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不胜其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妖孽学霸最新章节!
本届新入选院士一共30名,最年长的是鲁省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王教授,他今年68岁,最年轻的则是24岁的吕丘建;除了吕丘建之外29名新院士的平均年龄是54岁,加上吕丘建则变为53岁,他一个人就把平均年龄整整拉低了一岁。
科学院院士证书颁发结束,又轮到了工程院院士证书的颁发,吕丘建再一次登上台去,这时他又创造了两项纪录,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和最年轻的双料院士。
之前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是来自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少将,他在独立系统集成化发供电、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等领域成果卓著,曾经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AIP发供电系统,获得过********颁发的一等功;他当选工程院院士的时候年仅四十一岁。
华国科学院和华国工程院历史上最年长的双料院士是83岁的钱学森钱老和严恺院士,最年轻的则就是刚才给吕丘建颁发科学院院士证书的路院长,他当选为双料院士的时候53岁,吕丘建将这个记录缩短了一倍还多。
本届入选的工程院院士一共34位,最年长的是77岁高龄的许院士,他来自浙江大学,当选为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除了吕丘建之外这些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0.7岁,加上吕丘建则变成了59.6岁。
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比科学院院士大得多,是因为科学院更注重创造力,而工程院更注重经验;不过在吕丘建看来这么大年级的人了,恐怕也很难在研究工作中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一称号更得的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肯定!如果想要两院良好的发展下去,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还应该继续降低才好。
同时身兼两院院士的科学家华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34位,吕丘建则是第35位,同时也是1995年之后的第一位,这些院士里有四位已经去世,其中就包括刚才已经提到的严恺院士和曾经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的王选院士,现在只剩下了31位。
最后还进行了外籍院士证书的颁发,这次新当选的外籍院士一共五位,除了刚才和吕丘建聊天的路德维希-法捷耶夫之外,还有来自米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化学、材料学专家艾伦-黑格教授,来自米国德州大学分子医学中心的分子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弗里德-穆拉德教授,来自米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电子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专家胡正明教授,以及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万森-库尔提欧。
五位入选者,来自米国的就占了三位,米国的科技实力之强大可见一斑;而出身宝岛,后来加入米国国籍的华裔学者胡正明教授的入选让吕丘建想起院士评选中的一次风波来。
引起那次风波的就是他的母校京师大学,在2001年的院士增选中,京师大学做了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京师大学将普林斯顿大学辛吉斯讲座教授田教授包装为京师大学的全职员工竞选院士,结果被孵蛋大学识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后来还是人多势众的京师大学压制住了孵蛋大学,利用利益交换推选另一名孵蛋大学的教授入选而换取了田教授的入围,因此田教授也成了科学院自成立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全职回国的海外院士,他的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田教授的学术水平自然很高,可在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资格里有一条必须考虑其对国家贡献的条款,这一点田教授明显是不符合的。后来京师大学在物理届也试图重复这样的事件,可惜京师大学在物理届不像数学界这么一手遮天,两次都没有得逞。
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京师大学不要再拿这种事情来找自己,不然自己和母校本来很融洽的关系恐怕就要出现裂痕了;吕丘建微微叹了一口气。
吕丘建在国内也参加了许多次学术会议、颁奖典礼、评选过程,在其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派系斗争、比如利益交换、比如资历压人等等,这其中固然有坚持原则的学者,但也有蝇营狗苟之众,这些必然会对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障碍。
吕丘建已经打定主意,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种问题,绝不会姑息,起码国家最高科技表彰大会上出现的那种错误决不允许它再次出现。
院士证书颁发结束之后,吕丘建并没有闲下来,接下来他继续四处忙碌,先是主持并全程参加了本年度的数学新发现奖颁奖典礼,和全球的数学家们进行了一番愉快的交流,为新获奖的数学家们送上鼓励。
接着他又前往朝廷台领取了属于自己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奖杯,获得了这项聂九段、杨利伟和姚鸣等人曾经获得过的荣誉。
从新闻发布会开始一连串高强度的曝光,让吕丘建成了年末年初之间华国最为热门的新闻人物,从全国各地发来的采访申请几乎塞满了羲和计划对外联络宣传部门的邮箱,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痛并快乐着。
绝大多数采访申请在宣传部门哪里就被刷下去了,少数幸运儿也只获得了和宣传部门对话的资格,想要采访到吕丘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段时间宣传部门几乎成了羲和计划各个部门之中最忙碌的,工作人员整天加班加点处理着这些媒体的采访申请,既不能答应每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又要维护项目的正面形象,这让他们绞尽了脑汁。
“吕教授,这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忍不住找吕丘建来诉苦了。
吕丘建看看墙上的日历安慰道,算算日子那件事差不多也该爆发了吧?“在坚持建就好了,这些采访申请里专业媒体没几个,绝大多数不过是跟风罢了,等有更具炒作价值的新闻出现之后,他们就该散了!”(未完待续。)
本届新入选院士一共30名,最年长的是鲁省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王教授,他今年68岁,最年轻的则是24岁的吕丘建;除了吕丘建之外29名新院士的平均年龄是54岁,加上吕丘建则变为53岁,他一个人就把平均年龄整整拉低了一岁。
科学院院士证书颁发结束,又轮到了工程院院士证书的颁发,吕丘建再一次登上台去,这时他又创造了两项纪录,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和最年轻的双料院士。
之前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是来自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少将,他在独立系统集成化发供电、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等领域成果卓著,曾经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AIP发供电系统,获得过********颁发的一等功;他当选工程院院士的时候年仅四十一岁。
华国科学院和华国工程院历史上最年长的双料院士是83岁的钱学森钱老和严恺院士,最年轻的则就是刚才给吕丘建颁发科学院院士证书的路院长,他当选为双料院士的时候53岁,吕丘建将这个记录缩短了一倍还多。
本届入选的工程院院士一共34位,最年长的是77岁高龄的许院士,他来自浙江大学,当选为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除了吕丘建之外这些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0.7岁,加上吕丘建则变成了59.6岁。
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比科学院院士大得多,是因为科学院更注重创造力,而工程院更注重经验;不过在吕丘建看来这么大年级的人了,恐怕也很难在研究工作中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一称号更得的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肯定!如果想要两院良好的发展下去,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还应该继续降低才好。
同时身兼两院院士的科学家华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34位,吕丘建则是第35位,同时也是1995年之后的第一位,这些院士里有四位已经去世,其中就包括刚才已经提到的严恺院士和曾经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的王选院士,现在只剩下了31位。
最后还进行了外籍院士证书的颁发,这次新当选的外籍院士一共五位,除了刚才和吕丘建聊天的路德维希-法捷耶夫之外,还有来自米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化学、材料学专家艾伦-黑格教授,来自米国德州大学分子医学中心的分子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弗里德-穆拉德教授,来自米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电子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专家胡正明教授,以及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万森-库尔提欧。
五位入选者,来自米国的就占了三位,米国的科技实力之强大可见一斑;而出身宝岛,后来加入米国国籍的华裔学者胡正明教授的入选让吕丘建想起院士评选中的一次风波来。
引起那次风波的就是他的母校京师大学,在2001年的院士增选中,京师大学做了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京师大学将普林斯顿大学辛吉斯讲座教授田教授包装为京师大学的全职员工竞选院士,结果被孵蛋大学识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后来还是人多势众的京师大学压制住了孵蛋大学,利用利益交换推选另一名孵蛋大学的教授入选而换取了田教授的入围,因此田教授也成了科学院自成立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全职回国的海外院士,他的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田教授的学术水平自然很高,可在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资格里有一条必须考虑其对国家贡献的条款,这一点田教授明显是不符合的。后来京师大学在物理届也试图重复这样的事件,可惜京师大学在物理届不像数学界这么一手遮天,两次都没有得逞。
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京师大学不要再拿这种事情来找自己,不然自己和母校本来很融洽的关系恐怕就要出现裂痕了;吕丘建微微叹了一口气。
吕丘建在国内也参加了许多次学术会议、颁奖典礼、评选过程,在其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派系斗争、比如利益交换、比如资历压人等等,这其中固然有坚持原则的学者,但也有蝇营狗苟之众,这些必然会对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障碍。
吕丘建已经打定主意,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种问题,绝不会姑息,起码国家最高科技表彰大会上出现的那种错误决不允许它再次出现。
院士证书颁发结束之后,吕丘建并没有闲下来,接下来他继续四处忙碌,先是主持并全程参加了本年度的数学新发现奖颁奖典礼,和全球的数学家们进行了一番愉快的交流,为新获奖的数学家们送上鼓励。
接着他又前往朝廷台领取了属于自己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奖杯,获得了这项聂九段、杨利伟和姚鸣等人曾经获得过的荣誉。
从新闻发布会开始一连串高强度的曝光,让吕丘建成了年末年初之间华国最为热门的新闻人物,从全国各地发来的采访申请几乎塞满了羲和计划对外联络宣传部门的邮箱,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痛并快乐着。
绝大多数采访申请在宣传部门哪里就被刷下去了,少数幸运儿也只获得了和宣传部门对话的资格,想要采访到吕丘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段时间宣传部门几乎成了羲和计划各个部门之中最忙碌的,工作人员整天加班加点处理着这些媒体的采访申请,既不能答应每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又要维护项目的正面形象,这让他们绞尽了脑汁。
“吕教授,这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忍不住找吕丘建来诉苦了。
吕丘建看看墙上的日历安慰道,算算日子那件事差不多也该爆发了吧?“在坚持建就好了,这些采访申请里专业媒体没几个,绝大多数不过是跟风罢了,等有更具炒作价值的新闻出现之后,他们就该散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