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开源还是节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凛冽的西北风呼啸而来,北海国气温每日俱降。【风雨首发】
山林中,草木枯黄,鸟兽绝迹;田野间,谷物在瑟瑟发抖,毫无生气;唯有村落、乡堡间腾空而起的炊烟不耐寂寞,在空中翩翩起舞,诉说着难言的愉悦。
冬天,对于劳累了一整年的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得休憩的日子。
从青州逃难到北海国的流民们经过大半年的劳作在北海国内安顿了下来,秋天,借着水车的便利,他们获得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原本从李贤手中借到的粮秣种子,青州百姓都已经偿还完毕。
相对于其他郡县,北海国内税赋极低,这使得百姓缴纳杂税之后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丰腴年份。
家中有在东莱军中服役的,他们更是收获了惊喜:为了鼓励军心士气,褒奖有功之士,李贤按照军牌等级,依次给军卒发放了过节费,最低级别的木牌,每人两百钱,而最高级别的银牌可以获得两贯钱的赏赐,军牌之间,每两百钱一个档次。
负责后勤事宜的周东昌对此极力反对,因为此举一旦施行,必会形成惯例,每一年,李贤都会为此额外支付四千贯的铜钱。
要知道,李贤麾下的兵丁都是由他自讨腰包支付俸禄的,都昌城的孔融只提供大军日常所用的米粟。
前些时日,李贤刚刚招募了满额的两万兵马。
招募新卒,按照东莱军的惯例是要先行支付一个月俸禄的,满打满算,单是养兵这一项,每月李贤就要付出两千贯的铜钱。
若是算上李贤创立的这劳什子“年终奖”,这一个月就要付出六千贯!
将近年尾,各项开支更是大的惊人,即便李贤有丰厚的家底,长此以往也将消耗一空。
李贤一向只管花钱,从来不管手中有多少钱。
这一日,周东昌特意登门拜访,为的就是入不敷出一事。
甫一进门,来势汹汹的周东昌就没给李贤好脸色,“都尉可知如今府中有多少钱粮?”
李贤茫然不解,“我记得前些日子你给我算过一笔帐,库房银钱尚有几千贯,咱们在糜氏那里还有五千多贯,怎么了,难道钱货不够?”
周东昌深深吁了口气,这才把满腔的愤懑之意压制下去,“都尉,你家大业大,花钱的地方也多,再这样下去的话,库房早晚会挥霍一空的”。
李贤咧嘴笑道:“我知道,掌管库房很是辛苦,偏偏我又是个花钱没谱的主儿,这几年来倒是苦了你了”。
这一番话让周东昌大为触动,顿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跟着李贤青云直上,周家堡虽然也获得了不少好处,可周东昌确确实实在尽心尽力的帮助李贤。
有的人一句话让人跳,有的人一句话让人笑。
李贤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就让周东昌满腹的怨言不翼而飞,情至深处,他不禁动情地说道:“都尉客气了,如果不是都尉赏识,我只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罢了,况且,周家堡因为我的关系很是得了不少好处,这些恩情,我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李贤连连摆手,道:“说这些话就生分了,我李贤从来不亏待自家兄弟,你的辛苦我看在眼里”。
“都尉!”周东昌很是感动,不过这时候他还没忘记谦让:“其实元直先生也助我良多”。
“你有你的功劳,元直自有他的功劳,两者不必混为一谈”
周东昌不再坚持,嘴里道:“其实今日之事只怕还要劳烦元直先生”。
“喔?不妨事,我已经把他请来了”
话音未落,徐庶便笑着踱入厅内,“怎么?东昌莫非是来讨债的不成?”
李贤大笑,周东昌颇为尴尬。
徐庶在李贤身边的地位超然,就算是胡庸这等夯货见了他都颇为客气,其余的将领就更不用说了。
文人杀人不用刀,徐庶的能耐大家伙儿都早有耳闻,谁也不想得罪了他。
再者,徐庶为人处事让人无可挑剔,他从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也从不与人为仇,更不会仗势欺人。
在都尉府中,徐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独揽的角色,可他日常生活却过的颇为清廉。
徐庶婉拒了李贤赏赐的豪宅,只在府衙旁边选了个清幽的屋舍。
不大的院落中只有一老一少两名仆人,若不是李贤担心徐庶的安危,为其增派了六名护卫,说不定这院落更是清冷。
此番,进入厅堂之中,徐庶寻了个蒲团坐了下来,嘴里道:“东昌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猜猜看,今日都尉唤我前来,只怕也一定因为钱粮之事”。
李贤笑着颌首,并不多言,周东昌却答道:“先生一语中的,今日我就是为了钱货一事而来。承蒙都尉厚爱,让我掌管库房钱粮,可最近钱货消耗太大,颇有入不敷出之感,我才低学微,实在想不出好法子,又怕辜负了都尉的信任,这才寻来先生相助!”
徐庶勾着手指,清点道:“牟平的铁矿冶炼、军卒的日常开销这都是吞金兽,要不是都尉想出商团生财的主意,这府库早就干了”。
李贤非但没有自豪的感觉,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发放年终奖之前,徐庶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那时候李贤只顾着开心,觉得自己此举一定可以收买人心,却忘了府库的承受能力。
按照徐庶、周东昌的说法,李贤的府库只怕很快就要空掉了。
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窘境的罪魁祸首还是李贤,但凡他花钱的时候收敛一些,府库内的钱粮也不会消耗的这么快。
周东昌不敢催徐庶,李贤却没有这顾虑,他嘴里道:“先生就不要卖关子了,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办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开源,另外一种就是节流了,不知都尉想选哪一种?”
周东昌微微颌首,到底是徐元直,这一开口就显得条理分明,让人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李贤挠着脑门,说道:“节流的事情就不必想了,弟兄们跟着我很是辛苦,绝不能苦了他们,还是劳烦先生想一想如何开源吧”。
徐庶摇了摇头,并没有反驳,身为谋士,为主公出谋划策是本分,越俎代庖,替主公做决定的事情,徐庶做不来,当下他接着说道:“要想开源,首先手里得有钱源,我思来想去,如今都尉唯有打一打牟平的主意了”。
李贤眉头一动,牟平可是铁矿冶炼,军械生产的所在,徐庶让他打牟平的主意,岂不是告诉他不能敝帚自珍,是该发卖军械的时候了吗?
周东昌眼前一亮,他知道牟平一直被李贤视为禁脔,而牟平出产的盔甲、军械精良无比,只是过往的日子里一直第一时间装备到东莱军中,这才没人敢打它们的主意。
可徐庶却不是等闲人,他好整以暇想出的招数,李贤绝不敢视若无睹。
谁都知道,千金易得,良甲难求。
对于权倾一方,富甲乡间的豪族们来说,甲胄可遇不可求!
牟平李贤匠工营打造的军械如果发卖的话,肯定会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在徐州诸郡内武装巡弋了一个来回,李贤麾下的重甲卒早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可以,谁都想拥有这样的甲胄。
只可惜,汉末铁矿稀缺,价格高昂无比。
铁甲只在官府中出现过,等闲私军中从未有人装配过。
李贤思量一番过后,颌首应道:“好,以后牟平送来的军械可以发卖,不过,仅限于徐州,如此可好?”
如果卖给曹操、刘备、吕布,日后反而有可能为其所害,卖给徐州就不一样了。
徐州是北海国的盟友,只要曹操的威胁一日不曾消除掉,徐州就不可能与北海国为敌。
徐庶与周东昌深以为然。
不过,李贤把徐庶唤来,自然不可能让他出一个主意就算了,秉承一事不烦二主的想法,他说道:“先生,能者多劳,你再给合计合计,看看还有什么开源的法子?”
徐庶目光如电,一字一句地说道:“办法还有一个,就看都尉可否应诺了”。
“喔?什么办法?”李贤很是好奇,到底什么办法只得徐庶这么重视?
“以战养战!”
周东昌吸了口冷气,徐庶这法子可谓大胆至极,竟然鼓动李贤发动战争。
对于儒家子弟来说,修身齐国安天下才是终身奋斗的目标,像徐庶这法子,颇有些法家的味道。
当年,法家的代表者李斯为始皇帝出谋划策,进而一统**,奠定了万世之基。
以战养战?
李贤倒是并不意外,骨子里,徐庶更有些侠客的血液,要不然年轻的时候他也不会为了朋友一怒杀官差了。
这么些年过去,表面上看,徐庶已经磨平了棱角,可实际上,一旦需要,他依旧可以锋芒毕露!
“先生以为我该与谁作战?”
这时候才真正考验了谋士的水准,好在徐庶早已胸有成竹,当下回答的很是干脆:“兖州,无论是曹操还是贼寇,都可与之一战,相反,若是遇到吕布、刘备的兵马,我建议暂且与其友善,这样才可以牟取利益最大化”。
道理是这样,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箭在弦上,势同骑虎的那时候,双方都别无选择,只得厮杀一阵再论其他。
李贤对徐庶的观点颇为赞同,“贼寇打家劫舍,劫掠商贾,手中肯定肥的流油,而曹操占据兖州多年,手下定然有不菲的钱货,两者只要取其一,一定可以大为缓解用钱荒!先生大才,我不如也!”
周东昌也讨巧说着好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看来无法可解的难题,先生轻易间就想出破解之道,着实厉害的很”。
徐庶笑道:“其实都尉接连大胜,库房内受缴的军械堆积如山,这一次不如一同发卖,将库房清理干净”。
李贤笑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人又笑谈了一阵,接着李贤便订下了甲胄、铁刀的价格。
市面上,甲胄的价格在三十贯上下,李贤把牟平重甲的价格定到了五十贯,如果是稍微单薄些的盔甲,也要三十五贯。
自古以来,军械生意一直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之前李贤一直忙着南征北战,所以疏忽了钱粮一事,这一次,大军常驻剧县,李贤终于有时间了。
新军械也罢,旧军械也罢,李贤手中还有不少,唯一的问题是,到底该如何发卖?
李贤对后世里的直销手段深恶痛绝,原本明明想要的东西,可一旦送上门来,总是觉得欠缺了些什么。
这卖东西都是一样的道理,倘若李贤表现的太过热切,反而会被人因为其中大有利润可图。
想明白这一点,李贤也就不着急了。
那日分别之时,李贤特意赠送了陶商十套甲胄。
堂堂徐州牧陶谦的长公子,他麾下军卒装备的甲胄看上去就绝非等闲,李贤把盔甲给他,也有一部分让他代为宣传的意思。
想必回转下邳之后,牟平的甲胄一定会声名鹊起。
周东昌在李贤面前不敢多言,徐庶就完全没有这种顾虑:“都尉稍安勿躁,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有好东西再手,只要放出风来,必定有人络绎来寻!”
李贤微微颌首,法子都想出来了,只要一一施行就可以了,还怕什么?
商议妥当之后,没过多久,李贤愿意发卖军械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这一下子顿时引得无数人蜂拥而至,富家大族全都表态,愿意出高价买下,徐州的陶商更是蹿啜着陶谦购买一批。
众所周知,陶谦麾下丹阳兵精锐无匹,如果为他们装备上牟平的甲胄,他们的生存能力一定可以大为提升。
等到后来,连乐平国的刘备都派来了使者,按照他的说法,愿意采购牟平的甲胄,只是钱货一事不能一次结清。
李贤对此嗤之以鼻,他又不是穷疯了,不卖就不可以,就算军械发卖不出去,还有以战养战的说法。
来自徐州的使者一开始是奔着都昌来的,听闻使者的要求,孔融陷入了沉思,
牟平每日生产的军械有一部分都在孔融手中,真要是发卖给徐州,获利的一定会是转手的官员,而那样以来,孔融招募私军的计划就要流产了。
想到这里,孔融便把使者打发到了剧县,让他找寻李贤,商议购买军械事宜。
一个想买,一个想买,自然一拍即合。
见了徐州使者之后,李贤直剌剌地问道:“你们要买牟平军械?”
“不错,还请都尉割爱,发卖些,这样我才好回去交差”
“好说,我与你家大公子有旧,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也绝不会让你白跑这一趟!”
使者大喜,“如此,那便谢过都尉了”。
“嗯,先不要急着感谢,有句话我还要说在前头”
“喔?都尉请讲”
“这军械绝不可流传到徐州以外的地方,如果被我发现牟平的军械到了曹操的手中,以后徐州就别想再买到一副盔甲了”
这就是限购令了,对徐州有百益而无一害,使者拍着胸脯应诺道:“都尉放心,曹操在徐州屠杀了几十万百姓,我徐州军马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又怎么会把军械交给他?”
李贤微微颌首,忽而,他想到了陶应,按照时间推断,孔融撰写的书信应该早已经到了陶谦手中,只是不知道陶谦会作何选择。
最疼爱的次子竟然是下邳破城的幕后黑手,得知这一情况之后,陶谦又昏厥了过去,这对他的打击犹胜以往。
谁能够想到为了权势,陶应竟然丧心病狂到了这般田地?
剧县距离下邳太远,下邳城内发生的事情李贤一无所知,所以,眼下有了大致的买卖意向,李贤便开口问道:“不知道陶使君身体如何,可曾妥当了?”
“劳烦都尉挂念,陶使君身体每日都在恢复当中,用不了多久就会痊愈了”
“喔,大公子如何?”
“大公子忙着救济流民,一直没有闲下来”
“二公子呢?”
使者微微一滞,可还是说道:“二公子被使君禁足了”。
李贤心头一跳,看模样,陶谦虎毒不食子,即便得知了真相,也依旧下不了狠手。
“喔?二公子犯了什么过错?”
使者看了李贤一眼,朗声说道:“二公子曾经放言要对付都尉,陶使君为了顾全大局,只得把他关押起来”。
颠倒黑白不过与此!
李贤明知道对方是在说场面话,可却也不好揭穿。
很显然,陶应是因为下邳城勾结曹操的事情才被关了起来。
陶谦动用的是私刑,只要时机妥当,用不了多久,陶应便会毫发无损地走出院落。
李贤对陶应很是不爽,可却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怪只怪陶商太过老实了,如果换成别人,早就对陶应落井下石了,可陶商竟然还为陶应求情。
无奈之下,陶谦只得告诉了陶商真相,即便这样,陶商还是没有改变初衷,他始终认为陶应本质不坏,应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凛冽的西北风呼啸而来,北海国气温每日俱降。【风雨首发】
山林中,草木枯黄,鸟兽绝迹;田野间,谷物在瑟瑟发抖,毫无生气;唯有村落、乡堡间腾空而起的炊烟不耐寂寞,在空中翩翩起舞,诉说着难言的愉悦。
冬天,对于劳累了一整年的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得休憩的日子。
从青州逃难到北海国的流民们经过大半年的劳作在北海国内安顿了下来,秋天,借着水车的便利,他们获得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原本从李贤手中借到的粮秣种子,青州百姓都已经偿还完毕。
相对于其他郡县,北海国内税赋极低,这使得百姓缴纳杂税之后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丰腴年份。
家中有在东莱军中服役的,他们更是收获了惊喜:为了鼓励军心士气,褒奖有功之士,李贤按照军牌等级,依次给军卒发放了过节费,最低级别的木牌,每人两百钱,而最高级别的银牌可以获得两贯钱的赏赐,军牌之间,每两百钱一个档次。
负责后勤事宜的周东昌对此极力反对,因为此举一旦施行,必会形成惯例,每一年,李贤都会为此额外支付四千贯的铜钱。
要知道,李贤麾下的兵丁都是由他自讨腰包支付俸禄的,都昌城的孔融只提供大军日常所用的米粟。
前些时日,李贤刚刚招募了满额的两万兵马。
招募新卒,按照东莱军的惯例是要先行支付一个月俸禄的,满打满算,单是养兵这一项,每月李贤就要付出两千贯的铜钱。
若是算上李贤创立的这劳什子“年终奖”,这一个月就要付出六千贯!
将近年尾,各项开支更是大的惊人,即便李贤有丰厚的家底,长此以往也将消耗一空。
李贤一向只管花钱,从来不管手中有多少钱。
这一日,周东昌特意登门拜访,为的就是入不敷出一事。
甫一进门,来势汹汹的周东昌就没给李贤好脸色,“都尉可知如今府中有多少钱粮?”
李贤茫然不解,“我记得前些日子你给我算过一笔帐,库房银钱尚有几千贯,咱们在糜氏那里还有五千多贯,怎么了,难道钱货不够?”
周东昌深深吁了口气,这才把满腔的愤懑之意压制下去,“都尉,你家大业大,花钱的地方也多,再这样下去的话,库房早晚会挥霍一空的”。
李贤咧嘴笑道:“我知道,掌管库房很是辛苦,偏偏我又是个花钱没谱的主儿,这几年来倒是苦了你了”。
这一番话让周东昌大为触动,顿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跟着李贤青云直上,周家堡虽然也获得了不少好处,可周东昌确确实实在尽心尽力的帮助李贤。
有的人一句话让人跳,有的人一句话让人笑。
李贤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就让周东昌满腹的怨言不翼而飞,情至深处,他不禁动情地说道:“都尉客气了,如果不是都尉赏识,我只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罢了,况且,周家堡因为我的关系很是得了不少好处,这些恩情,我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李贤连连摆手,道:“说这些话就生分了,我李贤从来不亏待自家兄弟,你的辛苦我看在眼里”。
“都尉!”周东昌很是感动,不过这时候他还没忘记谦让:“其实元直先生也助我良多”。
“你有你的功劳,元直自有他的功劳,两者不必混为一谈”
周东昌不再坚持,嘴里道:“其实今日之事只怕还要劳烦元直先生”。
“喔?不妨事,我已经把他请来了”
话音未落,徐庶便笑着踱入厅内,“怎么?东昌莫非是来讨债的不成?”
李贤大笑,周东昌颇为尴尬。
徐庶在李贤身边的地位超然,就算是胡庸这等夯货见了他都颇为客气,其余的将领就更不用说了。
文人杀人不用刀,徐庶的能耐大家伙儿都早有耳闻,谁也不想得罪了他。
再者,徐庶为人处事让人无可挑剔,他从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也从不与人为仇,更不会仗势欺人。
在都尉府中,徐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独揽的角色,可他日常生活却过的颇为清廉。
徐庶婉拒了李贤赏赐的豪宅,只在府衙旁边选了个清幽的屋舍。
不大的院落中只有一老一少两名仆人,若不是李贤担心徐庶的安危,为其增派了六名护卫,说不定这院落更是清冷。
此番,进入厅堂之中,徐庶寻了个蒲团坐了下来,嘴里道:“东昌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猜猜看,今日都尉唤我前来,只怕也一定因为钱粮之事”。
李贤笑着颌首,并不多言,周东昌却答道:“先生一语中的,今日我就是为了钱货一事而来。承蒙都尉厚爱,让我掌管库房钱粮,可最近钱货消耗太大,颇有入不敷出之感,我才低学微,实在想不出好法子,又怕辜负了都尉的信任,这才寻来先生相助!”
徐庶勾着手指,清点道:“牟平的铁矿冶炼、军卒的日常开销这都是吞金兽,要不是都尉想出商团生财的主意,这府库早就干了”。
李贤非但没有自豪的感觉,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发放年终奖之前,徐庶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那时候李贤只顾着开心,觉得自己此举一定可以收买人心,却忘了府库的承受能力。
按照徐庶、周东昌的说法,李贤的府库只怕很快就要空掉了。
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窘境的罪魁祸首还是李贤,但凡他花钱的时候收敛一些,府库内的钱粮也不会消耗的这么快。
周东昌不敢催徐庶,李贤却没有这顾虑,他嘴里道:“先生就不要卖关子了,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办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开源,另外一种就是节流了,不知都尉想选哪一种?”
周东昌微微颌首,到底是徐元直,这一开口就显得条理分明,让人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李贤挠着脑门,说道:“节流的事情就不必想了,弟兄们跟着我很是辛苦,绝不能苦了他们,还是劳烦先生想一想如何开源吧”。
徐庶摇了摇头,并没有反驳,身为谋士,为主公出谋划策是本分,越俎代庖,替主公做决定的事情,徐庶做不来,当下他接着说道:“要想开源,首先手里得有钱源,我思来想去,如今都尉唯有打一打牟平的主意了”。
李贤眉头一动,牟平可是铁矿冶炼,军械生产的所在,徐庶让他打牟平的主意,岂不是告诉他不能敝帚自珍,是该发卖军械的时候了吗?
周东昌眼前一亮,他知道牟平一直被李贤视为禁脔,而牟平出产的盔甲、军械精良无比,只是过往的日子里一直第一时间装备到东莱军中,这才没人敢打它们的主意。
可徐庶却不是等闲人,他好整以暇想出的招数,李贤绝不敢视若无睹。
谁都知道,千金易得,良甲难求。
对于权倾一方,富甲乡间的豪族们来说,甲胄可遇不可求!
牟平李贤匠工营打造的军械如果发卖的话,肯定会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在徐州诸郡内武装巡弋了一个来回,李贤麾下的重甲卒早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可以,谁都想拥有这样的甲胄。
只可惜,汉末铁矿稀缺,价格高昂无比。
铁甲只在官府中出现过,等闲私军中从未有人装配过。
李贤思量一番过后,颌首应道:“好,以后牟平送来的军械可以发卖,不过,仅限于徐州,如此可好?”
如果卖给曹操、刘备、吕布,日后反而有可能为其所害,卖给徐州就不一样了。
徐州是北海国的盟友,只要曹操的威胁一日不曾消除掉,徐州就不可能与北海国为敌。
徐庶与周东昌深以为然。
不过,李贤把徐庶唤来,自然不可能让他出一个主意就算了,秉承一事不烦二主的想法,他说道:“先生,能者多劳,你再给合计合计,看看还有什么开源的法子?”
徐庶目光如电,一字一句地说道:“办法还有一个,就看都尉可否应诺了”。
“喔?什么办法?”李贤很是好奇,到底什么办法只得徐庶这么重视?
“以战养战!”
周东昌吸了口冷气,徐庶这法子可谓大胆至极,竟然鼓动李贤发动战争。
对于儒家子弟来说,修身齐国安天下才是终身奋斗的目标,像徐庶这法子,颇有些法家的味道。
当年,法家的代表者李斯为始皇帝出谋划策,进而一统**,奠定了万世之基。
以战养战?
李贤倒是并不意外,骨子里,徐庶更有些侠客的血液,要不然年轻的时候他也不会为了朋友一怒杀官差了。
这么些年过去,表面上看,徐庶已经磨平了棱角,可实际上,一旦需要,他依旧可以锋芒毕露!
“先生以为我该与谁作战?”
这时候才真正考验了谋士的水准,好在徐庶早已胸有成竹,当下回答的很是干脆:“兖州,无论是曹操还是贼寇,都可与之一战,相反,若是遇到吕布、刘备的兵马,我建议暂且与其友善,这样才可以牟取利益最大化”。
道理是这样,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箭在弦上,势同骑虎的那时候,双方都别无选择,只得厮杀一阵再论其他。
李贤对徐庶的观点颇为赞同,“贼寇打家劫舍,劫掠商贾,手中肯定肥的流油,而曹操占据兖州多年,手下定然有不菲的钱货,两者只要取其一,一定可以大为缓解用钱荒!先生大才,我不如也!”
周东昌也讨巧说着好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看来无法可解的难题,先生轻易间就想出破解之道,着实厉害的很”。
徐庶笑道:“其实都尉接连大胜,库房内受缴的军械堆积如山,这一次不如一同发卖,将库房清理干净”。
李贤笑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人又笑谈了一阵,接着李贤便订下了甲胄、铁刀的价格。
市面上,甲胄的价格在三十贯上下,李贤把牟平重甲的价格定到了五十贯,如果是稍微单薄些的盔甲,也要三十五贯。
自古以来,军械生意一直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之前李贤一直忙着南征北战,所以疏忽了钱粮一事,这一次,大军常驻剧县,李贤终于有时间了。
新军械也罢,旧军械也罢,李贤手中还有不少,唯一的问题是,到底该如何发卖?
李贤对后世里的直销手段深恶痛绝,原本明明想要的东西,可一旦送上门来,总是觉得欠缺了些什么。
这卖东西都是一样的道理,倘若李贤表现的太过热切,反而会被人因为其中大有利润可图。
想明白这一点,李贤也就不着急了。
那日分别之时,李贤特意赠送了陶商十套甲胄。
堂堂徐州牧陶谦的长公子,他麾下军卒装备的甲胄看上去就绝非等闲,李贤把盔甲给他,也有一部分让他代为宣传的意思。
想必回转下邳之后,牟平的甲胄一定会声名鹊起。
周东昌在李贤面前不敢多言,徐庶就完全没有这种顾虑:“都尉稍安勿躁,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有好东西再手,只要放出风来,必定有人络绎来寻!”
李贤微微颌首,法子都想出来了,只要一一施行就可以了,还怕什么?
商议妥当之后,没过多久,李贤愿意发卖军械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这一下子顿时引得无数人蜂拥而至,富家大族全都表态,愿意出高价买下,徐州的陶商更是蹿啜着陶谦购买一批。
众所周知,陶谦麾下丹阳兵精锐无匹,如果为他们装备上牟平的甲胄,他们的生存能力一定可以大为提升。
等到后来,连乐平国的刘备都派来了使者,按照他的说法,愿意采购牟平的甲胄,只是钱货一事不能一次结清。
李贤对此嗤之以鼻,他又不是穷疯了,不卖就不可以,就算军械发卖不出去,还有以战养战的说法。
来自徐州的使者一开始是奔着都昌来的,听闻使者的要求,孔融陷入了沉思,
牟平每日生产的军械有一部分都在孔融手中,真要是发卖给徐州,获利的一定会是转手的官员,而那样以来,孔融招募私军的计划就要流产了。
想到这里,孔融便把使者打发到了剧县,让他找寻李贤,商议购买军械事宜。
一个想买,一个想买,自然一拍即合。
见了徐州使者之后,李贤直剌剌地问道:“你们要买牟平军械?”
“不错,还请都尉割爱,发卖些,这样我才好回去交差”
“好说,我与你家大公子有旧,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也绝不会让你白跑这一趟!”
使者大喜,“如此,那便谢过都尉了”。
“嗯,先不要急着感谢,有句话我还要说在前头”
“喔?都尉请讲”
“这军械绝不可流传到徐州以外的地方,如果被我发现牟平的军械到了曹操的手中,以后徐州就别想再买到一副盔甲了”
这就是限购令了,对徐州有百益而无一害,使者拍着胸脯应诺道:“都尉放心,曹操在徐州屠杀了几十万百姓,我徐州军马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又怎么会把军械交给他?”
李贤微微颌首,忽而,他想到了陶应,按照时间推断,孔融撰写的书信应该早已经到了陶谦手中,只是不知道陶谦会作何选择。
最疼爱的次子竟然是下邳破城的幕后黑手,得知这一情况之后,陶谦又昏厥了过去,这对他的打击犹胜以往。
谁能够想到为了权势,陶应竟然丧心病狂到了这般田地?
剧县距离下邳太远,下邳城内发生的事情李贤一无所知,所以,眼下有了大致的买卖意向,李贤便开口问道:“不知道陶使君身体如何,可曾妥当了?”
“劳烦都尉挂念,陶使君身体每日都在恢复当中,用不了多久就会痊愈了”
“喔,大公子如何?”
“大公子忙着救济流民,一直没有闲下来”
“二公子呢?”
使者微微一滞,可还是说道:“二公子被使君禁足了”。
李贤心头一跳,看模样,陶谦虎毒不食子,即便得知了真相,也依旧下不了狠手。
“喔?二公子犯了什么过错?”
使者看了李贤一眼,朗声说道:“二公子曾经放言要对付都尉,陶使君为了顾全大局,只得把他关押起来”。
颠倒黑白不过与此!
李贤明知道对方是在说场面话,可却也不好揭穿。
很显然,陶应是因为下邳城勾结曹操的事情才被关了起来。
陶谦动用的是私刑,只要时机妥当,用不了多久,陶应便会毫发无损地走出院落。
李贤对陶应很是不爽,可却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怪只怪陶商太过老实了,如果换成别人,早就对陶应落井下石了,可陶商竟然还为陶应求情。
无奈之下,陶谦只得告诉了陶商真相,即便这样,陶商还是没有改变初衷,他始终认为陶应本质不坏,应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