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童2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说话到位事半功倍最新章节!
唐代,魏征也算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了,一向为唐太宗所重用,唐太宗却也因为面子受损的事几欲杀掉魏征。
一次上朝,魏征当着朝臣之面犯龙颜直谏某事,顶得唐太宗面红耳赤,大丢脸面,但唐太宗还算是一个清明有为的皇帝,考虑到自己曾叫大臣“事有得失,毋惜尽言”,所以当堂不好发作。但罢朝之后,却是怒气冲冲地嚷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你这个乡巴佬!”皇后问他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廷羞辱我。”皇后闻言心中大惊,因为唐太宗就有过因不听大臣劝谏而杀人的事,而且她知道太宗的脾气,于是急中生智,用当庭恭贺的办法使唐太宗突然醒悟,才免了魏征死罪。不过,在魏征死后,唐太宗仍是派人去推倒了他的坟碑,这大概是心中之怒气长期郁结不得消散之故吧!
试想,如果唐太宗并没有这么英明,并没有这么大的胸怀和气量;如果皇后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替魏征说情;如果唐太宗对魏征并不是那么信任和了解,恐怕魏征的脑袋早就搬家了。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不能不为下属三思,深以为戒。
所以,下级在公共场合给领导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领导留有面子。
留面子,首先表明你对领导是善意的,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为了帮助领导做好工作。这样,他才愿意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面子,还表明你是尊重领导的,你依旧服从他的权威,你的意见并不是代表你在指责他,相反,你是在为他的工作着想。
留面子,其实就等于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下属可利用这个余地同领导在私下里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这个余地还表明,下属只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议权,而领导仍保有最终决断的权威。留有余地,还会使下属能够进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见并不确切或除当,还有替自己找回面子的余地。
当然,我们讲公开场合提意见要注意领导的面子,并不是鼓励下属“见风使舵”,做“老好人”。我们是非常赞成对领导多提建议性的宝贵意见的,同时也对直言不讳、敢犯龙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的着眼点只是在于,提意见要注意场合、分寸,要讲究方式、方法。
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只注重提意见的初衷和意见的合理性,而不去考虑它的实际效果,这样的劝谏只能给下属带来灾祸。我们衷心地劝诫每一位下属,一定要在公开场合给领导留面子。
3。谁都愿意被请教
——给上司提建议的说话技巧
下属提出一个建议,试图让领导接受,这不仅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的合理性,还往往取决于下属提出建议的方式。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时刻注意领导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领导的心理认同。
许多的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让领导接受。
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它的潜在含意是,尊重领导的权威,承认领导的优越性。这表明,下属在提出意见之前,已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了领导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领导的思想的。因而,下属的建议应该是在尊重领导自己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很可能是对领导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领导感到情绪放松,从而降低对你建议的某种敌意。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的:当你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你会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向你请教各种问题,充满敬仰地要求你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时,无论你多么不高兴、多么忙,你都会带着一丝骄傲解答他们每一个稚嫩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满足。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样的经历,我们会发现,成就感是多么早又是多么牢固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如果说我们受到了崇拜,这大概有点儿过分,但如果说我们至少受到了重视、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却是一点儿也不假。在被别人请教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往往是不能为我们自己所清醒意识到的,但它却主宰着我们的情感,甚至是我们的理智。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对这种感受乐此不疲,即使是领导也不例外。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这样你可以亲自聆听领导在这方面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他真实意志的浮现,而他却并未在公开场合予以说明,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属在考虑问题时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面,这样,在未提出自己意见之前,首先请教一下领导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欠深入,考虑的不是很周到,你还有机会立刻止口,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如果你的建议仅仅是源于未能领会领导的意图,那么,你的建议不仅是毫无意义、分文不值,而且还暴露了你自己的弱点,这对你绝非是什么幸事。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即包括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
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认同”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那样:“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一种啤酒为什么比另一种要好,但你的朋友,无论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因为影响力是说服的前提。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利用这点已知情况,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的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建议。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作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的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有人会说,这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不仅仅局限于方案的内容本身,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而且,可以说,越是你准备提出反对,你就越可能招致敌意,因而越需要寻找共同点来减轻这种敌意,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同。此时,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你上司的观点,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对它的理性思考。你应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理有据,领导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是很容易被说服,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请教会增强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良好的动机,否则,如果对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是被扭曲了的,带有怀疑主义的色彩,这使得他不可能很理智地去分析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与你的“不良”动机联系在一起。
4。直话要会迂回去说
——向上司表达反对意见的说话技巧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专人烛邹来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处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公答应了。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道:
唐代,魏征也算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了,一向为唐太宗所重用,唐太宗却也因为面子受损的事几欲杀掉魏征。
一次上朝,魏征当着朝臣之面犯龙颜直谏某事,顶得唐太宗面红耳赤,大丢脸面,但唐太宗还算是一个清明有为的皇帝,考虑到自己曾叫大臣“事有得失,毋惜尽言”,所以当堂不好发作。但罢朝之后,却是怒气冲冲地嚷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你这个乡巴佬!”皇后问他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廷羞辱我。”皇后闻言心中大惊,因为唐太宗就有过因不听大臣劝谏而杀人的事,而且她知道太宗的脾气,于是急中生智,用当庭恭贺的办法使唐太宗突然醒悟,才免了魏征死罪。不过,在魏征死后,唐太宗仍是派人去推倒了他的坟碑,这大概是心中之怒气长期郁结不得消散之故吧!
试想,如果唐太宗并没有这么英明,并没有这么大的胸怀和气量;如果皇后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替魏征说情;如果唐太宗对魏征并不是那么信任和了解,恐怕魏征的脑袋早就搬家了。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不能不为下属三思,深以为戒。
所以,下级在公共场合给领导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领导留有面子。
留面子,首先表明你对领导是善意的,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为了帮助领导做好工作。这样,他才愿意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面子,还表明你是尊重领导的,你依旧服从他的权威,你的意见并不是代表你在指责他,相反,你是在为他的工作着想。
留面子,其实就等于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下属可利用这个余地同领导在私下里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这个余地还表明,下属只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议权,而领导仍保有最终决断的权威。留有余地,还会使下属能够进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见并不确切或除当,还有替自己找回面子的余地。
当然,我们讲公开场合提意见要注意领导的面子,并不是鼓励下属“见风使舵”,做“老好人”。我们是非常赞成对领导多提建议性的宝贵意见的,同时也对直言不讳、敢犯龙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的着眼点只是在于,提意见要注意场合、分寸,要讲究方式、方法。
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只注重提意见的初衷和意见的合理性,而不去考虑它的实际效果,这样的劝谏只能给下属带来灾祸。我们衷心地劝诫每一位下属,一定要在公开场合给领导留面子。
3。谁都愿意被请教
——给上司提建议的说话技巧
下属提出一个建议,试图让领导接受,这不仅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的合理性,还往往取决于下属提出建议的方式。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时刻注意领导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领导的心理认同。
许多的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让领导接受。
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它的潜在含意是,尊重领导的权威,承认领导的优越性。这表明,下属在提出意见之前,已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了领导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领导的思想的。因而,下属的建议应该是在尊重领导自己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很可能是对领导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领导感到情绪放松,从而降低对你建议的某种敌意。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的:当你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你会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向你请教各种问题,充满敬仰地要求你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时,无论你多么不高兴、多么忙,你都会带着一丝骄傲解答他们每一个稚嫩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满足。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样的经历,我们会发现,成就感是多么早又是多么牢固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如果说我们受到了崇拜,这大概有点儿过分,但如果说我们至少受到了重视、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却是一点儿也不假。在被别人请教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往往是不能为我们自己所清醒意识到的,但它却主宰着我们的情感,甚至是我们的理智。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对这种感受乐此不疲,即使是领导也不例外。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这样你可以亲自聆听领导在这方面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他真实意志的浮现,而他却并未在公开场合予以说明,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属在考虑问题时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面,这样,在未提出自己意见之前,首先请教一下领导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欠深入,考虑的不是很周到,你还有机会立刻止口,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如果你的建议仅仅是源于未能领会领导的意图,那么,你的建议不仅是毫无意义、分文不值,而且还暴露了你自己的弱点,这对你绝非是什么幸事。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即包括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
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认同”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那样:“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一种啤酒为什么比另一种要好,但你的朋友,无论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因为影响力是说服的前提。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利用这点已知情况,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的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建议。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作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的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有人会说,这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不仅仅局限于方案的内容本身,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而且,可以说,越是你准备提出反对,你就越可能招致敌意,因而越需要寻找共同点来减轻这种敌意,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同。此时,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你上司的观点,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对它的理性思考。你应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理有据,领导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是很容易被说服,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请教会增强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良好的动机,否则,如果对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是被扭曲了的,带有怀疑主义的色彩,这使得他不可能很理智地去分析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与你的“不良”动机联系在一起。
4。直话要会迂回去说
——向上司表达反对意见的说话技巧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专人烛邹来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处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公答应了。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