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路向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五代梦最新章节!
雷家的突然离去,似乎没有给阿城带来太大的震动。
可能是雷家的准备工作到位,事先忽悠了一番,即使是后来迁来阿城的一些家族,也没有感觉到雷家这次行动的异样。
除了雷家决策的一些子弟,谁都不知道雷家去聊城的真正目的。即使是外家进了雷家的女性,也不知道雷家这次行动的真正目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北征,雷家的四爷雷德控制大运河水道有功,又在早前帮助节度使李重进夺得了天平军,李重进可是打着支援皇帝的名义收编天平军,但是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明白。
雷家乃至雷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只怕朝廷是要重用,应当也要重赏雷家才是。本来就是聊城一州刺史的雷四爷,只怕在爵位上要更进一步了。
刺史虽然没有入得中书或者内廷,那也是属于地方大员了,如果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雷德授勋加爵的话,家族的长辈祖先也要追封的。作为东平郡的大家族,雷家在雷四爷手里得到皇帝的恩赐,举家觐见皇帝谢恩,那也是肯定需要的。
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是雷家的借口,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家族,到更安全的地方去。或者说到聊城府去避祸。毕竟白狼寨马匪的压力,就是聊城府也无法排除。
如果在平时,就是雷家有这种计划,旁人也不能有所异言。毕竟雷家有这个实力,想去哪里生活别人干预不了。
可是如今的东平郡,没有几座州府还是活的,几百里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居多。仅有的几座小城之一的阿城,因为夹杂在聊城府、东平府和郓州之间,可能才得以幸免。
而且因为周边三州严控人口,没有希望的百姓无处可去,只有不断的往阿城涌来。周余楼虽然没有统计过,阿城外有多少百姓搭建茅棚居住,但是可以目测到,显然比聊城府外的还要多。
虽然阿城压力巨大,县令雷易锋也禁止阿城辖区外的百姓入城,还是有不少人通过不同途径进来,如今阿城可以说人口拥挤不堪。大家都期盼这阿城给自己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知道雷家要逃跑,只怕整个阿城会翻天。
周余楼有些奇怪,虽然昨日也收到雷易锋的口令,说今日雷家会有所行动,可是雷易锋居然破天荒没有动用县衙的人。周余楼对这些不敢兴趣,但是出于自身的安全,还是在心里计较了一下,那就是雷易锋自己都失了主张。
雷易锋可不像他堂弟雷青锋,他只是个文人。崛起东平郡没有多少年的雷家,以前虽然有文人,但是名声不显。故而到了雷彷这一**始,便让家族里的子弟文武兼修。而雷易锋显然便是在文采方面颇有成就,当天被家族推选上报,皇帝郭威开恩,他便在雷德之后做了阿城县令。
雷家如今显然家族也比较复杂,仅仅从雷青锋这一辈,周余楼就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氛。虽然不知道白狼寨会怎么对付阿城,也不知道聊城府是否有对策,周余楼却是相信,这几日的阿城不会太平了。
城门这几日都盘查极严,倒是城内的治安放松了,但是阿城白天的人还是很多的。县衙的捕快都分驻阿城三个城门,捕头雷剑一直跟着县令雷易锋。周余楼本来负责城内的巡逻,所以清闲的到处逛。
周余楼不但有时间到处吃喝,还能睡上一觉。因为在阿城住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他在县衙不说捕头,就是县令老爷雷易锋,那也是看着他是三国名捕,对他睁只眼闭只眼。
从城墙外回来,看到大家都在依旧进行自己的事情,似乎根本没有因为雷家人的离去,而有什么变化。
挎刀站在城门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大家的神态不尽相同,但是大家似乎都比较平静,周余楼甚至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刚刚雷青锋给了自己一个地址,他的老母妻儿临时都在那里,昨日就借口脱离了家族的行动,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想到他的的心思,以及那个人对自己的影响,没有考虑周余楼应承了他的要求。
周余楼和雷青锋在湖边,也看到了雷家的行动,那几乎是整个家族的迁徙。延绵几里的队伍,还准备了许多所谓的礼物,外人看来浩浩荡荡,周余楼却没有想到雷家心思这么重。
他不知道雷青锋为什么会坚决取舍,在这个时候这样选择,可以说是背离了整个家族。但是周余楼从雷青锋脸上看不到惊慌,他应该也不是个奸诈狡猾,或者忘恩负义之辈。可是他的选择确实令人惊讶,反而是自己答应他之后,他整个人如释重负一般。
是什么让他有了如此勇气,是什么令他对家族缺少信心。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家族,不相信他们能够轻松对付白狼寨的马匪。周余楼心里揣测,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周余楼想,应该是因为他,那个自己和雷青锋都认识的人!
当然,在周余楼的心里,他感觉自己答应的,是那个人,那个当年改变自己一生的人!所以看到雷青锋匆匆离去,周余楼心中莫名其妙多了几分期盼。便也返身回来城里,准备前去看看那处藏人的地方。
那处地方对于周余楼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本来就对阿城里各处都极为熟悉。虽然阿城一再扩充,地盘比原来已经大出了许多,但是阿城的每个地方,周余楼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如今那里不是雷家的产业,而是前两年迁来阿城的一户家族,东阿卫家的地盘和产业。
卫家在东阿也算大族,是东阿县久居的大家族之一。世代在东阿以制药传家,据说可以追溯到汉末年间。自唐末以来,中原地区皇朝更替平凡,大家族高门阀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因为乱世当道,尤其是代唐而立的朱温,几乎杀尽了天下各处的门阀。作为齐鲁一代的家族,卫家虽然不能算是高门大阀,那也是自汉末晋朝以来,古老的家族之一。身处齐鲁战略要地,又颇有家财等诸多原因在一起,几次遭到重大打击后,没有办法迁来阿城。
阿城也有卫家子弟和旁支嫡系,但是到来阿城这边后,势力自然不能和地头蛇雷家比较。加上卫家一向擅长生产阿胶,既是生意人家,又算医药世家,和雷家这个后起之秀的暴发户,如今却是没有太多纷争。
加上这一两年,双方家族也有了联姻的举措,虽然还没有上升到直系联姻的高度,但是那也算是家族认可的亲戚了。而且阿城确实也不是个大地方,低头不见抬头见,平时彼此还是会有应和的。
对于这种富家产业的事情,周余楼从来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要是想发财,可以早就是个富家翁了。他一向的感觉,就是平时有酒喝,有饭吃就好了,家里藏多少钱,完全没有必要。
就是平时意外得到一笔钱,周余楼也会很快散出去,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苦百姓。他的另外一个身份,虽然别人不知道,但是他需要钱的话,当真是很简单的事情。
所以听说雷青锋别处有产业,周余楼没有丝毫的惊讶。毕竟雷青锋也是雷家直系的公子,要在阿城拥有一些产业,或者在别的家族获取一些属于自己的产业,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他不想和家族的人一起,对于这个阿城最大的家族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何况那个家族没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龌龊,可能还有人巴不得他们不能走。
既然答应了雷青锋,周余楼自然不会随意处之,便决定先去看看再决定处理的方式。
可是刚刚靠近城门,还没有来得及走,居然就碰到了一个熟人!
应该说是周余楼不太想见的一个人,清湖楼老板魏健的小妾宋三娘,正指挥着四个伙计,推着两辆独轮车从城外进来。她身旁还有两个青年黑衣男子,正和她轻声聊着什么。
看去两个男子应该是商人,外貌精干自信,身形却没有那些商贾的大腹便便,反而都是身形挺拔。这点倒是让周余楼多看了两眼,看到两个人的身姿,便知道两个人都是练家子。
不过周余楼也没有太在意,因为这是个尚武的时代,哪怕是个文弱书生,到处游学的话,都会几招防身的剑法和刀术。毕竟是身处在乱世时代,和盛行武力的大唐皇朝之后。每个人会几招把式很正常,这些行走于各个势力之间的商贾,会一些功夫自然也很正常。
倒是听到他们窃窃私语间,隐约传来的都是货物之间的事,周余楼便是更信,两个人是来自于外地的商人。而且他们虽然面对宋三娘这个女子,也是极为得体自然,想必是久经商场的商家。
周余楼知道魏健这个小妾极有能力,在阿城里偌大一家酒楼,里里外外打理张罗的极为妥当。家里的大妇对她极为看重,毕竟清湖楼在魏健父亲手里。可没有今日这规模和生意。大妇又不用抛头露面,也巴不得这样,任宋三娘自己张罗,也任别人闲话她。
本来想背过身去错过,谁知道宋三娘倒是见到了周余楼,几个人顺道过来对面。周余楼便闻到了一股海腥味,显然是从那两辆独轮车高高的货物里传来。知道避不开他们,不由强颜对宋三娘笑笑拱手。
“三娘又有新货到了么!”不知道为什么,欠钱的总是心虚,虽然平时魏健和自己称兄道弟,这个宋三娘可是不给自己面子。周余楼脸上带着干笑,裂颜看着宋三娘几个人过来。
“正是哩,倒是一批特好的岭南干货海鲜,千里迢迢的自岭南南汉国而来,可不是咱们莱州湾的干货哦!周爷历来口刁有福,这两日如若衙门无事的话,有时间,倒是可以过来店里小酌两杯,三娘唤官人为周爷露两手如何!”
她瓜子脸居然带着浅浅笑意,周余楼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是看到宋三娘笑吟吟的看着自己,马上回神笑道:“如此甚好,南边来的海味,那倒是真要好好尝尝了!”
不知道为什么,周余楼突然停住,心里忽然想到,那个人不也是岭南人吗!周余楼一下似乎陷入了沉思,便有些出神了。
宋三娘身边两个青年商家,看到周余楼忽然怔怔的出神,不由居然分开站立,盯着了周余楼,一脸慎重的样子。显然周余楼捕快的身份,已经令两个人有些戒备。
就是一旁的宋三娘,看到周余楼若有所思的样子,都在一旁神色凝重起来,美丽的大眼睛居然变得凌厉,但是看到周余楼没有变化后,整个人是神色才慢慢放松下来。虽然没有看那两个青年,一侧的右手却在身侧微微摆动示意,让两个人稍安勿躁。
那白嫩的手腕内侧,一只张牙舞爪的狼头露出半截毛发,不是仔细注意,谁都不会发现到。
“三娘你先忙,某家还有些小事需要处理!烦请和魏东家传话,有时间某家便去尝尝手艺!还真是许久没有品尝过岭南的海味了!”恍如突然回神,看到大家都看着自己,周余楼俨然一笑,抱拳转身而去,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
“三娘!要不要跟上去!”并肩而立,一个青年对宋三娘压低声说道,刚刚刹那间紧张的气氛一下解除。看着周余楼的背影,勇勇欲试。
“不必了!凤兄弟,你可是小看了这位周爷,他的身手不是你能驾驭得了的!”宋三娘微微含笑,看着周余楼的身形,快速的消失在人群里。
大家都在正常活动中,忽然,一阵地动山摇,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呐喊声,还夹杂着轰然的爆炸声!
突兀的变化,让街上的人们措手不及,轰然失声四望。有些人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看到大家乱了,也便慌张了起来。
听声音和动静,应该是大清湖方向传来,那里可是有着朝廷水寨驻守。大家一时间都愣住了,但是本能的惊慌还是让大家四处逃窜。宋三娘几个人相视一对,快速的推着独轮车往清湖楼而去。
他们没有发现,周余楼站在一处楼阁之侧,双眼冷静有神,远远的看着他们推着独轮车,快速的消失了。
!!!
雨似乎还在不停的下,淅淅沥沥的也不大。轻轻敲打着树叶和青草野花。
五六月的天气,在南方雨林就是多雨的季节!
三辆铁皮马车快速的从官道飞速而来,车轮碾过黄土铺就的官道,飞溅的泥水染花了路边青翠的草丛和树叶,但是很快雨水又洗刷干净了这份意外。
马车上挥鞭策马的车夫,个个身披蓑衣,头戴宽沿斗笠,虽然一个个看去是老把式,却都有着一张年轻的脸庞。他们稳稳的坐在车辕把上,平静的看着前面畅通的官道,丝毫没有因为雨水而影响驾驶。
这里已经是岭南大汉国地界,而这条官道也是新近才开辟的新道。
其实按照正确的说法,这条路就是官府在原有的官道上,加宽了一半的面积而已。使得原本只能一台马车勉强通过的路,如今却是两台马车可以并排走,而且都还有剩余的宽度。
这条路的规模就是在中原各地,那也是一条令人惊叹的路。
在新皇帝刘继兴登基后,陆续颁旨天下各州,号召在全国六十一州修建国道。
虽然有很多人反对!因为岭南政权自襄皇帝开基以来,可以稳坐江山几十年,就是凭借五岭的天险难越。哪怕是当年的楚地和南唐,想染指半分都不能。
这倒好,别人没有办法打进来,皇帝自己倒开辟一条通途大道,这要是别人攻进来,任你是千军万马,岂不是会一马平川的打到兴王府。
大家有这种想法皇帝刘继兴也不会奇怪,是人都会知道这个道理。刘继兴也不是个固执的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事先把利弊,由那些国子监的书生到处散播了,果然老百姓出奇的赞同。
在象征性征询大家的建议,遇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之后,皇帝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反对的官员下去各州试点,问问一路上经过地方的这些百姓,问问他们对皇帝提倡修路的意见。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大家虽然不敢得罪皇帝,但是也是想抓住皇帝一些不足,到时候好显得自己有用。得到的结果自然不尽人意,这些人最后灰溜溜的回来兴王府汇报结果。
后世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皇帝的旨意没有得到大的排斥,因为在这之前,皇帝刘继兴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这个举动几乎改变了岭南大汉国的军制。那就是皇帝下旨召集,全国的将士没有戍边和战事的,都放下武器参与到这个行动。
开始大家还只是观望和不明白,后来军队投入不到半个月,便看到了惊人的效果。放下武器的将士们,在全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修路,很快打通了许多平时无法逾越的天险。
后世在刘继兴的时代,在如今的吐蕃国境内,就有青藏高原那么艰苦的地方。一支勇敢的军队凭借双手,创造了后世的奇迹。在那么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将士们都可以修筑公路和铁路,刘继兴不相信自己的将士们完成不了。
事实上证明,刘继兴的决定是正确的,很快全国的官道拓展,取得了战略性的成果。不但修筑了许多没有联通的地方,也大大的拓宽了原有的官道。
再也没有大的反对的声音,那是因为各地的民众只是作为辅助,不会过于劳民伤财。即使有一些声音,那也是吹毛求疵或者博取皇帝的重视而已。
皇帝从来不会一言独断,也不会专横独裁,认真的接纳各方面的声音,最后做出正确的比对。当然皇帝刘继兴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军民共建。
虽然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随着皇帝的威望日盛加强,再加上百姓的生活真正的快速在改善,许多人都不敢反抗。
而且后续的事情便是,这些将士参加过地方基建后,表现优秀的人,直接被保送进了皇帝的亲军绿营。这可是大汉军队将士的梦想,因为绿营在岭南大汉国,就代表着军人的骄傲。
当然,民众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官府的公开表扬。不但免除了一定必交的一部分税额,还成为了官府优秀的良民,此后家庭老人子女,可以享受官府优先的荐举,老人可以得到朝廷的特别福利。
这个荐举可是如今岭南大汉国了不得的举动,老人得到荐举,可以成为乡里的长者,享受每年官府特定的福利;年轻人得到荐举,可以进学、做官、甚至进京修文习武;而小孩得到荐举,更是可以免费受蒙,甚至进京到很多家族眼红的一个地方,那便是朝廷开设的少年堂学习。
皇帝的旨意无疑得到了天下百姓将士的支持,各地的官道陆续的完成。继而大家陆续看到了效果,各地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京城兴王府,或者销往各地边境。而朝廷军队,自此也可以随时征剿各处作乱,和听旨调往各地戍边。
受惠最大的似乎就是百姓,所以各地的官道实在也维护的不错。而对于这种高档的马车,平时在官道行驶,那当真可以说稳稳当当。
花蕊已经卸下了铅华,丝毫未施粉黛,虽然经过了不断的奔波,却在此刻没有多大的倦意。
轻轻撩开车帘后,便感受到空气中那潮湿的新鲜。看着一路疾驰的马车,心中的惊讶大过了惊慌。
经过了一路的奔波,还有不断的转折,花蕊虽然此前对世事了解不多,但是看到这一路的转接和变换,也知道了这些人不简单,乃是一个极为严密的组织。
对方每一次的异地交接,都是很顺利和平常,但是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很谨慎。
一路奔波,一路南行!
雷家的突然离去,似乎没有给阿城带来太大的震动。
可能是雷家的准备工作到位,事先忽悠了一番,即使是后来迁来阿城的一些家族,也没有感觉到雷家这次行动的异样。
除了雷家决策的一些子弟,谁都不知道雷家去聊城的真正目的。即使是外家进了雷家的女性,也不知道雷家这次行动的真正目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北征,雷家的四爷雷德控制大运河水道有功,又在早前帮助节度使李重进夺得了天平军,李重进可是打着支援皇帝的名义收编天平军,但是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明白。
雷家乃至雷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只怕朝廷是要重用,应当也要重赏雷家才是。本来就是聊城一州刺史的雷四爷,只怕在爵位上要更进一步了。
刺史虽然没有入得中书或者内廷,那也是属于地方大员了,如果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雷德授勋加爵的话,家族的长辈祖先也要追封的。作为东平郡的大家族,雷家在雷四爷手里得到皇帝的恩赐,举家觐见皇帝谢恩,那也是肯定需要的。
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是雷家的借口,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家族,到更安全的地方去。或者说到聊城府去避祸。毕竟白狼寨马匪的压力,就是聊城府也无法排除。
如果在平时,就是雷家有这种计划,旁人也不能有所异言。毕竟雷家有这个实力,想去哪里生活别人干预不了。
可是如今的东平郡,没有几座州府还是活的,几百里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居多。仅有的几座小城之一的阿城,因为夹杂在聊城府、东平府和郓州之间,可能才得以幸免。
而且因为周边三州严控人口,没有希望的百姓无处可去,只有不断的往阿城涌来。周余楼虽然没有统计过,阿城外有多少百姓搭建茅棚居住,但是可以目测到,显然比聊城府外的还要多。
虽然阿城压力巨大,县令雷易锋也禁止阿城辖区外的百姓入城,还是有不少人通过不同途径进来,如今阿城可以说人口拥挤不堪。大家都期盼这阿城给自己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知道雷家要逃跑,只怕整个阿城会翻天。
周余楼有些奇怪,虽然昨日也收到雷易锋的口令,说今日雷家会有所行动,可是雷易锋居然破天荒没有动用县衙的人。周余楼对这些不敢兴趣,但是出于自身的安全,还是在心里计较了一下,那就是雷易锋自己都失了主张。
雷易锋可不像他堂弟雷青锋,他只是个文人。崛起东平郡没有多少年的雷家,以前虽然有文人,但是名声不显。故而到了雷彷这一**始,便让家族里的子弟文武兼修。而雷易锋显然便是在文采方面颇有成就,当天被家族推选上报,皇帝郭威开恩,他便在雷德之后做了阿城县令。
雷家如今显然家族也比较复杂,仅仅从雷青锋这一辈,周余楼就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氛。虽然不知道白狼寨会怎么对付阿城,也不知道聊城府是否有对策,周余楼却是相信,这几日的阿城不会太平了。
城门这几日都盘查极严,倒是城内的治安放松了,但是阿城白天的人还是很多的。县衙的捕快都分驻阿城三个城门,捕头雷剑一直跟着县令雷易锋。周余楼本来负责城内的巡逻,所以清闲的到处逛。
周余楼不但有时间到处吃喝,还能睡上一觉。因为在阿城住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他在县衙不说捕头,就是县令老爷雷易锋,那也是看着他是三国名捕,对他睁只眼闭只眼。
从城墙外回来,看到大家都在依旧进行自己的事情,似乎根本没有因为雷家人的离去,而有什么变化。
挎刀站在城门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大家的神态不尽相同,但是大家似乎都比较平静,周余楼甚至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刚刚雷青锋给了自己一个地址,他的老母妻儿临时都在那里,昨日就借口脱离了家族的行动,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想到他的的心思,以及那个人对自己的影响,没有考虑周余楼应承了他的要求。
周余楼和雷青锋在湖边,也看到了雷家的行动,那几乎是整个家族的迁徙。延绵几里的队伍,还准备了许多所谓的礼物,外人看来浩浩荡荡,周余楼却没有想到雷家心思这么重。
他不知道雷青锋为什么会坚决取舍,在这个时候这样选择,可以说是背离了整个家族。但是周余楼从雷青锋脸上看不到惊慌,他应该也不是个奸诈狡猾,或者忘恩负义之辈。可是他的选择确实令人惊讶,反而是自己答应他之后,他整个人如释重负一般。
是什么让他有了如此勇气,是什么令他对家族缺少信心。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家族,不相信他们能够轻松对付白狼寨的马匪。周余楼心里揣测,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周余楼想,应该是因为他,那个自己和雷青锋都认识的人!
当然,在周余楼的心里,他感觉自己答应的,是那个人,那个当年改变自己一生的人!所以看到雷青锋匆匆离去,周余楼心中莫名其妙多了几分期盼。便也返身回来城里,准备前去看看那处藏人的地方。
那处地方对于周余楼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本来就对阿城里各处都极为熟悉。虽然阿城一再扩充,地盘比原来已经大出了许多,但是阿城的每个地方,周余楼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如今那里不是雷家的产业,而是前两年迁来阿城的一户家族,东阿卫家的地盘和产业。
卫家在东阿也算大族,是东阿县久居的大家族之一。世代在东阿以制药传家,据说可以追溯到汉末年间。自唐末以来,中原地区皇朝更替平凡,大家族高门阀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因为乱世当道,尤其是代唐而立的朱温,几乎杀尽了天下各处的门阀。作为齐鲁一代的家族,卫家虽然不能算是高门大阀,那也是自汉末晋朝以来,古老的家族之一。身处齐鲁战略要地,又颇有家财等诸多原因在一起,几次遭到重大打击后,没有办法迁来阿城。
阿城也有卫家子弟和旁支嫡系,但是到来阿城这边后,势力自然不能和地头蛇雷家比较。加上卫家一向擅长生产阿胶,既是生意人家,又算医药世家,和雷家这个后起之秀的暴发户,如今却是没有太多纷争。
加上这一两年,双方家族也有了联姻的举措,虽然还没有上升到直系联姻的高度,但是那也算是家族认可的亲戚了。而且阿城确实也不是个大地方,低头不见抬头见,平时彼此还是会有应和的。
对于这种富家产业的事情,周余楼从来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要是想发财,可以早就是个富家翁了。他一向的感觉,就是平时有酒喝,有饭吃就好了,家里藏多少钱,完全没有必要。
就是平时意外得到一笔钱,周余楼也会很快散出去,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苦百姓。他的另外一个身份,虽然别人不知道,但是他需要钱的话,当真是很简单的事情。
所以听说雷青锋别处有产业,周余楼没有丝毫的惊讶。毕竟雷青锋也是雷家直系的公子,要在阿城拥有一些产业,或者在别的家族获取一些属于自己的产业,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他不想和家族的人一起,对于这个阿城最大的家族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何况那个家族没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龌龊,可能还有人巴不得他们不能走。
既然答应了雷青锋,周余楼自然不会随意处之,便决定先去看看再决定处理的方式。
可是刚刚靠近城门,还没有来得及走,居然就碰到了一个熟人!
应该说是周余楼不太想见的一个人,清湖楼老板魏健的小妾宋三娘,正指挥着四个伙计,推着两辆独轮车从城外进来。她身旁还有两个青年黑衣男子,正和她轻声聊着什么。
看去两个男子应该是商人,外貌精干自信,身形却没有那些商贾的大腹便便,反而都是身形挺拔。这点倒是让周余楼多看了两眼,看到两个人的身姿,便知道两个人都是练家子。
不过周余楼也没有太在意,因为这是个尚武的时代,哪怕是个文弱书生,到处游学的话,都会几招防身的剑法和刀术。毕竟是身处在乱世时代,和盛行武力的大唐皇朝之后。每个人会几招把式很正常,这些行走于各个势力之间的商贾,会一些功夫自然也很正常。
倒是听到他们窃窃私语间,隐约传来的都是货物之间的事,周余楼便是更信,两个人是来自于外地的商人。而且他们虽然面对宋三娘这个女子,也是极为得体自然,想必是久经商场的商家。
周余楼知道魏健这个小妾极有能力,在阿城里偌大一家酒楼,里里外外打理张罗的极为妥当。家里的大妇对她极为看重,毕竟清湖楼在魏健父亲手里。可没有今日这规模和生意。大妇又不用抛头露面,也巴不得这样,任宋三娘自己张罗,也任别人闲话她。
本来想背过身去错过,谁知道宋三娘倒是见到了周余楼,几个人顺道过来对面。周余楼便闻到了一股海腥味,显然是从那两辆独轮车高高的货物里传来。知道避不开他们,不由强颜对宋三娘笑笑拱手。
“三娘又有新货到了么!”不知道为什么,欠钱的总是心虚,虽然平时魏健和自己称兄道弟,这个宋三娘可是不给自己面子。周余楼脸上带着干笑,裂颜看着宋三娘几个人过来。
“正是哩,倒是一批特好的岭南干货海鲜,千里迢迢的自岭南南汉国而来,可不是咱们莱州湾的干货哦!周爷历来口刁有福,这两日如若衙门无事的话,有时间,倒是可以过来店里小酌两杯,三娘唤官人为周爷露两手如何!”
她瓜子脸居然带着浅浅笑意,周余楼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是看到宋三娘笑吟吟的看着自己,马上回神笑道:“如此甚好,南边来的海味,那倒是真要好好尝尝了!”
不知道为什么,周余楼突然停住,心里忽然想到,那个人不也是岭南人吗!周余楼一下似乎陷入了沉思,便有些出神了。
宋三娘身边两个青年商家,看到周余楼忽然怔怔的出神,不由居然分开站立,盯着了周余楼,一脸慎重的样子。显然周余楼捕快的身份,已经令两个人有些戒备。
就是一旁的宋三娘,看到周余楼若有所思的样子,都在一旁神色凝重起来,美丽的大眼睛居然变得凌厉,但是看到周余楼没有变化后,整个人是神色才慢慢放松下来。虽然没有看那两个青年,一侧的右手却在身侧微微摆动示意,让两个人稍安勿躁。
那白嫩的手腕内侧,一只张牙舞爪的狼头露出半截毛发,不是仔细注意,谁都不会发现到。
“三娘你先忙,某家还有些小事需要处理!烦请和魏东家传话,有时间某家便去尝尝手艺!还真是许久没有品尝过岭南的海味了!”恍如突然回神,看到大家都看着自己,周余楼俨然一笑,抱拳转身而去,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
“三娘!要不要跟上去!”并肩而立,一个青年对宋三娘压低声说道,刚刚刹那间紧张的气氛一下解除。看着周余楼的背影,勇勇欲试。
“不必了!凤兄弟,你可是小看了这位周爷,他的身手不是你能驾驭得了的!”宋三娘微微含笑,看着周余楼的身形,快速的消失在人群里。
大家都在正常活动中,忽然,一阵地动山摇,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呐喊声,还夹杂着轰然的爆炸声!
突兀的变化,让街上的人们措手不及,轰然失声四望。有些人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看到大家乱了,也便慌张了起来。
听声音和动静,应该是大清湖方向传来,那里可是有着朝廷水寨驻守。大家一时间都愣住了,但是本能的惊慌还是让大家四处逃窜。宋三娘几个人相视一对,快速的推着独轮车往清湖楼而去。
他们没有发现,周余楼站在一处楼阁之侧,双眼冷静有神,远远的看着他们推着独轮车,快速的消失了。
!!!
雨似乎还在不停的下,淅淅沥沥的也不大。轻轻敲打着树叶和青草野花。
五六月的天气,在南方雨林就是多雨的季节!
三辆铁皮马车快速的从官道飞速而来,车轮碾过黄土铺就的官道,飞溅的泥水染花了路边青翠的草丛和树叶,但是很快雨水又洗刷干净了这份意外。
马车上挥鞭策马的车夫,个个身披蓑衣,头戴宽沿斗笠,虽然一个个看去是老把式,却都有着一张年轻的脸庞。他们稳稳的坐在车辕把上,平静的看着前面畅通的官道,丝毫没有因为雨水而影响驾驶。
这里已经是岭南大汉国地界,而这条官道也是新近才开辟的新道。
其实按照正确的说法,这条路就是官府在原有的官道上,加宽了一半的面积而已。使得原本只能一台马车勉强通过的路,如今却是两台马车可以并排走,而且都还有剩余的宽度。
这条路的规模就是在中原各地,那也是一条令人惊叹的路。
在新皇帝刘继兴登基后,陆续颁旨天下各州,号召在全国六十一州修建国道。
虽然有很多人反对!因为岭南政权自襄皇帝开基以来,可以稳坐江山几十年,就是凭借五岭的天险难越。哪怕是当年的楚地和南唐,想染指半分都不能。
这倒好,别人没有办法打进来,皇帝自己倒开辟一条通途大道,这要是别人攻进来,任你是千军万马,岂不是会一马平川的打到兴王府。
大家有这种想法皇帝刘继兴也不会奇怪,是人都会知道这个道理。刘继兴也不是个固执的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事先把利弊,由那些国子监的书生到处散播了,果然老百姓出奇的赞同。
在象征性征询大家的建议,遇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之后,皇帝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反对的官员下去各州试点,问问一路上经过地方的这些百姓,问问他们对皇帝提倡修路的意见。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大家虽然不敢得罪皇帝,但是也是想抓住皇帝一些不足,到时候好显得自己有用。得到的结果自然不尽人意,这些人最后灰溜溜的回来兴王府汇报结果。
后世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皇帝的旨意没有得到大的排斥,因为在这之前,皇帝刘继兴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这个举动几乎改变了岭南大汉国的军制。那就是皇帝下旨召集,全国的将士没有戍边和战事的,都放下武器参与到这个行动。
开始大家还只是观望和不明白,后来军队投入不到半个月,便看到了惊人的效果。放下武器的将士们,在全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修路,很快打通了许多平时无法逾越的天险。
后世在刘继兴的时代,在如今的吐蕃国境内,就有青藏高原那么艰苦的地方。一支勇敢的军队凭借双手,创造了后世的奇迹。在那么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将士们都可以修筑公路和铁路,刘继兴不相信自己的将士们完成不了。
事实上证明,刘继兴的决定是正确的,很快全国的官道拓展,取得了战略性的成果。不但修筑了许多没有联通的地方,也大大的拓宽了原有的官道。
再也没有大的反对的声音,那是因为各地的民众只是作为辅助,不会过于劳民伤财。即使有一些声音,那也是吹毛求疵或者博取皇帝的重视而已。
皇帝从来不会一言独断,也不会专横独裁,认真的接纳各方面的声音,最后做出正确的比对。当然皇帝刘继兴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军民共建。
虽然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随着皇帝的威望日盛加强,再加上百姓的生活真正的快速在改善,许多人都不敢反抗。
而且后续的事情便是,这些将士参加过地方基建后,表现优秀的人,直接被保送进了皇帝的亲军绿营。这可是大汉军队将士的梦想,因为绿营在岭南大汉国,就代表着军人的骄傲。
当然,民众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官府的公开表扬。不但免除了一定必交的一部分税额,还成为了官府优秀的良民,此后家庭老人子女,可以享受官府优先的荐举,老人可以得到朝廷的特别福利。
这个荐举可是如今岭南大汉国了不得的举动,老人得到荐举,可以成为乡里的长者,享受每年官府特定的福利;年轻人得到荐举,可以进学、做官、甚至进京修文习武;而小孩得到荐举,更是可以免费受蒙,甚至进京到很多家族眼红的一个地方,那便是朝廷开设的少年堂学习。
皇帝的旨意无疑得到了天下百姓将士的支持,各地的官道陆续的完成。继而大家陆续看到了效果,各地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京城兴王府,或者销往各地边境。而朝廷军队,自此也可以随时征剿各处作乱,和听旨调往各地戍边。
受惠最大的似乎就是百姓,所以各地的官道实在也维护的不错。而对于这种高档的马车,平时在官道行驶,那当真可以说稳稳当当。
花蕊已经卸下了铅华,丝毫未施粉黛,虽然经过了不断的奔波,却在此刻没有多大的倦意。
轻轻撩开车帘后,便感受到空气中那潮湿的新鲜。看着一路疾驰的马车,心中的惊讶大过了惊慌。
经过了一路的奔波,还有不断的转折,花蕊虽然此前对世事了解不多,但是看到这一路的转接和变换,也知道了这些人不简单,乃是一个极为严密的组织。
对方每一次的异地交接,都是很顺利和平常,但是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很谨慎。
一路奔波,一路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