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董卓入雒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三国之西凉鄙夫最新章节!
中平六年,夏四月。
不管愿不愿意,年仅三十有四的刘宏天子,还是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结束了短暂却开创无数新河的一声。
譬如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宫中设肆驴车扮贾、(衣果)游馆,以及让士大夫冠冕佩戴在狗身上的壮举。
因而,他的崩殂,并没有引发多大的动静。
但大将军何进,却是称病不出了。不仅没有入宫涕零,就连给先帝送葬都没有随行。
给吓的。
小黄门蹇硕,是看着天子刘宏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人。
也是被天子着手,用殷殷期盼的眼光将世间最后愿望寄托的人。
扶立皇子协。
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
蹇硕素来被天子刘宏所宠,今又被以后事托之,自当死君恩。
思虑一番后,便先秘不发丧,矫诏让大将军何进入宫议事。又在宫门内藏着兵马,打算快刀斩乱麻,先将皇子协扶立最大的阻碍除去了,然后再挟诛杀大将军的威慑,一定乾坤。
这样的办法是可行。
只要让皇子协带上冕旒,再亮出天子遗诏,士大夫们也不得不承认事实。
毕竟蹇硕手中的兵力,是掌控皇宫宿卫的禁军。
但是可惜了,他所托非人。
他麾下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是早年故交,私交甚厚。临事时密告何进,让何进惊觉慌忙跑出皇宫外,因而让蹇硕之谋破产。
何进不死,皇子辩继位就势不可挡。
蹇硕再恚怒难当,也无法掩盖整个雒阳迎立新君的声音。
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
何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
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一时间,天下权柄,皆归外戚和士人所掌。
因而,蹇硕心中不安之下,便传书给中常侍赵忠、郭胜,想借着同为被士人当成必诛杀的情分,邀请他们一起合谋除去何进。还画蛇添足的来了句,如今何进和袁隗没有动手,是因为顾忌他蹇硕的兵权。
唉,不得不承认,蹇硕根本就不是玩政变的料。
如此干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连对方的底细都不深入研究下,就胆敢邀为合谋者。
先不说中常侍等人,早就通过贿赂车骑将军何苗、何太后之母舞阳君,获得何太后的庇护。
赵胜,也是南阳郡人,和何进有同乡之谊!
当年何太后刚入宫为宫女的时候,他就和何家搭上线了。
何太后能从宫女到贵人、皇后,不仅有诞下皇子辩的功劳,还有中常侍赵胜在天子刘宏面前美言颇多的关系。
双方一直都是利益扶持的。
因而,他得到蹇硕的书信后,直接劝阻了赵忠等人向合谋的意动。
说什么,如今皇子辩已经继天子位,大势已不可改。
这种时候去和蹇硕合谋,就算诛杀了何进,也无法让朝中衮衮诸公们改立皇子协为帝,何必去参合这种身死族灭的祸事?
相反,如果将蹇硕的书信,转交给大将军何进,就能确保他们这些中常侍的权势。
告密之举,相当于泾渭分明的表忠心嘛!
就算何进忘恩负义不承情,何太后以及车骑将军何苗也会记在心里的。
所以呢,蹇硕就悲催了。
何进本来就愤怒着,当日被诳入皇宫差点诛杀呢!
如今又得到了蹇硕贼心不死,又有将欲加害与他的书信,那还能忍得住?
当即,就以秉持朝政的便利,以天子命让黄门将把蹇硕下狱诛杀,并且兼并了蹇硕的兵权。
自此,雒阳内外之兵,都归外戚所掌。
何进也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就连许多名满天下的名士、出身望族的智谋之士,如南阳何颙、南阳逄纪、颍川荀攸和荥阳郑泰等二十余人,都接受了何进的征辟。
羽翼丰满,自然就要铲除异己。
另一支外戚,先帝刘宏的母族就遭到了清算。
夏五月,骠骑将军董重被下狱问罪,旋即则死;夏六月,孝仁皇后董氏(灵帝之母),被动崩。
而此时恰好是,送葬先帝刘宏于文陵。
完美演绎了人死如灯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走茶凉。
恩,刘宏谥号为灵。
灵者,任本性,不见贤思齐;不能以治损乱也。
微含贬意,却不是恶谥,算是不偏不倚。
的确,先帝刘宏留下来的局面,正是“乱而不损”。
如今的大汉朝,胆敢称王称帝的叛逆都被灭了,虽然各州郡依旧有叛贼割据一方,但也成不了气候,威胁不了汉室的传承。
如果权柄尽握的何进,能够多听良言,说不定就能把“乱”给平了。
但他太过于优柔寡断了。
他明明知道,天下人对先帝纵容宦官不法之举深恶痛绝,也知道士人与宦官势不两立,但却对诛杀宦官犹豫不决。
袁绍代表天下士人发声,屡次劝他诛杀宦官,以此来收天下之心,还大汉朗朗乾坤。但他却因为何太后以及其他家人的意见,空有大权在手,却久久不能成事。
比如在蹇硕被诛杀的时候,袁绍就建议他顺势将所有宦官给杀了。
何进却不敢擅专,竟然跑去请示何太后此计可行否。
孰不知,宦官们早就重金喂饱了何苗以及舞阳君,让他们跑去给何太后灌了许多迷魂汤。
结果自然是被阻止。
袁绍无奈之下,又为之画策,建议招驻守四方猛将,让他们都引兵向京城,以外力来威胁何太后就范。
此举是个昏招。
大将军府主簿陈琳,就曾谏谏阻。
说什么区区宦官,只需要一部兵马就可以直接悉数诛杀殆尽,何必诏各地将率进京都?而且领兵者多为桀骜不逊之徒,将这些人招来了京都雒阳,反而是取祸之道!
说白了,就是隐晦的指出何进的出身太低,是仗着裙带关系升迁为大将军,根本没有让各地驻军臣服的威望,压制不住。
但何进不听良言。
又或者说,出身四世三公门第的袁绍和陈琳对比起来,何进更愿意选择听从袁绍的意见。
因此,前将军董卓、泰山郡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都被招率兵入雒阳,并且让武猛都尉丁原烧毁了孟津造势,来证明天下都要诛杀宦官的决心。
然而何太后,还是没有松口。
想想也对。
何太后自身又不是才智卓越之辈,又久居深宫内,怎么能知道天下之大呢?
以妹为贵的何进,再一次屈服在何太后的不允下。
也让那些依附他权势的士人们,对他生出了“不足为谋”的心思。
袁绍的态度也转变了。
直接扔出了,当年窦武和陈蕃谋事不密反而被诛杀的事迹。
让何进心生惧意,因而表奏袁绍为司隶校尉,持节专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让他们来擅专诛杀宦官之事。
权柄在手,袁绍的动作很利索。
当即就让人监视宦官,收集他们的不法之事,又招董卓加速进军雒阳,威胁何太后说要进军平乐观。
效果很明显。
临朝的何太后终于松了口。
罢免了一些中常侍和所有小黄门,让他们归还故里,只留如赵胜等和何氏亲近的人在宫中。
但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何进却退缩了。
或许是宦官们在这段时日里,人人给何家奉上数千万钱以及大量的田亩宅邸的关系吧,当诸常侍小黄门都来给何进请罪,听从处置时,他竟然劝说他们早点归去故里。
无论袁绍三番两次的劝说,他都没有当场将这些宦官下狱诛杀。
所以呢,袁绍也对他绝望了。
直接跳开了他,私下以何进的名义假传命令,让各州郡逮捕宦官亲属论罪。
此举也成为了何进的催命符。
诸常侍小黄门,得知家属们的报信,觉得归去乡里也是死路一条,索性横下了心。
以张让、段珪和毕岚等中常侍为首的数十诸宦官,暗中召集宫中心腹,携带兵器从侧门入宫中埋伏。待何进入宫议事完毕后,便假称太后诏见,诳入侍卫无法随行的禁闼。怒责何氏的不仁不义后,尚方监渠穆拔剑杀何进于嘉德殿前。
让大汉朝又多了一位不得善终的大将军。
用生命给后人留下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千古戒言。
唉,在仕途之上,才不配位,也是一种取祸之道。
但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当今天子之舅、把持朝政的大将军!
他的死去,也意味着大汉朝没有了秩序。
何进的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宫外听闻大将军被杀,索性与袁术合兵共攻打皇宫,至日暮时分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都被烧毁,张让等宦官畏惧,便胁迫天子和陈留王从复道走北宫逃命而去。
袁隗则是与袁绍矫诏,将依附官宦的樊陵、许相斩之;又与何苗诛杀了因事在宫外的赵忠。又紧闭北宫门,令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当日死者有二千余人。
何苗也很悲催得被杀了。
因为他之前一直接受宦官贿赂,阻止何进不要妄杀的关系,何进的部曲将吴匡便诬他是宦官的同谋,和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攻杀,并弃其尸于苑中。
恩,吴匡和董旻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刚好,这时候的董卓正在往京都雒阳进军中。
远远望去京都浓烟直冲云霄,猜着事情有变,便只带着三千嫡系疾驰而来。
中平六年,夏四月。
不管愿不愿意,年仅三十有四的刘宏天子,还是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结束了短暂却开创无数新河的一声。
譬如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宫中设肆驴车扮贾、(衣果)游馆,以及让士大夫冠冕佩戴在狗身上的壮举。
因而,他的崩殂,并没有引发多大的动静。
但大将军何进,却是称病不出了。不仅没有入宫涕零,就连给先帝送葬都没有随行。
给吓的。
小黄门蹇硕,是看着天子刘宏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人。
也是被天子着手,用殷殷期盼的眼光将世间最后愿望寄托的人。
扶立皇子协。
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
蹇硕素来被天子刘宏所宠,今又被以后事托之,自当死君恩。
思虑一番后,便先秘不发丧,矫诏让大将军何进入宫议事。又在宫门内藏着兵马,打算快刀斩乱麻,先将皇子协扶立最大的阻碍除去了,然后再挟诛杀大将军的威慑,一定乾坤。
这样的办法是可行。
只要让皇子协带上冕旒,再亮出天子遗诏,士大夫们也不得不承认事实。
毕竟蹇硕手中的兵力,是掌控皇宫宿卫的禁军。
但是可惜了,他所托非人。
他麾下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是早年故交,私交甚厚。临事时密告何进,让何进惊觉慌忙跑出皇宫外,因而让蹇硕之谋破产。
何进不死,皇子辩继位就势不可挡。
蹇硕再恚怒难当,也无法掩盖整个雒阳迎立新君的声音。
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
何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
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一时间,天下权柄,皆归外戚和士人所掌。
因而,蹇硕心中不安之下,便传书给中常侍赵忠、郭胜,想借着同为被士人当成必诛杀的情分,邀请他们一起合谋除去何进。还画蛇添足的来了句,如今何进和袁隗没有动手,是因为顾忌他蹇硕的兵权。
唉,不得不承认,蹇硕根本就不是玩政变的料。
如此干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连对方的底细都不深入研究下,就胆敢邀为合谋者。
先不说中常侍等人,早就通过贿赂车骑将军何苗、何太后之母舞阳君,获得何太后的庇护。
赵胜,也是南阳郡人,和何进有同乡之谊!
当年何太后刚入宫为宫女的时候,他就和何家搭上线了。
何太后能从宫女到贵人、皇后,不仅有诞下皇子辩的功劳,还有中常侍赵胜在天子刘宏面前美言颇多的关系。
双方一直都是利益扶持的。
因而,他得到蹇硕的书信后,直接劝阻了赵忠等人向合谋的意动。
说什么,如今皇子辩已经继天子位,大势已不可改。
这种时候去和蹇硕合谋,就算诛杀了何进,也无法让朝中衮衮诸公们改立皇子协为帝,何必去参合这种身死族灭的祸事?
相反,如果将蹇硕的书信,转交给大将军何进,就能确保他们这些中常侍的权势。
告密之举,相当于泾渭分明的表忠心嘛!
就算何进忘恩负义不承情,何太后以及车骑将军何苗也会记在心里的。
所以呢,蹇硕就悲催了。
何进本来就愤怒着,当日被诳入皇宫差点诛杀呢!
如今又得到了蹇硕贼心不死,又有将欲加害与他的书信,那还能忍得住?
当即,就以秉持朝政的便利,以天子命让黄门将把蹇硕下狱诛杀,并且兼并了蹇硕的兵权。
自此,雒阳内外之兵,都归外戚所掌。
何进也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就连许多名满天下的名士、出身望族的智谋之士,如南阳何颙、南阳逄纪、颍川荀攸和荥阳郑泰等二十余人,都接受了何进的征辟。
羽翼丰满,自然就要铲除异己。
另一支外戚,先帝刘宏的母族就遭到了清算。
夏五月,骠骑将军董重被下狱问罪,旋即则死;夏六月,孝仁皇后董氏(灵帝之母),被动崩。
而此时恰好是,送葬先帝刘宏于文陵。
完美演绎了人死如灯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走茶凉。
恩,刘宏谥号为灵。
灵者,任本性,不见贤思齐;不能以治损乱也。
微含贬意,却不是恶谥,算是不偏不倚。
的确,先帝刘宏留下来的局面,正是“乱而不损”。
如今的大汉朝,胆敢称王称帝的叛逆都被灭了,虽然各州郡依旧有叛贼割据一方,但也成不了气候,威胁不了汉室的传承。
如果权柄尽握的何进,能够多听良言,说不定就能把“乱”给平了。
但他太过于优柔寡断了。
他明明知道,天下人对先帝纵容宦官不法之举深恶痛绝,也知道士人与宦官势不两立,但却对诛杀宦官犹豫不决。
袁绍代表天下士人发声,屡次劝他诛杀宦官,以此来收天下之心,还大汉朗朗乾坤。但他却因为何太后以及其他家人的意见,空有大权在手,却久久不能成事。
比如在蹇硕被诛杀的时候,袁绍就建议他顺势将所有宦官给杀了。
何进却不敢擅专,竟然跑去请示何太后此计可行否。
孰不知,宦官们早就重金喂饱了何苗以及舞阳君,让他们跑去给何太后灌了许多迷魂汤。
结果自然是被阻止。
袁绍无奈之下,又为之画策,建议招驻守四方猛将,让他们都引兵向京城,以外力来威胁何太后就范。
此举是个昏招。
大将军府主簿陈琳,就曾谏谏阻。
说什么区区宦官,只需要一部兵马就可以直接悉数诛杀殆尽,何必诏各地将率进京都?而且领兵者多为桀骜不逊之徒,将这些人招来了京都雒阳,反而是取祸之道!
说白了,就是隐晦的指出何进的出身太低,是仗着裙带关系升迁为大将军,根本没有让各地驻军臣服的威望,压制不住。
但何进不听良言。
又或者说,出身四世三公门第的袁绍和陈琳对比起来,何进更愿意选择听从袁绍的意见。
因此,前将军董卓、泰山郡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都被招率兵入雒阳,并且让武猛都尉丁原烧毁了孟津造势,来证明天下都要诛杀宦官的决心。
然而何太后,还是没有松口。
想想也对。
何太后自身又不是才智卓越之辈,又久居深宫内,怎么能知道天下之大呢?
以妹为贵的何进,再一次屈服在何太后的不允下。
也让那些依附他权势的士人们,对他生出了“不足为谋”的心思。
袁绍的态度也转变了。
直接扔出了,当年窦武和陈蕃谋事不密反而被诛杀的事迹。
让何进心生惧意,因而表奏袁绍为司隶校尉,持节专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让他们来擅专诛杀宦官之事。
权柄在手,袁绍的动作很利索。
当即就让人监视宦官,收集他们的不法之事,又招董卓加速进军雒阳,威胁何太后说要进军平乐观。
效果很明显。
临朝的何太后终于松了口。
罢免了一些中常侍和所有小黄门,让他们归还故里,只留如赵胜等和何氏亲近的人在宫中。
但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何进却退缩了。
或许是宦官们在这段时日里,人人给何家奉上数千万钱以及大量的田亩宅邸的关系吧,当诸常侍小黄门都来给何进请罪,听从处置时,他竟然劝说他们早点归去故里。
无论袁绍三番两次的劝说,他都没有当场将这些宦官下狱诛杀。
所以呢,袁绍也对他绝望了。
直接跳开了他,私下以何进的名义假传命令,让各州郡逮捕宦官亲属论罪。
此举也成为了何进的催命符。
诸常侍小黄门,得知家属们的报信,觉得归去乡里也是死路一条,索性横下了心。
以张让、段珪和毕岚等中常侍为首的数十诸宦官,暗中召集宫中心腹,携带兵器从侧门入宫中埋伏。待何进入宫议事完毕后,便假称太后诏见,诳入侍卫无法随行的禁闼。怒责何氏的不仁不义后,尚方监渠穆拔剑杀何进于嘉德殿前。
让大汉朝又多了一位不得善终的大将军。
用生命给后人留下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千古戒言。
唉,在仕途之上,才不配位,也是一种取祸之道。
但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当今天子之舅、把持朝政的大将军!
他的死去,也意味着大汉朝没有了秩序。
何进的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宫外听闻大将军被杀,索性与袁术合兵共攻打皇宫,至日暮时分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都被烧毁,张让等宦官畏惧,便胁迫天子和陈留王从复道走北宫逃命而去。
袁隗则是与袁绍矫诏,将依附官宦的樊陵、许相斩之;又与何苗诛杀了因事在宫外的赵忠。又紧闭北宫门,令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当日死者有二千余人。
何苗也很悲催得被杀了。
因为他之前一直接受宦官贿赂,阻止何进不要妄杀的关系,何进的部曲将吴匡便诬他是宦官的同谋,和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攻杀,并弃其尸于苑中。
恩,吴匡和董旻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刚好,这时候的董卓正在往京都雒阳进军中。
远远望去京都浓烟直冲云霄,猜着事情有变,便只带着三千嫡系疾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