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国之利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新宋传最新章节!
王吉和严怀荣此时都不敢说话,静静的带着,心中想着着陈知昱也太大胆了,竟然敢质疑祖宗之法,心中想着等会官家怪罪自己要不要求情,要是求情,官家会不会罚自己。
“太祖制法,解决当下问题吗?”仁宗被陈知昱的话镇住了,低声囔囔道,也是,他是皇帝,以往谁敢在他面前质疑祖宗之法,都是以祖制限制压制他的。
“官家,所谓的制度设计,只能是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人之力不可能对抗整个历史的演进历程。秦皇一统天下、汉武远征匈奴、唐宗开元盛世、那一个不是惊才艳艳,但是他们的政策就能安万年基业?其后的皇帝谨守祖宗家法,不予变革,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人不可能承受数百年的责任。百年后,陛下未尝不是祖宗?”陈知昱见状,知道仁宗是动心,又给打了一剂强心针。
陈知昱话毕,房间中就静了下来,落针可闻。过了好一会仁宗突然盯着陈知昱道:“君泽,汝觉朕可当得明君?”
仁宗喊的是陈知昱的字,这就是非常亲近了,比爱卿还亲近,这是一般宰辅的待遇啊。
“陛下当为万世仁君,名垂千古!”这倒不是陈知昱吹捧,宋仁宗以仁流传千古,这倒是真的。
“仁君?不是明君,而是仁君?”仁宗淡淡说到,陈知昱刚想开口,却被仁宗举手制止了:“如何,方为千古明君?”
“臣以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陈知昱为了这个大宋也是拼了,连张载的圣言都搬了出来。
“好,好,好,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朕此生当以此行事,以此为铭。”仁宗这是真的高兴了,连续三个好,道尽自己的满意。
古人信言由心生,本来仁宗还有一些担心陈知昱有别的心思,但此言一出,扫尽仁宗心中的其他的想法,能说出这种言论的人,必然是一代名臣,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且文正公一生也是以此行事。
“若裁兵,可会引起不可预计的效果?若外敌入侵如何?若军中将士不满如何?”仁宗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其他的他不担心,而且此时的他盲目相信陈知昱,觉得既然他能出来,应当是有对策了。
“陛下不必担心,臣以为军中之事当询军中之人。至于外敌入侵,臣有一物想献于陛下。”
“何物?”
“陛下请随臣来。”
陈知昱再次带着仁宗来到陈家后院,然后让罗晋拿出了连弩和一块铁板。。
“此是何物?看着像弩。”仁宗看着罗晋手中的连弩道。
“陛下稍等。”陈知昱先是回答了仁宗的问题,然后又对严怀荣道:“严都知,不知你带来的护卫可有内甲?”
“有!”作为皇帝的护卫,随时有可能要帮皇帝挡刀剑,不装备内甲怎么行。
“如此,请其中一位脱下内甲一用!”陈知昱拱手道。
严怀荣看向仁宗,仁宗点了点头,严怀荣这才让人给了陈知昱一件内甲。
“劳烦严都知,再试一下这块铁板,看这个铁板可比将士的军甲厚!”陈知昱再次说道。
这次严怀荣也不墨迹,直接一拳砸向铁板,铁板被砸了个拳型出来,将铁板递给罗晋后才道:“比一般的军甲厚。”
“好,罗晋准备!”陈知昱笑道。
罗海将铁板内甲后面,又将两物固定在树上,罗晋持弩而射,三息五射,五射皆穿铁板入内甲中树。
也就是每一射只用了两秒不到,这就很夸张了,要知道,古代人平均一射要十来秒。随即罗晋装箭再射,用时十息左右。又是五射,连中铁板。
仁宗等人都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禀陛下,此物为连弩,乃家祖生前研图,后因调动留在里长安家中,我于月前,加以改造,才得以成型,此物射出,百步之内可破甲而入,此物三息可发出五射,五射之后需重新上箭,十息之内可再发五射。”陈知昱介绍道,当然这东西不是陈尧咨留的,而是陈知昱根据后世军用连弩复原出来的。但是他可不敢说是自己弄的,只能说是陈尧咨弄的,自己只是精改了一下,反正陈尧咨生前箭术无双,大家都知道。
“爱卿啊,今日你可是让朕惊喜不断啊,此乃军功。有此神器,大宋何不能开万世太平?”仁宗终于知道陈知昱裁军的信心何来了,转头对着严怀荣道:“去,派人将狄相,杨相,以及政事堂的三位相公寻来,就说我请他们吃饭。”
狄相指的是狄青,此时狄青任枢密使,也就是枢相。杨相指的是杨察,时任三司使,称之计相。政事堂是刘沆,陈执中和程戡,分别是首相,次相和末相。
“是!”严怀荣立马就安排了人去请人过来,而陈知昱听仁宗的意思今晚又多了几个人在家吃饭,只好让管家早些准备。
“冗兵问题若能解决,爱卿当为首功,至于冗官,冗费你也具体说说。”再次回到正厅,仁宗开口道。
于是陈知昱又把冗官以及冗费的事大概说给了仁宗听。
宋朝政权由陈桥兵变自上而下取得,为防止唐朝朋党之争重演,宋增设官职、广任官僚,以达分权制衡、巩固皇权的目的。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在中央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枢密院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分割了宰相的兵权。又设三司,下设盐铁、户部、度之三部,掌管天下赋税,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即便如此,宋朝统治者仍不放心,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进一步削弱相权。一番操作下来,宋代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中央都成这样了,别说地方,至道三年大宋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这个时候就有二十一路,也就是仁宗上位后才没增加。
路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路以下设州、县等行政机构。各路设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通称‘监司’,分别掌管兵民、财赋、司法、救恤。地方财权、兵权、司法权直接收归中央,杜绝了地方割据的根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吏担任知州,并且规定三年一替。后又在各州设立通判官,使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削弱知州的权力。
此时地方还设立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官职,地方官员人数众多,权力分散,就无法与中央政府进行抗衡。也造成地方官僚机构重复设置,人数众多。
“臣早先说过,羊毛出自羊身上,官员俸禄,军费以及各项朝廷开支都来源于百姓,十羊九牧可是长久之策?”陈知昱先是讲了现有官制弊端,由于这些问题范仲淹等名臣也能看到,只是没有陈知昱说的这么具体,所以这一点仁宗很容易接受。
此外恩荫制和扩大化的科举取士,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考一个学士便可荫几十人,即一人当官,家族沾光,不仅儿子,亲属也可以当官。其次,为压制武将势力,宋科举取士人数远多于历代,还专为久试不中、年老无成的举人设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于积怨造反。
“...,此时官员已经超过万五之数,此数未算上数倍于官的吏以及百余万士兵。陛下可知如此下去的再过十年,二十年,官员将会增加到多少?”陈知昱将情况说与仁宗知道后,对着仁宗问道。
“两万,三万?”仁宗心想这一算还真是可怕。
“十年后当时三万之数,二十年后当有五万之数,陛下可曾想过,到时候那怕朝廷收入连年增加,怕是也入不敷出吧?”陈知昱自己也算着,一算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科举乃纳才之道,不可断。不过萌官一道却是要想法子去除。爱卿可有其他方法说与朕听?”仁宗心中比谁都明白。
“科举自然不能断,此事也许从长计划,不然就如庆历年间一样,被扼杀于摇篮之中。”陈知昱自然不会傻到劝仁宗断了科举之路:“此事当徐徐图之,急不得,陛下正值风华正茂,有的是时间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冗费呢?”仁宗经历了庆历新政,自然深知要解决冗官之事急不得。
“解决冗费的根本在于解决冗官和冗兵,两事一平,冗费自然迎刃而解。”
“陛下,狄公和陈相到了。”此时陈家的正厅已经被严怀荣的人接管了,负责通禀的是另外一个跟着仁宗身边的小太监。
“请进来吧,这又不是在宫中,没那么多的规矩。”
“是!”
随后陈知昱就看到两个人走了进来,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看起来颇有精神,另外一个则是脸上刺着字的帅大叔,此时陈知昱才知道后世说狄青丑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这明显是帅帅的大男孩,完美的身材,脸上的刺青让他更显威武。
“见过官家!”陈执中和狄青同时和仁宗见礼。
“无需多礼,都坐。”仁宗摆摆手,示意自在点。
“见过陈相,见过狄公。”陈知昱也很知趣的和两个人见礼。
“陈中舍不必多礼。”陈执中对于陈知昱的映像还是很不错的,狄青也是点点头让陈知昱不用客气。
过了半刻钟左右,正厅就坐满了人,把陈知昱丢到一边这算是大宋的最高会议了吧?
看着人都到齐了,仁宗起身道:“既然人齐了,今日太子中舍人陈卿家献了一物于朝廷,朕觉得有必要与诸位分享一下。”说着就起身带着众人又来到了陈家后院。
“刘相,陛下这是准备做什么啊?”走在后面的计相杨察偷偷问了刘沆一句。
“老夫也不知道,神神秘秘的,刚才你们没来的时候,他就说是觉得陈家的饭菜好吃,让我们来吃饭的。”刘沆也偷偷的回了一句。
“君泽,让你的人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后院中,仁宗对着陈知昱道。
王吉和严怀荣此时都不敢说话,静静的带着,心中想着着陈知昱也太大胆了,竟然敢质疑祖宗之法,心中想着等会官家怪罪自己要不要求情,要是求情,官家会不会罚自己。
“太祖制法,解决当下问题吗?”仁宗被陈知昱的话镇住了,低声囔囔道,也是,他是皇帝,以往谁敢在他面前质疑祖宗之法,都是以祖制限制压制他的。
“官家,所谓的制度设计,只能是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人之力不可能对抗整个历史的演进历程。秦皇一统天下、汉武远征匈奴、唐宗开元盛世、那一个不是惊才艳艳,但是他们的政策就能安万年基业?其后的皇帝谨守祖宗家法,不予变革,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人不可能承受数百年的责任。百年后,陛下未尝不是祖宗?”陈知昱见状,知道仁宗是动心,又给打了一剂强心针。
陈知昱话毕,房间中就静了下来,落针可闻。过了好一会仁宗突然盯着陈知昱道:“君泽,汝觉朕可当得明君?”
仁宗喊的是陈知昱的字,这就是非常亲近了,比爱卿还亲近,这是一般宰辅的待遇啊。
“陛下当为万世仁君,名垂千古!”这倒不是陈知昱吹捧,宋仁宗以仁流传千古,这倒是真的。
“仁君?不是明君,而是仁君?”仁宗淡淡说到,陈知昱刚想开口,却被仁宗举手制止了:“如何,方为千古明君?”
“臣以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陈知昱为了这个大宋也是拼了,连张载的圣言都搬了出来。
“好,好,好,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朕此生当以此行事,以此为铭。”仁宗这是真的高兴了,连续三个好,道尽自己的满意。
古人信言由心生,本来仁宗还有一些担心陈知昱有别的心思,但此言一出,扫尽仁宗心中的其他的想法,能说出这种言论的人,必然是一代名臣,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且文正公一生也是以此行事。
“若裁兵,可会引起不可预计的效果?若外敌入侵如何?若军中将士不满如何?”仁宗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其他的他不担心,而且此时的他盲目相信陈知昱,觉得既然他能出来,应当是有对策了。
“陛下不必担心,臣以为军中之事当询军中之人。至于外敌入侵,臣有一物想献于陛下。”
“何物?”
“陛下请随臣来。”
陈知昱再次带着仁宗来到陈家后院,然后让罗晋拿出了连弩和一块铁板。。
“此是何物?看着像弩。”仁宗看着罗晋手中的连弩道。
“陛下稍等。”陈知昱先是回答了仁宗的问题,然后又对严怀荣道:“严都知,不知你带来的护卫可有内甲?”
“有!”作为皇帝的护卫,随时有可能要帮皇帝挡刀剑,不装备内甲怎么行。
“如此,请其中一位脱下内甲一用!”陈知昱拱手道。
严怀荣看向仁宗,仁宗点了点头,严怀荣这才让人给了陈知昱一件内甲。
“劳烦严都知,再试一下这块铁板,看这个铁板可比将士的军甲厚!”陈知昱再次说道。
这次严怀荣也不墨迹,直接一拳砸向铁板,铁板被砸了个拳型出来,将铁板递给罗晋后才道:“比一般的军甲厚。”
“好,罗晋准备!”陈知昱笑道。
罗海将铁板内甲后面,又将两物固定在树上,罗晋持弩而射,三息五射,五射皆穿铁板入内甲中树。
也就是每一射只用了两秒不到,这就很夸张了,要知道,古代人平均一射要十来秒。随即罗晋装箭再射,用时十息左右。又是五射,连中铁板。
仁宗等人都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禀陛下,此物为连弩,乃家祖生前研图,后因调动留在里长安家中,我于月前,加以改造,才得以成型,此物射出,百步之内可破甲而入,此物三息可发出五射,五射之后需重新上箭,十息之内可再发五射。”陈知昱介绍道,当然这东西不是陈尧咨留的,而是陈知昱根据后世军用连弩复原出来的。但是他可不敢说是自己弄的,只能说是陈尧咨弄的,自己只是精改了一下,反正陈尧咨生前箭术无双,大家都知道。
“爱卿啊,今日你可是让朕惊喜不断啊,此乃军功。有此神器,大宋何不能开万世太平?”仁宗终于知道陈知昱裁军的信心何来了,转头对着严怀荣道:“去,派人将狄相,杨相,以及政事堂的三位相公寻来,就说我请他们吃饭。”
狄相指的是狄青,此时狄青任枢密使,也就是枢相。杨相指的是杨察,时任三司使,称之计相。政事堂是刘沆,陈执中和程戡,分别是首相,次相和末相。
“是!”严怀荣立马就安排了人去请人过来,而陈知昱听仁宗的意思今晚又多了几个人在家吃饭,只好让管家早些准备。
“冗兵问题若能解决,爱卿当为首功,至于冗官,冗费你也具体说说。”再次回到正厅,仁宗开口道。
于是陈知昱又把冗官以及冗费的事大概说给了仁宗听。
宋朝政权由陈桥兵变自上而下取得,为防止唐朝朋党之争重演,宋增设官职、广任官僚,以达分权制衡、巩固皇权的目的。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在中央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枢密院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分割了宰相的兵权。又设三司,下设盐铁、户部、度之三部,掌管天下赋税,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即便如此,宋朝统治者仍不放心,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进一步削弱相权。一番操作下来,宋代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中央都成这样了,别说地方,至道三年大宋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这个时候就有二十一路,也就是仁宗上位后才没增加。
路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路以下设州、县等行政机构。各路设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通称‘监司’,分别掌管兵民、财赋、司法、救恤。地方财权、兵权、司法权直接收归中央,杜绝了地方割据的根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吏担任知州,并且规定三年一替。后又在各州设立通判官,使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削弱知州的权力。
此时地方还设立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官职,地方官员人数众多,权力分散,就无法与中央政府进行抗衡。也造成地方官僚机构重复设置,人数众多。
“臣早先说过,羊毛出自羊身上,官员俸禄,军费以及各项朝廷开支都来源于百姓,十羊九牧可是长久之策?”陈知昱先是讲了现有官制弊端,由于这些问题范仲淹等名臣也能看到,只是没有陈知昱说的这么具体,所以这一点仁宗很容易接受。
此外恩荫制和扩大化的科举取士,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考一个学士便可荫几十人,即一人当官,家族沾光,不仅儿子,亲属也可以当官。其次,为压制武将势力,宋科举取士人数远多于历代,还专为久试不中、年老无成的举人设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于积怨造反。
“...,此时官员已经超过万五之数,此数未算上数倍于官的吏以及百余万士兵。陛下可知如此下去的再过十年,二十年,官员将会增加到多少?”陈知昱将情况说与仁宗知道后,对着仁宗问道。
“两万,三万?”仁宗心想这一算还真是可怕。
“十年后当时三万之数,二十年后当有五万之数,陛下可曾想过,到时候那怕朝廷收入连年增加,怕是也入不敷出吧?”陈知昱自己也算着,一算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科举乃纳才之道,不可断。不过萌官一道却是要想法子去除。爱卿可有其他方法说与朕听?”仁宗心中比谁都明白。
“科举自然不能断,此事也许从长计划,不然就如庆历年间一样,被扼杀于摇篮之中。”陈知昱自然不会傻到劝仁宗断了科举之路:“此事当徐徐图之,急不得,陛下正值风华正茂,有的是时间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冗费呢?”仁宗经历了庆历新政,自然深知要解决冗官之事急不得。
“解决冗费的根本在于解决冗官和冗兵,两事一平,冗费自然迎刃而解。”
“陛下,狄公和陈相到了。”此时陈家的正厅已经被严怀荣的人接管了,负责通禀的是另外一个跟着仁宗身边的小太监。
“请进来吧,这又不是在宫中,没那么多的规矩。”
“是!”
随后陈知昱就看到两个人走了进来,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看起来颇有精神,另外一个则是脸上刺着字的帅大叔,此时陈知昱才知道后世说狄青丑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这明显是帅帅的大男孩,完美的身材,脸上的刺青让他更显威武。
“见过官家!”陈执中和狄青同时和仁宗见礼。
“无需多礼,都坐。”仁宗摆摆手,示意自在点。
“见过陈相,见过狄公。”陈知昱也很知趣的和两个人见礼。
“陈中舍不必多礼。”陈执中对于陈知昱的映像还是很不错的,狄青也是点点头让陈知昱不用客气。
过了半刻钟左右,正厅就坐满了人,把陈知昱丢到一边这算是大宋的最高会议了吧?
看着人都到齐了,仁宗起身道:“既然人齐了,今日太子中舍人陈卿家献了一物于朝廷,朕觉得有必要与诸位分享一下。”说着就起身带着众人又来到了陈家后院。
“刘相,陛下这是准备做什么啊?”走在后面的计相杨察偷偷问了刘沆一句。
“老夫也不知道,神神秘秘的,刚才你们没来的时候,他就说是觉得陈家的饭菜好吃,让我们来吃饭的。”刘沆也偷偷的回了一句。
“君泽,让你的人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后院中,仁宗对着陈知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