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黛玉初入荣国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红楼梦易读本最新章节!
回来说林黛玉,自从她离船登陆那一刻起,荣国府早已派好轿子,和运输行李的马车在岸边等候。黛玉早听母亲提过,外祖母家与众不同。近来她见识到的几位地位较低的仆人,衣食住行已经很是奢华,可想而知,府邸之内更是非同凡响。因此,林黛玉每走一步、每说一句都极其谨慎,生怕言行有失,遭人嘲笑。
从上了轿子,进入城中,她后从纱窗往外看,发现街道上热闹非凡,人潮熙攘,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走了半天,才看到街北有两只大石狮子,后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兽头大门,门前站着十多位穿戴华丽的人。大门不开,人们只从两侧角门进出。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赫然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心想:“这应该是外祖父家的长房。”
随后,轿子继续向西前行,一段路程后,见到另一座同样规格的三开间大门,这就是荣国府了。但轿子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拐进了西侧角门。
轿夫抬轿前行一段,即将转弯时停下并退去。后面的婆子们纷纷下轿,快步跟上。接着,换上了三四个衣着整洁、约十七八岁的小厮,重新抬起轿子又前行一段。最终在一座垂花门前停了下来。
小厮们退出,才有一群婆子走上前,掀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中间是宽敞的穿堂。穿堂中间立有一座紫檀木框架、镶嵌大理石的大屏风。绕过屏风,有一座小巧的三开间厅堂,这后面便是主体的正房大院了。院子里正前方矗立着五间雕梁画栋的上房,两旁配以穿山式游廊及厢房,廊下挂满了各种鹦鹉、画眉等鸟儿。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她们进来,便忙都笑迎上来,说道:“老太太刚才还在念叨呢,正巧你们这就到了。”话音未落,已有三四个人争相拉起门帘,同时有人通报:“林姑娘到啦!”
黛玉刚进屋,就看见两个人扶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向她走来。她立刻认出这是外祖母。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外祖母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周围站着的仆人们见状,也都掩面哭泣,黛玉自己也哭个不停。过了一会儿,在众人的安慰下,她们的情绪才渐渐平复,这时黛玉才正式拜见了外祖母。
这位老太太就是冷子兴提到过的史老太君,也就是贾赦和贾政的母亲。接着,贾母逐一给黛玉介绍:“这是你的大舅妈,这是你的二舅妈,这位是你已故大哥珠儿的妻子,珠大嫂。”黛玉依次向她们行了礼。贾母又对众人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不用上学去了。”大家答应了一声,就有两个人出去了。
很快,就有三个奶妈和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小姐走来。
第一个小姐体态微胖,中等身材,脸颊红润如荔枝,鼻子细腻如鹅脂,性情温柔内敛,看着亲切。
第二个小姐溜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型,眼神灵动,满腹才情,超凡脱俗。
第三个小姐年纪尚小,个子不高。
不管是头戴的钗环,还是身着的裙袄,三姐妹都是一样的装扮。
黛玉立刻起身迎上前去行礼,相互认识后,大家各自落座。丫鬟们倒上了茶来。谈论的无非是黛玉的母亲是如何生病、请医吃药,以及如何离世、办理丧事等。提及此事,贾母再次悲从中来,她说:“我这些儿女,最疼的就是你母亲,如今她竟先我一步离开人世,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看到你,叫我怎能不伤心!”说完,把黛玉搂在怀中,又忍不住哭泣起来。众人赶紧安慰劝解,贾母的情绪这才渐渐平复。
大家看到黛玉年纪虽小,但言行举止不落俗套。虽然体弱瘦削,却又自然流露出一种风流态度,便得知她有不足之症,便问:“平时吃什么药?为何不尽快治疗?”黛玉回答:“我自小就这样,从能吃饭开始就一直吃药,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家里请过很多名医,开了各种药方,都没什么效果。在我三岁那年,有个癞头和尚来我家,说要带我出家修行。我父母当然不同意。和尚又说:‘既然舍不得她,恐怕这病一辈子也好不了。真想治好,除非从此以后再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所有外姓亲戚朋友一概不见,才能平平安安度过此生。’他讲得疯疯癫癫,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现在我还是在服用人参养荣丸。”贾母听后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让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话音刚落,后院传来一阵笑声,外面有一个人说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中疑惑:“大家都静悄悄的,恭敬有加,这人是谁,如此放肆无礼?”正思索间,一群侍女簇拥着一位女子从后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服饰华美,宛若天仙。
她头戴镶嵌珍珠的金丝八宝发髻,插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脖子上挂着黄金镶龙纹的璎珞圈;腰间系着豆绿色宫绦,和双鱼比目玫瑰佩;
身穿金线刺绣的蝴蝶图案的大红缎子紧身衣,外面套一件五彩石青色银鼠皮褂;
下配翠绿色撒花洋绉裙。
生着一对丹凤三角眼,两条柳叶般的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
面容含笑却自带威严,未开口已闻其笑声。
黛玉赶忙起身迎接。贾母笑着解释:“你不认识她,她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方俗称‘辣子’,你叫她‘凤辣子’就好了。”
黛玉正不知怎么称呼,众姐妹忙告诉她:“这是琏嫂子。”尽管黛玉从未见过此人,但她记得母亲提过,大舅舅贾赦的儿子贾琏,娶的是二舅妈王氏的娘家侄女,她就是自小被当作男孩抚养的,贾琏的妻子,学名叫做王熙凤。于是,黛玉忙行礼,以“嫂”称呼。
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随后领她到贾母身旁坐下,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见了!瞧这通身的气派,根本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时刻把她挂在嘴边,记在心上。只是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手帕拭泪。
贾母笑答:“我刚好些,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体虚弱,我们才刚安抚了,别再提这些了。”王熙凤听后,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把老祖宗给忘了。该打,该打!”又忙握着黛玉的手询问:“妹妹几岁了?上过学吗?现在吃什么药?在这儿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都搬进来了吗?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清理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话音未落,已经摆上了茶果点心等。熙凤亲自端上茶水和点心。二舅妈问她:“这个月的工资发了吗?”凤姐回答:“已经都发完了。刚才我带人去后楼找缎子,忙活了半天也没找到太太昨天说的那种,是不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说:“有没有,没什么要紧的。”接着又说:“该顺手拿出来两匹给你这妹妹做衣服的,等晚上记得让人再去拿,可别忘了。”熙凤回道:“这事我倒是料到了,知道妹妹这两天会到,所以已经准备好料子了,就等着太太回去看了再送过来。”王夫人听后微微一笑,点头不语。
说完茶果已经撤了,贾母让两位老嬷嬷带着黛玉去拜见她的两位舅舅。此时,贾赦的妻子邢氏立刻站起来,笑着提议:“我陪外甥女过去吧。”贾母笑道:“正是呢,你就一起去吧,也不用再过来了。”邢夫人应声“是”,然后便领着黛玉向王夫人告辞,众人将她们送到穿堂前。
回来说林黛玉,自从她离船登陆那一刻起,荣国府早已派好轿子,和运输行李的马车在岸边等候。黛玉早听母亲提过,外祖母家与众不同。近来她见识到的几位地位较低的仆人,衣食住行已经很是奢华,可想而知,府邸之内更是非同凡响。因此,林黛玉每走一步、每说一句都极其谨慎,生怕言行有失,遭人嘲笑。
从上了轿子,进入城中,她后从纱窗往外看,发现街道上热闹非凡,人潮熙攘,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走了半天,才看到街北有两只大石狮子,后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兽头大门,门前站着十多位穿戴华丽的人。大门不开,人们只从两侧角门进出。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赫然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心想:“这应该是外祖父家的长房。”
随后,轿子继续向西前行,一段路程后,见到另一座同样规格的三开间大门,这就是荣国府了。但轿子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拐进了西侧角门。
轿夫抬轿前行一段,即将转弯时停下并退去。后面的婆子们纷纷下轿,快步跟上。接着,换上了三四个衣着整洁、约十七八岁的小厮,重新抬起轿子又前行一段。最终在一座垂花门前停了下来。
小厮们退出,才有一群婆子走上前,掀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中间是宽敞的穿堂。穿堂中间立有一座紫檀木框架、镶嵌大理石的大屏风。绕过屏风,有一座小巧的三开间厅堂,这后面便是主体的正房大院了。院子里正前方矗立着五间雕梁画栋的上房,两旁配以穿山式游廊及厢房,廊下挂满了各种鹦鹉、画眉等鸟儿。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她们进来,便忙都笑迎上来,说道:“老太太刚才还在念叨呢,正巧你们这就到了。”话音未落,已有三四个人争相拉起门帘,同时有人通报:“林姑娘到啦!”
黛玉刚进屋,就看见两个人扶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向她走来。她立刻认出这是外祖母。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外祖母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周围站着的仆人们见状,也都掩面哭泣,黛玉自己也哭个不停。过了一会儿,在众人的安慰下,她们的情绪才渐渐平复,这时黛玉才正式拜见了外祖母。
这位老太太就是冷子兴提到过的史老太君,也就是贾赦和贾政的母亲。接着,贾母逐一给黛玉介绍:“这是你的大舅妈,这是你的二舅妈,这位是你已故大哥珠儿的妻子,珠大嫂。”黛玉依次向她们行了礼。贾母又对众人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不用上学去了。”大家答应了一声,就有两个人出去了。
很快,就有三个奶妈和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小姐走来。
第一个小姐体态微胖,中等身材,脸颊红润如荔枝,鼻子细腻如鹅脂,性情温柔内敛,看着亲切。
第二个小姐溜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型,眼神灵动,满腹才情,超凡脱俗。
第三个小姐年纪尚小,个子不高。
不管是头戴的钗环,还是身着的裙袄,三姐妹都是一样的装扮。
黛玉立刻起身迎上前去行礼,相互认识后,大家各自落座。丫鬟们倒上了茶来。谈论的无非是黛玉的母亲是如何生病、请医吃药,以及如何离世、办理丧事等。提及此事,贾母再次悲从中来,她说:“我这些儿女,最疼的就是你母亲,如今她竟先我一步离开人世,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看到你,叫我怎能不伤心!”说完,把黛玉搂在怀中,又忍不住哭泣起来。众人赶紧安慰劝解,贾母的情绪这才渐渐平复。
大家看到黛玉年纪虽小,但言行举止不落俗套。虽然体弱瘦削,却又自然流露出一种风流态度,便得知她有不足之症,便问:“平时吃什么药?为何不尽快治疗?”黛玉回答:“我自小就这样,从能吃饭开始就一直吃药,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家里请过很多名医,开了各种药方,都没什么效果。在我三岁那年,有个癞头和尚来我家,说要带我出家修行。我父母当然不同意。和尚又说:‘既然舍不得她,恐怕这病一辈子也好不了。真想治好,除非从此以后再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所有外姓亲戚朋友一概不见,才能平平安安度过此生。’他讲得疯疯癫癫,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现在我还是在服用人参养荣丸。”贾母听后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让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话音刚落,后院传来一阵笑声,外面有一个人说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中疑惑:“大家都静悄悄的,恭敬有加,这人是谁,如此放肆无礼?”正思索间,一群侍女簇拥着一位女子从后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服饰华美,宛若天仙。
她头戴镶嵌珍珠的金丝八宝发髻,插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脖子上挂着黄金镶龙纹的璎珞圈;腰间系着豆绿色宫绦,和双鱼比目玫瑰佩;
身穿金线刺绣的蝴蝶图案的大红缎子紧身衣,外面套一件五彩石青色银鼠皮褂;
下配翠绿色撒花洋绉裙。
生着一对丹凤三角眼,两条柳叶般的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
面容含笑却自带威严,未开口已闻其笑声。
黛玉赶忙起身迎接。贾母笑着解释:“你不认识她,她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方俗称‘辣子’,你叫她‘凤辣子’就好了。”
黛玉正不知怎么称呼,众姐妹忙告诉她:“这是琏嫂子。”尽管黛玉从未见过此人,但她记得母亲提过,大舅舅贾赦的儿子贾琏,娶的是二舅妈王氏的娘家侄女,她就是自小被当作男孩抚养的,贾琏的妻子,学名叫做王熙凤。于是,黛玉忙行礼,以“嫂”称呼。
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随后领她到贾母身旁坐下,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见了!瞧这通身的气派,根本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时刻把她挂在嘴边,记在心上。只是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手帕拭泪。
贾母笑答:“我刚好些,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体虚弱,我们才刚安抚了,别再提这些了。”王熙凤听后,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把老祖宗给忘了。该打,该打!”又忙握着黛玉的手询问:“妹妹几岁了?上过学吗?现在吃什么药?在这儿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都搬进来了吗?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清理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话音未落,已经摆上了茶果点心等。熙凤亲自端上茶水和点心。二舅妈问她:“这个月的工资发了吗?”凤姐回答:“已经都发完了。刚才我带人去后楼找缎子,忙活了半天也没找到太太昨天说的那种,是不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说:“有没有,没什么要紧的。”接着又说:“该顺手拿出来两匹给你这妹妹做衣服的,等晚上记得让人再去拿,可别忘了。”熙凤回道:“这事我倒是料到了,知道妹妹这两天会到,所以已经准备好料子了,就等着太太回去看了再送过来。”王夫人听后微微一笑,点头不语。
说完茶果已经撤了,贾母让两位老嬷嬷带着黛玉去拜见她的两位舅舅。此时,贾赦的妻子邢氏立刻站起来,笑着提议:“我陪外甥女过去吧。”贾母笑道:“正是呢,你就一起去吧,也不用再过来了。”邢夫人应声“是”,然后便领着黛玉向王夫人告辞,众人将她们送到穿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