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子 第207 废立(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大汉东皇传最新章节!
第207废立(上)
昭宁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午后,董卓先是举宋泓为执金吾,又以蔡邕代宋泓为侍中。
两道任命文书发出,董卓又邀请袁绍过府,商议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之事,并请袁绍主持废立天子礼仪:“君斩杀阉竖,扫除大汉余毒,功劳甚也。可主持新旧帝相替之事。”
袁绍心思明透,听出这是董卓欲败坏他袁氏声望,遂坚决不答允董卓。藉口少帝刘辩虽无善政,但亦无不善之举,袁绍驳斥董卓,言今日无废帝之由。
然而,董卓却早打探出:袁绍正在联系何太后,准备以何太后、少帝刘辩之名,收拢何进、何苗帐下部曲,意欲借后宫援助,驱逐董卓。
董卓若想摆脱何进、何苗帐下部曲叛变的隐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废立之举,贬禁何太后,使外戚不能干扰大事。
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掺杂着董卓的无数谋划。
类如,一可以使袁氏牵连废立之谋,名望受损;二可以轻易处置何太后这个隐患;三,借助立帝辅助新王之功勋,董卓可以任意提拔诸公大臣,打压袁氏等反对派……等等。
董卓早已计划,利用废立之事,折损袁氏声望,怎会令袁绍轻易抽身事外?
董卓当即手按剑柄威胁袁绍,翻脸喝骂道:“竖子,以为我董卓之刀不快否!前日你残暴两宫,逼迫天子出逃,如此悖逆之举,可曾敬重一点天子?今日,你之所以不赞成废立大事,实非敬重天子无过失,而是欲借助天子性格暗弱,败坏朝政也!我所言,是也不是?如此逆臣,必杀之而后快!”
董卓按剑怒斥袁绍之时,周围亲信团团围住袁绍,杀机森然。袁绍当即勃然变色,拔出佩刀,反驳董卓:“议论大事,岂有刀兵相迫哉?告辞!”袁绍说完,便拎着佩刀,避开董卓亲信,万分谨慎的匆匆告别董卓。
如今雒阳才从大乱中走出,人心不安。类如董卓、袁绍等,都是刀剑时刻在身,不敢有一点疏忽。
见袁绍欲走,李儒向董卓建议道:“袁绍有虎狼之心,不可纵之。今日纵之,必有大患。父亲当令亲卒,围杀其人,以惊惧袁氏。”
董卓摇摇头,轻声反驳李儒道:“便如袁绍所言,国家大事若是有回缓之地,便不能以刀兵胁迫行事。袁绍为袁氏后嗣人杰之一,为袁氏未来中流砥柱,杀之必惹怒袁氏,致使袁氏与我,不能相容于朝廷。大臣相害,非国家之福,我董卓岂能为之?”
“今日恐吓袁绍,乃是欲令袁氏屈服,共建朝纲制度而已,非是真心杀人。”
且说袁绍走出董卓府上,一身冷汗,心有余悸。唯恐董卓又派人来追杀,袁绍抄小路,匆匆奔回袁氏府邸,回报叔父袁隗他今日所遇。
袁隗与袁绍商议一通后,有些犹豫:“董卓势大兵多,其又出自西凉,性如虎豺,专权敢杀,不似大将军优柔寡断,枝节主干不辨;又非阉竖不熟兵事,可引兵诛杀。”
“昔日马融穷困,不得不接受大将军邓骘之辟,曾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意说,生贵于天下。如今之势,我当委曲求全,以庇护家族。”
“我已老矣!家族未来在于你与公路之身;我声名可败坏,你声名不可损伤。为防止董卓心狠,你且寻个时机,逃出雒阳,远避灾祸。我则立刻入董卓府上,委屈侍奉其人,答应废立天子之事。”
================
雒阳,北邙阪。
知雒阳事情紧迫,不能耽搁时间,刘杲大军渡河后,稍作休整,便向雒阳进军。然而,大军行至北邙阪,却被吕布引军阻拦道路,不得不停止步伐。
刘杲令斥候匆匆查探,吕布大军竟然有两三万人。刘杲心中当时就大骂后世历史书籍:“记得《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所引注解,言董卓入雒才三千人。然而,今日我刚至雒阳,就道逢吕布两三万人逆击,这历史果然不能尽信。”
这却是刘杲因为记忆有点模糊,误解历史书籍记载。
历史书籍所载董卓入雒时,不过兵马三千。这三千兵马,仅仅是说董卓大军前驱,非但不包括丁原、吕布帐下并州、河内兵卒;何进、何苗投降部曲;连董卓屯在城西夕阳亭的大军,也不曾包括在内。
八月戊辰{二十五},张让杀何进。
八月庚午{二十七},张让败亡,出逃。
八月辛末{二十八},董卓入雒。
至今日,方才八月二十九日,距离张让诛杀何进,才四天而已。
雒阳大乱时,事情变化极其迅速、猛烈,一日而数变。董卓虽在夕阳亭屯兵,但是屯兵却不能瞬移至雒阳,援助董卓震慑雒阳。
董卓屯驻雒阳的兵卒,此刻委实只有三千骑兵。
刘杲自以为史书记载错误,心中略略遗憾:“本欲以苍鹰搏兔之势,以大兵逆击董卓。孰料时事陡变,还须按照既定稳妥筹划,慢慢谋取雒阳。”
刘杲虽然自以为,至大乱时,雒京应该空虚,但刘杲的行军计划,依然按照稳妥方略,一一进取,不敢怀有丝毫饶幸心理,把大事寄托在那些历史记载上。
如与历史一般,那刘杲自然可以投机得利;如与历史记载相逆,也可继续行事,不至于全盘皆输。
吕布率两三万兵卒拦道于北邙阪。刘杲直线进军雒阳的计划,也就随之破产,转为另一种稳扎稳打军势策略。
站在北邙阪的高坡,刘杲观察吕布军阵布局时,偶然发现自雒阳南北两宫被袁绍血洗后,雒阳已经开始陷入破败的趋向。
“步登北邙阪,遥望雒阳山。雒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i},荆棘上参天。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刘杲不自觉的念出一段诗句。
华歆微笑的赞叹刘杲:“伯兴当真好文采。只是雒阳虽然稍有破败,伯兴这诗句描述,却也太过夸张,何至于‘千里无人烟’?”
刘杲长叹一声,不知为何,双眼突然有点湿润:“自从雒阳兵戈忽起,梦中屡见雒阳破败如此。触目今日之繁华,思及梦中之破败,遂多有感慨,以致令子鱼见笑!”
刘杲所盗用诗句,改窜于曹植所作。
若是历史进程不被打断,二十年后,曹植再至雒阳时,这诗句已经恰如其分。
曹魏之后,又有两晋八王之乱、元嘉之乱,乃至于五胡乱华,北地尽丧于胡种。雒阳的数百年劫数,此时,才刚刚开始!
思及雒阳繁华,又触目今日兵灾人祸,又想到而后的天下大乱,刘杲心中越发悲痛:“务必好自努力,不使大乱延续数百年。”
第207废立(上)
昭宁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午后,董卓先是举宋泓为执金吾,又以蔡邕代宋泓为侍中。
两道任命文书发出,董卓又邀请袁绍过府,商议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之事,并请袁绍主持废立天子礼仪:“君斩杀阉竖,扫除大汉余毒,功劳甚也。可主持新旧帝相替之事。”
袁绍心思明透,听出这是董卓欲败坏他袁氏声望,遂坚决不答允董卓。藉口少帝刘辩虽无善政,但亦无不善之举,袁绍驳斥董卓,言今日无废帝之由。
然而,董卓却早打探出:袁绍正在联系何太后,准备以何太后、少帝刘辩之名,收拢何进、何苗帐下部曲,意欲借后宫援助,驱逐董卓。
董卓若想摆脱何进、何苗帐下部曲叛变的隐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废立之举,贬禁何太后,使外戚不能干扰大事。
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掺杂着董卓的无数谋划。
类如,一可以使袁氏牵连废立之谋,名望受损;二可以轻易处置何太后这个隐患;三,借助立帝辅助新王之功勋,董卓可以任意提拔诸公大臣,打压袁氏等反对派……等等。
董卓早已计划,利用废立之事,折损袁氏声望,怎会令袁绍轻易抽身事外?
董卓当即手按剑柄威胁袁绍,翻脸喝骂道:“竖子,以为我董卓之刀不快否!前日你残暴两宫,逼迫天子出逃,如此悖逆之举,可曾敬重一点天子?今日,你之所以不赞成废立大事,实非敬重天子无过失,而是欲借助天子性格暗弱,败坏朝政也!我所言,是也不是?如此逆臣,必杀之而后快!”
董卓按剑怒斥袁绍之时,周围亲信团团围住袁绍,杀机森然。袁绍当即勃然变色,拔出佩刀,反驳董卓:“议论大事,岂有刀兵相迫哉?告辞!”袁绍说完,便拎着佩刀,避开董卓亲信,万分谨慎的匆匆告别董卓。
如今雒阳才从大乱中走出,人心不安。类如董卓、袁绍等,都是刀剑时刻在身,不敢有一点疏忽。
见袁绍欲走,李儒向董卓建议道:“袁绍有虎狼之心,不可纵之。今日纵之,必有大患。父亲当令亲卒,围杀其人,以惊惧袁氏。”
董卓摇摇头,轻声反驳李儒道:“便如袁绍所言,国家大事若是有回缓之地,便不能以刀兵胁迫行事。袁绍为袁氏后嗣人杰之一,为袁氏未来中流砥柱,杀之必惹怒袁氏,致使袁氏与我,不能相容于朝廷。大臣相害,非国家之福,我董卓岂能为之?”
“今日恐吓袁绍,乃是欲令袁氏屈服,共建朝纲制度而已,非是真心杀人。”
且说袁绍走出董卓府上,一身冷汗,心有余悸。唯恐董卓又派人来追杀,袁绍抄小路,匆匆奔回袁氏府邸,回报叔父袁隗他今日所遇。
袁隗与袁绍商议一通后,有些犹豫:“董卓势大兵多,其又出自西凉,性如虎豺,专权敢杀,不似大将军优柔寡断,枝节主干不辨;又非阉竖不熟兵事,可引兵诛杀。”
“昔日马融穷困,不得不接受大将军邓骘之辟,曾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意说,生贵于天下。如今之势,我当委曲求全,以庇护家族。”
“我已老矣!家族未来在于你与公路之身;我声名可败坏,你声名不可损伤。为防止董卓心狠,你且寻个时机,逃出雒阳,远避灾祸。我则立刻入董卓府上,委屈侍奉其人,答应废立天子之事。”
================
雒阳,北邙阪。
知雒阳事情紧迫,不能耽搁时间,刘杲大军渡河后,稍作休整,便向雒阳进军。然而,大军行至北邙阪,却被吕布引军阻拦道路,不得不停止步伐。
刘杲令斥候匆匆查探,吕布大军竟然有两三万人。刘杲心中当时就大骂后世历史书籍:“记得《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所引注解,言董卓入雒才三千人。然而,今日我刚至雒阳,就道逢吕布两三万人逆击,这历史果然不能尽信。”
这却是刘杲因为记忆有点模糊,误解历史书籍记载。
历史书籍所载董卓入雒时,不过兵马三千。这三千兵马,仅仅是说董卓大军前驱,非但不包括丁原、吕布帐下并州、河内兵卒;何进、何苗投降部曲;连董卓屯在城西夕阳亭的大军,也不曾包括在内。
八月戊辰{二十五},张让杀何进。
八月庚午{二十七},张让败亡,出逃。
八月辛末{二十八},董卓入雒。
至今日,方才八月二十九日,距离张让诛杀何进,才四天而已。
雒阳大乱时,事情变化极其迅速、猛烈,一日而数变。董卓虽在夕阳亭屯兵,但是屯兵却不能瞬移至雒阳,援助董卓震慑雒阳。
董卓屯驻雒阳的兵卒,此刻委实只有三千骑兵。
刘杲自以为史书记载错误,心中略略遗憾:“本欲以苍鹰搏兔之势,以大兵逆击董卓。孰料时事陡变,还须按照既定稳妥筹划,慢慢谋取雒阳。”
刘杲虽然自以为,至大乱时,雒京应该空虚,但刘杲的行军计划,依然按照稳妥方略,一一进取,不敢怀有丝毫饶幸心理,把大事寄托在那些历史记载上。
如与历史一般,那刘杲自然可以投机得利;如与历史记载相逆,也可继续行事,不至于全盘皆输。
吕布率两三万兵卒拦道于北邙阪。刘杲直线进军雒阳的计划,也就随之破产,转为另一种稳扎稳打军势策略。
站在北邙阪的高坡,刘杲观察吕布军阵布局时,偶然发现自雒阳南北两宫被袁绍血洗后,雒阳已经开始陷入破败的趋向。
“步登北邙阪,遥望雒阳山。雒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i},荆棘上参天。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刘杲不自觉的念出一段诗句。
华歆微笑的赞叹刘杲:“伯兴当真好文采。只是雒阳虽然稍有破败,伯兴这诗句描述,却也太过夸张,何至于‘千里无人烟’?”
刘杲长叹一声,不知为何,双眼突然有点湿润:“自从雒阳兵戈忽起,梦中屡见雒阳破败如此。触目今日之繁华,思及梦中之破败,遂多有感慨,以致令子鱼见笑!”
刘杲所盗用诗句,改窜于曹植所作。
若是历史进程不被打断,二十年后,曹植再至雒阳时,这诗句已经恰如其分。
曹魏之后,又有两晋八王之乱、元嘉之乱,乃至于五胡乱华,北地尽丧于胡种。雒阳的数百年劫数,此时,才刚刚开始!
思及雒阳繁华,又触目今日兵灾人祸,又想到而后的天下大乱,刘杲心中越发悲痛:“务必好自努力,不使大乱延续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