是奸……”
杨仪急道:“贤侄你好生糊涂,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怎的如此冲动?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和丞相如何向文伟交代?”
费承有些得意地一笑:“参军且莫着急,待小侄说完再骂不迟。”
随后,费承便将汉复县所听所见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番,从自己如何被农夫擒拿,到汉复新村面见李定;从汉复县平整的道路,规整的土地,到村里成片的青砖大瓦房;从安居乐业,营养充足的百姓,到平易近人,与黔首一同劳作的所谓兵团干部……
诸葛亮用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所说的这所谓兵团干部,到底是什么东西?”
费承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所谓兵团,就是董和曾经上书里所谓的生产建设兵团,那李定杀了县令张有富后,组建了这所谓生产建设兵团代替县官府,兵团干部指的就是这兵团里的官员……倒也和县官府的官员不太相同,嗯……”
“如何如何?”杨仪惊异地瞪大双眼,打断道:“你说那李定,竟然杀了县令?”
费承点头:“确是如此……”
杨仪愤怒了:“好个胆大包天的李定,竟敢趁丞相府北伐之际,公然杀官造反,混账东西!”
诸葛亮紧锁着眉头:“那李定把你擒住之后,竟然还能放你回来?”
费承尴尬地一笑:“他不但放了下官回来,还和下官一齐回来了……”
这下子诸葛亮和杨仪一起惊讶了:“他私自杀了县官,罪不容诛,居然还敢回成都见我?”
杨仪冷笑一声:“好大胆的李定!”
费承有些困惑地说:“莫非他真是毫无反心,只是救灾事大,事急从权?不然他怎敢与我一同回京……属下也不知道了。”
杨仪眯起眼睛,沉声说道:“丞相以法度治国,执法甚严。凡犯法者,无论贵贱,悉以惩处。即便是那李定不曾谋反,然而私杀朝廷大臣,也是死路一条!”
费承犹豫了一下:“若是那李定果真忠于大汉……此等人才……杀之可惜。”
诸葛亮不置可否,手指轻轻叩着桌子道:“贤侄,此番你前去涪陵,表现十分优异。你父亲得知以后,也必然会以你为骄傲。”
费承笑了,脸色微红:“丞相过誉了。”
“但是,以后切不可再如此行险弄事。”
费承一拱手,认认真真地说道:“建安十三年时(公元208年),丞相不也是只身使吴,下官不过是效法丞相罢了。”
费承举的典故是:在建安十三年时,曹操举大军南进,一举攻破荆州,兵锋直指江东。先帝刘备仓皇出逃,连老婆孩子都搞丢了。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使江东。终于,在诸葛亮、鲁肃和周瑜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从而三分天下之事。
诸葛亮笑了:“你倒是会说话。可我当初出使吴国之前,早已摸透了那江东群臣的脾性和立场,哪有你这般冒冒失失,什么也不知道就一头扎进去。况且那李定是何许人也,又岂能和吴王相提并论。”
费承不好意思地笑了:“丞相,是我冒失了,属下知错了。”
杨仪笑呵呵地道:“贤侄,不要妄自菲薄,你做的非常好!此番辛苦你了。你且回府休息吧,向文伟报备一声,他这些天一直在为你忧虑。”
费承用征询的眼神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也是微微一笑,轻轻颔首。费承便深深一躬,与二人告辞了。
诸葛亮看着费承的背影,顿了许久,似乎在反复斟酌着利弊,终于轻轻说道:“威公,我想请你见见那李定,试一试他的忠心和才干。”
杨仪惊讶地张大了双眼:“丞相,那李定可是私自杀了丞相府命官,按律当诛!”
诸葛亮沉默了,许久之后,他疲惫地揉了揉头:“威公,大汉倾颓,益州疲敝,正是需要忠臣良将之时……我前日被朝野压力相逼,已经迫不得已杀了马谡,这李定若是真有才干,又肯为大汉效命。宽恕他令其戴罪立功,也未尝不可。”
提起马谡,杨仪便说不出话来了。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而马良曾经是诸葛亮最亲密的好友。可惜马良去世得早,还未来得及如何建功立业,便英年早逝。丞相便一直将马谡视为知己手足,尽心辅导。
除了在感情上的亲近,在公事上,马谡也是丞相的左膀右臂。马谡素有才干,多急智,与丞相的秉公理政互相弥补。在征南中时,诸葛亮便是采用的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一举平定了大后方,至此南人不复反,益州拥有了鏖兵中原的基础。
在政治上,马谡也同样是蜀汉丞相府权力的重要支柱。马谡出身的马家,乃是荆襄数一数二的大世家。马谡几乎可以看做是继诸葛亮之后,众多荆襄世家所支持的第二任荆襄人利益代言人——也就是荆襄人心仪的下一任丞相。
因为这样的政治原因,马谡在丞相府任职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这象征着荆襄世家对诸葛亮丞相府的认同,也象征着对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站队和支持。
可是,马谡却被诸葛亮杀了。
“可恨的李严!”杨仪恨道。
朝野的指责并不会真正让诸葛亮伤筋动骨,真正逼迫诸葛亮诛杀马谡,自断臂膀的,是来自于李严的政治攻击。
同为先帝顾命大臣,李严的地位不在诸葛亮之下。先帝在白帝城时,令诸葛亮主内,李严主外。也就是蜀汉版本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是无论是出征南中,还是北伐曹魏,都是由丞相府执掌兵权,李严对此十分不满,已经虎视眈眈许久了。
书生不知兵!书生掌兵误国!诸葛亮应当交出军权!
诸葛亮叹息一声:“威公莫要动怒,归根到底还是我用人不明,骤然让幼常执掌高位。若是先磨炼他一番再予以重任,也不会害了他……”
“丞相,这李定是何许人物,能与幼常相提并论?”杨仪见诸葛亮表情沉重,脸色苍白,赶忙岔开话题。
诸葛亮看了杨仪一眼,笑了:“若是论起急智之长,世上无人能及得上幼常。可是若刚才费承所说尽皆属实的话,那理民之长,李定远远过之矣。”
杨仪沉默了一下:“可是这李定实在是胆大妄为,私杀县令已有半年之久,竟然都不向丞相府知会一声……如此强悍做风,对我大汉来说,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诸葛亮笑道:“先斩而后奏,古往今来倒也不罕见,那伪魏大将于禁,也曾先斩后奏,平青州兵之乱。论起容人之量,难道我还不如那曹操乎?”
杨仪沉声道:“就算先斩后奏有情可原,这李定可是先斩而不奏!”
诸葛亮拍拍杨仪的肩膀:“所以才要威公一试,看看这李定到底几分忠心,几分真假!”
杨仪道:“那我这便唤他进相府,试试他的成色如何!”
24参军杨仪
当得知费承已经回到成都之时,诸葛亮正和杨仪讨论如何在入冬前赈济好灾民,兴建房屋,让更多的受灾的老百姓活到明年春天。
“丞相,费掾史回来了,正在府门外等候。”有卫士前来汇报。
“哦?”诸葛亮抬起头,表情有些惊愕,“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从成都到涪陵,若是正常往返,一来一回至少要十五天时间,可距离费承领命前去不过短短的十二天,费承便赶了回来,这速度着实让诸葛亮很是惊讶。
“这竖子必然是日夜兼程,一路疾驰。”杨仪笑着说道,“看来费小郎君也知道事态紧急,一路上怕是没怎么休息啊。”
诸葛亮欣慰地点点头:“文伟有子如此,我大汉后继有人啊。”
杨仪转头对报信的卫士道:“速速请费掾史进来。”
一声清朗的长笑传来:“不必相请,我自己进来了。”果然是费承,表情神采奕奕地走入大厅。
眼见着费承华贵的锦袍上不少赃污黄土,瘦削的脸庞上胡子拉碴的,诸葛亮心疼道:“贤侄,此番往返,路途奔波,辛苦你了。”
费承虽然看起来十分狼狈,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丞相为了国事日夜操劳,以致不眠不休,下官这等赶路小事何足挂齿。”
诸葛亮笑了:“贤侄快请入座,你此番是刚刚进城?你父亲知道你已经回来了嘛?”
费承傲然一笑:“大丈夫当以国事为重,我今早入城,还未来得及回府。”
杨仪插话道:“此番前去如何?那李定果真造反乎?”
费承欲言又止,顿了一下说:“参军大人莫怪,在下愚钝,那李定是忠是奸我也分辨不清了。”
“我到那涪陵郡后,先找郡守董和了解情况,到了那郡守府之后见了那厮,没曾想那董和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对汉复县近况竟然一无所知。”
“于是我便决定,亲自去汉复县打探一番,看看那李定到底是忠是奸……”
杨仪急道:“贤侄你好生糊涂,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怎的如此冲动?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和丞相如何向文伟交代?”
费承有些得意地一笑:“参军且莫着急,待小侄说完再骂不迟。”
随后,费承便将汉复县所听所见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番,从自己如何被农夫擒拿,到汉复新村面见李定;从汉复县平整的道路,规整的土地,到村里成片的青砖大瓦房;从安居乐业,营养充足的百姓,到平易近人,与黔首一同劳作的所谓兵团干部……
诸葛亮用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所说的这所谓兵团干部,到底是什么东西?”
费承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所谓兵团,就是董和曾经上书里所谓的生产建设兵团,那李定杀了县令张有富后,组建了这所谓生产建设兵团代替县官府,兵团干部指的就是这兵团里的官员……倒也和县官府的官员不太相同,嗯……”
“如何如何?”杨仪惊异地瞪大双眼,打断道:“你说那李定,竟然杀了县令?”
费承点头:“确是如此……”
杨仪愤怒了:“好个胆大包天的李定,竟敢趁丞相府北伐之际,公然杀官造反,混账东西!”
诸葛亮紧锁着眉头:“那李定把你擒住之后,竟然还能放你回来?”
费承尴尬地一笑:“他不但放了下官回来,还和下官一齐回来了……”
这下子诸葛亮和杨仪一起惊讶了:“他私自杀了县官,罪不容诛,居然还敢回成都见我?”
杨仪冷笑一声:“好大胆的李定!”
费承有些困惑地说:“莫非他真是毫无反心,只是救灾事大,事急从权?不然他怎敢与我一同回京……属下也不知道了。”
杨仪眯起眼睛,沉声说道:“丞相以法度治国,执法甚严。凡犯法者,无论贵贱,悉以惩处。即便是那李定不曾谋反,然而私杀朝廷大臣,也是死路一条!”
费承犹豫了一下:“若是那李定果真忠于大汉……此等人才……杀之可惜。”
诸葛亮不置可否,手指轻轻叩着桌子道:“贤侄,此番你前去涪陵,表现十分优异。你父亲得知以后,也必然会以你为骄傲。”
费承笑了,脸色微红:“丞相过誉了。”
“但是,以后切不可再如此行险弄事。”
费承一拱手,认认真真地说道:“建安十三年时(公元208年),丞相不也是只身使吴,下官不过是效法丞相罢了。”
费承举的典故是:在建安十三年时,曹操举大军南进,一举攻破荆州,兵锋直指江东。先帝刘备仓皇出逃,连老婆孩子都搞丢了。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使江东。终于,在诸葛亮、鲁肃和周瑜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从而三分天下之事。
诸葛亮笑了:“你倒是会说话。可我当初出使吴国之前,早已摸透了那江东群臣的脾性和立场,哪有你这般冒冒失失,什么也不知道就一头扎进去。况且那李定是何许人也,又岂能和吴王相提并论。”
费承不好意思地笑了:“丞相,是我冒失了,属下知错了。”
杨仪笑呵呵地道:“贤侄,不要妄自菲薄,你做的非常好!此番辛苦你了。你且回府休息吧,向文伟报备一声,他这些天一直在为你忧虑。”
费承用征询的眼神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也是微微一笑,轻轻颔首。费承便深深一躬,与二人告辞了。
诸葛亮看着费承的背影,顿了许久,似乎在反复斟酌着利弊,终于轻轻说道:“威公,我想请你见见那李定,试一试他的忠心和才干。”
杨仪惊讶地张大了双眼:“丞相,那李定可是私自杀了丞相府命官,按律当诛!”
诸葛亮沉默了,许久之后,他疲惫地揉了揉头:“威公,大汉倾颓,益州疲敝,正是需要忠臣良将之时……我前日被朝野压力相逼,已经迫不得已杀了马谡,这李定若是真有才干,又肯为大汉效命。宽恕他令其戴罪立功,也未尝不可。”
提起马谡,杨仪便说不出话来了。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而马良曾经是诸葛亮最亲密的好友。可惜马良去世得早,还未来得及如何建功立业,便英年早逝。丞相便一直将马谡视为知己手足,尽心辅导。
除了在感情上的亲近,在公事上,马谡也是丞相的左膀右臂。马谡素有才干,多急智,与丞相的秉公理政互相弥补。在征南中时,诸葛亮便是采用的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一举平定了大后方,至此南人不复反,益州拥有了鏖兵中原的基础。
在政治上,马谡也同样是蜀汉丞相府权力的重要支柱。马谡出身的马家,乃是荆襄数一数二的大世家。马谡几乎可以看做是继诸葛亮之后,众多荆襄世家所支持的第二任荆襄人利益代言人——也就是荆襄人心仪的下一任丞相。
因为这样的政治原因,马谡在丞相府任职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这象征着荆襄世家对诸葛亮丞相府的认同,也象征着对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站队和支持。
可是,马谡却被诸葛亮杀了。
“可恨的李严!”杨仪恨道。
朝野的指责并不会真正让诸葛亮伤筋动骨,真正逼迫诸葛亮诛杀马谡,自断臂膀的,是来自于李严的政治攻击。
同为先帝顾命大臣,李严的地位不在诸葛亮之下。先帝在白帝城时,令诸葛亮主内,李严主外。也就是蜀汉版本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是无论是出征南中,还是北伐曹魏,都是由丞相府执掌兵权,李严对此十分不满,已经虎视眈眈许久了。
书生不知兵!书生掌兵误国!诸葛亮应当交出军权!
诸葛亮叹息一声:“威公莫要动怒,归根到底还是我用人不明,骤然让幼常执掌高位。若是先磨炼他一番再予以重任,也不会害了他……”
“丞相,这李定是何许人物,能与幼常相提并论?”杨仪见诸葛亮表情沉重,脸色苍白,赶忙岔开话题。
诸葛亮看了杨仪一眼,笑了:“若是论起急智之长,世上无人能及得上幼常。可是若刚才费承所说尽皆属实的话,那理民之长,李定远远过之矣。”
杨仪沉默了一下:“可是这李定实在是胆大妄为,私杀县令已有半年之久,竟然都不向丞相府知会一声……如此强悍做风,对我大汉来说,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诸葛亮笑道:“先斩而后奏,古往今来倒也不罕见,那伪魏大将于禁,也曾先斩后奏,平青州兵之乱。论起容人之量,难道我还不如那曹操乎?”
杨仪沉声道:“就算先斩后奏有情可原,这李定可是先斩而不奏!”
诸葛亮拍拍杨仪的肩膀:“所以才要威公一试,看看这李定到底几分忠心,几分真假!”
杨仪道:“那我这便唤他进相府,试试他的成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