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 第十章 节日和仪式1
第十章 节日和仪式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最新章节!
佛欢喜日
佛诞日是佛教最大的节日,这一天叫做“佛欢喜日”。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浴佛法会。
浴佛的仪式开始于印度,它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的。在佛教诞生前,婆罗门教早有一种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洁的思想。当时,洗浴自身和洗浴圣者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俗习惯。《大宝积经》记述说:舍卫城波斯匿王的女儿无垢施,于二月八日和500婆罗门一起,持满瓶水,要出城洗浴天像。这时许多婆罗门看见不少佛教比丘站在城门外,认为不吉祥,其中一个长者要求无垢回到城里,但遭到她的拒绝。佛教大概就是继承了婆罗门教这一传统做法,而举行的浴佛法会。
佛教传入中国后,浴佛的仪式也随之传入我国。从历史记录上看,早在佛教初传的东汉末年,这一法事活动就已经有了。《后汉书·陶谦传》记载,当时一些地方每逢浴佛节来临,观看的人成千上万。而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仪式已经相当盛行。据记载,四月八日这一天,佛教僧人用车载着佛像,在大街上巡游,连当时的北魏皇帝都亲临宫门观看,并散花表示致敬。在浴佛节载着佛像巡游大街小巷,供大众瞻仰,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唐代。从敦煌发现的唐代寺院文书中知道,当时,每到佛诞日,寺院都要用车载着佛像在城中巡游。同时,这一天还要“供斋”,费用由民间宗教团体供给。但到宋元以后则发生了变化,寺院不再载佛像巡游,而是改在寺院内举行浴佛法会。
举行浴佛法会的仪式一般是这样:当佛诞日来临,在寺院大殿里用花草制作一个“花亭”,在亭中将一尊高约数寸的释迦牟尼诞生像(太子像)供奉于香汤盆内。太子像为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这是根据释迦牟尼诞生时的传说制作的。传说释迦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做狮子吼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同时,在汤盆内佛像前再摆上两个小勺,再陈设各种供品,这是法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浴佛法会开始,先由住持带领僧众上香,并诵祝香词,祝香词为:“佛诞令辰,某寺住持……虔燃宝香,供养本9币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住持上香后讲经说法。说法完毕,住持带领众僧上香拜佛,唱《浴佛偈》,开始浴佛。在住持的带领下,全寺僧人及信徒仿龙吐水浴佛,将用檀香、郁金、龙脑、沉香、丁香等天然香料和净水煮成的香汤洗浴太子像,以表示对佛陀诞生的庆祝和纪念。在浴佛中,一面反复地唱《浴佛偈》,偈语是这样的:“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斋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浴佛完毕,凡参与仪式的人都要各自取少许洗像水倒在自己头上,希望浴佛的功德帮助自己成就无上的佛果菩提。
在我国傣族地区,由于佛教基本上是全民的信仰,从儿童起都必须进寺院接受宗教教育,成年后才可以还俗。所以有“村村有寺庙,人人当和尚”的说法。泼水节也从一个佛教节日逐渐民俗化,成为全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泼水节的具体活动是怎样安排的呢?节日常常要延续三四天。开头几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其中堆沙塔和浴佛是节日期间在佛寺举行的两个重要内容。清晨,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纷纷入寺院拜佛、斋僧,并在寺院中堆四五座沙塔,然后众人围塔而坐,聆听僧人们说法诵经。到月圆时分,把佛像抬到院中,由全寨妇女各挑一担用鲜花浸制的清水,泼水浴佛,求佛保佑。浴佛完毕,青年男女退出寺院,四处游行,用水泼洒行人,互相祝福,认为此举可以消灾祛病。最后,举行放焰火、赛龙舟、演戏唱歌等活动,将泼水节推向**。
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汊地佛教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供佛仪式及僧人超度先人亡灵的发挥。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解倒悬,救痛苦”。其含义是救度亡灵倒悬之苦。这个法会来源于《盂兰盆经》上的一段故事:
传说佛陀的弟子目犍连依靠天眼的神通,发现死去的母亲转生为饿鬼,在地狱受苦。目犍连十分悲痛,施展神通,带着自己乞讨得来的饭食去让母亲吃。谁知他的母亲得到饭后,未入口就变成了火炭。目连无能为力,只能去请求佛陀如何解救母亲的苦难。佛陀说:你母亲罪业深重,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自恣日,你应该在这一天以百味饭食、多种果品供养十方僧人,以释放众僧的神威解救你的母亲。这样一种仪式,甚至能使七世的父母脱离饿鬼之苦。目连听后,如法设供,他的母亲便在这一天脱离了饿鬼的苦难。佛陀最后还教导目连:佛教弟子应该孝顺父母,心中常念父母的恩情。每年七月十五日,要作盂兰盆会,供养僧人,为父母祈福,来报答父母的养育慈爱之恩。
我国西晋时,《盂兰盆经》被译成中文,中国佛教因这部经书受到很大影响。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佛教僧人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的制度。我国最早记载寺院举行盂兰盆会的时间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这一年,梁武帝萧衍亲自到同泰寺,设盂兰盆斋。此后,每年七月十五日,梁武帝都要向各寺送盆供养,由此形成风俗,成为佛教寺院的一大盛事。这一天,各施主争相到寺院献盆设斋,以求解脱先亡父母的倒悬之苦。唐代,盂兰盆会盛行朝野。各年皇家送盆到各大寺院,供献种种杂物,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人随行。而京城长安每当七月十五,各寺院用花木、假花、果树等装饰一新,争奇斗艳,从皇家到百姓,都向寺院献盆献供,甚为壮观。由此可知,当时的盂兰盆会不仅是寺院僧人的节日,也是民间的盛大节日。
宋朝以后,像唐朝那样的盛况已不多见,并逐渐演变为在寺院里,由施主出钱为施主追荐亡灵的一种佛事活动。原先是以盆供养僧人以求得先亡父母得到超度,这时则转化为用盆向饿鬼施舍食物,活动以诵经、放焰口、向饿鬼施食为主。
盂兰盆会的仪式一般是这样的:在举行盂兰盆会的前几天,要做好准备工作,建立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在各坛上,要以百味饮食,盛在百种器皿中,作为供品祭祀鬼神,这就是盂兰盆供。七月十五日清晨,在以唢呐为主的乐声中,一队行法僧人出现,一般6至9人。带头的是仪式的主持人,也称“导师”,他手持铃(铎)。后面的僧人则分别手执大鼓、木鱼、引磬、铛子、小手鼓等乐器。
行法僧人们先净坛,然后开坛,对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以及《心经》,还要念写在红纸上的疏文,请求佛、菩萨下界指导。在普施坛前安放的供品最多,僧人一般要念诵《心经》和该经后附的《三真言》净坛。
这一切仪式之后,由主办法会的施主在举办法会的布告上用朱笔点一点,开坛宣告完毕。接下来要举行“拜忏”仪式。按《慈悲水忏》中所规定的仪礼进行。这本书有三卷,一般上午读上卷,下午读中、下两卷。在“拜忏”仪式之中,中午还要设斋饭,供养僧众和施主,这称为“盂兰盆斋”。
晚上则要举行“普施”仪式,主要是放一堂焰口。最后放河灯、焚烧法船灵房、演出目连救母杂剧等。河灯又称荷花灯,形状像朵莲花,内置纸灯笼,放置在河中,顺水漂流,目的是为了普度水中的鬼魂。烧法船、灵房等的习俗源于宋代。宋代举行盂兰盆会时,民间常用竹竿架起三五尺高的三角架,上面悬挂灯笼及纸钱、纸衣等物,用火焚烧,以供亡灵使用。后来,法船和灵房比较常见。法船是用纸扎成的中国式楼船,象征着可以使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灵房是纸糊的房屋模型,还有各种传统式样和新式的用具,以供亡灵使用。还常糊一对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纸人纸马,人骑马上,称为“赦马公”,代表亡灵的先遣,提前到天地爷那里报告亡灵将到,请求赦免一切罪过。这又是佛教礼仪与中国传统巫术的典型结合。
佛欢喜日
佛诞日是佛教最大的节日,这一天叫做“佛欢喜日”。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浴佛法会。
浴佛的仪式开始于印度,它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的。在佛教诞生前,婆罗门教早有一种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洁的思想。当时,洗浴自身和洗浴圣者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俗习惯。《大宝积经》记述说:舍卫城波斯匿王的女儿无垢施,于二月八日和500婆罗门一起,持满瓶水,要出城洗浴天像。这时许多婆罗门看见不少佛教比丘站在城门外,认为不吉祥,其中一个长者要求无垢回到城里,但遭到她的拒绝。佛教大概就是继承了婆罗门教这一传统做法,而举行的浴佛法会。
佛教传入中国后,浴佛的仪式也随之传入我国。从历史记录上看,早在佛教初传的东汉末年,这一法事活动就已经有了。《后汉书·陶谦传》记载,当时一些地方每逢浴佛节来临,观看的人成千上万。而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仪式已经相当盛行。据记载,四月八日这一天,佛教僧人用车载着佛像,在大街上巡游,连当时的北魏皇帝都亲临宫门观看,并散花表示致敬。在浴佛节载着佛像巡游大街小巷,供大众瞻仰,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唐代。从敦煌发现的唐代寺院文书中知道,当时,每到佛诞日,寺院都要用车载着佛像在城中巡游。同时,这一天还要“供斋”,费用由民间宗教团体供给。但到宋元以后则发生了变化,寺院不再载佛像巡游,而是改在寺院内举行浴佛法会。
举行浴佛法会的仪式一般是这样:当佛诞日来临,在寺院大殿里用花草制作一个“花亭”,在亭中将一尊高约数寸的释迦牟尼诞生像(太子像)供奉于香汤盆内。太子像为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这是根据释迦牟尼诞生时的传说制作的。传说释迦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做狮子吼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同时,在汤盆内佛像前再摆上两个小勺,再陈设各种供品,这是法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浴佛法会开始,先由住持带领僧众上香,并诵祝香词,祝香词为:“佛诞令辰,某寺住持……虔燃宝香,供养本9币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住持上香后讲经说法。说法完毕,住持带领众僧上香拜佛,唱《浴佛偈》,开始浴佛。在住持的带领下,全寺僧人及信徒仿龙吐水浴佛,将用檀香、郁金、龙脑、沉香、丁香等天然香料和净水煮成的香汤洗浴太子像,以表示对佛陀诞生的庆祝和纪念。在浴佛中,一面反复地唱《浴佛偈》,偈语是这样的:“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斋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浴佛完毕,凡参与仪式的人都要各自取少许洗像水倒在自己头上,希望浴佛的功德帮助自己成就无上的佛果菩提。
在我国傣族地区,由于佛教基本上是全民的信仰,从儿童起都必须进寺院接受宗教教育,成年后才可以还俗。所以有“村村有寺庙,人人当和尚”的说法。泼水节也从一个佛教节日逐渐民俗化,成为全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泼水节的具体活动是怎样安排的呢?节日常常要延续三四天。开头几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其中堆沙塔和浴佛是节日期间在佛寺举行的两个重要内容。清晨,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纷纷入寺院拜佛、斋僧,并在寺院中堆四五座沙塔,然后众人围塔而坐,聆听僧人们说法诵经。到月圆时分,把佛像抬到院中,由全寨妇女各挑一担用鲜花浸制的清水,泼水浴佛,求佛保佑。浴佛完毕,青年男女退出寺院,四处游行,用水泼洒行人,互相祝福,认为此举可以消灾祛病。最后,举行放焰火、赛龙舟、演戏唱歌等活动,将泼水节推向**。
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汊地佛教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供佛仪式及僧人超度先人亡灵的发挥。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解倒悬,救痛苦”。其含义是救度亡灵倒悬之苦。这个法会来源于《盂兰盆经》上的一段故事:
传说佛陀的弟子目犍连依靠天眼的神通,发现死去的母亲转生为饿鬼,在地狱受苦。目犍连十分悲痛,施展神通,带着自己乞讨得来的饭食去让母亲吃。谁知他的母亲得到饭后,未入口就变成了火炭。目连无能为力,只能去请求佛陀如何解救母亲的苦难。佛陀说:你母亲罪业深重,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自恣日,你应该在这一天以百味饭食、多种果品供养十方僧人,以释放众僧的神威解救你的母亲。这样一种仪式,甚至能使七世的父母脱离饿鬼之苦。目连听后,如法设供,他的母亲便在这一天脱离了饿鬼的苦难。佛陀最后还教导目连:佛教弟子应该孝顺父母,心中常念父母的恩情。每年七月十五日,要作盂兰盆会,供养僧人,为父母祈福,来报答父母的养育慈爱之恩。
我国西晋时,《盂兰盆经》被译成中文,中国佛教因这部经书受到很大影响。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佛教僧人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的制度。我国最早记载寺院举行盂兰盆会的时间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这一年,梁武帝萧衍亲自到同泰寺,设盂兰盆斋。此后,每年七月十五日,梁武帝都要向各寺送盆供养,由此形成风俗,成为佛教寺院的一大盛事。这一天,各施主争相到寺院献盆设斋,以求解脱先亡父母的倒悬之苦。唐代,盂兰盆会盛行朝野。各年皇家送盆到各大寺院,供献种种杂物,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人随行。而京城长安每当七月十五,各寺院用花木、假花、果树等装饰一新,争奇斗艳,从皇家到百姓,都向寺院献盆献供,甚为壮观。由此可知,当时的盂兰盆会不仅是寺院僧人的节日,也是民间的盛大节日。
宋朝以后,像唐朝那样的盛况已不多见,并逐渐演变为在寺院里,由施主出钱为施主追荐亡灵的一种佛事活动。原先是以盆供养僧人以求得先亡父母得到超度,这时则转化为用盆向饿鬼施舍食物,活动以诵经、放焰口、向饿鬼施食为主。
盂兰盆会的仪式一般是这样的:在举行盂兰盆会的前几天,要做好准备工作,建立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在各坛上,要以百味饮食,盛在百种器皿中,作为供品祭祀鬼神,这就是盂兰盆供。七月十五日清晨,在以唢呐为主的乐声中,一队行法僧人出现,一般6至9人。带头的是仪式的主持人,也称“导师”,他手持铃(铎)。后面的僧人则分别手执大鼓、木鱼、引磬、铛子、小手鼓等乐器。
行法僧人们先净坛,然后开坛,对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以及《心经》,还要念写在红纸上的疏文,请求佛、菩萨下界指导。在普施坛前安放的供品最多,僧人一般要念诵《心经》和该经后附的《三真言》净坛。
这一切仪式之后,由主办法会的施主在举办法会的布告上用朱笔点一点,开坛宣告完毕。接下来要举行“拜忏”仪式。按《慈悲水忏》中所规定的仪礼进行。这本书有三卷,一般上午读上卷,下午读中、下两卷。在“拜忏”仪式之中,中午还要设斋饭,供养僧众和施主,这称为“盂兰盆斋”。
晚上则要举行“普施”仪式,主要是放一堂焰口。最后放河灯、焚烧法船灵房、演出目连救母杂剧等。河灯又称荷花灯,形状像朵莲花,内置纸灯笼,放置在河中,顺水漂流,目的是为了普度水中的鬼魂。烧法船、灵房等的习俗源于宋代。宋代举行盂兰盆会时,民间常用竹竿架起三五尺高的三角架,上面悬挂灯笼及纸钱、纸衣等物,用火焚烧,以供亡灵使用。后来,法船和灵房比较常见。法船是用纸扎成的中国式楼船,象征着可以使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灵房是纸糊的房屋模型,还有各种传统式样和新式的用具,以供亡灵使用。还常糊一对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纸人纸马,人骑马上,称为“赦马公”,代表亡灵的先遣,提前到天地爷那里报告亡灵将到,请求赦免一切罪过。这又是佛教礼仪与中国传统巫术的典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