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代周最新章节!
耶律朔古自然不知道,组建这十万新军是何等不易,单就火器等装备而言,已经耗尽了明国军械坊的所有库存,虽然百里无忌双下令新建了几个大型军械坊,但十万大军一旦开战,生产也就与消耗持平了,若再要组建这样十万大军,恐怕要倾尽明国全部国力了。
百里无忌不想再组建新军,他心中认为,就这十万新军,足以扫平天下。
耶律朔古被百里无忌密令送往太原,同时令杨业部安排耶律朔古的一万多辽军进行一次“假突围”,以造成耶律朔古并未被俘的假象。
耶律朔古借此向西进入吐蕃领土,转而北上,经阻卜国土,踏上了返回上京之路。
……。
百里无忌明显没有预料到,自己安排的明报“采访”,竟能带来如此大的哄动效应。
一时间,不仅两座学府的学子为之沸腾,连明国各州各县的街头巷尾,也在传颂着蒋延嗣的话语,俨然成了边镐第二。
所有人都热血澎湃,只看到了蒋延嗣从一阶生员直升到正四品将军的光鲜,却无人去留意那光鲜下有多少人的性命和鲜血。
一将功成万骨枯……。
百里无忌不想往热血澎湃的民众头上泼冷水,他需要明国的沸腾,这比全国动员进入战争状态更直接更有效,还不会太伤及国力。百姓自愿总比朝廷强制来得有效。
百里无忌感叹,皇帝在面临战争时。有时所能做的远不如一个领兵将军来得实在。
至少不用为着战争物资、后勤补给、动员民众伤透脑筋,而在与辽国这个庞然大物的硬碰硬较量中。百里无忌感到背后的凉意。这是一场关乎汉民族生死存亡的较量。
而这其中,周国柴荣更是心力交瘁。
持续一年的战争令周国朝廷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二十多万大军的参战,超过八万周军将士阵亡,这其中的物资军械消耗和对将士抚恤、赏赐的发放,哪一样不要钱。
国库确实没钱了,现在朝臣已经暂时停止发放俸禄,柴荣还是感念郭威在世时的积累。如果没有郭威三年的积累,这一仗周国也坚持不下去。
而如果没有明国在背后的大力支持,柴荣肯定是坚持不下去了。
也就是这一年的坚持,周军将辽军的攻势顶住了,将战线从北到南,稳定在了银、宁、凤翔府一线,虽说丢失了十余州。但能顶住辽军如此规模的进攻,柴荣还是觉得满意的,这使他完全有资本在朝堂上施展自己的谋略。
但国力贫弱,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柴荣已经无法厚颜再向百里无忌开口要支援了,这一年。周国从明国处得到的粮草、军械物资使周国拖欠了明国三千万两白银。
本来柴荣还可以凭借周国单方作战的借口向百里无忌索要援助,但如今明国在胜州附近为支援周国府州打了这一场仗,已经让柴荣彻底失去开口的勇气。
明国此战动用三个军,七万多人,击溃辽军六万之众。战功不可谓不显赫。但损失也不可谓不惨重,第四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战令柴荣失去了赖以自豪的资本。甚至将周国一年来顶住辽军的功勋抵消的干干净净。
也使得周国朝堂之中,盛传的明国让周国做挡箭牌,而明国自己躲在后面的谣言一扫而空。
柴荣很无奈,这日子还得过下去,这场仗也得打下去,但周国确实已经精疲力竭。
在这困难的时刻,周国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王朴给柴荣上了一道奏章,他出了一个立竿见影的搂钱办法,“灭佛”。
柴荣仔细阅读之后,特召王朴细细解读。
“朕经常思考达到大治的方略,没有得到其中的要领,睡觉吃饭都不能忘记。然如今契丹大军来犯,根本不容朕有大治的时间,国库又一贫如洗,爱卿所奏之策,朕深有感触,但有一些细节,还想征询爱卿的意思。”
“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
“当年唐武宗灭佛,因此而伤及成千上万人性命,朕虽然有赞同止佛之心,但却无杀人之意,想问爱卿可有良策?”
“陛下,当初唐武宗灭佛,其因在于儒、佛、道三教的倾轧,也有铲除异己之意。而陛下灭佛却是为了周国社稷,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此政令的实施,臣以为,陛下只禁民间百姓不可私自受戒剃度,规定只可在国内几个大州如开封、大名、京兆等府设立受戒佛坛,如何既能达到还僧为俗,增加税民,增强国力的目的,也不至于象唐武宗时造成大量流血事件。”
柴荣点头称善,说道:“如此,此事就交给爱卿负责处置。”
王朴施礼道:“臣,领旨。”
柴荣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但国库的窘况就如一具石磨压在他的心里,今天与王朴之对,虽稍解心结,但意犹未尽。
“爱卿可有别的充实国库的良策?”
“这……。”王朴心中虽有一策,但此事相关甚广,也不知道对周国未来有无损害,不敢向柴荣禀明。
柴荣见王朴吞吞吐吐的样子,就知道王朴心中有主意,一时情急,便催促道:“爱卿快说,周国已经到了发放不出大臣俸禄的地步,还有何事不能为的?”
王朴揣摩之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何不向明国求援?”
柴荣闻听王朴竟是这个主意,不觉心中失望,说:“此事朕早有想过,本来仅以周国对抗辽军,朕还可以向明国开口求援,如今明、辽已经交战,如此局势之下,明国自己也嫌粮草军械不足,叫朕如何开得了这口?”
王朴道:“皇上所言甚是,但明国建国已经有十余年,国力雄厚,倒不至于太过窘迫,皇上所虑也确实难办。不过,听闻往年明国朝廷派遣使者向周国请求通用明国金银票据之事,被皇上拒绝,臣以为,如果以通用金、银票据为条件,向明国提出求援,应当不会被拒绝。不过,此事有关周国未来,还望陛下三思。”(未完待续。)
耶律朔古自然不知道,组建这十万新军是何等不易,单就火器等装备而言,已经耗尽了明国军械坊的所有库存,虽然百里无忌双下令新建了几个大型军械坊,但十万大军一旦开战,生产也就与消耗持平了,若再要组建这样十万大军,恐怕要倾尽明国全部国力了。
百里无忌不想再组建新军,他心中认为,就这十万新军,足以扫平天下。
耶律朔古被百里无忌密令送往太原,同时令杨业部安排耶律朔古的一万多辽军进行一次“假突围”,以造成耶律朔古并未被俘的假象。
耶律朔古借此向西进入吐蕃领土,转而北上,经阻卜国土,踏上了返回上京之路。
……。
百里无忌明显没有预料到,自己安排的明报“采访”,竟能带来如此大的哄动效应。
一时间,不仅两座学府的学子为之沸腾,连明国各州各县的街头巷尾,也在传颂着蒋延嗣的话语,俨然成了边镐第二。
所有人都热血澎湃,只看到了蒋延嗣从一阶生员直升到正四品将军的光鲜,却无人去留意那光鲜下有多少人的性命和鲜血。
一将功成万骨枯……。
百里无忌不想往热血澎湃的民众头上泼冷水,他需要明国的沸腾,这比全国动员进入战争状态更直接更有效,还不会太伤及国力。百姓自愿总比朝廷强制来得有效。
百里无忌感叹,皇帝在面临战争时。有时所能做的远不如一个领兵将军来得实在。
至少不用为着战争物资、后勤补给、动员民众伤透脑筋,而在与辽国这个庞然大物的硬碰硬较量中。百里无忌感到背后的凉意。这是一场关乎汉民族生死存亡的较量。
而这其中,周国柴荣更是心力交瘁。
持续一年的战争令周国朝廷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二十多万大军的参战,超过八万周军将士阵亡,这其中的物资军械消耗和对将士抚恤、赏赐的发放,哪一样不要钱。
国库确实没钱了,现在朝臣已经暂时停止发放俸禄,柴荣还是感念郭威在世时的积累。如果没有郭威三年的积累,这一仗周国也坚持不下去。
而如果没有明国在背后的大力支持,柴荣肯定是坚持不下去了。
也就是这一年的坚持,周军将辽军的攻势顶住了,将战线从北到南,稳定在了银、宁、凤翔府一线,虽说丢失了十余州。但能顶住辽军如此规模的进攻,柴荣还是觉得满意的,这使他完全有资本在朝堂上施展自己的谋略。
但国力贫弱,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柴荣已经无法厚颜再向百里无忌开口要支援了,这一年。周国从明国处得到的粮草、军械物资使周国拖欠了明国三千万两白银。
本来柴荣还可以凭借周国单方作战的借口向百里无忌索要援助,但如今明国在胜州附近为支援周国府州打了这一场仗,已经让柴荣彻底失去开口的勇气。
明国此战动用三个军,七万多人,击溃辽军六万之众。战功不可谓不显赫。但损失也不可谓不惨重,第四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战令柴荣失去了赖以自豪的资本。甚至将周国一年来顶住辽军的功勋抵消的干干净净。
也使得周国朝堂之中,盛传的明国让周国做挡箭牌,而明国自己躲在后面的谣言一扫而空。
柴荣很无奈,这日子还得过下去,这场仗也得打下去,但周国确实已经精疲力竭。
在这困难的时刻,周国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王朴给柴荣上了一道奏章,他出了一个立竿见影的搂钱办法,“灭佛”。
柴荣仔细阅读之后,特召王朴细细解读。
“朕经常思考达到大治的方略,没有得到其中的要领,睡觉吃饭都不能忘记。然如今契丹大军来犯,根本不容朕有大治的时间,国库又一贫如洗,爱卿所奏之策,朕深有感触,但有一些细节,还想征询爱卿的意思。”
“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
“当年唐武宗灭佛,因此而伤及成千上万人性命,朕虽然有赞同止佛之心,但却无杀人之意,想问爱卿可有良策?”
“陛下,当初唐武宗灭佛,其因在于儒、佛、道三教的倾轧,也有铲除异己之意。而陛下灭佛却是为了周国社稷,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此政令的实施,臣以为,陛下只禁民间百姓不可私自受戒剃度,规定只可在国内几个大州如开封、大名、京兆等府设立受戒佛坛,如何既能达到还僧为俗,增加税民,增强国力的目的,也不至于象唐武宗时造成大量流血事件。”
柴荣点头称善,说道:“如此,此事就交给爱卿负责处置。”
王朴施礼道:“臣,领旨。”
柴荣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但国库的窘况就如一具石磨压在他的心里,今天与王朴之对,虽稍解心结,但意犹未尽。
“爱卿可有别的充实国库的良策?”
“这……。”王朴心中虽有一策,但此事相关甚广,也不知道对周国未来有无损害,不敢向柴荣禀明。
柴荣见王朴吞吞吐吐的样子,就知道王朴心中有主意,一时情急,便催促道:“爱卿快说,周国已经到了发放不出大臣俸禄的地步,还有何事不能为的?”
王朴揣摩之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何不向明国求援?”
柴荣闻听王朴竟是这个主意,不觉心中失望,说:“此事朕早有想过,本来仅以周国对抗辽军,朕还可以向明国开口求援,如今明、辽已经交战,如此局势之下,明国自己也嫌粮草军械不足,叫朕如何开得了这口?”
王朴道:“皇上所言甚是,但明国建国已经有十余年,国力雄厚,倒不至于太过窘迫,皇上所虑也确实难办。不过,听闻往年明国朝廷派遣使者向周国请求通用明国金银票据之事,被皇上拒绝,臣以为,如果以通用金、银票据为条件,向明国提出求援,应当不会被拒绝。不过,此事有关周国未来,还望陛下三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