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先生请赐教姜星火朱棣 > 第三百一十九章 疾苦
第三百一十九章 疾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先生请赐教姜星火朱棣最新章节!
孩童的脚步虚浮无力,偏偏逃走的念头却坚定的很,茅草房里,似乎有什么骇人的东西一般,逼着他迈着小腿往外踉跄而行。
没几步,就“咚”地一下,撞到了姜星火的大腿上,若不是姜星火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险些跌倒在地上。
屋内,一个面色惨白的妇人,勉力扶着门板走了出来,她见到姜星火几人,第一反应不是交涉向他们要回儿子,反而是惊恐。
“你们快走!”
妇人的嗓音不算嘶哑,显然不缺水,只是有些有气无力。
姜星火看了看她鼓鼓囊囊的肚皮,心里大约明白了些什么.不是灌了个水饱,就是吃了涨肚不消化的东西了。
见姜星火几人不走,妇人还想说什么,却不用说了。
身后粥棚里,十几个吃饱了粥的青皮无赖,赤着膊齐齐走了过来。
出乎姜星火意料,接下来发生的,竟然不是什么“村中地痞欺压孤儿寡母,国师路过仗义出手相助”的打脸小混混剧情。
领头纹了一只虎的无赖,看了看几人的衣着,竟是颇为恭谨地说道。
“方才便远远觑见了几位贵客,不敢上前叨扰,可见您几位来了刘婶家,却得冒昧问一句,不知可是刘婶还欠了哪位地主老爷的债?若是不多,我们兄弟几个凑份子替她还了,您也不用进去了。”
说罢,指了指妇人的家,透过门板看去,说一句“家徒四壁”不为过。
“路过。”
姜星火很诚恳:“真是路过。”
领头的‘一只虎’.权且这么称呼他罢,见状倒也爽利,只是抱拳说道:“那还请速速离开村子,待会儿怕是走不脱了。”
“为何?”
姜星火自是不嫌事大,耐心来问。
‘一只虎’还未回答,听得远处传来动静,却是面色陡然一变。
也不与姜星火再做解释,十几个人青皮无赖齐齐返回大槐树下的粥棚,抽了些自制的嫁接武器出来,譬如镰刀加长棍之流。
随后,在‘一只虎’的带领下,向村北头走去。
妇人的气色愈发灰败,可下一瞬,看着倒在地上痛苦不堪的儿子,却慌乱了起来,眼眸中多了一丝生气。
“幺娃,你忍着点。”
妇人褪下儿子的衣衫,竟是拿了根小树枝,帮捂着肚子想要满地打滚的儿子开了眼。
“快了,快了”
小孩不配合,妇人愈发焦急,拉不出粪便来更是疼的小孩哇哇直哭。
“再忍一会儿就好,马上就好了!”妇人说着又加重力道往外拽。
“哇——”
孩子嚎啕大哭,似乎要把心里所有委屈都喊出来。
姜星火看不下去了,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妇人。
“用这个吧。”
妇人接过,看着小瓶子里干净剔透的油脂,一时竟是怔住了。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油。
“快点用吧。”
妇人不再犹豫,有了鱼人膏的帮助,小孩很快排出了堵塞在肚子里的粪便。
眼见着儿子的性命之忧解除,不善言辞的妇人对着姜星火连连叩首。
而姜星火这时候,也终于可以问出他刚才心中的疑惑了。
“方才那些人,不是要吃绝户的?”
妇人一怔,旋即道:“贵人您误会了,他们都是先夫的好友、子侄。”
能跟这些人做朋友想来不会是什么勤恳种地的农人?多半是浪荡子,或是想当侠客的。
“那我见他们都喝了粥。”
旁边的宋礼不好说太多,意思却也很明显。
你们母子俩都这么困难了,这些好友、子侄怎么一口粥都不肯分?
村北头传来了争吵声。
妇人的神色有些焦急。
姜星火开口道:“告诉我们事情的原委,或许我们可以帮伱。”
妇人一咬牙,讲述了一段这几天发生的故事。
——————
妇人的丈夫是洪武十一年出生,今年是永乐元年,周岁算二十五,名叫李六七。
可李六七这老光棍始终没有结亲,他家太穷了,不仅给他娶不起媳妇,他爹自己家的子女还要往外送,也就是过继儿子或者嫁女儿,从而减少口粮的负担。
直到去年,方才娶了死了一个丈夫的妇人,也就是青皮无赖们口中的“刘婶”。
本来全家靠着给隔壁村的地主当佃农,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可今年春天先是大旱,绿苗眼看着枯萎成了黄苗,黄苗又被一场河流改道而来的过境洪水冲了个干净,今年定然是颗粒无收,地主家还有些余粮过活,农民就真的只能等饿死。
李六七的家里除了他和婆娘孩子,现在有父母,大哥大嫂侄儿一家,还有打光棍的二哥,一共九口人,其余的兄弟姐妹,都过继或是嫁出去了。
而家里的米缸,已经只剩爬满了灰尘的浅浅一层米了。
故事来到了李六七的最后一天。
“吱呀~”
缺乏润滑的旧门轴发出了一阵令人牙酸的异响,母亲陈氏背着左手,右手端着个豁了口的泥碗走了进来。
她很虚弱,短短的几步路,便要扶着窗棂缓很久。
“嘘”
李六七接过眼前的泥碗,里面是小半碗浑浊的汤水,中间有些肉沫飘起,见李六七还愣着神,陈氏忙悄声催促道:“赶紧喝啊!”
“这是什么汤,你们喝了吗?”
陈氏看着最心疼的老么,挤出一丝笑意,道:“村头的黄狗炖的,爹娘喝了,你快喝吧。”
李六七没有任何疑惑,他实在是饿极了,他的这副身躯高大雄壮,年轻时跟着拜师学艺过,练过武艺,也曾闯荡过江湖,只是没混出名堂,但在十里八乡倒也有些威望尤其地不耐饿,便毫不犹豫地“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小半碗碗暖和的肉汤下肚,连骨头渣都咀嚼的细碎咽下,李六七恢复了些许力气,不再眼冒金星了。
“谢谢娘。”
仔细地端详着有了精神的小儿子,仿佛是要把他的模样记到自己心头,陈氏满足地笑了笑,她一手端起碗,一手放在肚子前,背身朝屋外走去。
“咣当~”
烟尘升起,泥碗在地上崩碎溅射,陈氏还没踏过门槛,便晕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娘!”“娘!”
屋里屋外同时响起两声焦急的呐喊,李六七和二哥一同踉跄着来到陈氏的身边。
当李六七看到陈氏放在腹部的左手,那齐根而断的几根手指时,似是想起了什么,面色变得铁青,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便要吐出来。
“不能吐!咽回去!”
二哥恶狠狠地说道,直接用手掐住了李六七的喉结,把反胃感硬生生地顶了回去。
“娘——”
一瞬间,李六七仿佛瞎了,他的视野一片白茫茫,耳边也变得听不真切,大滴大滴的眼泪掉了下来。
“起来,这是娘的决定,你要活下去,侄儿和嫂子还等着你把米带回家来呢!”
二哥把李六七搀了起来,好半天,李六七的视力才恢复过来,他看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家,老爹和大哥躺在床上饿的起不来身,大嫂抱着几个月大的侄子,自家媳妇带着前夫的娃,一起从柴房门口怯怯地望着他。
把陈氏扶上炕躺下,熬了些米粒都数得出的米汤灌下去,等了半晌,陈氏方才悠悠转醒,可却虚弱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走,跟二哥去地主家借米。”
他与二哥一路步行,也没走多远,过了一个村,孤庄村的另一头便是地主的家。
地主家自然与他家的茅草屋不同,气派的三进三出瓦房,外面还砌着厚实的围墙,门口恶狗冲着李六七疯狂咆哮,一个家丁听见犬吠,探出头来。
没等多时,穿着一身锦缎裁剪的蓝色印花铜钱员外袍,肥头大耳的地主便来到了门口。
地主的手里拎着一袋沉甸甸的米,他笑眯眯地看着送上门来的李家二兄弟,说了一件事。
沉默过后,地主问道:“决定好了吗?谁来?”
李六七攥着二哥的手,沉声说道:“二哥,让娘她们活下去。”
“好。”
心中有愧的二哥重重地点头,从樊地主手里接过米袋子,转头大步离去。
一滴水珠坠落在地面上,瞬间便被烫碎。
家丁左右包夹着李六七进了门,樊地主家的大门被关上,阳光在身后被隔绝开来,形成再鲜明不过的光暗对比。
出乎李六七的意料,樊地主并没有马上对他做些什么,而是将他安置在了柴房,中午时分甚至还给了他半个黑硬的馍馍果腹。
李六七用唾液慢慢地舔食着混杂了麦麸、沙粒的馍馍,这时候,樊地主的府上传来了一阵动静,李六七将坚硬如同一块石头的馍馍藏在怀里,趴在窗户上听着外面的谈话。
一个陌生的声音在和樊地主寒暄着:“黄县令遣小的亲自给樊老爷道一声谢,东西他老人家收到了,这事一定给樊老爷办妥。”
樊地主笑道:“哪里哪里,鄙人教子无方,方才酿成大祸,失手杀了镇里的人。也要感谢黄县令的包涵,来,差人一路辛苦,小小心思不成敬意。”
“哎呀!樊老爷太客气了,这哪成咳咳那替令公子顶罪之人,樊老爷可找好了?”
一阵假模假样的推让过后,差人问道。
樊老爷笑吟吟地说:“找好了,下贱人家一袋米便同意了,圈在柴房呢。”
“好,那我们就带走了。”
两个穿着皂袍直衬的差人闯了进来,见李六七身材这般雄壮,举着镣铐、刑枷的差人,也有些迟疑。
日光幽幽,地主还是那副笑面虎的模样,他轻声道:“想想你那些快要饿死的家里人。”
李六七冷笑一声,也不言语,径自伸出手来让差人戴上镣铐。
见这小子识相,两个差人也松了一口气,不然真动起手来,就凭他们腰间的铁尺,能不能打得过这壮硕的青年还真不好说。
“老爷且留步吧,我等这便压着这小子回县衙。”
孩童的脚步虚浮无力,偏偏逃走的念头却坚定的很,茅草房里,似乎有什么骇人的东西一般,逼着他迈着小腿往外踉跄而行。
没几步,就“咚”地一下,撞到了姜星火的大腿上,若不是姜星火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险些跌倒在地上。
屋内,一个面色惨白的妇人,勉力扶着门板走了出来,她见到姜星火几人,第一反应不是交涉向他们要回儿子,反而是惊恐。
“你们快走!”
妇人的嗓音不算嘶哑,显然不缺水,只是有些有气无力。
姜星火看了看她鼓鼓囊囊的肚皮,心里大约明白了些什么.不是灌了个水饱,就是吃了涨肚不消化的东西了。
见姜星火几人不走,妇人还想说什么,却不用说了。
身后粥棚里,十几个吃饱了粥的青皮无赖,赤着膊齐齐走了过来。
出乎姜星火意料,接下来发生的,竟然不是什么“村中地痞欺压孤儿寡母,国师路过仗义出手相助”的打脸小混混剧情。
领头纹了一只虎的无赖,看了看几人的衣着,竟是颇为恭谨地说道。
“方才便远远觑见了几位贵客,不敢上前叨扰,可见您几位来了刘婶家,却得冒昧问一句,不知可是刘婶还欠了哪位地主老爷的债?若是不多,我们兄弟几个凑份子替她还了,您也不用进去了。”
说罢,指了指妇人的家,透过门板看去,说一句“家徒四壁”不为过。
“路过。”
姜星火很诚恳:“真是路过。”
领头的‘一只虎’.权且这么称呼他罢,见状倒也爽利,只是抱拳说道:“那还请速速离开村子,待会儿怕是走不脱了。”
“为何?”
姜星火自是不嫌事大,耐心来问。
‘一只虎’还未回答,听得远处传来动静,却是面色陡然一变。
也不与姜星火再做解释,十几个人青皮无赖齐齐返回大槐树下的粥棚,抽了些自制的嫁接武器出来,譬如镰刀加长棍之流。
随后,在‘一只虎’的带领下,向村北头走去。
妇人的气色愈发灰败,可下一瞬,看着倒在地上痛苦不堪的儿子,却慌乱了起来,眼眸中多了一丝生气。
“幺娃,你忍着点。”
妇人褪下儿子的衣衫,竟是拿了根小树枝,帮捂着肚子想要满地打滚的儿子开了眼。
“快了,快了”
小孩不配合,妇人愈发焦急,拉不出粪便来更是疼的小孩哇哇直哭。
“再忍一会儿就好,马上就好了!”妇人说着又加重力道往外拽。
“哇——”
孩子嚎啕大哭,似乎要把心里所有委屈都喊出来。
姜星火看不下去了,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妇人。
“用这个吧。”
妇人接过,看着小瓶子里干净剔透的油脂,一时竟是怔住了。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油。
“快点用吧。”
妇人不再犹豫,有了鱼人膏的帮助,小孩很快排出了堵塞在肚子里的粪便。
眼见着儿子的性命之忧解除,不善言辞的妇人对着姜星火连连叩首。
而姜星火这时候,也终于可以问出他刚才心中的疑惑了。
“方才那些人,不是要吃绝户的?”
妇人一怔,旋即道:“贵人您误会了,他们都是先夫的好友、子侄。”
能跟这些人做朋友想来不会是什么勤恳种地的农人?多半是浪荡子,或是想当侠客的。
“那我见他们都喝了粥。”
旁边的宋礼不好说太多,意思却也很明显。
你们母子俩都这么困难了,这些好友、子侄怎么一口粥都不肯分?
村北头传来了争吵声。
妇人的神色有些焦急。
姜星火开口道:“告诉我们事情的原委,或许我们可以帮伱。”
妇人一咬牙,讲述了一段这几天发生的故事。
——————
妇人的丈夫是洪武十一年出生,今年是永乐元年,周岁算二十五,名叫李六七。
可李六七这老光棍始终没有结亲,他家太穷了,不仅给他娶不起媳妇,他爹自己家的子女还要往外送,也就是过继儿子或者嫁女儿,从而减少口粮的负担。
直到去年,方才娶了死了一个丈夫的妇人,也就是青皮无赖们口中的“刘婶”。
本来全家靠着给隔壁村的地主当佃农,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可今年春天先是大旱,绿苗眼看着枯萎成了黄苗,黄苗又被一场河流改道而来的过境洪水冲了个干净,今年定然是颗粒无收,地主家还有些余粮过活,农民就真的只能等饿死。
李六七的家里除了他和婆娘孩子,现在有父母,大哥大嫂侄儿一家,还有打光棍的二哥,一共九口人,其余的兄弟姐妹,都过继或是嫁出去了。
而家里的米缸,已经只剩爬满了灰尘的浅浅一层米了。
故事来到了李六七的最后一天。
“吱呀~”
缺乏润滑的旧门轴发出了一阵令人牙酸的异响,母亲陈氏背着左手,右手端着个豁了口的泥碗走了进来。
她很虚弱,短短的几步路,便要扶着窗棂缓很久。
“嘘”
李六七接过眼前的泥碗,里面是小半碗浑浊的汤水,中间有些肉沫飘起,见李六七还愣着神,陈氏忙悄声催促道:“赶紧喝啊!”
“这是什么汤,你们喝了吗?”
陈氏看着最心疼的老么,挤出一丝笑意,道:“村头的黄狗炖的,爹娘喝了,你快喝吧。”
李六七没有任何疑惑,他实在是饿极了,他的这副身躯高大雄壮,年轻时跟着拜师学艺过,练过武艺,也曾闯荡过江湖,只是没混出名堂,但在十里八乡倒也有些威望尤其地不耐饿,便毫不犹豫地“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小半碗碗暖和的肉汤下肚,连骨头渣都咀嚼的细碎咽下,李六七恢复了些许力气,不再眼冒金星了。
“谢谢娘。”
仔细地端详着有了精神的小儿子,仿佛是要把他的模样记到自己心头,陈氏满足地笑了笑,她一手端起碗,一手放在肚子前,背身朝屋外走去。
“咣当~”
烟尘升起,泥碗在地上崩碎溅射,陈氏还没踏过门槛,便晕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娘!”“娘!”
屋里屋外同时响起两声焦急的呐喊,李六七和二哥一同踉跄着来到陈氏的身边。
当李六七看到陈氏放在腹部的左手,那齐根而断的几根手指时,似是想起了什么,面色变得铁青,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便要吐出来。
“不能吐!咽回去!”
二哥恶狠狠地说道,直接用手掐住了李六七的喉结,把反胃感硬生生地顶了回去。
“娘——”
一瞬间,李六七仿佛瞎了,他的视野一片白茫茫,耳边也变得听不真切,大滴大滴的眼泪掉了下来。
“起来,这是娘的决定,你要活下去,侄儿和嫂子还等着你把米带回家来呢!”
二哥把李六七搀了起来,好半天,李六七的视力才恢复过来,他看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家,老爹和大哥躺在床上饿的起不来身,大嫂抱着几个月大的侄子,自家媳妇带着前夫的娃,一起从柴房门口怯怯地望着他。
把陈氏扶上炕躺下,熬了些米粒都数得出的米汤灌下去,等了半晌,陈氏方才悠悠转醒,可却虚弱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走,跟二哥去地主家借米。”
他与二哥一路步行,也没走多远,过了一个村,孤庄村的另一头便是地主的家。
地主家自然与他家的茅草屋不同,气派的三进三出瓦房,外面还砌着厚实的围墙,门口恶狗冲着李六七疯狂咆哮,一个家丁听见犬吠,探出头来。
没等多时,穿着一身锦缎裁剪的蓝色印花铜钱员外袍,肥头大耳的地主便来到了门口。
地主的手里拎着一袋沉甸甸的米,他笑眯眯地看着送上门来的李家二兄弟,说了一件事。
沉默过后,地主问道:“决定好了吗?谁来?”
李六七攥着二哥的手,沉声说道:“二哥,让娘她们活下去。”
“好。”
心中有愧的二哥重重地点头,从樊地主手里接过米袋子,转头大步离去。
一滴水珠坠落在地面上,瞬间便被烫碎。
家丁左右包夹着李六七进了门,樊地主家的大门被关上,阳光在身后被隔绝开来,形成再鲜明不过的光暗对比。
出乎李六七的意料,樊地主并没有马上对他做些什么,而是将他安置在了柴房,中午时分甚至还给了他半个黑硬的馍馍果腹。
李六七用唾液慢慢地舔食着混杂了麦麸、沙粒的馍馍,这时候,樊地主的府上传来了一阵动静,李六七将坚硬如同一块石头的馍馍藏在怀里,趴在窗户上听着外面的谈话。
一个陌生的声音在和樊地主寒暄着:“黄县令遣小的亲自给樊老爷道一声谢,东西他老人家收到了,这事一定给樊老爷办妥。”
樊地主笑道:“哪里哪里,鄙人教子无方,方才酿成大祸,失手杀了镇里的人。也要感谢黄县令的包涵,来,差人一路辛苦,小小心思不成敬意。”
“哎呀!樊老爷太客气了,这哪成咳咳那替令公子顶罪之人,樊老爷可找好了?”
一阵假模假样的推让过后,差人问道。
樊老爷笑吟吟地说:“找好了,下贱人家一袋米便同意了,圈在柴房呢。”
“好,那我们就带走了。”
两个穿着皂袍直衬的差人闯了进来,见李六七身材这般雄壮,举着镣铐、刑枷的差人,也有些迟疑。
日光幽幽,地主还是那副笑面虎的模样,他轻声道:“想想你那些快要饿死的家里人。”
李六七冷笑一声,也不言语,径自伸出手来让差人戴上镣铐。
见这小子识相,两个差人也松了一口气,不然真动起手来,就凭他们腰间的铁尺,能不能打得过这壮硕的青年还真不好说。
“老爷且留步吧,我等这便压着这小子回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