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长史说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开元天宝最新章节!
延挨了几日,楚国公武攸暨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推却掉阎王爷的盛情相邀,一魂悠悠,去了阴曹地府。
太平公主为丈夫备办了隆重的丧事,国公府前半条街都是一遍缟素,府中素幡白幛遮天蔽日,纸人纸马不计其数。灵前摆了京畿周遭十几个道观寺庙作法事的场合,道士做水陆道场,和尚念经祈福,这边歇下那边起来,鼓磬声诵经声不绝于耳,绕梁不散,府中香烟缭绕,半条街上空气中都弥漫着焚香的味道。京城的皇亲国戚高官显爵们纷纷上门祭拜,这一拨还没有走,那一拨又赶了来,停在公府门前的车马逶迤连绵,足足有两里路长。楚国公的丧事,可以说是惊动了半个长安城。士民百姓连着几天都在说着这个话题,口口相传,惊叹着皇亲国戚的豪富和奢靡。
忙了几天,好歹让武攸暨入土为安。太平公主累得精疲力竭,来不及修养生息,她就把窦怀贞招了来,询问这几天皇城之中有何动静。
窦怀贞说:“大的事情似乎没有,小的事情嘛,也不多,其中大一点的,就是荆州长史崔日用突然来了京城。”
太平公主靠在榻上,慢悠悠地问道:“他为什么来京城?”
“不知道。”
“是阿瞒召他进京的?”、
“下官打听了一下,吏部说圣上并没有让他们行文招崔日用进京。”
“抵京后,崔日用有何行止?”
“前日,他去了武德殿。”
“进去了多久?”
“时辰不短。”
太平公主一脸的轻蔑:“这个三姓家奴,反复无常的小人,此番进京,一定是向阿瞒邀宠献媚来了。”
窦怀贞谄媚地说:“殿下,阿瞒表面上看着温良忠厚,骨子里的阴狠不下于李建成和李长吉啊,难怪得崔日用都要谄媚于他。”
“这一点,太平比你更清楚。”
“是是,殿下圣明烛照,什么事情也瞒不过您去。依臣看来,崔日用此次进京,必然是迎合于阿瞒,进献对付吾等的计策。”
“何以见得?”
“朝中并无召见,他急急忙忙地赶到长安,一到长安就钻进了武德殿,不是为了对付吾等,又是为了何事呢?”
太平公主“哼”了一声:“对付吾等?!看看朝中,有几人依附于阿瞒?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谅他也还不敢轻举妄动,敢于拿我们开刀!”
“杜事之于前,易也。阿瞒狡诈过人,我们不得不防。殿下,楚国公身后诸事完备,您已无后顾之忧,是该放手一搏了。”
太平公主点头同意:“好罢,既然早晚都要动手,晚动手不如早动手。你去知会他们几位,时间就定在七月初四,还是按原先定的计策行事。”
“然!”
窦怀贞恭顺地退了出去。太平公主站起身,只觉得周身发热,一股激情在她胸中激荡,几乎不能自已。眼前出现了母亲的幻象,她面目模糊,眉眼不明,看不清她是笑是怒,是喜是忧。一想到自己也可能像母亲一样,把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冕冠戴在头上,太平公主就按捺不住心中的亢奋,她对着母亲的幻想嫣然一笑:“母亲,大圣皇帝,如果您泉下有知,知道你的女儿和你一样,把大唐的江山握在掌中,您是为我太平高兴,还是为太平担忧?太平只想对您说一句:女儿秉承了你的智慧,秉承了你的胆气,一定会像您一样,有掀天揭地之胆,有摧枯拉朽之力,有倒海翻江之势,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名垂千古,万世景仰。那样,太平就没有辜负您生前对太平的看重,没有辜负您对太平的宠爱。
窦怀贞没有猜错,崔日用是特地进京向明皇进言来了,他的意思只有一个:当机立断,彻底地解决掉太平公主一党。
事涉机密,明皇单独召见了崔日用。武德殿中,只有他们君臣二人对坐。崔日用目视着明皇,忧心忡忡地说道:“圣上身边危机四伏,臣下在荆州已有听闻,臣下深为圣上担忧啊。”
明皇却故作轻松,自我解嘲地说道:“崔爱卿,离京久了,怎么变得这般疑神怪鬼的了?也不仅仅是你这么想,前些时候,张说还平白无故地让人把一把刀进献给朕。崔爱卿,你们几位重臣是想得太多了吧?朕如今是君临天下的九五之尊,放眼天下,哪个敢跟朕过不去,哪个吃了熊心豹胆,敢在朕身边安置机关?”
“微臣虽然愚钝不堪,但是,陛下是话里有话,话中有话,微臣心中一清二楚。”崔日用挪动身体,靠近了明皇:“陛下心如明镜,朝中哪些人要大胆妄为,陛下自然一目了然。”
明皇看了崔日用几眼,长叹一声:“说得不错,朕确实是早就了如指掌,可惜,投鼠忌器啊,急切之中无法下手。”
“臣知道,圣上之所忧所虑。”
“是呀,至亲骨肉,刀兵相向,惹天下嗤笑,更有史笔如铁,若是留下一段文字,万世人都要说朕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了。”
“只为了‘仁义’二字,而不顾其余,丢了江山不说,若是还要搭上圣上万金之躯,那后世更有不好听的话要说了!说上千年万年,陛下脸上无光不说,我等臣子此时又有何面目在朝为臣?!”
“那爱卿你又有何话要说?“
“是公主她先行不义,要夺陛下帝位,搅乱江山朝堂。陛下大义灭亲,除掉公主,为社稷扫除奸佞,安定民心,是行大仁大义于天下,史笔如铁,定要赞颂陛下大贤大德,当为帝王万世师表。”
明皇嘿然,两只手下意识地对搓,沉吟着,一时没有说话。
崔日用探寻地看着明皇:“陛下还有何疑虑?”
明皇的眼光闪烁不定:“师出无名!”
“平逆讨贼,稳固朝堂!平定天下,安抚百姓!条条是理,条条理都在陛下手上,拿出去,哪个敢不服,哪个又敢不遵?!”
明皇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
得了明皇褒奖,崔日用更是来了精神:“臣在荆州,就耳闻公主不日即将发起宫闱之变,篡取帝位,效仿大圣皇帝,独掌朝纲。陛下再听之任之,祸不远矣。因此,微臣急急进京,面陈陛下。时不我待,已经到了下手肃清朝堂的时候了!再不可举棋不定。养痈遗患,后悔莫及!”
明皇咬着细密的牙齿:“朕也早就想一举平定此患,可是,姑母势力太大,怕一时碰她不动,反而被她所伤,因而才再三踟蹰。”
“想当年陛下还是临淄王的时候,手上并无一兵一卒,尚且敢于揭竿而起,灭了韦氏一党。当太子的时候,太平一伙也是咄咄逼人,屡屡欺凌圣上,那时要想动她,不能明里诛杀,只有倚靠计谋。而今,陛下执掌天下,大权在握,只要下一纸诏书,就是明令取太平性命,四海之内,哪个又敢于违逆不遵?!”
明皇坐直了身体,昂起了颈项,眼睛灼灼放出光来,似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但是,很快地,眼里的光又黯淡了下来:“什么都好说,朕如今惟有一怕,始终不能释怀,因而才彷徨至今。”
“敢问陛下有哪一怕?”
“怕惊动了太上皇。”
崔日用听了,连连点头:“陛下诚孝之君,有此虑不足为怪。”他一瞬目,正色说道:“既然身为天子,诚孝当为立身之本!而天子之孝又与常人不同。天子之孝,就在于安定天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太上皇百无忧思,这岂不是最大的孝道?!反之,朝廷内存忧患,天下则不得安宁,太上皇忧国忧民,不能乐享天年,这岂不是最大的不孝?!”
所有的疑虑都被巧舌如簧的崔日用一一排解,明皇心情豁然开朗:“好,朕如今已无所顾忌!就依你等所奏,与姑母决一雌雄!”
崔日用又进言道:“既然决心已下,陛下可先把御林军收于掌握之中,再依次诛杀逆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复大内,只取首犯性命,而不大动干戈,那么,太上皇便安然如山,一点都不会被惊吓到的。”
明皇十分高兴,拍着崔日用的肩膀说:“你也不要离开长安了,就留在朕的身边,有事也好当面商议。”
第二天,明皇即下制,任命崔日用为吏部侍郎。
当晚,王皇后王菱侍寝。明皇多日的心病已去,心情舒畅,与王皇后颠鸾倒凤,云雨甚欢。夜深了,明皇还没有睡意,搂着王皇后说东道西的。
王皇后惊奇地问道:“三郎,你今天是怎么了?往日里心事重重,长吁短叹的,今天怎么兴致这么高,连觉都不想睡了,明天你不上朝了?”
“要上啊。”
“那你还不睡?”
“心里头高兴,睡不着啊。”
“有什么乐事,说出来让臣妾听听,让臣妾也陪着三郎高兴高兴。”
明皇把嘴对着王皇后的耳朵:“朕告诉你吧,今天,朕已然下了决心,就在近几日内,要收了姑母这个老妖精。”
“好哇好哇,你早就该下这个决心了。”王皇后在被窝里拍起手来:“这才是三郎本色!”
“以前就没有本色,就不是三郎我了?”
“是没有本色嘛。姑母都骑到你的头上肆意妄为了,你也就忍之受之,受了她的气,不敢当面发作,只敢回宫来摔杯砸碗,对着臣妾和宫女们撒气。臣妾还以为你就甘心情愿让她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一辈子哩。到末了。她像大圣皇帝一样,南面称王,你就当个高宗、中宗,忍气吞声了事。”
明皇被她说得有些不高兴了:“你就把朕看得这般没有出息?”
“你既然已经决心要收了姑母,那从前就是臣妾错看你了。”
明皇翻身仰面朝天地躺着,过了一阵,他伸手搂过王皇后,低声问道:“哎,你怕不怕?”
“臣妾怕什么?”
“姑母在朝中势力大得可怕,好多高官重臣都是她的人,追随于她的鞍前马后。这次若是失了手,皇帝当不成不说,连这条小命都保不住。你是朕的皇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姑母怕是也饶你不过。”
王皇后慨然道:“你也忒小看臣妾了。”
“你不怕被砍了头,当个断头鬼?”
“不怕!”王皇后声高气足:“你忘了,三年前你进宫去清除韦后一党,那时你啥也不是,就是个无职无权的小王爷,失了风跑不掉也是要满门抄斩的,臣妾怕了没有?!现如今你是皇帝,天下之主,臣妾还有什么可怕的!”
“好!”明皇由不得动了真情,两臂环抱,把王皇后搂得更紧:“你就是我李隆基的长孙皇后,朕一辈子都要宠你爱你!”
“罢了罢了!”王皇后嗤之以鼻:“跟了你这么些年,臣妾能透过你李三郎的皮,看到你李三郎的骨头!你李三郎就是大唐朝地地道道的头号风流种子,才当了几天皇帝,后宫都快住不下了。你现在说得好听,等遇到了一个狐媚子妖精,你怕是就把臣妾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连看一眼都懒怠的。”
明皇漫不经心地听着王皇后说话,脑海里却浮现出了一个俏丽的面庞,她是武三思的侄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算起来是他的一个小表妹。恒安王死得早,武后把她收在宫中抚养,对她十分怜爱,武后薨逝后,她的地位便一落千丈,甚至于到了无人理睬的地步,沦落入了宫女队中。那天在大明宫中见了她一面,芙蓉如面,蛾眉疏淡,恍然一瞥,有摄魂夺魄之力。明皇情不自禁,对她生出了无限的喜爱,把她的倩影深深地刻画在心中。此时,心里想着她,嘴上却甜言蜜语地敷衍王皇后:“不会不会,你放心好了,绝不会的。”
“皇天在上,他可是听见了三郎你今天说的这些话的。”
“好吧好吧,朕现在就对天发誓,无论富贵生死,绝不忘记皇后的恩德,此生一定与她白头偕老,同享天年。”
明皇立下了弘誓,王皇后没有多加理会,却为他即将发动的行动谋划起来:“姑母那边有几个领兵的将军,你不找几个得用的人,御林军一杀出来,你就没有没有退路了。”
“这个朕知道。”
“还是叫臣妾的哥哥跟在你的身边吧,他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紧要关头还是能为你抵挡一阵的。”
“跟上回诛杀韦后时一样,自然少不了他的。”
“你就放手去干吧,三郎,打败了姑母,除掉了她对你的压制,你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皇帝,才能放心大胆地治理天下。三郎,你可记住啊,不管成败与否,生生死死,臣妾都是你的人。”
“朕忘不了。”
延挨了几日,楚国公武攸暨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推却掉阎王爷的盛情相邀,一魂悠悠,去了阴曹地府。
太平公主为丈夫备办了隆重的丧事,国公府前半条街都是一遍缟素,府中素幡白幛遮天蔽日,纸人纸马不计其数。灵前摆了京畿周遭十几个道观寺庙作法事的场合,道士做水陆道场,和尚念经祈福,这边歇下那边起来,鼓磬声诵经声不绝于耳,绕梁不散,府中香烟缭绕,半条街上空气中都弥漫着焚香的味道。京城的皇亲国戚高官显爵们纷纷上门祭拜,这一拨还没有走,那一拨又赶了来,停在公府门前的车马逶迤连绵,足足有两里路长。楚国公的丧事,可以说是惊动了半个长安城。士民百姓连着几天都在说着这个话题,口口相传,惊叹着皇亲国戚的豪富和奢靡。
忙了几天,好歹让武攸暨入土为安。太平公主累得精疲力竭,来不及修养生息,她就把窦怀贞招了来,询问这几天皇城之中有何动静。
窦怀贞说:“大的事情似乎没有,小的事情嘛,也不多,其中大一点的,就是荆州长史崔日用突然来了京城。”
太平公主靠在榻上,慢悠悠地问道:“他为什么来京城?”
“不知道。”
“是阿瞒召他进京的?”、
“下官打听了一下,吏部说圣上并没有让他们行文招崔日用进京。”
“抵京后,崔日用有何行止?”
“前日,他去了武德殿。”
“进去了多久?”
“时辰不短。”
太平公主一脸的轻蔑:“这个三姓家奴,反复无常的小人,此番进京,一定是向阿瞒邀宠献媚来了。”
窦怀贞谄媚地说:“殿下,阿瞒表面上看着温良忠厚,骨子里的阴狠不下于李建成和李长吉啊,难怪得崔日用都要谄媚于他。”
“这一点,太平比你更清楚。”
“是是,殿下圣明烛照,什么事情也瞒不过您去。依臣看来,崔日用此次进京,必然是迎合于阿瞒,进献对付吾等的计策。”
“何以见得?”
“朝中并无召见,他急急忙忙地赶到长安,一到长安就钻进了武德殿,不是为了对付吾等,又是为了何事呢?”
太平公主“哼”了一声:“对付吾等?!看看朝中,有几人依附于阿瞒?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谅他也还不敢轻举妄动,敢于拿我们开刀!”
“杜事之于前,易也。阿瞒狡诈过人,我们不得不防。殿下,楚国公身后诸事完备,您已无后顾之忧,是该放手一搏了。”
太平公主点头同意:“好罢,既然早晚都要动手,晚动手不如早动手。你去知会他们几位,时间就定在七月初四,还是按原先定的计策行事。”
“然!”
窦怀贞恭顺地退了出去。太平公主站起身,只觉得周身发热,一股激情在她胸中激荡,几乎不能自已。眼前出现了母亲的幻象,她面目模糊,眉眼不明,看不清她是笑是怒,是喜是忧。一想到自己也可能像母亲一样,把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冕冠戴在头上,太平公主就按捺不住心中的亢奋,她对着母亲的幻想嫣然一笑:“母亲,大圣皇帝,如果您泉下有知,知道你的女儿和你一样,把大唐的江山握在掌中,您是为我太平高兴,还是为太平担忧?太平只想对您说一句:女儿秉承了你的智慧,秉承了你的胆气,一定会像您一样,有掀天揭地之胆,有摧枯拉朽之力,有倒海翻江之势,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名垂千古,万世景仰。那样,太平就没有辜负您生前对太平的看重,没有辜负您对太平的宠爱。
窦怀贞没有猜错,崔日用是特地进京向明皇进言来了,他的意思只有一个:当机立断,彻底地解决掉太平公主一党。
事涉机密,明皇单独召见了崔日用。武德殿中,只有他们君臣二人对坐。崔日用目视着明皇,忧心忡忡地说道:“圣上身边危机四伏,臣下在荆州已有听闻,臣下深为圣上担忧啊。”
明皇却故作轻松,自我解嘲地说道:“崔爱卿,离京久了,怎么变得这般疑神怪鬼的了?也不仅仅是你这么想,前些时候,张说还平白无故地让人把一把刀进献给朕。崔爱卿,你们几位重臣是想得太多了吧?朕如今是君临天下的九五之尊,放眼天下,哪个敢跟朕过不去,哪个吃了熊心豹胆,敢在朕身边安置机关?”
“微臣虽然愚钝不堪,但是,陛下是话里有话,话中有话,微臣心中一清二楚。”崔日用挪动身体,靠近了明皇:“陛下心如明镜,朝中哪些人要大胆妄为,陛下自然一目了然。”
明皇看了崔日用几眼,长叹一声:“说得不错,朕确实是早就了如指掌,可惜,投鼠忌器啊,急切之中无法下手。”
“臣知道,圣上之所忧所虑。”
“是呀,至亲骨肉,刀兵相向,惹天下嗤笑,更有史笔如铁,若是留下一段文字,万世人都要说朕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了。”
“只为了‘仁义’二字,而不顾其余,丢了江山不说,若是还要搭上圣上万金之躯,那后世更有不好听的话要说了!说上千年万年,陛下脸上无光不说,我等臣子此时又有何面目在朝为臣?!”
“那爱卿你又有何话要说?“
“是公主她先行不义,要夺陛下帝位,搅乱江山朝堂。陛下大义灭亲,除掉公主,为社稷扫除奸佞,安定民心,是行大仁大义于天下,史笔如铁,定要赞颂陛下大贤大德,当为帝王万世师表。”
明皇嘿然,两只手下意识地对搓,沉吟着,一时没有说话。
崔日用探寻地看着明皇:“陛下还有何疑虑?”
明皇的眼光闪烁不定:“师出无名!”
“平逆讨贼,稳固朝堂!平定天下,安抚百姓!条条是理,条条理都在陛下手上,拿出去,哪个敢不服,哪个又敢不遵?!”
明皇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
得了明皇褒奖,崔日用更是来了精神:“臣在荆州,就耳闻公主不日即将发起宫闱之变,篡取帝位,效仿大圣皇帝,独掌朝纲。陛下再听之任之,祸不远矣。因此,微臣急急进京,面陈陛下。时不我待,已经到了下手肃清朝堂的时候了!再不可举棋不定。养痈遗患,后悔莫及!”
明皇咬着细密的牙齿:“朕也早就想一举平定此患,可是,姑母势力太大,怕一时碰她不动,反而被她所伤,因而才再三踟蹰。”
“想当年陛下还是临淄王的时候,手上并无一兵一卒,尚且敢于揭竿而起,灭了韦氏一党。当太子的时候,太平一伙也是咄咄逼人,屡屡欺凌圣上,那时要想动她,不能明里诛杀,只有倚靠计谋。而今,陛下执掌天下,大权在握,只要下一纸诏书,就是明令取太平性命,四海之内,哪个又敢于违逆不遵?!”
明皇坐直了身体,昂起了颈项,眼睛灼灼放出光来,似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但是,很快地,眼里的光又黯淡了下来:“什么都好说,朕如今惟有一怕,始终不能释怀,因而才彷徨至今。”
“敢问陛下有哪一怕?”
“怕惊动了太上皇。”
崔日用听了,连连点头:“陛下诚孝之君,有此虑不足为怪。”他一瞬目,正色说道:“既然身为天子,诚孝当为立身之本!而天子之孝又与常人不同。天子之孝,就在于安定天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太上皇百无忧思,这岂不是最大的孝道?!反之,朝廷内存忧患,天下则不得安宁,太上皇忧国忧民,不能乐享天年,这岂不是最大的不孝?!”
所有的疑虑都被巧舌如簧的崔日用一一排解,明皇心情豁然开朗:“好,朕如今已无所顾忌!就依你等所奏,与姑母决一雌雄!”
崔日用又进言道:“既然决心已下,陛下可先把御林军收于掌握之中,再依次诛杀逆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复大内,只取首犯性命,而不大动干戈,那么,太上皇便安然如山,一点都不会被惊吓到的。”
明皇十分高兴,拍着崔日用的肩膀说:“你也不要离开长安了,就留在朕的身边,有事也好当面商议。”
第二天,明皇即下制,任命崔日用为吏部侍郎。
当晚,王皇后王菱侍寝。明皇多日的心病已去,心情舒畅,与王皇后颠鸾倒凤,云雨甚欢。夜深了,明皇还没有睡意,搂着王皇后说东道西的。
王皇后惊奇地问道:“三郎,你今天是怎么了?往日里心事重重,长吁短叹的,今天怎么兴致这么高,连觉都不想睡了,明天你不上朝了?”
“要上啊。”
“那你还不睡?”
“心里头高兴,睡不着啊。”
“有什么乐事,说出来让臣妾听听,让臣妾也陪着三郎高兴高兴。”
明皇把嘴对着王皇后的耳朵:“朕告诉你吧,今天,朕已然下了决心,就在近几日内,要收了姑母这个老妖精。”
“好哇好哇,你早就该下这个决心了。”王皇后在被窝里拍起手来:“这才是三郎本色!”
“以前就没有本色,就不是三郎我了?”
“是没有本色嘛。姑母都骑到你的头上肆意妄为了,你也就忍之受之,受了她的气,不敢当面发作,只敢回宫来摔杯砸碗,对着臣妾和宫女们撒气。臣妾还以为你就甘心情愿让她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一辈子哩。到末了。她像大圣皇帝一样,南面称王,你就当个高宗、中宗,忍气吞声了事。”
明皇被她说得有些不高兴了:“你就把朕看得这般没有出息?”
“你既然已经决心要收了姑母,那从前就是臣妾错看你了。”
明皇翻身仰面朝天地躺着,过了一阵,他伸手搂过王皇后,低声问道:“哎,你怕不怕?”
“臣妾怕什么?”
“姑母在朝中势力大得可怕,好多高官重臣都是她的人,追随于她的鞍前马后。这次若是失了手,皇帝当不成不说,连这条小命都保不住。你是朕的皇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姑母怕是也饶你不过。”
王皇后慨然道:“你也忒小看臣妾了。”
“你不怕被砍了头,当个断头鬼?”
“不怕!”王皇后声高气足:“你忘了,三年前你进宫去清除韦后一党,那时你啥也不是,就是个无职无权的小王爷,失了风跑不掉也是要满门抄斩的,臣妾怕了没有?!现如今你是皇帝,天下之主,臣妾还有什么可怕的!”
“好!”明皇由不得动了真情,两臂环抱,把王皇后搂得更紧:“你就是我李隆基的长孙皇后,朕一辈子都要宠你爱你!”
“罢了罢了!”王皇后嗤之以鼻:“跟了你这么些年,臣妾能透过你李三郎的皮,看到你李三郎的骨头!你李三郎就是大唐朝地地道道的头号风流种子,才当了几天皇帝,后宫都快住不下了。你现在说得好听,等遇到了一个狐媚子妖精,你怕是就把臣妾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连看一眼都懒怠的。”
明皇漫不经心地听着王皇后说话,脑海里却浮现出了一个俏丽的面庞,她是武三思的侄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算起来是他的一个小表妹。恒安王死得早,武后把她收在宫中抚养,对她十分怜爱,武后薨逝后,她的地位便一落千丈,甚至于到了无人理睬的地步,沦落入了宫女队中。那天在大明宫中见了她一面,芙蓉如面,蛾眉疏淡,恍然一瞥,有摄魂夺魄之力。明皇情不自禁,对她生出了无限的喜爱,把她的倩影深深地刻画在心中。此时,心里想着她,嘴上却甜言蜜语地敷衍王皇后:“不会不会,你放心好了,绝不会的。”
“皇天在上,他可是听见了三郎你今天说的这些话的。”
“好吧好吧,朕现在就对天发誓,无论富贵生死,绝不忘记皇后的恩德,此生一定与她白头偕老,同享天年。”
明皇立下了弘誓,王皇后没有多加理会,却为他即将发动的行动谋划起来:“姑母那边有几个领兵的将军,你不找几个得用的人,御林军一杀出来,你就没有没有退路了。”
“这个朕知道。”
“还是叫臣妾的哥哥跟在你的身边吧,他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紧要关头还是能为你抵挡一阵的。”
“跟上回诛杀韦后时一样,自然少不了他的。”
“你就放手去干吧,三郎,打败了姑母,除掉了她对你的压制,你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皇帝,才能放心大胆地治理天下。三郎,你可记住啊,不管成败与否,生生死死,臣妾都是你的人。”
“朕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