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李阐引路,三阁大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楚史乱国志最新章节!
饶是项明见过无数大场面,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愣了一下神。
“乾元兄不知,此乃颂风阁顾来的传统,每月二日新人入阁的时候三阁大夫都会带着颂风阁所有成员列队迎接,今天只有你一人入阁,所以看起来仪式隆重。”
“这并不是因为你是关内侯而奉承,只是颂风阁的传统,除了迎接之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考校。”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昨日祭天队列之中认识的一名叫做李阐的持笔郎中快步上前,对他低声解释道。
项明不禁愕然,大汉官场每月一日进行调度,颂风阁落后一日,二日纳新的事情他有所耳闻。另外昨日李阐曾隐晦地提示他关于考核一事,但如此隆重却让他始料未及。
可他转念一想,也应当如此。颂风阁一共才三百余人,每有新人入阁全员来熟悉一下新面孔也实属正常。
只是可能是由于黄巾之乱的缘故,导致颂风阁新入的人员减少,倘若不是自己主动要求,这个月可能不会收纳任何新人。
“多谢金石兄提点。”
项明道了一声谢,行了一礼。在昨日的交谈中,他知道颂风阁不称呼姓名,而称呼文人名号,李阐号金石誊者,固有此言。
项明不懂得规矩,还没有自号,所以李阐才以字来称呼。
“乾元兄不必如此。”
李阐连忙还礼,引着项明来到了众人面前。
昨天项明虽然也站在颂风阁队列,可毕竟是后排,大多数文士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魁梧的人,各个用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位战功封侯却要进入颂风阁的将军。
他们倒是没有对项明产生什么排斥心理,项明一首《擒王》早已被他们所传颂,以诗见人,足可见项明腹内文才与心中豪情。
这群颂风阁文士,并不是文弱书生,也不是酸腐儒者,他们是一群文采出众,豪情万丈的执笔者,仅此而已。
虽然郁郁不得志,却也算潇洒,更不是心胸狭隘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文武之见,项明凭借一首《擒王》,足以折服九成以上的颂风阁文士。
在他们好奇打量项明的同时,项明也在偷眼打量着他们,可能其中有很多人他都知晓姓名,却认不出来。
“乾元兄,此为诗阁大夫,此为赋阁大夫,而这位乃是词阁大夫。”
行至近前,李阐对着三阁大夫向项明介绍道。
三阁大夫分别是老中青三人,诗阁大夫为一老者,身形瘦弱佝偻,眉眼之间尽显忧郁之色;赋阁大夫则是一名中年文士,他醉眼迷离,满身酒气,一看便是嗜酒之人。
但他醉眼之中透漏出来的精光告诉项明,此人醉则醉矣,却完全不会因为醉酒而丧失文采。
最后那名年轻的词阁大夫却是相貌堂堂,雄姿英发,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双眼之中,也是四瞳幽深,不知其人所思。
他,竟然也拥有一双重瞳!
别人项明认不出来,但此人是谁,他在见到对方的第一眼时便有了猜测。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重瞳者一共只有八人,而有资格担任词阁大夫的,唯有那个空有千古才情却无奈生于帝王家的南唐后主李煜。
此生,没有那些幽怨之事,李煜之才得以尽显,十四岁入雒阳便被世人惊为天人,文采斐然得刘宏重视,年仅弱冠便力压众人,被封为词阁大夫,说是青年才俊一点也不为过。
刘宏对这位年轻的词阁大夫也是非常欣赏,如果不是李煜对于朝堂没有兴趣,他现在也会成为倍受恩宠的朝堂新贵。
不过这样也好,没有繁忙的政事缠身,李煜的才华更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得刘宏赏识。
就算他与黄巾叛逆李密乃是同族,看在李煜之面,加上李密已被移出家谱,刘宏也没有计较李家的罪责。
项明目生重瞳一事,由于有李煜的珠玉在前,在雒阳群臣乃至于汉帝刘宏的眼中,都不是一件要紧之事,也没有因此掀起太大波澜。
“项明项乾元,见过三阁大夫。”
项明不会知道这些细节,但已经走到他们面前,先持一礼,表示对三人的尊重。
“乾元兄客气了,某名李煜,字重光,承蒙陛下厚爱,忝为词阁大夫,自号钟隐居士,乾元兄称呼某号钟隐便可。”
李煜使一眼色,李阐随即退回众文士之列,虽然项明的身份只是持笔郎中,但也是战功赫赫的关内侯,爵位不逊于自己。在李煜心中,足以与他们三阁大夫平等对话。
自从项明单骑冲杀进黄巾大军,擒杀张角之后,这一英雄事迹便被众骑兵口口相传而流传开来,仅仅过了不到十天,雒阳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项明的英勇传说,甚至以讹传讹,吹捧项明是天下第一武将之人也不在少数。
尽管只是吹捧,但空穴不来风,在李煜看来,有如此成就的项明入颂风阁而来,无论是何原因都值得他平等论交。
“而这位是……”
“欧阳修,自永叔,号醉翁,贤弟称呼某为醉翁便是。”
酒气冲天的欧阳修打断了李煜的介绍,自顾自地道。
李煜摇了摇头,欧阳修性格同那位曾经的诗阁大夫有些相似,性格狂放,不拘小节,倒并非是没有礼貌,而是天性如此。
“这位乃是现任诗阁大夫,德高望重的前辈,杜甫老先生。”
李煜没有计较欧阳修的打断,当后者自我介绍完毕之后,他便引荐那位老者给项明认识。
“老夫杜甫,号少陵野老。”
杜甫微笑着点头道,笑容之中带着平和。
听闻杜甫之名,项明首先愣了片刻,随即对杜甫深深一礼,以示心中的敬仰。
“久仰杜老大名。”
项明此言并非恭维,而是杜甫在后世的名声实在太大,言诗封圣,真真正正的家喻户晓。
后世曾有人作赋曰:
遥矣子美,悲者亦叹。破国望山河,曲折命坎坷。青志壮才,舞凤起行龙之草;老心惆怅,磐岩亚固鼎悲辞。生逢乱世,古稀贫寒,心怀天下,古今叹惋。
饶是项明见过无数大场面,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愣了一下神。
“乾元兄不知,此乃颂风阁顾来的传统,每月二日新人入阁的时候三阁大夫都会带着颂风阁所有成员列队迎接,今天只有你一人入阁,所以看起来仪式隆重。”
“这并不是因为你是关内侯而奉承,只是颂风阁的传统,除了迎接之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考校。”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昨日祭天队列之中认识的一名叫做李阐的持笔郎中快步上前,对他低声解释道。
项明不禁愕然,大汉官场每月一日进行调度,颂风阁落后一日,二日纳新的事情他有所耳闻。另外昨日李阐曾隐晦地提示他关于考核一事,但如此隆重却让他始料未及。
可他转念一想,也应当如此。颂风阁一共才三百余人,每有新人入阁全员来熟悉一下新面孔也实属正常。
只是可能是由于黄巾之乱的缘故,导致颂风阁新入的人员减少,倘若不是自己主动要求,这个月可能不会收纳任何新人。
“多谢金石兄提点。”
项明道了一声谢,行了一礼。在昨日的交谈中,他知道颂风阁不称呼姓名,而称呼文人名号,李阐号金石誊者,固有此言。
项明不懂得规矩,还没有自号,所以李阐才以字来称呼。
“乾元兄不必如此。”
李阐连忙还礼,引着项明来到了众人面前。
昨天项明虽然也站在颂风阁队列,可毕竟是后排,大多数文士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魁梧的人,各个用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位战功封侯却要进入颂风阁的将军。
他们倒是没有对项明产生什么排斥心理,项明一首《擒王》早已被他们所传颂,以诗见人,足可见项明腹内文才与心中豪情。
这群颂风阁文士,并不是文弱书生,也不是酸腐儒者,他们是一群文采出众,豪情万丈的执笔者,仅此而已。
虽然郁郁不得志,却也算潇洒,更不是心胸狭隘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文武之见,项明凭借一首《擒王》,足以折服九成以上的颂风阁文士。
在他们好奇打量项明的同时,项明也在偷眼打量着他们,可能其中有很多人他都知晓姓名,却认不出来。
“乾元兄,此为诗阁大夫,此为赋阁大夫,而这位乃是词阁大夫。”
行至近前,李阐对着三阁大夫向项明介绍道。
三阁大夫分别是老中青三人,诗阁大夫为一老者,身形瘦弱佝偻,眉眼之间尽显忧郁之色;赋阁大夫则是一名中年文士,他醉眼迷离,满身酒气,一看便是嗜酒之人。
但他醉眼之中透漏出来的精光告诉项明,此人醉则醉矣,却完全不会因为醉酒而丧失文采。
最后那名年轻的词阁大夫却是相貌堂堂,雄姿英发,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双眼之中,也是四瞳幽深,不知其人所思。
他,竟然也拥有一双重瞳!
别人项明认不出来,但此人是谁,他在见到对方的第一眼时便有了猜测。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重瞳者一共只有八人,而有资格担任词阁大夫的,唯有那个空有千古才情却无奈生于帝王家的南唐后主李煜。
此生,没有那些幽怨之事,李煜之才得以尽显,十四岁入雒阳便被世人惊为天人,文采斐然得刘宏重视,年仅弱冠便力压众人,被封为词阁大夫,说是青年才俊一点也不为过。
刘宏对这位年轻的词阁大夫也是非常欣赏,如果不是李煜对于朝堂没有兴趣,他现在也会成为倍受恩宠的朝堂新贵。
不过这样也好,没有繁忙的政事缠身,李煜的才华更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得刘宏赏识。
就算他与黄巾叛逆李密乃是同族,看在李煜之面,加上李密已被移出家谱,刘宏也没有计较李家的罪责。
项明目生重瞳一事,由于有李煜的珠玉在前,在雒阳群臣乃至于汉帝刘宏的眼中,都不是一件要紧之事,也没有因此掀起太大波澜。
“项明项乾元,见过三阁大夫。”
项明不会知道这些细节,但已经走到他们面前,先持一礼,表示对三人的尊重。
“乾元兄客气了,某名李煜,字重光,承蒙陛下厚爱,忝为词阁大夫,自号钟隐居士,乾元兄称呼某号钟隐便可。”
李煜使一眼色,李阐随即退回众文士之列,虽然项明的身份只是持笔郎中,但也是战功赫赫的关内侯,爵位不逊于自己。在李煜心中,足以与他们三阁大夫平等对话。
自从项明单骑冲杀进黄巾大军,擒杀张角之后,这一英雄事迹便被众骑兵口口相传而流传开来,仅仅过了不到十天,雒阳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项明的英勇传说,甚至以讹传讹,吹捧项明是天下第一武将之人也不在少数。
尽管只是吹捧,但空穴不来风,在李煜看来,有如此成就的项明入颂风阁而来,无论是何原因都值得他平等论交。
“而这位是……”
“欧阳修,自永叔,号醉翁,贤弟称呼某为醉翁便是。”
酒气冲天的欧阳修打断了李煜的介绍,自顾自地道。
李煜摇了摇头,欧阳修性格同那位曾经的诗阁大夫有些相似,性格狂放,不拘小节,倒并非是没有礼貌,而是天性如此。
“这位乃是现任诗阁大夫,德高望重的前辈,杜甫老先生。”
李煜没有计较欧阳修的打断,当后者自我介绍完毕之后,他便引荐那位老者给项明认识。
“老夫杜甫,号少陵野老。”
杜甫微笑着点头道,笑容之中带着平和。
听闻杜甫之名,项明首先愣了片刻,随即对杜甫深深一礼,以示心中的敬仰。
“久仰杜老大名。”
项明此言并非恭维,而是杜甫在后世的名声实在太大,言诗封圣,真真正正的家喻户晓。
后世曾有人作赋曰:
遥矣子美,悲者亦叹。破国望山河,曲折命坎坷。青志壮才,舞凤起行龙之草;老心惆怅,磐岩亚固鼎悲辞。生逢乱世,古稀贫寒,心怀天下,古今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