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海外华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无上黄金瞳最新章节!
无上黄金瞳 - 第329章 海外华人
用一种不人道的话来说,印尼人在自己的国家内搞屠杀,跟其他国家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你能想象英国政府为了上百年前加入美国国籍的英国移民后裔被杀害,而去向美国政府宣战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华夏政府在历史上的98年对印尼排华暴动所采取的冷处理态度,凌少南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原因很简单,这件事要是真的在国内大肆报道出来,引发的后果是谁都无法预料的,责任也是谁都承担不起的。
九十年代末的华夏,愤青虽然不像十几年后那么多,但也绝对不在少数,当知道自己的同胞在国外被一帮印尼猴子欺侮之后,他们会做什么反应?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干预?总之这件事情一定会闹大,到时候可就是把政府架在火上烤了。
干涉吧,不行。华夏一向奉行不干预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发表声明抗议一下还行,要是真的派兵干涉,恐怕这边舰队还没出海,国际上就闹翻天了,本来华夏的日子就不太好过,再折腾这么一下,无法取得什么实质性结果不说,颜面扫地是一定的,到时候可就面子里子一块输了。
不干涉?呵呵,在国内的巨大压力下政府也别想有什么好日子过,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乱,搞成几年前的那种情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再怎么说,当年的事只是一些学生在闹,这次要是引发动乱也就不只是学生了,搞不好很多社会中坚阶层也会参与进去!
所以说,将发生在印尼的排华事件公布出去的后果是谁都承担不了的,华夏政府也只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先压下来,等以后这件事传到国内时风头也已经过去了,到时候就好办多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如今的网络还不够发达,要是放在十几年后,这种事根本就别想捂住,要不了几个小时恐怕就在国内传得人尽皆知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就算现在的印尼华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亲台派及其后裔,说到底不还是跟华夏人同根同源的同族兄弟么?要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一帮土著猴子奸淫掳掠而不做出任何反应,凌少南心里也绝对不会舒服。而且,从内心来讲,凌少南对包括印尼华人在内的海外华人还是比较欣赏的。
从经济方面来讲,华人在海外最成功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东南亚各国中,印尼有两亿人口,其中约有一千多万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约六百万华人,泰国六千五百万人,约九百万华人,新加坡三百万多人,华人占百分之九十,菲律宾九千万人,华人大约一百万,但有华人血统的要占大约百分之二十。
东南亚华人,给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们的经济实力,比如,在马来西亚七成的的中小企业被华人拥有,其中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人们都知道菲律宾阿罗约的丈夫是华裔,泰国的他信是华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泰国议会中三分之二的议员也是华裔。但这些华人,已经和华夏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样,仅仅只是血统上是华人而已了。
在东南亚,真正能以一个族群的规模保持华人传统的,只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有人曾把这三地的华人分为两种,传统华人和海峡华人,前者一般说中文,谈到华夏很亲切,甚至自称华夏人,以爱国华侨陈嘉庚为代表。后者一般说英文,看英文的海峡时报,亲近西方,甚至以自己的华人面孔为耻,以新加坡的李光耀为代表。南洋华人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心理变迁种程度上,就是这两种华人的变迁史。
从某种意义来讲,海外华人的成就远远超过以李嘉诚为首的所有香港精英。香港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富裕,大半是靠当华夏的对外窗口挣的代理费和贸易费,而香港的大半富豪,都是靠香港的房地产发财,结果除了造就几个富豪之外,绝大多数香港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生活变得压力重重,只能蜗居在鸽笼大的房子里当房奴。所以,凌少南对于香港的富豪是不太看重的。
(这也是他去年狠狠地扫了许晋亨的面子,强硬地从他手中吞下两亿港币的原因之一。要知道,从那次事件之后,虽然表现上谁都没说,但他跟何氏、许氏这两大家族的矛盾却是种下了,凌少南日后一旦失势,这两家一定是最先蹦出来落井下石的人。不过对这个问题凌少南一点都不担心,所以他也没有将许何两家连根拔起的打算,虽然那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要忘了,汉戈投资管理公司手里还有一大把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呢,其中就包括许何两家的产业,以李云清在金融上的能力,不用凌少南亲自动手就能把他们打趴下。)
不管是回归前还是回归后,香港人对大陆人一向是不怎么看得起的,“土包子”、“没素质”之类的词语经常被他们安到大陆人的头上,但很讽刺的是,现在香港人的就业,近一半都是靠大陆来的中资公司提供的。
客观地说,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实际上已经是日益衰退了,尤其是在沪市这个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重新崛起之后,香港的衰落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若不是国际自由港和先天的地理优势撑着,这个衰落的过程可能在短短十几二十年之内就会完成。只不过大多数香港人还看不到这一点,还在很无知的为很虚无缥缈的所谓投票权愤愤不平。
有点扯远了,说回到海外华人的话题上来,在1949年华夏建国以前,海峡华人在东南亚地华人中基本上没什么影响,绝大多数华人都追随陈嘉庚,1938年成立的南侨总会,会址设在新加坡,陈嘉庚被选为主席。大会历数近代以来日寇侵华的种种罪行,揭露日寇不仅企图吞并华夏,还妄想征服世界的狼子野心。并提出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号召南洋八百万华侨精诚团结,誓为祖国政府后盾,出钱出力,多寄汇款支援抗战,则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据当时的南京政府财政部统计,海外华人在八年抗战中捐款共达十三亿多元,平均每年一亿六千多万元,其中南洋华人的捐献比重最大。
以财力支援抗战地另一项是侨汇,也就是华侨寄回祖国赡养亲属地汇款,数额比捐款更大。仅从1937年到1943年通过银行途径地侨汇,就达到了五十五亿元之多,平均每年约八亿元!1942年后,南洋各地相继沦陷,侨汇和捐款才被迫中断。
另外,海外华人在物力方面对祖国抗战贡献也甚为可观,截至1940年的不完全统计,共捐献飞机二百一十七架、坦克二十七辆、救护车一千辆,另外还有大量的药品、雨衣、胶鞋等用品。抗战后期,海路被封锁,支持祖国抗战的大批海外战略物资只能靠滇缅公路运输,当时,国内机工及汽车奇缺,运输十分困难,陈嘉庚受国内西南运输公司委托,通过南侨总会从新马等地招募经验丰富、技术精良、胆量亦大地机工三千两百余人,并捐赠汽车三百多辆。
这些华侨机工满怀爱国热情地离别南洋亲友,回到祖国大西南,在异常崎岖艰险地千里运输线上,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送各种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平均每天三百吨以上,日积月累之下总运量相当可观。还有很多南洋华人直接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他们中最有名的是共和国上将叶飞,他原来是菲律宾华侨。
抗日战争后到1949年,南洋的传统华人们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因为他们大多数不了解国共斗争,对他们来说,只要认华夏就行了,党派之争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最多的,除了中华民族大义,就是经商,他们普遍对政治一窍不通。
新华夏成立之初,南洋的传统华人们还很惶惑,但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让他们非常振奋。短短的五年,华夏就从一个被小日本随便欺负的弱国,变成了能打败头号强国美国的东方大国,新华夏的号召力在东南亚华人中也越来越大。
不过,自从万隆会议上,华夏政府为了缓解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而取消了双重国籍政策,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的华人也开始积极融入本国社会,特别是泰国和菲律宾,传统意义上的华人已经很少,从姓名和语言上,已经很难分辨出谁是华人了。而这,也给了当时为数还很少的海峡华人很好的借口,借机发展壮大了起来。
无上黄金瞳 - 第329章 海外华人
用一种不人道的话来说,印尼人在自己的国家内搞屠杀,跟其他国家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你能想象英国政府为了上百年前加入美国国籍的英国移民后裔被杀害,而去向美国政府宣战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华夏政府在历史上的98年对印尼排华暴动所采取的冷处理态度,凌少南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原因很简单,这件事要是真的在国内大肆报道出来,引发的后果是谁都无法预料的,责任也是谁都承担不起的。
九十年代末的华夏,愤青虽然不像十几年后那么多,但也绝对不在少数,当知道自己的同胞在国外被一帮印尼猴子欺侮之后,他们会做什么反应?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干预?总之这件事情一定会闹大,到时候可就是把政府架在火上烤了。
干涉吧,不行。华夏一向奉行不干预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发表声明抗议一下还行,要是真的派兵干涉,恐怕这边舰队还没出海,国际上就闹翻天了,本来华夏的日子就不太好过,再折腾这么一下,无法取得什么实质性结果不说,颜面扫地是一定的,到时候可就面子里子一块输了。
不干涉?呵呵,在国内的巨大压力下政府也别想有什么好日子过,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乱,搞成几年前的那种情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再怎么说,当年的事只是一些学生在闹,这次要是引发动乱也就不只是学生了,搞不好很多社会中坚阶层也会参与进去!
所以说,将发生在印尼的排华事件公布出去的后果是谁都承担不了的,华夏政府也只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先压下来,等以后这件事传到国内时风头也已经过去了,到时候就好办多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如今的网络还不够发达,要是放在十几年后,这种事根本就别想捂住,要不了几个小时恐怕就在国内传得人尽皆知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就算现在的印尼华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亲台派及其后裔,说到底不还是跟华夏人同根同源的同族兄弟么?要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一帮土著猴子奸淫掳掠而不做出任何反应,凌少南心里也绝对不会舒服。而且,从内心来讲,凌少南对包括印尼华人在内的海外华人还是比较欣赏的。
从经济方面来讲,华人在海外最成功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东南亚各国中,印尼有两亿人口,其中约有一千多万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约六百万华人,泰国六千五百万人,约九百万华人,新加坡三百万多人,华人占百分之九十,菲律宾九千万人,华人大约一百万,但有华人血统的要占大约百分之二十。
东南亚华人,给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们的经济实力,比如,在马来西亚七成的的中小企业被华人拥有,其中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人们都知道菲律宾阿罗约的丈夫是华裔,泰国的他信是华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泰国议会中三分之二的议员也是华裔。但这些华人,已经和华夏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样,仅仅只是血统上是华人而已了。
在东南亚,真正能以一个族群的规模保持华人传统的,只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有人曾把这三地的华人分为两种,传统华人和海峡华人,前者一般说中文,谈到华夏很亲切,甚至自称华夏人,以爱国华侨陈嘉庚为代表。后者一般说英文,看英文的海峡时报,亲近西方,甚至以自己的华人面孔为耻,以新加坡的李光耀为代表。南洋华人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心理变迁种程度上,就是这两种华人的变迁史。
从某种意义来讲,海外华人的成就远远超过以李嘉诚为首的所有香港精英。香港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富裕,大半是靠当华夏的对外窗口挣的代理费和贸易费,而香港的大半富豪,都是靠香港的房地产发财,结果除了造就几个富豪之外,绝大多数香港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生活变得压力重重,只能蜗居在鸽笼大的房子里当房奴。所以,凌少南对于香港的富豪是不太看重的。
(这也是他去年狠狠地扫了许晋亨的面子,强硬地从他手中吞下两亿港币的原因之一。要知道,从那次事件之后,虽然表现上谁都没说,但他跟何氏、许氏这两大家族的矛盾却是种下了,凌少南日后一旦失势,这两家一定是最先蹦出来落井下石的人。不过对这个问题凌少南一点都不担心,所以他也没有将许何两家连根拔起的打算,虽然那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要忘了,汉戈投资管理公司手里还有一大把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呢,其中就包括许何两家的产业,以李云清在金融上的能力,不用凌少南亲自动手就能把他们打趴下。)
不管是回归前还是回归后,香港人对大陆人一向是不怎么看得起的,“土包子”、“没素质”之类的词语经常被他们安到大陆人的头上,但很讽刺的是,现在香港人的就业,近一半都是靠大陆来的中资公司提供的。
客观地说,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实际上已经是日益衰退了,尤其是在沪市这个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重新崛起之后,香港的衰落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若不是国际自由港和先天的地理优势撑着,这个衰落的过程可能在短短十几二十年之内就会完成。只不过大多数香港人还看不到这一点,还在很无知的为很虚无缥缈的所谓投票权愤愤不平。
有点扯远了,说回到海外华人的话题上来,在1949年华夏建国以前,海峡华人在东南亚地华人中基本上没什么影响,绝大多数华人都追随陈嘉庚,1938年成立的南侨总会,会址设在新加坡,陈嘉庚被选为主席。大会历数近代以来日寇侵华的种种罪行,揭露日寇不仅企图吞并华夏,还妄想征服世界的狼子野心。并提出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号召南洋八百万华侨精诚团结,誓为祖国政府后盾,出钱出力,多寄汇款支援抗战,则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据当时的南京政府财政部统计,海外华人在八年抗战中捐款共达十三亿多元,平均每年一亿六千多万元,其中南洋华人的捐献比重最大。
以财力支援抗战地另一项是侨汇,也就是华侨寄回祖国赡养亲属地汇款,数额比捐款更大。仅从1937年到1943年通过银行途径地侨汇,就达到了五十五亿元之多,平均每年约八亿元!1942年后,南洋各地相继沦陷,侨汇和捐款才被迫中断。
另外,海外华人在物力方面对祖国抗战贡献也甚为可观,截至1940年的不完全统计,共捐献飞机二百一十七架、坦克二十七辆、救护车一千辆,另外还有大量的药品、雨衣、胶鞋等用品。抗战后期,海路被封锁,支持祖国抗战的大批海外战略物资只能靠滇缅公路运输,当时,国内机工及汽车奇缺,运输十分困难,陈嘉庚受国内西南运输公司委托,通过南侨总会从新马等地招募经验丰富、技术精良、胆量亦大地机工三千两百余人,并捐赠汽车三百多辆。
这些华侨机工满怀爱国热情地离别南洋亲友,回到祖国大西南,在异常崎岖艰险地千里运输线上,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送各种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平均每天三百吨以上,日积月累之下总运量相当可观。还有很多南洋华人直接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他们中最有名的是共和国上将叶飞,他原来是菲律宾华侨。
抗日战争后到1949年,南洋的传统华人们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因为他们大多数不了解国共斗争,对他们来说,只要认华夏就行了,党派之争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最多的,除了中华民族大义,就是经商,他们普遍对政治一窍不通。
新华夏成立之初,南洋的传统华人们还很惶惑,但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让他们非常振奋。短短的五年,华夏就从一个被小日本随便欺负的弱国,变成了能打败头号强国美国的东方大国,新华夏的号召力在东南亚华人中也越来越大。
不过,自从万隆会议上,华夏政府为了缓解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而取消了双重国籍政策,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的华人也开始积极融入本国社会,特别是泰国和菲律宾,传统意义上的华人已经很少,从姓名和语言上,已经很难分辨出谁是华人了。而这,也给了当时为数还很少的海峡华人很好的借口,借机发展壮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