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李瑁守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大明宫紫宸殿内,大唐皇帝李隆基一脸忧伤,身旁的高力士、鱼朝恩,以及站立在大殿内的太子、庆王、寿王等皇子,全都一身素服。【ㄨ】
宁王李宪在几个时辰前薨了,得知这一消息,李隆基当即大哭了一场,并急招李林甫等重臣入宫商议丧事。
李林甫等臣子,得知宁王薨逝,来不及换上素服,立即从各自的衙署前往紫宸殿。
李隆基一脸忧伤,轻轻试了试眼角的泪水,看向群臣:“大兄薨逝,朕无比痛心,当年若非大兄相让,朕也不会坐上帝位,朕的江山都是大兄给的,如今,大兄溘然薨逝,朕又少了一位好兄弟。”
“陛下节哀。”
“父亲节哀。”
众皇子和大臣全都行礼劝解。
李隆基吁了口气,看向李林甫的群臣,正色道:“大兄对朕有让位之恩,朕觉得一般的谥号不足以体现大兄对朕的恩情,朕要赐大兄谥号‘让皇帝’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宁王有让位之德,足以得此称号。”
李林甫连忙高声附和。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既然李宪都死了,封个‘让皇帝’的称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李隆基愿意就行,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鱼朝恩,轻声道:“鱼朝恩,明日昭告天下,封宁王谥号为让皇帝。”
“是,大家。”
李隆基对李宪是真的有感情,因为李宪从不干预朝政,对他又有让位之恩,作为李隆基的儿子,太子、庆王等皇子也全都痛哭流涕,以显示自己对伯父死去的伤心难过,从而给李隆基留下一个仁孝的印象。【ㄨ】
不过,在众皇子之中,寿王李瑁哭的最为伤心,他的哭泣没有任何的伪装,眼泪哗哗的,停都停不下来。
当然,李瑁之所以如此伤心难过,并不是因为李宪死了,而是想到了自己的不幸,更准确的说,是他这几年承受了太大的心理落差。
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在世的时候,李隆基宠他,李林甫支持他,武惠妃疼爱他,杨玉环更是日日躺在他的怀中,让他体验到了女子的温存。
但自从武惠妃去世后,这一切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疼爱他的母亲去世了,李隆基对他开始疏远,李林甫也不再支持他,转而支持庆王,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李隆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迫他的爱妃杨玉环出家,从此,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妃了。
而最近,他更是听闻,李隆基居然在华清池与他曾经的爱妃杨玉环啪啪啪,硕大的一顶绿帽子顶在头上,李瑁本该愤怒,不过,在李隆基的威势下,他的愤怒转化成了无奈和伤心。
李瑁觉得自己是个被抛弃的人,原本有望坐上太子,拥有大唐江山,而如今,他什么都不是,是个无人问津的皇子,整日在十王宅内蹉跎岁月,混吃等死,如此巨大的身份落差,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受不了的。
“十八郎,歇会吧!别再哭了。”
李瑁哭的太厉害,让李隆基心头微微有些内疚,抢儿子的爱妃,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他心里多少都有些愧疚。
“父亲,伯父最疼孩儿,如今,伯父仙逝,孩儿愿为伯父守孝三年,求父亲成全孩儿的一片孝心,求父亲成全。”
李瑁不但没有停止哭泣,反而哭的更加伤心,并以头抢地,一副下定决心要守孝的样子。
大殿内的众皇子和大臣,对李瑁与李隆基之间的那些事儿都非常清楚,不过,这种事情知道就好,绝对不敢拿出来议论,此刻,见李瑁铁了心的要为李宪守孝,都暗叹李瑁的遭遇,并觉得李瑁伤心过度,心已经死了,对生活已没有任何追求。
“陛下,寿王一片孝心,让皇帝泉下有知,一定非常欣慰。”
李林甫开口支持李瑁为李宪守孝,他明白,只要李瑁这个皇子,还经常在皇宫内晃悠,李隆基就不好将杨玉环接入宫中,以免尴尬,而若是李瑁前去为李宪守孝,则非常有利于李隆基将杨玉环接入宫中,作为李隆基最宠幸的大臣,李林甫处处都为李隆基考虑。
李隆基闻言,看着几年内仿佛苍老了十岁的十八郎李瑁,点头道:“难得十八郎一片孝心,既然如此,朕答应了,快起来吧!十八郎。”
“谢父亲成全,谢父亲成全。”
李瑁连连磕头,嘴角依旧带着啜泣。
李隆基吁了口气,看向大殿内的诸皇子与大臣,正色道:“让皇帝德行高尚,所有皇子皇孙,与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到让皇帝灵柩前参拜,三日之内,京城所有百姓不许穿艳丽服饰,店铺不许悬挂红色灯笼。”
“谨遵圣上旨意。”
###
“太子殿下,颜真卿来了,说是最近又写了几幅字画,要让太子殿下鉴赏。”
一名面相极为丑陋的中年太监,轻声汇报道。
这名太监便是李进忠,后被赐名护国,又改辅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监,因为在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被委以重任,并掌握兵权,之后再次拥立代宗李豫即位,获得更大的权势,可谓权势滔天,最终被人刺杀身亡。
当然,此时的李静忠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伺候太子殿下,还没有机会展示他那狠辣的手段。
李亨脸色极为难看,呵斥道:“李静忠,你想害死本太子吗?如今让皇帝刚刚仙逝,本太子哪有什么心情欣赏字画,父皇若是知道了会怎么想,让颜真卿回去吧!”
李静忠闻言一愣,恭敬道:“太子殿下恕罪,老奴考虑不周,罪该万死,不过,颜真卿好像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面见太子。”
“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李亨有些不耐烦了。
“说是与吐蕃刺客有关,不过,若是太子殿下不想见他,老奴将他打法走就是了。”
李静忠人长得丑,心眼却是非常足,见李亨有些不耐烦,立马表示要送客。
“等等,让他进来。”
这次东女王来长安城,是他李亨负责接待的,而吐蕃刺客前几日已经对东女王进行了刺杀,如今,颜真卿带来吐蕃刺客的消息,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是,太子殿下。”
李静忠应了一声,前去宣颜真卿。
“卑职颜真卿参见太子殿下,这几幅字画……”
李亨手一抬,看向颜真卿:“字画扔这儿吧!说说吐蕃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颜真卿一愣,连忙将手中的字画放在旁边的几案上,在他看来这些字画都是自己的心血,是非常宝贵的艺术品,不过,在李亨眼中却是一文不值,他对字画没有兴趣,只对吐蕃刺客的事情很关心。
“太子殿下,您还记得李武吧!”
“李武,他不是去年就失踪了吗?这与吐蕃刺客有什么关系?”
颜真卿也不隐瞒,将蔚州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安,是李武儿子的事情说了出来,并表示李安截获了一封吐蕃密信,就连信中的内容也一五一十的向李亨做了汇报。
李亨闻言,心头大惊,吐蕃阴谋吞并东女国,这可不是小事,若是其阴谋得逞,对大唐帝国的威胁将大大增加。
“真想不到,在蔚州大出风头的李安,竟然是李武的儿子,他人在何处,还有信件在哪里?”
颜真卿拱手道:“太子殿下,李安现住在灵州进奏院,截获的信件就在李安的身上。”
李亨大喜,正色道:“明日一早,让李安带着截获的信件来见我,若事情属实,李安又立一件大功。”
“是,太子殿下,卑职告退。”
颜真卿拱手一礼,缓缓退下。
‘吐蕃贼心不死,居然想要吞并东女国,若我将此事通知父亲,让父亲提前做好准备,也不失为一件功劳。’
李亨心头算计了一番,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做太子的这些年,李亨处处小心翼翼,虽然一直被李林甫打压,但始终不曾受到致命伤害,这也与他心思谨慎的性格有关,只要他不犯错误,李林甫也不能凭空构陷。
虽然颜真卿时常会前来面见他,不过,这并不会引起李隆基的警惕,毕竟,颜真卿只是一名八品的监察御史,而且政绩一般,连续十年都不曾得到提升,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才能,也就书法写的一流而已,让这等人陪太子聊聊天,能缓解太子的沉闷性格,免得太子长期不接触任何官员,被憋成傻子了。
而颜真卿做人也非常低调,除了在书法领域出过风头之外,在官场上默默无闻,不会遭到其他官员的嫉妒,做事更是滴水不漏,让人想构陷都找不到理由。
大明宫紫宸殿内,大唐皇帝李隆基一脸忧伤,身旁的高力士、鱼朝恩,以及站立在大殿内的太子、庆王、寿王等皇子,全都一身素服。【ㄨ】
宁王李宪在几个时辰前薨了,得知这一消息,李隆基当即大哭了一场,并急招李林甫等重臣入宫商议丧事。
李林甫等臣子,得知宁王薨逝,来不及换上素服,立即从各自的衙署前往紫宸殿。
李隆基一脸忧伤,轻轻试了试眼角的泪水,看向群臣:“大兄薨逝,朕无比痛心,当年若非大兄相让,朕也不会坐上帝位,朕的江山都是大兄给的,如今,大兄溘然薨逝,朕又少了一位好兄弟。”
“陛下节哀。”
“父亲节哀。”
众皇子和大臣全都行礼劝解。
李隆基吁了口气,看向李林甫的群臣,正色道:“大兄对朕有让位之恩,朕觉得一般的谥号不足以体现大兄对朕的恩情,朕要赐大兄谥号‘让皇帝’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宁王有让位之德,足以得此称号。”
李林甫连忙高声附和。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既然李宪都死了,封个‘让皇帝’的称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李隆基愿意就行,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鱼朝恩,轻声道:“鱼朝恩,明日昭告天下,封宁王谥号为让皇帝。”
“是,大家。”
李隆基对李宪是真的有感情,因为李宪从不干预朝政,对他又有让位之恩,作为李隆基的儿子,太子、庆王等皇子也全都痛哭流涕,以显示自己对伯父死去的伤心难过,从而给李隆基留下一个仁孝的印象。【ㄨ】
不过,在众皇子之中,寿王李瑁哭的最为伤心,他的哭泣没有任何的伪装,眼泪哗哗的,停都停不下来。
当然,李瑁之所以如此伤心难过,并不是因为李宪死了,而是想到了自己的不幸,更准确的说,是他这几年承受了太大的心理落差。
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在世的时候,李隆基宠他,李林甫支持他,武惠妃疼爱他,杨玉环更是日日躺在他的怀中,让他体验到了女子的温存。
但自从武惠妃去世后,这一切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疼爱他的母亲去世了,李隆基对他开始疏远,李林甫也不再支持他,转而支持庆王,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李隆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迫他的爱妃杨玉环出家,从此,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妃了。
而最近,他更是听闻,李隆基居然在华清池与他曾经的爱妃杨玉环啪啪啪,硕大的一顶绿帽子顶在头上,李瑁本该愤怒,不过,在李隆基的威势下,他的愤怒转化成了无奈和伤心。
李瑁觉得自己是个被抛弃的人,原本有望坐上太子,拥有大唐江山,而如今,他什么都不是,是个无人问津的皇子,整日在十王宅内蹉跎岁月,混吃等死,如此巨大的身份落差,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受不了的。
“十八郎,歇会吧!别再哭了。”
李瑁哭的太厉害,让李隆基心头微微有些内疚,抢儿子的爱妃,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他心里多少都有些愧疚。
“父亲,伯父最疼孩儿,如今,伯父仙逝,孩儿愿为伯父守孝三年,求父亲成全孩儿的一片孝心,求父亲成全。”
李瑁不但没有停止哭泣,反而哭的更加伤心,并以头抢地,一副下定决心要守孝的样子。
大殿内的众皇子和大臣,对李瑁与李隆基之间的那些事儿都非常清楚,不过,这种事情知道就好,绝对不敢拿出来议论,此刻,见李瑁铁了心的要为李宪守孝,都暗叹李瑁的遭遇,并觉得李瑁伤心过度,心已经死了,对生活已没有任何追求。
“陛下,寿王一片孝心,让皇帝泉下有知,一定非常欣慰。”
李林甫开口支持李瑁为李宪守孝,他明白,只要李瑁这个皇子,还经常在皇宫内晃悠,李隆基就不好将杨玉环接入宫中,以免尴尬,而若是李瑁前去为李宪守孝,则非常有利于李隆基将杨玉环接入宫中,作为李隆基最宠幸的大臣,李林甫处处都为李隆基考虑。
李隆基闻言,看着几年内仿佛苍老了十岁的十八郎李瑁,点头道:“难得十八郎一片孝心,既然如此,朕答应了,快起来吧!十八郎。”
“谢父亲成全,谢父亲成全。”
李瑁连连磕头,嘴角依旧带着啜泣。
李隆基吁了口气,看向大殿内的诸皇子与大臣,正色道:“让皇帝德行高尚,所有皇子皇孙,与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到让皇帝灵柩前参拜,三日之内,京城所有百姓不许穿艳丽服饰,店铺不许悬挂红色灯笼。”
“谨遵圣上旨意。”
###
“太子殿下,颜真卿来了,说是最近又写了几幅字画,要让太子殿下鉴赏。”
一名面相极为丑陋的中年太监,轻声汇报道。
这名太监便是李进忠,后被赐名护国,又改辅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监,因为在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被委以重任,并掌握兵权,之后再次拥立代宗李豫即位,获得更大的权势,可谓权势滔天,最终被人刺杀身亡。
当然,此时的李静忠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伺候太子殿下,还没有机会展示他那狠辣的手段。
李亨脸色极为难看,呵斥道:“李静忠,你想害死本太子吗?如今让皇帝刚刚仙逝,本太子哪有什么心情欣赏字画,父皇若是知道了会怎么想,让颜真卿回去吧!”
李静忠闻言一愣,恭敬道:“太子殿下恕罪,老奴考虑不周,罪该万死,不过,颜真卿好像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面见太子。”
“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李亨有些不耐烦了。
“说是与吐蕃刺客有关,不过,若是太子殿下不想见他,老奴将他打法走就是了。”
李静忠人长得丑,心眼却是非常足,见李亨有些不耐烦,立马表示要送客。
“等等,让他进来。”
这次东女王来长安城,是他李亨负责接待的,而吐蕃刺客前几日已经对东女王进行了刺杀,如今,颜真卿带来吐蕃刺客的消息,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是,太子殿下。”
李静忠应了一声,前去宣颜真卿。
“卑职颜真卿参见太子殿下,这几幅字画……”
李亨手一抬,看向颜真卿:“字画扔这儿吧!说说吐蕃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颜真卿一愣,连忙将手中的字画放在旁边的几案上,在他看来这些字画都是自己的心血,是非常宝贵的艺术品,不过,在李亨眼中却是一文不值,他对字画没有兴趣,只对吐蕃刺客的事情很关心。
“太子殿下,您还记得李武吧!”
“李武,他不是去年就失踪了吗?这与吐蕃刺客有什么关系?”
颜真卿也不隐瞒,将蔚州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安,是李武儿子的事情说了出来,并表示李安截获了一封吐蕃密信,就连信中的内容也一五一十的向李亨做了汇报。
李亨闻言,心头大惊,吐蕃阴谋吞并东女国,这可不是小事,若是其阴谋得逞,对大唐帝国的威胁将大大增加。
“真想不到,在蔚州大出风头的李安,竟然是李武的儿子,他人在何处,还有信件在哪里?”
颜真卿拱手道:“太子殿下,李安现住在灵州进奏院,截获的信件就在李安的身上。”
李亨大喜,正色道:“明日一早,让李安带着截获的信件来见我,若事情属实,李安又立一件大功。”
“是,太子殿下,卑职告退。”
颜真卿拱手一礼,缓缓退下。
‘吐蕃贼心不死,居然想要吞并东女国,若我将此事通知父亲,让父亲提前做好准备,也不失为一件功劳。’
李亨心头算计了一番,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做太子的这些年,李亨处处小心翼翼,虽然一直被李林甫打压,但始终不曾受到致命伤害,这也与他心思谨慎的性格有关,只要他不犯错误,李林甫也不能凭空构陷。
虽然颜真卿时常会前来面见他,不过,这并不会引起李隆基的警惕,毕竟,颜真卿只是一名八品的监察御史,而且政绩一般,连续十年都不曾得到提升,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才能,也就书法写的一流而已,让这等人陪太子聊聊天,能缓解太子的沉闷性格,免得太子长期不接触任何官员,被憋成傻子了。
而颜真卿做人也非常低调,除了在书法领域出过风头之外,在官场上默默无闻,不会遭到其他官员的嫉妒,做事更是滴水不漏,让人想构陷都找不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