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最新章节!
所有在位育宫内的满汉大臣眼中,小玄烨于御前会议的后半段,可算是成了名符其实的“有理愤青”了:现在无论“谁”提出何种意见,他都能说出不同见解,而且让你哑口无言!
一开始刘昌用“历史污点”来证明郑芝龙“首鼠两端、悖主成性”,小玄烨用“同僚齐力、同舟共济”点了刘老头的“死穴”。
后来胡世安“善意”提醒皇帝别忘了郑芝龙“海贼本性、最易反复”,小皇子又用“士大夫求颜面而致君国大义于不顾”的“诛心”言论挖出了人家的“潜意识”,从而彻底降服了最最崇尚“大义”的胡老头。
到此时,这件事按理说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等到一班满人汉臣几乎清一色以为启用郑芝龙已是必然的时候,甚至连皇帝都已经很满意的准备做个决断了,贝勒爷却突然“左右互搏,自我否定”,提出“海商性劣”的问题,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小贝勒爷所指的“海商性劣”到底劣在何处,所有人都不太清楚。但皇帝没有被弄糊涂,而是立即申明了当朝“人才政策”的基调,管你郑芝龙性劣何处,福临坚持要对同安王“用人不疑”。
按理说,知道此时,会议的情势还算平稳,无非是朝堂辩论,就事论事罢了。可皇上的小儿子不依不饶,又从“喝奶食材”的问题出发,抛出一个“食材不是一成不变包治百病、人才也要因时度事加以量用”的“高论”。
所有人都清楚,小家伙是在暗喻皇帝不能对一个降臣保持“一成不变”的态度,而是要审时度势。可人家福临是“开基定鼎”的有为皇上呀,你这么夹枪带棒的,有些那个啥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儿子,父子交流,我们还是充当道具好了。
果然。皇帝老子很耐心。用“庄王绝缨、楚士死忠”的典故来论证“用人不疑”的大义,皇子贝勒却步步跟进、旁征博引,大讲颇具争议的南宋张俊的故事,进而提出了一个“用而疑之”的新鲜说法,这简直连皇帝老子的意思都敢否定了……
难道刚才的宵夜,小玄烨吃错了什么东西不成?这还是那个天降祥瑞、金乌转世的神奇小皇子吗?怎么开始冲着皇帝争辩起来了呢?
就在大伙纷纷望向吴良辅,以为他给小皇子喝了什么“假冒伪劣乳制品”的时候,皇帝终于发话了:
“正邪一身?用而疑之?”福临平淡重复了一句。
弘毅正要开口,却不经意间发现皇帝身后的吴良辅正在冲自己皱眉头!不光是皱眉头,还伴随着轻微的、不易察觉的撇嘴唇、挤眼睛等一系列怪异表情。配合着他那张白白净净的肥脸,傻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让我说?你个老阉奴。你可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有多么重要吗?在郑芝龙这件事情上,我可不能好事做一半!必须是“用之、疑之合二为一”!弘毅打定主意,没有理会吴良辅,就算他在哪里急得和憋了尿一般痛苦。
“皇阿玛,正是如此呀,同安王有大才,也有大患……”
不理会吴良辅是不理会了。可弘毅也被这老阉奴的滑稽样子弄得有些分神,所以只是先重复了自己的观点。这是副处级公务员曾弘毅同志十多年机关工作养成的习惯: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如果一下子没想好一个论点的支撑论据,那就先重复一遍论点吧,在重复的时候,抓紧时间整理思路,再详细阐述也不迟。反正不能被领导问住,不能冷场。【送给读者中还没有踏入职场、特别是公务员职场的兄弟姐妹们】
“玄烨,皇阿玛明白了。”
不料。这次福临没有给小儿子组织论据的机会,而是果断打住了他的论点重复,紧接着说道:
“对同安王,你是想用其所长,却忧其专行。你的用意是好的。只不过这‘用而疑之’的法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未尝可行啊。大将在外,远离京师,只能是大事君断,小事臣谋。朕若不信他,难不成还要像故明昏君一般,派去大大小小的监军太监不成?”
“皇阿玛,儿臣……”弘毅想尽快说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诸多论据,然后做个如愿以偿的了断。不出意外的话,弘毅的下一句就是——委派监军之法万不可行,却可以将同安王的根基牢牢圈定在福建一隅!
可惜,弘毅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
“玄烨,你听朕说!”福临再次制止了弘毅,表现的比儿子更加果决。
“莫说朕的大清绝不会自缚手脚,做这种民人不齿、臣子不悦的傻事,就是同安王那里,恐怕闻听此事也会心灰意冷了。东南一隅,那时恐怕平而复乱。玄烨,你毕竟年幼,思量国是尚欠周密啊!故而,朕……”
“皇阿玛,儿臣没说要监军于同安王!恰恰相反,要用好同安王,就必须大用,不能畏手畏脚。只是,要时刻疑之,早作安排!这安排,儿臣以为就是……”眼瞅着福临就要金口一开、拍板定案,把自己的辛苦努力化为乌有了,弘毅再也顾不得许多,急匆匆“再一次”打断了皇帝“再生爹”话到嘴边的“口谕”。
小玄烨这一喊,的确是犯了大忌的。先不说他当时情急之下讲的“车轱辘话”都是前面说过的,没有任何新意,单论此情此景,皇帝一言九鼎,一个“朕”字出口,那就是要下旨的意思了,任凭你有十万火急、乾坤挪移的天大理由,都要耐着性子等人家说完。况且福临先前曾经明确提醒玄烨一句“你听朕说”!
再说了,即使皇帝下了旨,你若不同意还可以“申诉”,还可以“抗辩”,甚至可以“抗旨不尊”,但你不能抢着皇帝的话来说,把皇帝噎个半死是万万不能的!这在崇尚礼仪的古代中国,是“大不敬”!
自然,所有大臣都傻了一般,转而望着一脸焦急的小玄烨。心中一万个为什么都出来了——小贝勒爷呀。你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这会子上来小孩脾气了呢?你这不是触霉头嘛……
福临本来被儿子打断话语,就十分没有面子了。此刻又见众位大臣侧目以对,还以为他们都在等着看笑话呢,终于忍不住恼怒起来,二目一凛、双眉紧锁,拔高声调大声呵斥道:
“什么大用、疑之的,还不是刚才那一套?朕念你年幼,让你畅所欲言,可你却恃宠而骄,简直胡言乱语!”
“儿臣……”弘毅被这么突兀的一顿训斥。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决定先跪下来再作打算。
“唉……你毕竟是年幼。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回去歇息去吧!”福临努力克制住自己,换做关心体贴的角度说话。
其实也怪不得福临。毕竟是个才年方十九岁的爹,而且还是个一言九鼎的皇帝,对两岁不到已经开始“胡搅蛮缠”的小儿子,其忍耐力终归是有限度的。
“皇阿玛,我……同安王要大用。却要加以规制才好。否则养虎为患,却是隔海相望、划江而治,大清八旗纵然有力,却无处使力呀……”弘毅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要这样付之东流,突然挺着脑袋又擅自进言。
“放肆!”
福临本以为儿子会乖乖“跪安”,没成想居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还认死理一般继续狡辩,终于怒不可遏,“嚯”得起身。吓得众人齐齐从宫凳上“跌”到地上跪倒。
弘毅更是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颓废地跪在福临脚下。
完了!自己“话痨”一样“嘚啵嘚波”忙活一个下午外加大半个晚上,所有书友跟着“屁颠屁颠”辛辛苦苦追了半个月了,“长长久久”的御前会议好不容易就要迎来万分光明、美不胜收的“曙光”了,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尽管军需物资管控住了,朝鲜奸商也要申饬了,满汉一体重用也可以推行了,属国分等次也让礼部抓紧落实了,官民同行海商贸易也可以办了,就连同安王郑芝龙也八成是要被委以重任了……可最最关键的时候,我却要出局了!就是因为在用人观念上和皇帝老子唱反调!“领导就是爹”这句话,怎么这么灵验呢!!!!【此处感谢青梅竹马小x童鞋赐教!】
福临呀福林,你可知道,郑芝龙所具备的“国际贸易”能力和“舰炮先行”视野,可是当下全体中国人中独一无二的!而且还是与世界同步的!!你一味重用而不加引导,假以时日,羽翼日丰的他,难保不会割据台湾、乃至东南沿海与你分庭抗礼!或许从“皇汉”的角度出发,这会是他们乐观其成的“好事”:所谓大汉民族的再次回归正位。可在我曾弘毅“时不我待”的“国际政治史”观念中,这却是另一场灾难——
与其在一二十年之后的中华大地上再迎来一次的国人内斗的血雨腥风,为什么不能将这股历史潮流好好引领?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来做大做强我们自己,而后让整个中华民族、无论满汉,形成一股合力,全力以赴去和方兴未艾的欧洲资产阶级在东南亚的广袤空间内一争高下?那时候,无论成败,至少中国会在17世纪下半叶、现代国际关系基本法则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占据我们应有的重要席位……
想到这里,弘毅忍不住流下两行心痛的眼泪……
恰好是这两行潸然而下的泪水,触动了性情中人的青年皇帝:一时间,福临还以为小儿子被自己吓着了。毕竟,自打玄烨出生以来,这是当爹的第一次对他怒目以对,而且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唉,玄烨,皇阿玛也是为你好……你还小,这冗长的会议,必定是累了……回宫休息去吧。吴良辅……”
福临尽量温柔地劝慰着,准备让吴大总管亲自送小儿子出宫,回东二所睡觉觉。
几位大臣也都暗自认定:几乎所有需要厘清的事情都有了眉目,后面就是皇帝陛下做总结讲话的时间了。
“皇上,臣斗胆,请皇上听完贝勒爷所言,再做圣裁不迟啊!皇上!”突然,有人跳出来给小玄烨站台了!
这一“跳”,着实把在场的满汉群臣给吓了一跳——什么情况这是?当皇帝的老子训斥人家自己儿子,居然有人胆敢违背圣意,去力挺小小的皇子?这可是犯了大忌的事情!你想干什么呀你?!
福临一愣,有些许释然,但又瞬间换做恶狠狠的眼神,循声找去——一个定格,原来是他……可怎么会是他?!
大清皇帝就这样愣在当场……
所有在位育宫内的满汉大臣眼中,小玄烨于御前会议的后半段,可算是成了名符其实的“有理愤青”了:现在无论“谁”提出何种意见,他都能说出不同见解,而且让你哑口无言!
一开始刘昌用“历史污点”来证明郑芝龙“首鼠两端、悖主成性”,小玄烨用“同僚齐力、同舟共济”点了刘老头的“死穴”。
后来胡世安“善意”提醒皇帝别忘了郑芝龙“海贼本性、最易反复”,小皇子又用“士大夫求颜面而致君国大义于不顾”的“诛心”言论挖出了人家的“潜意识”,从而彻底降服了最最崇尚“大义”的胡老头。
到此时,这件事按理说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等到一班满人汉臣几乎清一色以为启用郑芝龙已是必然的时候,甚至连皇帝都已经很满意的准备做个决断了,贝勒爷却突然“左右互搏,自我否定”,提出“海商性劣”的问题,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小贝勒爷所指的“海商性劣”到底劣在何处,所有人都不太清楚。但皇帝没有被弄糊涂,而是立即申明了当朝“人才政策”的基调,管你郑芝龙性劣何处,福临坚持要对同安王“用人不疑”。
按理说,知道此时,会议的情势还算平稳,无非是朝堂辩论,就事论事罢了。可皇上的小儿子不依不饶,又从“喝奶食材”的问题出发,抛出一个“食材不是一成不变包治百病、人才也要因时度事加以量用”的“高论”。
所有人都清楚,小家伙是在暗喻皇帝不能对一个降臣保持“一成不变”的态度,而是要审时度势。可人家福临是“开基定鼎”的有为皇上呀,你这么夹枪带棒的,有些那个啥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儿子,父子交流,我们还是充当道具好了。
果然。皇帝老子很耐心。用“庄王绝缨、楚士死忠”的典故来论证“用人不疑”的大义,皇子贝勒却步步跟进、旁征博引,大讲颇具争议的南宋张俊的故事,进而提出了一个“用而疑之”的新鲜说法,这简直连皇帝老子的意思都敢否定了……
难道刚才的宵夜,小玄烨吃错了什么东西不成?这还是那个天降祥瑞、金乌转世的神奇小皇子吗?怎么开始冲着皇帝争辩起来了呢?
就在大伙纷纷望向吴良辅,以为他给小皇子喝了什么“假冒伪劣乳制品”的时候,皇帝终于发话了:
“正邪一身?用而疑之?”福临平淡重复了一句。
弘毅正要开口,却不经意间发现皇帝身后的吴良辅正在冲自己皱眉头!不光是皱眉头,还伴随着轻微的、不易察觉的撇嘴唇、挤眼睛等一系列怪异表情。配合着他那张白白净净的肥脸,傻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让我说?你个老阉奴。你可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有多么重要吗?在郑芝龙这件事情上,我可不能好事做一半!必须是“用之、疑之合二为一”!弘毅打定主意,没有理会吴良辅,就算他在哪里急得和憋了尿一般痛苦。
“皇阿玛,正是如此呀,同安王有大才,也有大患……”
不理会吴良辅是不理会了。可弘毅也被这老阉奴的滑稽样子弄得有些分神,所以只是先重复了自己的观点。这是副处级公务员曾弘毅同志十多年机关工作养成的习惯: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如果一下子没想好一个论点的支撑论据,那就先重复一遍论点吧,在重复的时候,抓紧时间整理思路,再详细阐述也不迟。反正不能被领导问住,不能冷场。【送给读者中还没有踏入职场、特别是公务员职场的兄弟姐妹们】
“玄烨,皇阿玛明白了。”
不料。这次福临没有给小儿子组织论据的机会,而是果断打住了他的论点重复,紧接着说道:
“对同安王,你是想用其所长,却忧其专行。你的用意是好的。只不过这‘用而疑之’的法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未尝可行啊。大将在外,远离京师,只能是大事君断,小事臣谋。朕若不信他,难不成还要像故明昏君一般,派去大大小小的监军太监不成?”
“皇阿玛,儿臣……”弘毅想尽快说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诸多论据,然后做个如愿以偿的了断。不出意外的话,弘毅的下一句就是——委派监军之法万不可行,却可以将同安王的根基牢牢圈定在福建一隅!
可惜,弘毅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
“玄烨,你听朕说!”福临再次制止了弘毅,表现的比儿子更加果决。
“莫说朕的大清绝不会自缚手脚,做这种民人不齿、臣子不悦的傻事,就是同安王那里,恐怕闻听此事也会心灰意冷了。东南一隅,那时恐怕平而复乱。玄烨,你毕竟年幼,思量国是尚欠周密啊!故而,朕……”
“皇阿玛,儿臣没说要监军于同安王!恰恰相反,要用好同安王,就必须大用,不能畏手畏脚。只是,要时刻疑之,早作安排!这安排,儿臣以为就是……”眼瞅着福临就要金口一开、拍板定案,把自己的辛苦努力化为乌有了,弘毅再也顾不得许多,急匆匆“再一次”打断了皇帝“再生爹”话到嘴边的“口谕”。
小玄烨这一喊,的确是犯了大忌的。先不说他当时情急之下讲的“车轱辘话”都是前面说过的,没有任何新意,单论此情此景,皇帝一言九鼎,一个“朕”字出口,那就是要下旨的意思了,任凭你有十万火急、乾坤挪移的天大理由,都要耐着性子等人家说完。况且福临先前曾经明确提醒玄烨一句“你听朕说”!
再说了,即使皇帝下了旨,你若不同意还可以“申诉”,还可以“抗辩”,甚至可以“抗旨不尊”,但你不能抢着皇帝的话来说,把皇帝噎个半死是万万不能的!这在崇尚礼仪的古代中国,是“大不敬”!
自然,所有大臣都傻了一般,转而望着一脸焦急的小玄烨。心中一万个为什么都出来了——小贝勒爷呀。你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这会子上来小孩脾气了呢?你这不是触霉头嘛……
福临本来被儿子打断话语,就十分没有面子了。此刻又见众位大臣侧目以对,还以为他们都在等着看笑话呢,终于忍不住恼怒起来,二目一凛、双眉紧锁,拔高声调大声呵斥道:
“什么大用、疑之的,还不是刚才那一套?朕念你年幼,让你畅所欲言,可你却恃宠而骄,简直胡言乱语!”
“儿臣……”弘毅被这么突兀的一顿训斥。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决定先跪下来再作打算。
“唉……你毕竟是年幼。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回去歇息去吧!”福临努力克制住自己,换做关心体贴的角度说话。
其实也怪不得福临。毕竟是个才年方十九岁的爹,而且还是个一言九鼎的皇帝,对两岁不到已经开始“胡搅蛮缠”的小儿子,其忍耐力终归是有限度的。
“皇阿玛,我……同安王要大用。却要加以规制才好。否则养虎为患,却是隔海相望、划江而治,大清八旗纵然有力,却无处使力呀……”弘毅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要这样付之东流,突然挺着脑袋又擅自进言。
“放肆!”
福临本以为儿子会乖乖“跪安”,没成想居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还认死理一般继续狡辩,终于怒不可遏,“嚯”得起身。吓得众人齐齐从宫凳上“跌”到地上跪倒。
弘毅更是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颓废地跪在福临脚下。
完了!自己“话痨”一样“嘚啵嘚波”忙活一个下午外加大半个晚上,所有书友跟着“屁颠屁颠”辛辛苦苦追了半个月了,“长长久久”的御前会议好不容易就要迎来万分光明、美不胜收的“曙光”了,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尽管军需物资管控住了,朝鲜奸商也要申饬了,满汉一体重用也可以推行了,属国分等次也让礼部抓紧落实了,官民同行海商贸易也可以办了,就连同安王郑芝龙也八成是要被委以重任了……可最最关键的时候,我却要出局了!就是因为在用人观念上和皇帝老子唱反调!“领导就是爹”这句话,怎么这么灵验呢!!!!【此处感谢青梅竹马小x童鞋赐教!】
福临呀福林,你可知道,郑芝龙所具备的“国际贸易”能力和“舰炮先行”视野,可是当下全体中国人中独一无二的!而且还是与世界同步的!!你一味重用而不加引导,假以时日,羽翼日丰的他,难保不会割据台湾、乃至东南沿海与你分庭抗礼!或许从“皇汉”的角度出发,这会是他们乐观其成的“好事”:所谓大汉民族的再次回归正位。可在我曾弘毅“时不我待”的“国际政治史”观念中,这却是另一场灾难——
与其在一二十年之后的中华大地上再迎来一次的国人内斗的血雨腥风,为什么不能将这股历史潮流好好引领?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来做大做强我们自己,而后让整个中华民族、无论满汉,形成一股合力,全力以赴去和方兴未艾的欧洲资产阶级在东南亚的广袤空间内一争高下?那时候,无论成败,至少中国会在17世纪下半叶、现代国际关系基本法则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占据我们应有的重要席位……
想到这里,弘毅忍不住流下两行心痛的眼泪……
恰好是这两行潸然而下的泪水,触动了性情中人的青年皇帝:一时间,福临还以为小儿子被自己吓着了。毕竟,自打玄烨出生以来,这是当爹的第一次对他怒目以对,而且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唉,玄烨,皇阿玛也是为你好……你还小,这冗长的会议,必定是累了……回宫休息去吧。吴良辅……”
福临尽量温柔地劝慰着,准备让吴大总管亲自送小儿子出宫,回东二所睡觉觉。
几位大臣也都暗自认定:几乎所有需要厘清的事情都有了眉目,后面就是皇帝陛下做总结讲话的时间了。
“皇上,臣斗胆,请皇上听完贝勒爷所言,再做圣裁不迟啊!皇上!”突然,有人跳出来给小玄烨站台了!
这一“跳”,着实把在场的满汉群臣给吓了一跳——什么情况这是?当皇帝的老子训斥人家自己儿子,居然有人胆敢违背圣意,去力挺小小的皇子?这可是犯了大忌的事情!你想干什么呀你?!
福临一愣,有些许释然,但又瞬间换做恶狠狠的眼神,循声找去——一个定格,原来是他……可怎么会是他?!
大清皇帝就这样愣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