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家事最新章节!
老太爷给这个重孙取名为敏,过年时祭祖时,敏哥儿名字记在了族谱上。但紫莺生的那个离子并没有这个殊荣。甚至根本没有人提起他,似乎他并不存在一样。
当然,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庶子有的时候根本不会记上族谱,尤其是这种生母到现在还只是个丫头的。如果他没长大就夭折了,那么他在这世上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如果他顺利长大,并且天资不错将来会有出息,那么族谱上才会有他的名字,但嫡与庶之间的界限是严格分明的,不容混淆。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紫莺失望到了极点。这和她预想中完全不一样。她拼着命生下了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并不受重视,除了朱正铭,朱府上上下下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包括盼着孙子的大太太。因为紫莺毕竟是早产了,又是头胎,所以孩子生得并不顺,还伤了身子。郎中说,她以后不好生调养几年,只怕再生育是就很困难了。言下之意,即使好生调养几年,再生的机率也并不算大。
这话郎中是对朱正铭说的,紫莺并不知道。
她为了算计钟,付出的代价着实太大了。她怀胎快要足月,但毕竟自己摔那一下是结结实实的,她骨盆小,又是头一胎,本身就生得艰难。孩子生下来脸都憋得要变色了,哭声跟小猫一样。
一直到孩子都满月了,紫莺还很虚弱,起不来床。
她固然忧心自己的身子,可是更失望的是她生了儿子也没有受到重视。
桃缘居四少奶奶也生下了一个哥儿,两边一对比,待遇一个天一个地。那边洗三、满月,都是大操大办,热闹非凡。听说到百天的时候还要大办一场。可是自己这边就冷冷清清的,她虚弱得带不了孩子′全是乳娘在带。朱正铭固然欣喜于多了一个儿子,可是他是个爷们,当然不会天天围着孩子转。紫莺不放心乳娘,生怕钟氏使坏·可是她自己又实在力不从心。都出了月子了,人看起来仍旧黄瘦憔悴,一脸病容。
郎中也给这孩子诊过,说孩子倒没大碍,这才给了朱正铭一些安慰。这些日子他也焦头烂额,同妻子现在早撕破了脸,彼此跟仇人一样·别说对骂了,连对打都有过。即使在全家过年的大宴上头,夫妻俩不得不坐在一起,也谁都不看谁一眼。老爷子看了一眼被乳娘们照看着的重孙,原哥儿已经会自己吃东西——当然他还不会用筷子,乳娘把肉糜蛋羹跟饭一同拌了,他抄着一把勺儿自己吃得可欢了。良哥儿比他大得多,但吃东西却相当挑剔·一共也没吃几口,也难怪这孩子生得瘦弱。
老爷子暗自下定了决心。
连着下了两三天的雪,天气极冷。不过与之相反的是过年的热烈气氛。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年·小孩子更喜欢烟花爆竹,各种好玩儿的玩意儿,好吃的东西,以及过年的时候是不用做功课的,最后一条最重要。连总是闷闷的良哥儿脸上都难得的露出了一点儿笑容。
他们兄妹一直留在大太太屋里,只是隔三差五的被乳娘带去见一见钟氏。
其实对良哥儿来说,这段日子他非但不觉得孤单和惶恐,反而比在亲生父母身边觉得踏实。大太太可不会象钟氏一样把他整天关屋子里,再说,还有叔叔。四叔是个特别好的人·说话和气,会教他写字,还教他念书。他念的可比原哥儿好——原哥儿太笨了。
这会儿良哥儿选择性的遗忘自己比人家大几岁的事实了。过了这个年,他虚岁都八岁了,可算是个大孩子了,可原哥儿呢·还得归在奶娃娃的范围里。四婶儿也很好,总有很多好吃的点心备着。不象原来,朱正铭一看见他就板着脸,钟氏则总是皱着眉头,两个人还时常的吵架。良哥儿在他的屋里都能听到他们尖锐的刺耳的声音,每当这时候他都钻进被窝里把头蒙住,希望他们吵一会儿就会停下不吵了。
又林正给敏哥儿换尿布,天气冷,又阴寒,尿布换下来洗了之后都是烘干的。放在一边备用的尿都在炭盆边焐过一阵儿,暖乎乎的,垫上去不会冰着敏哥儿,要是太凉了,他肯定会不舒服,而且又林还怕冰着他的肚子。还不满百天的孩子实在太娇嫩了,细节处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原哥儿和良哥儿一前一后蹬蹬的跑进了屋,原哥儿手里还捧着雪球,这么冷的天,他头上还蒸蒸的冒汗,一边喊着娘,一边冲进了屋。
“哎哟,你们这是做什么了?”
又林一看他这一身的脏,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摔跤了。地下又是冰又是雪的,大人走路都得小心翼翼,更何子。不过好在冬天衣裳穿得厚,原哥儿穿得象个小棉墩儿一样,摔也摔不疼他。
“娘,娘,你看这个。”
他手里捧着那个雪球跟又林献宝。
“嗯,这是谁给你的?”
“六叔给的。”
这家里年轻的叔伯也就是朱博南还有这么份儿童心了,要么就是年轻的小厮下人才会弄这些。
“乖,在哪儿碰见的你们六叔呢?”
“就在后头。”原哥儿胡乱的指了下。
那应该离桃缘居很近,毕竟又林也不放心孩子们跑太远去玩儿。
朱博南的亲事已经定下了——从上次出了三太太疑心他们夫妻的事情之事,朱博南大概是觉得心里很愧疚,也许是为了避嫌,没再到桃缘居来过。朱慕贤跟他讲课业上的事,都是去小书房。又林有好一阵子没见着这位小叔子了,也就是除夕夜里团圆宴的时候匆忙的见了一面。感觉好象朱博南又长高了些,不过看着更瘦了。
“这个给弟弟玩。”原哥儿灵活的爬上坑,就要把雪球往敏哥儿的脸上搁。
又林回过神来,既好气又好笑,赶紧把他抱下来:“不成,弟弟还小,玩不了。你自己玩吧。瞧这一身儿脏的,跟花猫似的,快去换身衣裳,把手和脸也洗洗,再回来跟弟弟一起玩儿吧。”
良哥秀气得跟个姑娘似的,身上脸上倒没象原哥儿一样都是灰泥,小声说:“四婶儿。”
又林笑着说:“原哥儿来啦?你也一起洗洗手去,回来好吃点心。”
过了一会儿两人回来了,原哥儿换了身儿衣裳,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点心端了过来,蒸的面果子,做成各种水果和花的样子,而且闻起来上头也是各种不同的香味儿。良哥儿抓了一个桃子的,原哥儿则挑了一个苹果形的。毕竟是男孩子,对花儿朵儿的不怎么感兴趣。
两个孩子并排坐着吃点心。
又林在一旁说:“慢点儿吃,小口吃,别噎着了。”又让人倒了茶来。
昨天晚上朱慕贤和她说起来,老爷子这次下定决心了,告老的折子已经递了上去,按常理,皇帝会挽留一下,不过这都是走个过场,老爷子年事已高,皇帝也不会强留。
一来是老爷子政治嗅觉敏感,不想再一次搅进这次朝堂和后宫的大变动之中去。二来,他也想在家享两年清闲——教导重孙子。
他宦海浮沉,已经忽略了儿子、孙子们也没有多教导,趁着身子骨还硬朗,重孙子他总能再看顾两年,总不能再长于妇人之手,把好好儿的孩子养废了。
又林当然知道,老爷子主要是顾虑良哥儿。他是嫡长孙,让钟氏再那么养下去,将来只怕真废了。
她问:“原哥儿也一起开蒙?会不会早了些?”
“你放心,老爷子自然有分寸。重心肯定是放在良哥儿身上,原哥儿还小,跟着认几个字,总比他天天上蹿下跳的捣蛋要好。”
这倒是。
都说外甥象舅,又林深以为然。德林小时候也够淘的,通儿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货,原哥儿这一天到晚没一刻消停,顽皮倒不怕,就怕他把自己弄伤了。
“那这事儿大嫂那边……”
以前这事儿就提过一次,可是钟氏太过溺爱孩子,硬是给拦了。
“大嫂且得养身子呢。”朱慕贤对钟氏也没好气。
既然老爷子连官都辞了,这事儿肯定是已经成了定局。
钟氏一个孙媳妇儿,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其实是不能与长辈相抗衡的。
至于二房那边,二太太瞅着大房的孙子,又对儿媳妇的肚子殷切期盼起来。
白氏难免有些心慌,倒是朱长宁安慰她,这孩子要看缘份。郎中也没说他们身子有什么不妥,那就不用心急,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的。
朱长安呢,过年他倒是肯回家了,让他的一个通房一个姨娘都喜出望外—可是朱长安一点儿亲近她们的意思都没有,仍旧在前院儿住了。并且过了除夕,朱长安就和二太太说了,趁着人还年轻,把她们好生打发了。
二太太也猜着儿子的意思了,并不打算再劝他。照她看,打发了也好,另挑好的再服侍儿子也是一样的。
可是朱长安却接着说,过了年,他打算把韩氏接回来。RS
老太爷给这个重孙取名为敏,过年时祭祖时,敏哥儿名字记在了族谱上。但紫莺生的那个离子并没有这个殊荣。甚至根本没有人提起他,似乎他并不存在一样。
当然,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庶子有的时候根本不会记上族谱,尤其是这种生母到现在还只是个丫头的。如果他没长大就夭折了,那么他在这世上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如果他顺利长大,并且天资不错将来会有出息,那么族谱上才会有他的名字,但嫡与庶之间的界限是严格分明的,不容混淆。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紫莺失望到了极点。这和她预想中完全不一样。她拼着命生下了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并不受重视,除了朱正铭,朱府上上下下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包括盼着孙子的大太太。因为紫莺毕竟是早产了,又是头胎,所以孩子生得并不顺,还伤了身子。郎中说,她以后不好生调养几年,只怕再生育是就很困难了。言下之意,即使好生调养几年,再生的机率也并不算大。
这话郎中是对朱正铭说的,紫莺并不知道。
她为了算计钟,付出的代价着实太大了。她怀胎快要足月,但毕竟自己摔那一下是结结实实的,她骨盆小,又是头一胎,本身就生得艰难。孩子生下来脸都憋得要变色了,哭声跟小猫一样。
一直到孩子都满月了,紫莺还很虚弱,起不来床。
她固然忧心自己的身子,可是更失望的是她生了儿子也没有受到重视。
桃缘居四少奶奶也生下了一个哥儿,两边一对比,待遇一个天一个地。那边洗三、满月,都是大操大办,热闹非凡。听说到百天的时候还要大办一场。可是自己这边就冷冷清清的,她虚弱得带不了孩子′全是乳娘在带。朱正铭固然欣喜于多了一个儿子,可是他是个爷们,当然不会天天围着孩子转。紫莺不放心乳娘,生怕钟氏使坏·可是她自己又实在力不从心。都出了月子了,人看起来仍旧黄瘦憔悴,一脸病容。
郎中也给这孩子诊过,说孩子倒没大碍,这才给了朱正铭一些安慰。这些日子他也焦头烂额,同妻子现在早撕破了脸,彼此跟仇人一样·别说对骂了,连对打都有过。即使在全家过年的大宴上头,夫妻俩不得不坐在一起,也谁都不看谁一眼。老爷子看了一眼被乳娘们照看着的重孙,原哥儿已经会自己吃东西——当然他还不会用筷子,乳娘把肉糜蛋羹跟饭一同拌了,他抄着一把勺儿自己吃得可欢了。良哥儿比他大得多,但吃东西却相当挑剔·一共也没吃几口,也难怪这孩子生得瘦弱。
老爷子暗自下定了决心。
连着下了两三天的雪,天气极冷。不过与之相反的是过年的热烈气氛。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年·小孩子更喜欢烟花爆竹,各种好玩儿的玩意儿,好吃的东西,以及过年的时候是不用做功课的,最后一条最重要。连总是闷闷的良哥儿脸上都难得的露出了一点儿笑容。
他们兄妹一直留在大太太屋里,只是隔三差五的被乳娘带去见一见钟氏。
其实对良哥儿来说,这段日子他非但不觉得孤单和惶恐,反而比在亲生父母身边觉得踏实。大太太可不会象钟氏一样把他整天关屋子里,再说,还有叔叔。四叔是个特别好的人·说话和气,会教他写字,还教他念书。他念的可比原哥儿好——原哥儿太笨了。
这会儿良哥儿选择性的遗忘自己比人家大几岁的事实了。过了这个年,他虚岁都八岁了,可算是个大孩子了,可原哥儿呢·还得归在奶娃娃的范围里。四婶儿也很好,总有很多好吃的点心备着。不象原来,朱正铭一看见他就板着脸,钟氏则总是皱着眉头,两个人还时常的吵架。良哥儿在他的屋里都能听到他们尖锐的刺耳的声音,每当这时候他都钻进被窝里把头蒙住,希望他们吵一会儿就会停下不吵了。
又林正给敏哥儿换尿布,天气冷,又阴寒,尿布换下来洗了之后都是烘干的。放在一边备用的尿都在炭盆边焐过一阵儿,暖乎乎的,垫上去不会冰着敏哥儿,要是太凉了,他肯定会不舒服,而且又林还怕冰着他的肚子。还不满百天的孩子实在太娇嫩了,细节处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原哥儿和良哥儿一前一后蹬蹬的跑进了屋,原哥儿手里还捧着雪球,这么冷的天,他头上还蒸蒸的冒汗,一边喊着娘,一边冲进了屋。
“哎哟,你们这是做什么了?”
又林一看他这一身的脏,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摔跤了。地下又是冰又是雪的,大人走路都得小心翼翼,更何子。不过好在冬天衣裳穿得厚,原哥儿穿得象个小棉墩儿一样,摔也摔不疼他。
“娘,娘,你看这个。”
他手里捧着那个雪球跟又林献宝。
“嗯,这是谁给你的?”
“六叔给的。”
这家里年轻的叔伯也就是朱博南还有这么份儿童心了,要么就是年轻的小厮下人才会弄这些。
“乖,在哪儿碰见的你们六叔呢?”
“就在后头。”原哥儿胡乱的指了下。
那应该离桃缘居很近,毕竟又林也不放心孩子们跑太远去玩儿。
朱博南的亲事已经定下了——从上次出了三太太疑心他们夫妻的事情之事,朱博南大概是觉得心里很愧疚,也许是为了避嫌,没再到桃缘居来过。朱慕贤跟他讲课业上的事,都是去小书房。又林有好一阵子没见着这位小叔子了,也就是除夕夜里团圆宴的时候匆忙的见了一面。感觉好象朱博南又长高了些,不过看着更瘦了。
“这个给弟弟玩。”原哥儿灵活的爬上坑,就要把雪球往敏哥儿的脸上搁。
又林回过神来,既好气又好笑,赶紧把他抱下来:“不成,弟弟还小,玩不了。你自己玩吧。瞧这一身儿脏的,跟花猫似的,快去换身衣裳,把手和脸也洗洗,再回来跟弟弟一起玩儿吧。”
良哥秀气得跟个姑娘似的,身上脸上倒没象原哥儿一样都是灰泥,小声说:“四婶儿。”
又林笑着说:“原哥儿来啦?你也一起洗洗手去,回来好吃点心。”
过了一会儿两人回来了,原哥儿换了身儿衣裳,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点心端了过来,蒸的面果子,做成各种水果和花的样子,而且闻起来上头也是各种不同的香味儿。良哥儿抓了一个桃子的,原哥儿则挑了一个苹果形的。毕竟是男孩子,对花儿朵儿的不怎么感兴趣。
两个孩子并排坐着吃点心。
又林在一旁说:“慢点儿吃,小口吃,别噎着了。”又让人倒了茶来。
昨天晚上朱慕贤和她说起来,老爷子这次下定决心了,告老的折子已经递了上去,按常理,皇帝会挽留一下,不过这都是走个过场,老爷子年事已高,皇帝也不会强留。
一来是老爷子政治嗅觉敏感,不想再一次搅进这次朝堂和后宫的大变动之中去。二来,他也想在家享两年清闲——教导重孙子。
他宦海浮沉,已经忽略了儿子、孙子们也没有多教导,趁着身子骨还硬朗,重孙子他总能再看顾两年,总不能再长于妇人之手,把好好儿的孩子养废了。
又林当然知道,老爷子主要是顾虑良哥儿。他是嫡长孙,让钟氏再那么养下去,将来只怕真废了。
她问:“原哥儿也一起开蒙?会不会早了些?”
“你放心,老爷子自然有分寸。重心肯定是放在良哥儿身上,原哥儿还小,跟着认几个字,总比他天天上蹿下跳的捣蛋要好。”
这倒是。
都说外甥象舅,又林深以为然。德林小时候也够淘的,通儿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货,原哥儿这一天到晚没一刻消停,顽皮倒不怕,就怕他把自己弄伤了。
“那这事儿大嫂那边……”
以前这事儿就提过一次,可是钟氏太过溺爱孩子,硬是给拦了。
“大嫂且得养身子呢。”朱慕贤对钟氏也没好气。
既然老爷子连官都辞了,这事儿肯定是已经成了定局。
钟氏一个孙媳妇儿,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其实是不能与长辈相抗衡的。
至于二房那边,二太太瞅着大房的孙子,又对儿媳妇的肚子殷切期盼起来。
白氏难免有些心慌,倒是朱长宁安慰她,这孩子要看缘份。郎中也没说他们身子有什么不妥,那就不用心急,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的。
朱长安呢,过年他倒是肯回家了,让他的一个通房一个姨娘都喜出望外—可是朱长安一点儿亲近她们的意思都没有,仍旧在前院儿住了。并且过了除夕,朱长安就和二太太说了,趁着人还年轻,把她们好生打发了。
二太太也猜着儿子的意思了,并不打算再劝他。照她看,打发了也好,另挑好的再服侍儿子也是一样的。
可是朱长安却接着说,过了年,他打算把韩氏接回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