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八十六章 红参案(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大明官途最新章节!
夜色深沉,大名府的驿站内,燕王朱棣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两封来自北平的快信就放在桌子上,一封信是军事姚广孝写来,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改变了整个天下的局势。
“朝廷军已经占领关中,秦王被杀。”
朱棣就是听到了这个传闻才退兵,现在传闻被证实了,他心中便有一种难以言述的焦虑和惆怅,这就意味着他西去的道路被封死了,此刻,他开始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他离那个位置已经渐行渐远了。
现在该怎么办?
姚广孝的建议是韬光养晦,以河北和山西为根基,增强实力,等待南朝变天的机会。
但桌上还有另一封信,确实吕思远给他写来的密信,同样也提出以河北和山西为根基。但他的另一半建议却和姚广孝恰恰相反,“日久根深,当促南朝尽快变天。”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朱棣却明白了吕思远的苦心,机会是等不来,只有自己创造。
姚广孝和吕思远都一样看出了大明迟早要变天,李维正的所作所为只能哄哄那些书生文人,什么恢复唐制,统统都只不过是借口,削弱皇权,增强相权,不就是增加他李维正的权利吗?机会到来之时,他或许会鼓吹尧舜的禅让制了,把大明江山让给他李维正,那时就是大明变天之时,可到了那时,他朱棣还会有机会吗?
朱棣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由冷笑了一声,或许姚广孝的意思是把这个机会留给长子朱高炽吧!
他慢慢走到窗前。凝视着院子里的一株桃树,桃花早已经谢了,枝繁叶茂,他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己已经四十余岁了,但登基之路依然遥不可及,难道这一辈子就这样做一个寂寞无名的藩王吗?
况且他所在的河北和山西两地都毗邻漠北,这些年北元分裂,鞑靼和瓦刺内讧不断,才使边界安宁,可再过几年,一旦蒙古人内部清肃,他们必然会大举南侵。那时他又如果能抵挡得住?
朱棣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慢慢地又走回桌前,拿起了吕思远的信。
……
京城,燕军北撤的消息使大街小巷又开始热闹起来,随着政局平稳和李维正登上相位,大明的经济渐渐地又开始复苏了,最明显的就是房价的飙升,在李景隆兵败时曾经出现的大规模的房屋甩卖,最繁华的府东街的店铺一度跌到了二千两白银,现在就算是最普通街道的店铺也要千两白银以上,而府东街的店铺更是涨到了万两白银以上,而且有价无市,根本就没有门面出售。
这天上午,天气晴好,端午佳节将至,府东街上人潮如海,各个大店铺皆生意火爆,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新茶上市。有上好龙井,云雾毛尖,鄙店名茶荟萃,各位茶客来看一看啊!价格优惠。”
……
“日本珍珠、精雅折扇,都是刚刚到货,各位乡亲,图个新鲜啊!”
“上品高丽参,皆是百年陈色,识货的请进!”
……
各大店铺皆使出浑身解数招揽顾客,有的请来杂剧名角即兴表演,有的请来书法名家写字留念,这其中在府东街占地最大的商号是姑苏顾记,足有八家大门面;它们从最早的顾记糕点发家,做出了天下一名点,不仅成为名门大户人家必备,而且也是宫廷贡品,先帝朱元璋尤其喜爱,使顾记糕饼财源滚滚,但顾记糕饼的大东家顾英却不满足于做糕饼,她在四年前倾囊而出,成立顾记商号,大江南北的主要城市都有分号,专做粮食、茶叶、糖等大宗买卖,去年又利用店铺暴跌之机,一口气吃了七家大店铺,经营着各种商品,去年甚至还开始涉足海外贸易。
现在的顾记商行在全国已有一百五十余家店铺,三十几家工坊,还有一只由数百艘船只组成了内河船队,以及十余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贸易商队,有雇工近万人。可以说估价现在已经是大明一大商人,而掌握着这只庞大商行的东主,却是一个才二十二岁、至今没有嫁人的年轻女子。
京城所有人都知道顾家现在是大明一商行,但很少有人知道,顾家和现在的大明相国李维正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顾家老东主是李维正的亲舅,现在的东主顾英是他的表妹,正是有这层关系,顾家的真正发达便是从辽东开始。它一度成为辽东最大的代理商。辽东军工的巨大原料需求,有六成以上都是由顾记商行供应。
顾记商行虽然规模庞大,但它的总部却是很低调。它位于府东最北面的三府巷口,是一个占地十亩的大宅,整日大门关闭,但实际上它的大宗钱物进入却是走后门,后门紧靠内河,有一个私人码头,从这个码头可以乘船入秦淮河,再进入长江,乃至到全国各地。这是江南商人的特点,以船代车。低调而不张扬。
中午时分,一辆马车在十几名随从的护卫下向府东街而去,马车里坐着两个年轻的女子。其中一女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这便是乾乾了,另一个皮肤稍黑。但眼睛却如宝石般明亮的年轻女子,自然就是顾记商行的大东主顾英了。
她二人关系最为亲密,当年倩倩还是哑妹的时候便曾经住在苏州顾家大半年,当时的锦衣卫李百户跑到武昌去了,两人睡一张床,坐一张凳子,形影不离,后来又一起进京开店。
虽然中间倩倩去辽东住了几年,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的友情,这次李维正把全家接过京城,倩倩便时常来找顾英说话。
顾英与倩倩同岁。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倩倩的女儿都快两岁了,可顾英却依然云英未嫁,孤身一人,二十二岁还不嫁人,这在大明是不可思议的事,就像现在三十四五岁的老姑娘一样,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顾家的生意都掌握在顾英的手中,她嫁了人也就意味着顾家商行改姓,所以她一直以这个为借口,始终不肯出嫁,而她的弟弟顾俊,太过于憨厚老实,至今只守着顾家的祖业顾记糕饼店,他没有那个能力接过大商行。
本来依顾英父母的意思是招上门女婿入赘,也看中了几个精明能干的后生,怎奈女儿死活不肯,老两口也没有办法,只得随她自己去。
马车里,顾英异常疼爱地抱着倩倩的女儿李双儿,用一块小点心逗她,“小家伙,笑一笑啊!笑了小姨就给你吃。”
倩倩在一旁瞅着她,忽然抿嘴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不喜欢孩子,所以才死活不肯嫁人,现在看来也不是这么回事啊!你给我老实话,你干嘛一直不肯嫁人?”
顾英鄙夷地哼了一声道:“你这死丫头,给你说多少遍了,怎么就不相信呢?我要操心这么大一个商行,全国各地这么多伙计还有他们的家人,有几万人都要仰仗着我吃饭,你以为我像你一样,整天闲着没事干吗?”
“我看不是这个原因吧!前几天你去我们家吃饭,怎么听你表哥回家了,你就慌慌张张地要走,这是什么缘故呢?我倒不懂了。”
顾英脸一红,她立刻便掩饰住了,漫不经心道:“是吗?我倒没留意,或许只是一个巧合吧!我还想找表哥谈一谈和日本贸易的事情呢,怎么会不敢见他。”
倩倩向车窗外看了看,忽然压低声音笑道:“英姐,你就老实交代吧!是不是你一直在等他?”
“你胡说什么 !我怎么会等表哥,我是做生意太忙……”
顾英的话还没有说完,倩倩便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死丫头,你笑什么?”顾英狠狠地掐了她一下。
倩倩用一根玉葱般的手指划了一下她的脸,向她眨眨眼笑道:“不打自招了吧!我只说你是不是在等他,可他是谁?我就不知道了。”
顾英终于掩饰不住了,她脸通红,扭着脸望着车窗外,可眼睛里却闪着一点泪花,倩倩的话勾起了她的伤感,七年了,自己等了他整整七年,他知道吗?
倩倩默默地看了她一眼。将她眼中的泪花深深地记在了心中。
马车缓缓在顾记藩货店后门停了下来,顾英已经恢复了常态。她对倩倩笑道:“是跟我进店看一看,还是你直接回府?”
倩倩看了看怀中已经睡着的女儿,便笑道:“时辰还早,那就跟你去看一看吧!”
两人走进了藩货店,所谓藩货店,就是专卖进口物品的店铺,这里有来自撒马尔罕的宝石有南洋诸国的香料,有日本的珍珠、玳瑁、折扇和漆器,还有来自高丽的药材、水晶等等,这些都是顾记商行在辽东时采办的名贵物品,如是在朱元璋时代,买卖这些物品都是要被杀头的,虽然建文帝登基后,刑法宽容了许多,但始终没有放开海货入境,直至几个月前,朝廷彻底放开了海禁,这些物品终于可以公开买卖了。
但由于时间尙短,卖这些藩货的还只有顾记藩货店这一家,因此生意异常火爆。
她们刚进后门,便听见前店喧闹的声音传来,顾英一边走一边对倩倩道:“昨天马皇后派人来说。她想要一支上好的高丽参给皇上治病,我送进宫几支她都不太满意,她说最好要红参,我记得店里就有一支上品存货,便过来看看。”
说着,她们来到大堂的隔壁,这里是掌柜房,从这里可以透过薄薄的轻纱看见大堂,由于今天生意火爆,大堂里挤满人,声音十分喧哗。
藩货店的掌柜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人,他听说东主要上品高丽参,连忙从库房里取来几支木匣,放在桌上,: “东主,都在这里了。”
顾英挑了挑,眉头一皱问道:“那支红参在哪里去了?”
“对啊!我前天还见到的,怎么没有了?”
掌柜急忙找来账本,翻了翻。忽然他找到了记录,“东主,那支红参昨天被人以三千两银子的价格买走了。”
“三千两银子!”顾英一怔。她连忙问道:“是被谁买走的?”
“东主稍等,我去问一问。”说着掌柜开门出去了。
顾英轻叹一声,对倩倩道:“这种红参非常稀少,一般人都不知道,我店里只有这一支,已经摆了两年,从来就无人问津,却没想到居然在昨天被人买走了。”
倩倩笑道:“怎么会这样巧。会不会是皇后另外派人来买的?”
“有可能,否则不会这么巧。”
这是大掌柜回来了,禀报道:“东主,我问过了,杨掌柜说是个中年男人,不肯透露姓名,不过听说有一名送货的伙计认识此人,不巧,伙计正好送货去了。”
“算了!”
顾英轻轻摆了摆手,“买走了就算了,不用再问了。”
李维正回到府中已经很晚了,这段时间他异常忙碌,有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他做,他已经是相国了,不在只管军队的事情,六部的奏折都要先送到他那里,小事情便由他直接批准,而重大的军国要务则由政事堂的几名重臣商议,定下意见。然后交由五名中书舍人分别拟旨,称‘五花判事’,最后由他审定其中之一后再送进宫中让朱允炆批红,实际上圣旨已经拟好了,皇帝朱允炆只有一个同意权,但最后还要经过门下审议,门下省通不过,中书省还得重新重拟圣旨,皇帝还得再次批准同意,直至门下省审核通过为止。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政治,从来就没有什么君主专制,一直到满清才彻底被废除。
李维正回府后便直接去了书房,虽然军国大事不准带回家处理,但他要处理辽东的事务,李维正刚刚坐下,门却推开了,倩倩端着一只漆盘进来了,里面是他的晚饭。
“先吃饭再做事!”倩倩把饭放在他面前笑着命令道。
“哦!我还真饿了。”
李维正拍拍肚子端起饭碗。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双儿呢,怎么不带她来?”
“已经睡了,乳娘在照顾她。”
李维正苦笑摇了摇头道:“哎!早上走的时候孩子们没醒来,回来了他们又睡着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不合格啊!”
“不仅是父亲不合格。表哥当得也不合格!”倩倩抿嘴一笑。
夜色深沉,大名府的驿站内,燕王朱棣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两封来自北平的快信就放在桌子上,一封信是军事姚广孝写来,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改变了整个天下的局势。
“朝廷军已经占领关中,秦王被杀。”
朱棣就是听到了这个传闻才退兵,现在传闻被证实了,他心中便有一种难以言述的焦虑和惆怅,这就意味着他西去的道路被封死了,此刻,他开始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他离那个位置已经渐行渐远了。
现在该怎么办?
姚广孝的建议是韬光养晦,以河北和山西为根基,增强实力,等待南朝变天的机会。
但桌上还有另一封信,确实吕思远给他写来的密信,同样也提出以河北和山西为根基。但他的另一半建议却和姚广孝恰恰相反,“日久根深,当促南朝尽快变天。”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朱棣却明白了吕思远的苦心,机会是等不来,只有自己创造。
姚广孝和吕思远都一样看出了大明迟早要变天,李维正的所作所为只能哄哄那些书生文人,什么恢复唐制,统统都只不过是借口,削弱皇权,增强相权,不就是增加他李维正的权利吗?机会到来之时,他或许会鼓吹尧舜的禅让制了,把大明江山让给他李维正,那时就是大明变天之时,可到了那时,他朱棣还会有机会吗?
朱棣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由冷笑了一声,或许姚广孝的意思是把这个机会留给长子朱高炽吧!
他慢慢走到窗前。凝视着院子里的一株桃树,桃花早已经谢了,枝繁叶茂,他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己已经四十余岁了,但登基之路依然遥不可及,难道这一辈子就这样做一个寂寞无名的藩王吗?
况且他所在的河北和山西两地都毗邻漠北,这些年北元分裂,鞑靼和瓦刺内讧不断,才使边界安宁,可再过几年,一旦蒙古人内部清肃,他们必然会大举南侵。那时他又如果能抵挡得住?
朱棣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慢慢地又走回桌前,拿起了吕思远的信。
……
京城,燕军北撤的消息使大街小巷又开始热闹起来,随着政局平稳和李维正登上相位,大明的经济渐渐地又开始复苏了,最明显的就是房价的飙升,在李景隆兵败时曾经出现的大规模的房屋甩卖,最繁华的府东街的店铺一度跌到了二千两白银,现在就算是最普通街道的店铺也要千两白银以上,而府东街的店铺更是涨到了万两白银以上,而且有价无市,根本就没有门面出售。
这天上午,天气晴好,端午佳节将至,府东街上人潮如海,各个大店铺皆生意火爆,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新茶上市。有上好龙井,云雾毛尖,鄙店名茶荟萃,各位茶客来看一看啊!价格优惠。”
……
“日本珍珠、精雅折扇,都是刚刚到货,各位乡亲,图个新鲜啊!”
“上品高丽参,皆是百年陈色,识货的请进!”
……
各大店铺皆使出浑身解数招揽顾客,有的请来杂剧名角即兴表演,有的请来书法名家写字留念,这其中在府东街占地最大的商号是姑苏顾记,足有八家大门面;它们从最早的顾记糕点发家,做出了天下一名点,不仅成为名门大户人家必备,而且也是宫廷贡品,先帝朱元璋尤其喜爱,使顾记糕饼财源滚滚,但顾记糕饼的大东家顾英却不满足于做糕饼,她在四年前倾囊而出,成立顾记商号,大江南北的主要城市都有分号,专做粮食、茶叶、糖等大宗买卖,去年又利用店铺暴跌之机,一口气吃了七家大店铺,经营着各种商品,去年甚至还开始涉足海外贸易。
现在的顾记商行在全国已有一百五十余家店铺,三十几家工坊,还有一只由数百艘船只组成了内河船队,以及十余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贸易商队,有雇工近万人。可以说估价现在已经是大明一大商人,而掌握着这只庞大商行的东主,却是一个才二十二岁、至今没有嫁人的年轻女子。
京城所有人都知道顾家现在是大明一商行,但很少有人知道,顾家和现在的大明相国李维正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顾家老东主是李维正的亲舅,现在的东主顾英是他的表妹,正是有这层关系,顾家的真正发达便是从辽东开始。它一度成为辽东最大的代理商。辽东军工的巨大原料需求,有六成以上都是由顾记商行供应。
顾记商行虽然规模庞大,但它的总部却是很低调。它位于府东最北面的三府巷口,是一个占地十亩的大宅,整日大门关闭,但实际上它的大宗钱物进入却是走后门,后门紧靠内河,有一个私人码头,从这个码头可以乘船入秦淮河,再进入长江,乃至到全国各地。这是江南商人的特点,以船代车。低调而不张扬。
中午时分,一辆马车在十几名随从的护卫下向府东街而去,马车里坐着两个年轻的女子。其中一女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这便是乾乾了,另一个皮肤稍黑。但眼睛却如宝石般明亮的年轻女子,自然就是顾记商行的大东主顾英了。
她二人关系最为亲密,当年倩倩还是哑妹的时候便曾经住在苏州顾家大半年,当时的锦衣卫李百户跑到武昌去了,两人睡一张床,坐一张凳子,形影不离,后来又一起进京开店。
虽然中间倩倩去辽东住了几年,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的友情,这次李维正把全家接过京城,倩倩便时常来找顾英说话。
顾英与倩倩同岁。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倩倩的女儿都快两岁了,可顾英却依然云英未嫁,孤身一人,二十二岁还不嫁人,这在大明是不可思议的事,就像现在三十四五岁的老姑娘一样,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顾家的生意都掌握在顾英的手中,她嫁了人也就意味着顾家商行改姓,所以她一直以这个为借口,始终不肯出嫁,而她的弟弟顾俊,太过于憨厚老实,至今只守着顾家的祖业顾记糕饼店,他没有那个能力接过大商行。
本来依顾英父母的意思是招上门女婿入赘,也看中了几个精明能干的后生,怎奈女儿死活不肯,老两口也没有办法,只得随她自己去。
马车里,顾英异常疼爱地抱着倩倩的女儿李双儿,用一块小点心逗她,“小家伙,笑一笑啊!笑了小姨就给你吃。”
倩倩在一旁瞅着她,忽然抿嘴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不喜欢孩子,所以才死活不肯嫁人,现在看来也不是这么回事啊!你给我老实话,你干嘛一直不肯嫁人?”
顾英鄙夷地哼了一声道:“你这死丫头,给你说多少遍了,怎么就不相信呢?我要操心这么大一个商行,全国各地这么多伙计还有他们的家人,有几万人都要仰仗着我吃饭,你以为我像你一样,整天闲着没事干吗?”
“我看不是这个原因吧!前几天你去我们家吃饭,怎么听你表哥回家了,你就慌慌张张地要走,这是什么缘故呢?我倒不懂了。”
顾英脸一红,她立刻便掩饰住了,漫不经心道:“是吗?我倒没留意,或许只是一个巧合吧!我还想找表哥谈一谈和日本贸易的事情呢,怎么会不敢见他。”
倩倩向车窗外看了看,忽然压低声音笑道:“英姐,你就老实交代吧!是不是你一直在等他?”
“你胡说什么 !我怎么会等表哥,我是做生意太忙……”
顾英的话还没有说完,倩倩便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死丫头,你笑什么?”顾英狠狠地掐了她一下。
倩倩用一根玉葱般的手指划了一下她的脸,向她眨眨眼笑道:“不打自招了吧!我只说你是不是在等他,可他是谁?我就不知道了。”
顾英终于掩饰不住了,她脸通红,扭着脸望着车窗外,可眼睛里却闪着一点泪花,倩倩的话勾起了她的伤感,七年了,自己等了他整整七年,他知道吗?
倩倩默默地看了她一眼。将她眼中的泪花深深地记在了心中。
马车缓缓在顾记藩货店后门停了下来,顾英已经恢复了常态。她对倩倩笑道:“是跟我进店看一看,还是你直接回府?”
倩倩看了看怀中已经睡着的女儿,便笑道:“时辰还早,那就跟你去看一看吧!”
两人走进了藩货店,所谓藩货店,就是专卖进口物品的店铺,这里有来自撒马尔罕的宝石有南洋诸国的香料,有日本的珍珠、玳瑁、折扇和漆器,还有来自高丽的药材、水晶等等,这些都是顾记商行在辽东时采办的名贵物品,如是在朱元璋时代,买卖这些物品都是要被杀头的,虽然建文帝登基后,刑法宽容了许多,但始终没有放开海货入境,直至几个月前,朝廷彻底放开了海禁,这些物品终于可以公开买卖了。
但由于时间尙短,卖这些藩货的还只有顾记藩货店这一家,因此生意异常火爆。
她们刚进后门,便听见前店喧闹的声音传来,顾英一边走一边对倩倩道:“昨天马皇后派人来说。她想要一支上好的高丽参给皇上治病,我送进宫几支她都不太满意,她说最好要红参,我记得店里就有一支上品存货,便过来看看。”
说着,她们来到大堂的隔壁,这里是掌柜房,从这里可以透过薄薄的轻纱看见大堂,由于今天生意火爆,大堂里挤满人,声音十分喧哗。
藩货店的掌柜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人,他听说东主要上品高丽参,连忙从库房里取来几支木匣,放在桌上,: “东主,都在这里了。”
顾英挑了挑,眉头一皱问道:“那支红参在哪里去了?”
“对啊!我前天还见到的,怎么没有了?”
掌柜急忙找来账本,翻了翻。忽然他找到了记录,“东主,那支红参昨天被人以三千两银子的价格买走了。”
“三千两银子!”顾英一怔。她连忙问道:“是被谁买走的?”
“东主稍等,我去问一问。”说着掌柜开门出去了。
顾英轻叹一声,对倩倩道:“这种红参非常稀少,一般人都不知道,我店里只有这一支,已经摆了两年,从来就无人问津,却没想到居然在昨天被人买走了。”
倩倩笑道:“怎么会这样巧。会不会是皇后另外派人来买的?”
“有可能,否则不会这么巧。”
这是大掌柜回来了,禀报道:“东主,我问过了,杨掌柜说是个中年男人,不肯透露姓名,不过听说有一名送货的伙计认识此人,不巧,伙计正好送货去了。”
“算了!”
顾英轻轻摆了摆手,“买走了就算了,不用再问了。”
李维正回到府中已经很晚了,这段时间他异常忙碌,有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他做,他已经是相国了,不在只管军队的事情,六部的奏折都要先送到他那里,小事情便由他直接批准,而重大的军国要务则由政事堂的几名重臣商议,定下意见。然后交由五名中书舍人分别拟旨,称‘五花判事’,最后由他审定其中之一后再送进宫中让朱允炆批红,实际上圣旨已经拟好了,皇帝朱允炆只有一个同意权,但最后还要经过门下审议,门下省通不过,中书省还得重新重拟圣旨,皇帝还得再次批准同意,直至门下省审核通过为止。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政治,从来就没有什么君主专制,一直到满清才彻底被废除。
李维正回府后便直接去了书房,虽然军国大事不准带回家处理,但他要处理辽东的事务,李维正刚刚坐下,门却推开了,倩倩端着一只漆盘进来了,里面是他的晚饭。
“先吃饭再做事!”倩倩把饭放在他面前笑着命令道。
“哦!我还真饿了。”
李维正拍拍肚子端起饭碗。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双儿呢,怎么不带她来?”
“已经睡了,乳娘在照顾她。”
李维正苦笑摇了摇头道:“哎!早上走的时候孩子们没醒来,回来了他们又睡着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不合格啊!”
“不仅是父亲不合格。表哥当得也不合格!”倩倩抿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