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文威王与蛮镇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万里西风独自凉最新章节!
文威王出生便为太子,他自小聪颖好学,文攻武略无所不通,三十岁时继位,继位后用三年时间改革朝政,前朝沉疴尽除,又花了十年时间发展生产,使得国泰民安,物资丰饶,大傥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以现今的蛮镇为中心,形成西北特有的经济文化纽带,富裕如当今的大都。
“蛮镇?”百里凉脱口质疑,蛮镇怎么看也不像曾经产生过繁荣。
“没错,当时的蛮镇叫宁州,往南延伸到大列国北部,往北则包括蛮河周边的百草村、龙家村等村落,我们龙家村内至今都有座文威王庙!”龙飞道。
“不像啊,蛮镇四周寸草不生,只有黄沙和土坷垃,当年怎么……”
“听我慢慢说。”龙飞清了清嗓子,接过沈渡递上的一杯酒。
大傥国富饶后,文威王也未耽于享乐,孜孜不倦发展国力,文威王什么都好,只有一点,事无巨细必要插手,不肯放权给臣子,这既拖垮了他自己的身子,也同时让跟随他十几年的老臣们暗中都有怨言,加上刚登基时那三年的改革曾得罪过不少前朝的官僚,暗中便有一股不安分的势力在酝酿涌动,那股势力的头子叫章递,曾因为拉党营私被文威王第一个下刀斩在受刑台上,不过,死在受刑台的是章递找的一个替身,真正的章递一直躲在暗处等待时机。
章递等了十几年,终于被他等到了一个机会,西南理御国派使臣来递新君国函,章递暗中收买了使臣,并跟着去了理御国,当时理御国新君继位,急于取得国民的认同,在听了一番章递的言辞后,决心向北扩大疆土攻打大傥。
与此同时,大傥的太子早已等不及做皇帝,章递在朝中埋伏的势力便乘机与太子勾结,趁着文威王身体不适,怂恿太子拿到了兵权,本来章递打算借着理御国的兵力与太子里应外合,太子却心急的很,兵权一到手,立即发动了政变,妄图将文威王从皇位上赶下来,当太子控制住了局面,冲进文威王寝宫之时,却发生了意外,太子过于兴奋,竟在进宫门时重重的摔了一跤,脑袋磕在香炉上,一命呜呼。
太子作乱,文威王怒火攻心,而太子的意外身亡,又让一向疼爱太子的文威王伤心不已,他宽宥了一应协助太子作乱的官员和兵将,同时更加变得多疑,谁也不信任。
很快,理御国与大傥开战,原本无论从兵力还是物资上理御国比不上大傥,但因章递熟悉大傥地形,同时又有内应,加上理御国的象兵过于勇猛,很快理御国打到了宁州,远在都城的文威王亲自率兵镇守宁州,与理御国胶着了半年。图州在宁州的北边,章递见宁州久攻不下,便献策从东南方向绕道,先行攻打图州,图州拿下了,宁州便成了孤城,到时候文威王外不得援兵,困也要被困死。
当时驻守图州的州主是太子的岳父,图州正十万火急,文威王第一个令箭却是更换州主,新州主刚上任,文威王得知那人曾参与太子逼宫,再次换任,如此这般,因各种原因,文威王连换了图州六任主将。主将的频繁更替,使得军令难以下行,与此同时都城里与章递有内应的官员起了兵变,所有拥护文威王的官员悉数被杀,文威王的后宫也一个不留杀的干干净净。
图州很快失守,宁州果然成了孤城,外不得援手,内里粮草难继,都城也沦陷了,文威王眼见大势已去,谁知理御国的兵却反而败退。原来,东边的大洲见大傥乱成一锅粥,早有扩张野心的大洲皇帝乘机西扩,一路打到了图州,理御国久已兵乏,哪里是大洲的对手,很快落荒而逃。
章递见国已亡,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自刎在图州城。
大傥最后只剩下一个宁州城,大洲皇帝也不杀他,一个圣旨传到,让文威王接任宁州州主,从皇帝到州主,文威王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当然不肯就任,大洲皇帝也不恼,又一道圣旨命令拆城,于是两个月之内好好的一座宁州城被拆的七零八落,城内的人也因此纷纷离去,曾经的繁华转眼变成了断壁残垣,就是城墙也被推倒,满目狼籍。
大傥亡国,极大多数大傥的百姓不服大洲的管制,既然大傥的皇帝还在,便有不少曾经的大傥子民暗中组织起反抗大洲的义军,义军暗中联络文威王,约定日期举事,这本是极好的契机,文威王却不同意,劝义军解散,并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国已亡人力难以回天。然而义军并未解散,仍然奋勇反抗大洲的统治,只是力量有限,最后俱被残忍的镇压。
既然文威王不肯就任宁州州主,宁州城又已拆,宁州便被划入另外三个州接管,只剩下中间一块地界留着给文威王居住。接管的三个州分别是图州,孟州,潢州,大洲皇帝分别派往这三个州的州主是三个柳姓亲兄弟,柳氏三兄弟一个比一个凶猛,苛待三州的百姓,弄得怨声载道,百姓们又无力反抗,最后都把气出在文威王头上。百姓们认为文威王这样懦弱的亡国君,根本不配享用人间的草木食粮,便将文威王居住地方周边的树木一砍而空,树木砍光了便拔草,长一根拔一根,树根草根都不留,三州百姓人多力量大,几十年下来,竟使得那方圆几十里地面变得寸草难生,又经了五六百年,最后成了一片黄沙之地。
“正因此才形成了今日的蛮镇?”百里凉倒吸一口气。
“正是!”龙飞点头。
“我觉得……文威王真冤,他可是为百姓好才劝散义军,打战可没好事。”沈渡小声道。
“打你个小人志短!”龙飞挥出一掌,可惜他眼睛看不见打空了,“当时义军的规模可不小,若把握契机复国能有七八成的把握!”
“没错,加上文威王随身携带了不少的财宝,经费上不成问题。”杜重道,“传说文威王最好收集各种金玉宝贝,出行也让人带着,他的房间到了晚上都不用点灯也亮如白昼,因为他有一箱子的夜明珠!”
“夜明珠?还是一箱子!真的假的,我活这么大一颗都未见过!”沈渡道。
“我也是听的野史。”
“师父,跟我讲讲吧。”沈渡情绪高涨。
“野史说文威王到宁州时带了几大车的宝贝,加上宁州本就富裕,文威王镇守宁州的半年多,当地官员上贡的财宝更是数不胜数!在宁州,文威王一直住着州官的府邸,相传那名州官富可敌国,宁州城被拆,他与文威王后半辈子都呆在宅子中足不出户,那些钱财自然也未外流。”杜重一边说,一边扒拉着饭菜,说到激动处,干脆放下碗筷,口若悬河起来,“很多人都打过州官府邸钱财的主意,不过,文威王手下有百名亲卫军,个个猛如虎牛无人敢靠近!那笔钱财后头说是埋了起来,至于埋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这么说,蛮镇藏有财宝的事并非空穴来风了?”百里凉道,他想起了霍广。
“当然,有说已经被人挖走了,也有的说还留在蛮镇,倒是从未听说蛮镇上出过什么大富的人,要我说,那些财宝应该还在蛮镇。”
“哦?”
“文威王死后,跟随他的部下就在蛮镇落地生根了,此后几百年,那些后代们甘愿清贫,以制造和贩卖陶罐求生也不肯离开蛮镇,我想应该是世代有所守护,守护之物自然是那一批宝藏了。”
“妄自忖度!”龙飞不屑道,“有钱财早被取出来了,一朝一代人,六百年啊,我是不信能守那么久!”
“您老说的对,我就是忖度来着。”杜重顺着龙飞的意,呵呵笑。
吃过了饭,百里凉带杜重回他的院子,让杜重帮忙铺纸磨墨,他一边绘制图纸,一边询问杜重关于蛮镇他还知道些什么。
“六堂主,您也对宝藏感兴趣?……看着不像。”杜重道。
“杜大哥,不瞒你,我曾在蛮镇上呆过一段日子。”百里凉便无所隐瞒的将当日蛮镇上发生的事都说了,包括大列王妃的那番说辞。
“哦?竟然有这种事!简直……丧心病狂!樊教竟把一个镇子的人都给屠了,这些人还是人吗!”杜重义愤填膺。
“你也知道樊教?”
“知道的不多,小的时候教我的夫子爱说些野史和江湖上的事,听得多了自然有了印象。樊教源自南粤国,夫子说了不少樊教骇人的教规,想不到他们会跑来西北,更想不到那些人会做出这种事。十几年前,我还曾去过蛮镇,现在才知道我见过的那些人个个都是刽子手,可怕可怕!”杜重摇着头。
“去蛮镇做什么?”百里凉随口一问。
“哦,我爷爷一直喜欢蛮镇上产的陶罐,特别是有位叫老戟的老陶罐师傅,爷爷最为欣赏,但十几年了他都未曾见过老戟进城卖过陶罐,于是带着我去蛮镇上找他,想买一批货。我们进了蛮镇,打听之下,都说人已经死了,问是怎么死的,却是说法不一,有说病死的,有说家里人矛盾想不开上吊死了,爷爷又问老戟的家人呢,说法也不一,说老戟孤寡的,还有说老戟家人都搬走了,反正十个人十个说法,当时可不明白怎么回事,找不着人,我跟爷爷就回来了。唉,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也算弄明白了!”
文威王出生便为太子,他自小聪颖好学,文攻武略无所不通,三十岁时继位,继位后用三年时间改革朝政,前朝沉疴尽除,又花了十年时间发展生产,使得国泰民安,物资丰饶,大傥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以现今的蛮镇为中心,形成西北特有的经济文化纽带,富裕如当今的大都。
“蛮镇?”百里凉脱口质疑,蛮镇怎么看也不像曾经产生过繁荣。
“没错,当时的蛮镇叫宁州,往南延伸到大列国北部,往北则包括蛮河周边的百草村、龙家村等村落,我们龙家村内至今都有座文威王庙!”龙飞道。
“不像啊,蛮镇四周寸草不生,只有黄沙和土坷垃,当年怎么……”
“听我慢慢说。”龙飞清了清嗓子,接过沈渡递上的一杯酒。
大傥国富饶后,文威王也未耽于享乐,孜孜不倦发展国力,文威王什么都好,只有一点,事无巨细必要插手,不肯放权给臣子,这既拖垮了他自己的身子,也同时让跟随他十几年的老臣们暗中都有怨言,加上刚登基时那三年的改革曾得罪过不少前朝的官僚,暗中便有一股不安分的势力在酝酿涌动,那股势力的头子叫章递,曾因为拉党营私被文威王第一个下刀斩在受刑台上,不过,死在受刑台的是章递找的一个替身,真正的章递一直躲在暗处等待时机。
章递等了十几年,终于被他等到了一个机会,西南理御国派使臣来递新君国函,章递暗中收买了使臣,并跟着去了理御国,当时理御国新君继位,急于取得国民的认同,在听了一番章递的言辞后,决心向北扩大疆土攻打大傥。
与此同时,大傥的太子早已等不及做皇帝,章递在朝中埋伏的势力便乘机与太子勾结,趁着文威王身体不适,怂恿太子拿到了兵权,本来章递打算借着理御国的兵力与太子里应外合,太子却心急的很,兵权一到手,立即发动了政变,妄图将文威王从皇位上赶下来,当太子控制住了局面,冲进文威王寝宫之时,却发生了意外,太子过于兴奋,竟在进宫门时重重的摔了一跤,脑袋磕在香炉上,一命呜呼。
太子作乱,文威王怒火攻心,而太子的意外身亡,又让一向疼爱太子的文威王伤心不已,他宽宥了一应协助太子作乱的官员和兵将,同时更加变得多疑,谁也不信任。
很快,理御国与大傥开战,原本无论从兵力还是物资上理御国比不上大傥,但因章递熟悉大傥地形,同时又有内应,加上理御国的象兵过于勇猛,很快理御国打到了宁州,远在都城的文威王亲自率兵镇守宁州,与理御国胶着了半年。图州在宁州的北边,章递见宁州久攻不下,便献策从东南方向绕道,先行攻打图州,图州拿下了,宁州便成了孤城,到时候文威王外不得援兵,困也要被困死。
当时驻守图州的州主是太子的岳父,图州正十万火急,文威王第一个令箭却是更换州主,新州主刚上任,文威王得知那人曾参与太子逼宫,再次换任,如此这般,因各种原因,文威王连换了图州六任主将。主将的频繁更替,使得军令难以下行,与此同时都城里与章递有内应的官员起了兵变,所有拥护文威王的官员悉数被杀,文威王的后宫也一个不留杀的干干净净。
图州很快失守,宁州果然成了孤城,外不得援手,内里粮草难继,都城也沦陷了,文威王眼见大势已去,谁知理御国的兵却反而败退。原来,东边的大洲见大傥乱成一锅粥,早有扩张野心的大洲皇帝乘机西扩,一路打到了图州,理御国久已兵乏,哪里是大洲的对手,很快落荒而逃。
章递见国已亡,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自刎在图州城。
大傥最后只剩下一个宁州城,大洲皇帝也不杀他,一个圣旨传到,让文威王接任宁州州主,从皇帝到州主,文威王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当然不肯就任,大洲皇帝也不恼,又一道圣旨命令拆城,于是两个月之内好好的一座宁州城被拆的七零八落,城内的人也因此纷纷离去,曾经的繁华转眼变成了断壁残垣,就是城墙也被推倒,满目狼籍。
大傥亡国,极大多数大傥的百姓不服大洲的管制,既然大傥的皇帝还在,便有不少曾经的大傥子民暗中组织起反抗大洲的义军,义军暗中联络文威王,约定日期举事,这本是极好的契机,文威王却不同意,劝义军解散,并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国已亡人力难以回天。然而义军并未解散,仍然奋勇反抗大洲的统治,只是力量有限,最后俱被残忍的镇压。
既然文威王不肯就任宁州州主,宁州城又已拆,宁州便被划入另外三个州接管,只剩下中间一块地界留着给文威王居住。接管的三个州分别是图州,孟州,潢州,大洲皇帝分别派往这三个州的州主是三个柳姓亲兄弟,柳氏三兄弟一个比一个凶猛,苛待三州的百姓,弄得怨声载道,百姓们又无力反抗,最后都把气出在文威王头上。百姓们认为文威王这样懦弱的亡国君,根本不配享用人间的草木食粮,便将文威王居住地方周边的树木一砍而空,树木砍光了便拔草,长一根拔一根,树根草根都不留,三州百姓人多力量大,几十年下来,竟使得那方圆几十里地面变得寸草难生,又经了五六百年,最后成了一片黄沙之地。
“正因此才形成了今日的蛮镇?”百里凉倒吸一口气。
“正是!”龙飞点头。
“我觉得……文威王真冤,他可是为百姓好才劝散义军,打战可没好事。”沈渡小声道。
“打你个小人志短!”龙飞挥出一掌,可惜他眼睛看不见打空了,“当时义军的规模可不小,若把握契机复国能有七八成的把握!”
“没错,加上文威王随身携带了不少的财宝,经费上不成问题。”杜重道,“传说文威王最好收集各种金玉宝贝,出行也让人带着,他的房间到了晚上都不用点灯也亮如白昼,因为他有一箱子的夜明珠!”
“夜明珠?还是一箱子!真的假的,我活这么大一颗都未见过!”沈渡道。
“我也是听的野史。”
“师父,跟我讲讲吧。”沈渡情绪高涨。
“野史说文威王到宁州时带了几大车的宝贝,加上宁州本就富裕,文威王镇守宁州的半年多,当地官员上贡的财宝更是数不胜数!在宁州,文威王一直住着州官的府邸,相传那名州官富可敌国,宁州城被拆,他与文威王后半辈子都呆在宅子中足不出户,那些钱财自然也未外流。”杜重一边说,一边扒拉着饭菜,说到激动处,干脆放下碗筷,口若悬河起来,“很多人都打过州官府邸钱财的主意,不过,文威王手下有百名亲卫军,个个猛如虎牛无人敢靠近!那笔钱财后头说是埋了起来,至于埋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这么说,蛮镇藏有财宝的事并非空穴来风了?”百里凉道,他想起了霍广。
“当然,有说已经被人挖走了,也有的说还留在蛮镇,倒是从未听说蛮镇上出过什么大富的人,要我说,那些财宝应该还在蛮镇。”
“哦?”
“文威王死后,跟随他的部下就在蛮镇落地生根了,此后几百年,那些后代们甘愿清贫,以制造和贩卖陶罐求生也不肯离开蛮镇,我想应该是世代有所守护,守护之物自然是那一批宝藏了。”
“妄自忖度!”龙飞不屑道,“有钱财早被取出来了,一朝一代人,六百年啊,我是不信能守那么久!”
“您老说的对,我就是忖度来着。”杜重顺着龙飞的意,呵呵笑。
吃过了饭,百里凉带杜重回他的院子,让杜重帮忙铺纸磨墨,他一边绘制图纸,一边询问杜重关于蛮镇他还知道些什么。
“六堂主,您也对宝藏感兴趣?……看着不像。”杜重道。
“杜大哥,不瞒你,我曾在蛮镇上呆过一段日子。”百里凉便无所隐瞒的将当日蛮镇上发生的事都说了,包括大列王妃的那番说辞。
“哦?竟然有这种事!简直……丧心病狂!樊教竟把一个镇子的人都给屠了,这些人还是人吗!”杜重义愤填膺。
“你也知道樊教?”
“知道的不多,小的时候教我的夫子爱说些野史和江湖上的事,听得多了自然有了印象。樊教源自南粤国,夫子说了不少樊教骇人的教规,想不到他们会跑来西北,更想不到那些人会做出这种事。十几年前,我还曾去过蛮镇,现在才知道我见过的那些人个个都是刽子手,可怕可怕!”杜重摇着头。
“去蛮镇做什么?”百里凉随口一问。
“哦,我爷爷一直喜欢蛮镇上产的陶罐,特别是有位叫老戟的老陶罐师傅,爷爷最为欣赏,但十几年了他都未曾见过老戟进城卖过陶罐,于是带着我去蛮镇上找他,想买一批货。我们进了蛮镇,打听之下,都说人已经死了,问是怎么死的,却是说法不一,有说病死的,有说家里人矛盾想不开上吊死了,爷爷又问老戟的家人呢,说法也不一,说老戟孤寡的,还有说老戟家人都搬走了,反正十个人十个说法,当时可不明白怎么回事,找不着人,我跟爷爷就回来了。唉,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也算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