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风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乱世长生劫最新章节!
秦境,镐京,城外,阵前。
大周军将的腾腾杀气直逼城楼之上,战鼓擂起,旌旗舞动,车马陈列,干戈纵横。
大秦守将曹休立于城楼之上,观城下兵马,不惊不怒,不悲不喜。他穿着一身玄色袍服,平静地摆摆手,数百弓箭兵已出现在垛口。
这些神射手排好了队形,几人把着一个垛子,预备着轮番向城下射出飞矢。
城下的大周兵马见此情形,方知大秦早已洞悉了自己的虎狼之心,心中惶惶然,不安起来。
只是此时,他们却不能不打自招。
权衡之下,那原本怒发冲冠的大周将领就像是被浇透的地炉般,立刻熄了火。他长剑一挥,战鼓渐息,旌旗顿偃,周军气势也随之倾颓下来。
接着,那周将把手中举起的长剑复又插回到腰间,脸上瞬间挂上了令人不耻地笑容。他对着城上曹休和气地说道:“守将大人的脾气也太大了些,吾等既然是来助大秦杀敌,便不会与兄弟刀兵相见。既然大秦国不欢迎我们,吾等便暂且撤退,向天子秉明此事。守将大人保重,吾等先告辞了。”
说罢,那周将一扯披风,转回身去,传下命令来:“全军听令,后军变前军,班师回都!”
军令传下,大周军队开始有序地往远方撤离。
城上,曹休笑眯眯看着远去的兵马,自言自语地说了声:“我倒要看你能装到几时。”
......
“哈哈,没想到郑伯这个老狐狸到挺能装的。那胡国虽然不算富庶,却也有些实力。这样就让他独吞了倒着实有些可惜啊。”
宋公子司空端坐于宋城宫殿之上,此刻正与股肱之臣大司马子盘笑谈着郑灭胡国的事情。
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郑伯用关其思的死来换取信任之阴谋,毕竟不太光彩,所以郑国将此事封闭了许久。直到此时,宋国才知晓这件秘闻。
感慨完这桩新知的旧闻,宋公又道:“咱们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了?”
对面,司马盘说道:“咱们驻守在边界的将士们也安逸地够久了。陈蔡那边,可以让少将军去溜达一圈。至于北面嘛,曹、代两国没什么能力跟咱们唱反调。要真算起来,也不过只有卫国。蒙氏兄弟二人守城倒是足以,出面施压怕是差些。不如我亲自带兵走一趟卫国。”
听罢,宋公挥手制止道:“不急,看看情况再说。卫和那个老前辈虽然脾气差点,但是个明事理的人。我想当年他也是受了蒙蔽。这么多年过去了,该看明白的早就看明白了。估计这次他很难会为天子再淌这趟浑水。”
“那倒也是,这老匹夫活了九十多岁了,居然难得的清醒。据说至今还严于律己,从谏如流,当真甚是难得。”司马盘脸上也露出敬佩之色。
“是啊,如今这样的诸侯,少喽!”宋公说着,脸色渐渐严肃起来,接着道:“司马大人,近几日再抽调些兵马出来,往西境加强一下兵力。郑伯势头最近有点猛,就算他如今与我们同一阵营,也还是防备着些吧。这样即便郑国不来趁火打劫,我们也能在対晋国的牵制上,多添些砝码。”
“诺,我今日便安排此事。”司马盘答道。
将自己思虑之事嘱咐完后,宋公望着窗外的青青翠竹,想起了刚刚谈到的卫武公。
英雄迟暮,美人色衰,谁都抵不过岁月啊?
思及此处,他不禁哼唱起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歌声悠悠扬扬,绕过房梁,透过窗子,乘着东风,飘向远方。
......
镐京宫城,斜阳遍洒,云霓红透,暮色凝霞,香风阵阵,落英款款。夕照余晖,穿门越户,映入大殿,流淌其间,不胜绝美。遥远处的宫墙外,似有歌声传来,隐隐约约,犹不可闻。
殿内,亦是二人对坐,守将曹休正与端木易汇报着今日与大周军队的互相试探。
“先生,他们恐怕不是真得就此撤了吧?”曹休虽非骁勇善战的武将,但在识谋用策上还是有些见地的。他一眼便看出了周军佯装撤退的假象。
端木易坐在他对面的案几之后,一身戎装,风尘仆仆的模样,明显是从外面刚回来不久。
听完曹休的分析,他不慌不忙地饮了一大口水说道:“曹大人慧眼啊!”
“先生折煞我曹休了,只是侥幸猜中罢了。先生看样子早就料到了。”曹休又给端木易倒了一碗水说道。
口渴的端木易又饮一碗水,才继续道:“依着姬宜臼那个小心眼的性子,断不可能放任我们在西岐日益强盛。这次这支军队来,八成是受了死命令。就这么回去,先别说会不会受罚,但是能保住他们的命,已经算是万幸了。”
“既然他们是假撤退,那么应该很快便会卷土重来吧?”曹休面有忧色问道。
“那是自然,不过你也不必害怕。按我教你的去做,他们绝对进不了城。”端木易安慰他道。
“末将倒不是怀疑先生的计谋。只是自末将从戎以来,还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战斗。着实有些心里没底。”曹休解释道。
看他如此缺乏自信,端木易倒有些担忧起来。不过,他鼓励曹休道:“曹将军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我想既然曾经老秦公敢拜你为将,自然是有一番考虑的。而且我与你交流以来,也确实发现曹将军谋断的功夫和察微的本事十分了得。即便放在天下为将者里,也是少有。曹将军大可放心守城便是。”
受到端木易的褒奖,曹休才算有些底气,他谦虚说道:“先生厚誉,末将实不敢当。末将已有准备与周人一战。就看他们何时会再来了。”
“这可要如你所愿了。恐怕他们今夜便会再次兵临城下。”端木易看着曹休,不无戏谑之意的笑道。
“今夜?会不会太早了些。先生不会是拿我取乐吧。”曹休有些惊诧,抬起双眉,讶异地问道。
对此,端木易倒是严肃地做出了解释:“按照周军对咱们的了解,应该还不知道咱们加强了城防。所以,对他们来说,攻下镐京还是越早越快越好。”
“那今夜我该如何应对?”曹休问道。
端木易却没看他,盯着窗外逐渐消失的落日,说道:“入夜固守,火箭攻之。白日列阵,虚张声势。”
话音方落,城外探子飞马来报,周军去而复返,现已在五里外的地方扎下营寨。
……
岐山城外五里,秦军于此安营扎寨,已对岐山围城十日。
这十天,两军都没有再叫阵求战。周军自然是以守城为要,秦军则是因为统兵之将王子英,此时一直在搞发明创造。
原来,自那日与周国骑兵一战之后,王子英有些魔怔了。一门心思要造出与周人相似的装备来加强秦军作战能力。
作为同级将领,蒙艾虽有掌兵之权,但在杀敌破阵之事上远比不上王子英这个铁杆武将。所以,他便也未张罗着出战。
开始几天,蒙艾还挺支持王子英这种创造精神。但后来看他越来越痴迷于此,不禁有心担心。
为此,蒙艾劝了王子英几次,毕竟这战场之上,就是王子英发明出来了,也不见得能造出来,用的上。
可是,偏偏王子英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对于蒙艾的规劝不仅未听,而且还埋怨起蒙艾,说他耽误大秦的军事发展。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再好言相劝。蒙艾便悄悄给端木易去了封书信。书信载于竹简之上,由快马往来。今日刚好得到回信。
展开端木易的回书,蒙艾看见端木易就写了十个字“勿虑,任其钻研,固围即可。”
这寥寥数语让蒙艾甚是无奈,不过端木既然发话了,那就随王子英摆弄吧。反正看端木易的意思,只要秦军坚持围城,胜利迟早属于他们。
其实,端木易对岐山的战况早有预料。毕竟,周军在岐山经营已久,要想让他们轻易败走本就不太容易。
再加上岐山易守难攻,周军又有了汧邑的前车之鉴,自然在防备之上下足了功夫。
所以,要是企图像拿回汧邑一般拿回岐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般考虑之下,端木易才选择了暮春出兵。
农田尽在城外,春种已过,秋粮已吃得差不多了。此时围城,岐山城内粮草越吃越少,自然坚持不了多久。而秦军这边,一来有后续补给源源不断,二来仗着城外土地,还能再收一茬。
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给城内周军营造了极大的不平衡感。
时间一久,他们必然忍不住出战。一旦离了城池,他们便再无可以凭恃之处,那时再战,秦军就能占到极大便宜。
只是端木易实实在在没有料到,秦军居然培养了骑兵,还配备了马鞍和马镫,这是有违历史发展的。
自回到这个时代以来,端木易始终都小心翼翼地不去对历史做出大的改动,就是怕创造出时空悖论,最终产生不可挽回的结果。
如今,他见到有人如此明目张胆地改变历史,气愤的同时,也确实想见见这个胆大妄为的朋友。
同是天涯沦落人,多个知己的敌人也未尝不是种解脱。
读完端木易回信的蒙艾,从此便不再干涉王子英的科研大计了。只是命令兵将坚持围城,和城中兵马打消耗战。
终于,又过了五日,岐山城驻守的周军意识到了吃的问题。
在发现粮草可能不足以撑太久之后,守城将领做了两件事。第一派快马向洛邑求援,第二便是主动出城叫阵。
这天上午,天已逐渐有些微热,大周的兵马在守将带领下顶着日头出了城,擂起战鼓要与秦军一战。
秦境,镐京,城外,阵前。
大周军将的腾腾杀气直逼城楼之上,战鼓擂起,旌旗舞动,车马陈列,干戈纵横。
大秦守将曹休立于城楼之上,观城下兵马,不惊不怒,不悲不喜。他穿着一身玄色袍服,平静地摆摆手,数百弓箭兵已出现在垛口。
这些神射手排好了队形,几人把着一个垛子,预备着轮番向城下射出飞矢。
城下的大周兵马见此情形,方知大秦早已洞悉了自己的虎狼之心,心中惶惶然,不安起来。
只是此时,他们却不能不打自招。
权衡之下,那原本怒发冲冠的大周将领就像是被浇透的地炉般,立刻熄了火。他长剑一挥,战鼓渐息,旌旗顿偃,周军气势也随之倾颓下来。
接着,那周将把手中举起的长剑复又插回到腰间,脸上瞬间挂上了令人不耻地笑容。他对着城上曹休和气地说道:“守将大人的脾气也太大了些,吾等既然是来助大秦杀敌,便不会与兄弟刀兵相见。既然大秦国不欢迎我们,吾等便暂且撤退,向天子秉明此事。守将大人保重,吾等先告辞了。”
说罢,那周将一扯披风,转回身去,传下命令来:“全军听令,后军变前军,班师回都!”
军令传下,大周军队开始有序地往远方撤离。
城上,曹休笑眯眯看着远去的兵马,自言自语地说了声:“我倒要看你能装到几时。”
......
“哈哈,没想到郑伯这个老狐狸到挺能装的。那胡国虽然不算富庶,却也有些实力。这样就让他独吞了倒着实有些可惜啊。”
宋公子司空端坐于宋城宫殿之上,此刻正与股肱之臣大司马子盘笑谈着郑灭胡国的事情。
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郑伯用关其思的死来换取信任之阴谋,毕竟不太光彩,所以郑国将此事封闭了许久。直到此时,宋国才知晓这件秘闻。
感慨完这桩新知的旧闻,宋公又道:“咱们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了?”
对面,司马盘说道:“咱们驻守在边界的将士们也安逸地够久了。陈蔡那边,可以让少将军去溜达一圈。至于北面嘛,曹、代两国没什么能力跟咱们唱反调。要真算起来,也不过只有卫国。蒙氏兄弟二人守城倒是足以,出面施压怕是差些。不如我亲自带兵走一趟卫国。”
听罢,宋公挥手制止道:“不急,看看情况再说。卫和那个老前辈虽然脾气差点,但是个明事理的人。我想当年他也是受了蒙蔽。这么多年过去了,该看明白的早就看明白了。估计这次他很难会为天子再淌这趟浑水。”
“那倒也是,这老匹夫活了九十多岁了,居然难得的清醒。据说至今还严于律己,从谏如流,当真甚是难得。”司马盘脸上也露出敬佩之色。
“是啊,如今这样的诸侯,少喽!”宋公说着,脸色渐渐严肃起来,接着道:“司马大人,近几日再抽调些兵马出来,往西境加强一下兵力。郑伯势头最近有点猛,就算他如今与我们同一阵营,也还是防备着些吧。这样即便郑国不来趁火打劫,我们也能在対晋国的牵制上,多添些砝码。”
“诺,我今日便安排此事。”司马盘答道。
将自己思虑之事嘱咐完后,宋公望着窗外的青青翠竹,想起了刚刚谈到的卫武公。
英雄迟暮,美人色衰,谁都抵不过岁月啊?
思及此处,他不禁哼唱起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歌声悠悠扬扬,绕过房梁,透过窗子,乘着东风,飘向远方。
......
镐京宫城,斜阳遍洒,云霓红透,暮色凝霞,香风阵阵,落英款款。夕照余晖,穿门越户,映入大殿,流淌其间,不胜绝美。遥远处的宫墙外,似有歌声传来,隐隐约约,犹不可闻。
殿内,亦是二人对坐,守将曹休正与端木易汇报着今日与大周军队的互相试探。
“先生,他们恐怕不是真得就此撤了吧?”曹休虽非骁勇善战的武将,但在识谋用策上还是有些见地的。他一眼便看出了周军佯装撤退的假象。
端木易坐在他对面的案几之后,一身戎装,风尘仆仆的模样,明显是从外面刚回来不久。
听完曹休的分析,他不慌不忙地饮了一大口水说道:“曹大人慧眼啊!”
“先生折煞我曹休了,只是侥幸猜中罢了。先生看样子早就料到了。”曹休又给端木易倒了一碗水说道。
口渴的端木易又饮一碗水,才继续道:“依着姬宜臼那个小心眼的性子,断不可能放任我们在西岐日益强盛。这次这支军队来,八成是受了死命令。就这么回去,先别说会不会受罚,但是能保住他们的命,已经算是万幸了。”
“既然他们是假撤退,那么应该很快便会卷土重来吧?”曹休面有忧色问道。
“那是自然,不过你也不必害怕。按我教你的去做,他们绝对进不了城。”端木易安慰他道。
“末将倒不是怀疑先生的计谋。只是自末将从戎以来,还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战斗。着实有些心里没底。”曹休解释道。
看他如此缺乏自信,端木易倒有些担忧起来。不过,他鼓励曹休道:“曹将军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我想既然曾经老秦公敢拜你为将,自然是有一番考虑的。而且我与你交流以来,也确实发现曹将军谋断的功夫和察微的本事十分了得。即便放在天下为将者里,也是少有。曹将军大可放心守城便是。”
受到端木易的褒奖,曹休才算有些底气,他谦虚说道:“先生厚誉,末将实不敢当。末将已有准备与周人一战。就看他们何时会再来了。”
“这可要如你所愿了。恐怕他们今夜便会再次兵临城下。”端木易看着曹休,不无戏谑之意的笑道。
“今夜?会不会太早了些。先生不会是拿我取乐吧。”曹休有些惊诧,抬起双眉,讶异地问道。
对此,端木易倒是严肃地做出了解释:“按照周军对咱们的了解,应该还不知道咱们加强了城防。所以,对他们来说,攻下镐京还是越早越快越好。”
“那今夜我该如何应对?”曹休问道。
端木易却没看他,盯着窗外逐渐消失的落日,说道:“入夜固守,火箭攻之。白日列阵,虚张声势。”
话音方落,城外探子飞马来报,周军去而复返,现已在五里外的地方扎下营寨。
……
岐山城外五里,秦军于此安营扎寨,已对岐山围城十日。
这十天,两军都没有再叫阵求战。周军自然是以守城为要,秦军则是因为统兵之将王子英,此时一直在搞发明创造。
原来,自那日与周国骑兵一战之后,王子英有些魔怔了。一门心思要造出与周人相似的装备来加强秦军作战能力。
作为同级将领,蒙艾虽有掌兵之权,但在杀敌破阵之事上远比不上王子英这个铁杆武将。所以,他便也未张罗着出战。
开始几天,蒙艾还挺支持王子英这种创造精神。但后来看他越来越痴迷于此,不禁有心担心。
为此,蒙艾劝了王子英几次,毕竟这战场之上,就是王子英发明出来了,也不见得能造出来,用的上。
可是,偏偏王子英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对于蒙艾的规劝不仅未听,而且还埋怨起蒙艾,说他耽误大秦的军事发展。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再好言相劝。蒙艾便悄悄给端木易去了封书信。书信载于竹简之上,由快马往来。今日刚好得到回信。
展开端木易的回书,蒙艾看见端木易就写了十个字“勿虑,任其钻研,固围即可。”
这寥寥数语让蒙艾甚是无奈,不过端木既然发话了,那就随王子英摆弄吧。反正看端木易的意思,只要秦军坚持围城,胜利迟早属于他们。
其实,端木易对岐山的战况早有预料。毕竟,周军在岐山经营已久,要想让他们轻易败走本就不太容易。
再加上岐山易守难攻,周军又有了汧邑的前车之鉴,自然在防备之上下足了功夫。
所以,要是企图像拿回汧邑一般拿回岐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般考虑之下,端木易才选择了暮春出兵。
农田尽在城外,春种已过,秋粮已吃得差不多了。此时围城,岐山城内粮草越吃越少,自然坚持不了多久。而秦军这边,一来有后续补给源源不断,二来仗着城外土地,还能再收一茬。
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给城内周军营造了极大的不平衡感。
时间一久,他们必然忍不住出战。一旦离了城池,他们便再无可以凭恃之处,那时再战,秦军就能占到极大便宜。
只是端木易实实在在没有料到,秦军居然培养了骑兵,还配备了马鞍和马镫,这是有违历史发展的。
自回到这个时代以来,端木易始终都小心翼翼地不去对历史做出大的改动,就是怕创造出时空悖论,最终产生不可挽回的结果。
如今,他见到有人如此明目张胆地改变历史,气愤的同时,也确实想见见这个胆大妄为的朋友。
同是天涯沦落人,多个知己的敌人也未尝不是种解脱。
读完端木易回信的蒙艾,从此便不再干涉王子英的科研大计了。只是命令兵将坚持围城,和城中兵马打消耗战。
终于,又过了五日,岐山城驻守的周军意识到了吃的问题。
在发现粮草可能不足以撑太久之后,守城将领做了两件事。第一派快马向洛邑求援,第二便是主动出城叫阵。
这天上午,天已逐渐有些微热,大周的兵马在守将带领下顶着日头出了城,擂起战鼓要与秦军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