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体恤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昭华最新章节!
等了不知道多长时候,终于远远地听到了鼓乐的声音,王世子亲迎的队伍终于到来了。
这支队伍是由官军导从,后面跟着扈从的卤簿,也就是仪仗队;再后面是官员和鼓吹手奏乐手,从宫门出来,一路走到了会同馆门外。等候已久的赞引跪请世子下车,将他导引至幕次坐着,随扈的官员也跟着世子进入幕次中。
这时候,女官就将张昭华请出,南面立于中庭中,傅姆女官们分立于左右。不一会儿乐队就迤逦进入了馆中,秦王从中堂出来,这时候的他已经换了一身朝服,立于西阶之下。
这时候赞引引进导燕王世子从幕次中走出来,立在馆外大门之东,穿着朝服的礼部官员即傧者,立于大门问他:“敢请事——”
意思就是说,请问你来干什么呢?
燕王世子就道:“朱高炽奉制亲迎。”
赞引向他拜一拜,把原话传给傧者,傧者走入馆内,将原话告诉主婚的秦王。赞引随即将主婚人引出大门外,立于西边,东向向世子作揖,这个礼节是贵重了,世子要答拜。
随即两人进入馆内,但是王世子要从门的左边入,身后跟着怀抱一双大雁的随从;而主婚人要从门的右边进入。进入馆中之后,立于阁门户前,北向立。而主婚者升西阶,立于西。
这时候世子要从随从手中拿起那两只大雁,将这两只大雁交给主婚人。之后来到中堂,主婚者进立于左边,而张昭华立于中堂右边。
张昭华这时候看到了燕王世子,出乎意料地,这个人居然与记忆中那个胖乎乎肥墩墩的小孩的影像重合了。因为面前这个人,依旧是那个模样啊,从一个小一点的圆球变成了大许多的圆球,好似从头到尾都是圆的,就好像老面馒头一样,特别是穿着一身大红袍,更是能映出雪白的光来,看着似乎比年娃娃还要喜气。
一眼瞟过去是没太看清楚五官的,但是还是注意到他的眉毛太淡了!怎么说,好像就只有两条轻烟似的痕迹拖曳过双目一样,这和小的时候没什么分别,张昭华记得小时候的高炽分明也是眉毛淡淡的样子。
其实张昭华曾经听粮长说过,眉毛为保寿宫,既能看一个人的寿命,又能看兄弟之间的感情如何。眉毛有缺或者间断的人,兄弟姐妹感情会有挫折,自己也容易有不合或者意外伤亡事故。
这说的是眉毛生的不好的人,不知道对干脆没有几根眉毛的人适用不适用——明显张昭华对这个记忆不深刻了,她记忆深刻的是央求粮长给自己看相,粮长说的:“天庭不是我见过最好的,正和你出身不高,地阁倒是方中有圆,是当能享子孙福气。”再问多一点,粮长也不肯说了。
此时赞引将世子引到香案前,秦王将大雁交给世子,将这两只大雁奠于案桌上,之后各自拜了几拜,执事将奠雁案撤了下去。
完成这道礼仪之后,赞引就将世子先引出门去了,之后宫女和嬷嬷们簇拥着张昭华登彩舆,彩舆就是四人抬的一把椅子,女轿夫将她扶上去的时候,张昭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张麒佝偻着身子倚在门边,看到她的目光,似乎往后面缩了一下。王氏倒是可以大声哭出来了,哭嫁是对的,女官们终于不再制止了。
来不及看第二眼,这顶小舆已经被抬起来了,晃晃荡荡地朝门口走去。不过百十步的路程就抬到了会同馆的门口。张昭华被扶下来,换乘凤轿。
凤轿是皇妃、东宫妃、亲王妃和世子妃的车驾,皇帝乘的车叫“辂”,有玉辂、金辂,革辂,象辂、木辂;皇后乘的车也叫“辂”。余下的车架都不敢称作辂了,更是不敢比拟帝后的车驾。
张昭华坐的这顶凤轿,是青色方顶上面抹金铜珠圆顶的轿子,四角抹金铜飞凤各一,四角垂着银香圆宝盖和彩色的丝结。轿身是红髹木匡,三面篾织纹簟,绘以翟文,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红髹㧏上面的凤凰是凤凰了,不是山鸡长尾鸡了,凤头和凤尾是黄铜做的。整个轿身都是金灿灿的,因为轿衣是红销金罗做的,上面有各种纹路装饰,比如说香草兰花纹;还有凤纹。
张昭华坐在轿子里,这里面空间不算小,甚至还放了一张床,床上是大红色的铺盖榻褥。旁边有一个恭桶,还有一个脚踏。
轿子没发动之前,钱嬷嬷也进到里面来,给她塞了一个热乎乎的袖炉,然后取了香焚上了。
“一路上走得慢,”钱嬷嬷道:“可以假寐一会儿,别真的睡过去。”
张昭华朝外面瞥了一眼,那么多人呢,怎么会走得快——光是她的仪仗队伍,就有四五十个人,有两个在前面举着红杖的人,举着清道旗、绛引幡的,拿着戟氅、吾杖、仪刀、班剑、立瓜、卧瓜、骨朵和镫杖的,还有举着青方伞和响节的,还有提着红纱灯笼的——虽然天根本不黑,但是依然点燃了灯笼。
还有给她撑红彩画云凤伞的,甚至轿子后面还交叉立着四个青孔雀圆扇和红花扇,然后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宫女给她捧着交椅,水盆、水罐,拂子的,这只是她的队伍罢了,世子的队伍在前面根本望不到边儿,左右两边还有侍卫和扈从,后面还跟着百十来名青袍官员。
大家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起身了,刚开始轿子稳稳当当地,丝毫没有震动的感觉,一来是这轿子结构稳当,二来是大队伍行地太慢——张昭华本来闭着眼睛真有了小睡一会儿的感觉,但是没想到后面队伍是越走越快了,连她头上的珠冠都晃动起来了。
张昭华就轻轻敲了一下轿身,马上就有人应道:“娘娘——”
“怎么回事儿?”张昭华问道。
“世子让走快一点儿,”那人回道:“说是天气寒冷,大家受冻了。”
少有上位者能体恤下人的,车驾里面是暖和的,但是车驾里面的高炽留意到了外面的寒冷,她记得钱嬷嬷曾经给她说过,高炽去阅兵的时候,看到将士们都没有吃东西,就让他们先把饭吃了再整理队伍阅兵。
不止这一点,张昭华记得更清楚的是他和高煦兄弟两个,拿着硕大的花馍犯难,但是又一口一口将馍馍全部吃掉的情景。
张昭华心里觉地暖和起来。
小小的一个袖炉里的炭火还没有燃尽,宫墙已经近在眼前了。张昭华摸着袖炉上镂空的五蝶捧寿的吉祥图案,不自觉地想要把小指头从那空隙里伸进去,但是没有摸到零星的炭火,反而蹭到了一手灰,急忙用帕子裹着擦去了。
等了不知道多长时候,终于远远地听到了鼓乐的声音,王世子亲迎的队伍终于到来了。
这支队伍是由官军导从,后面跟着扈从的卤簿,也就是仪仗队;再后面是官员和鼓吹手奏乐手,从宫门出来,一路走到了会同馆门外。等候已久的赞引跪请世子下车,将他导引至幕次坐着,随扈的官员也跟着世子进入幕次中。
这时候,女官就将张昭华请出,南面立于中庭中,傅姆女官们分立于左右。不一会儿乐队就迤逦进入了馆中,秦王从中堂出来,这时候的他已经换了一身朝服,立于西阶之下。
这时候赞引引进导燕王世子从幕次中走出来,立在馆外大门之东,穿着朝服的礼部官员即傧者,立于大门问他:“敢请事——”
意思就是说,请问你来干什么呢?
燕王世子就道:“朱高炽奉制亲迎。”
赞引向他拜一拜,把原话传给傧者,傧者走入馆内,将原话告诉主婚的秦王。赞引随即将主婚人引出大门外,立于西边,东向向世子作揖,这个礼节是贵重了,世子要答拜。
随即两人进入馆内,但是王世子要从门的左边入,身后跟着怀抱一双大雁的随从;而主婚人要从门的右边进入。进入馆中之后,立于阁门户前,北向立。而主婚者升西阶,立于西。
这时候世子要从随从手中拿起那两只大雁,将这两只大雁交给主婚人。之后来到中堂,主婚者进立于左边,而张昭华立于中堂右边。
张昭华这时候看到了燕王世子,出乎意料地,这个人居然与记忆中那个胖乎乎肥墩墩的小孩的影像重合了。因为面前这个人,依旧是那个模样啊,从一个小一点的圆球变成了大许多的圆球,好似从头到尾都是圆的,就好像老面馒头一样,特别是穿着一身大红袍,更是能映出雪白的光来,看着似乎比年娃娃还要喜气。
一眼瞟过去是没太看清楚五官的,但是还是注意到他的眉毛太淡了!怎么说,好像就只有两条轻烟似的痕迹拖曳过双目一样,这和小的时候没什么分别,张昭华记得小时候的高炽分明也是眉毛淡淡的样子。
其实张昭华曾经听粮长说过,眉毛为保寿宫,既能看一个人的寿命,又能看兄弟之间的感情如何。眉毛有缺或者间断的人,兄弟姐妹感情会有挫折,自己也容易有不合或者意外伤亡事故。
这说的是眉毛生的不好的人,不知道对干脆没有几根眉毛的人适用不适用——明显张昭华对这个记忆不深刻了,她记忆深刻的是央求粮长给自己看相,粮长说的:“天庭不是我见过最好的,正和你出身不高,地阁倒是方中有圆,是当能享子孙福气。”再问多一点,粮长也不肯说了。
此时赞引将世子引到香案前,秦王将大雁交给世子,将这两只大雁奠于案桌上,之后各自拜了几拜,执事将奠雁案撤了下去。
完成这道礼仪之后,赞引就将世子先引出门去了,之后宫女和嬷嬷们簇拥着张昭华登彩舆,彩舆就是四人抬的一把椅子,女轿夫将她扶上去的时候,张昭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张麒佝偻着身子倚在门边,看到她的目光,似乎往后面缩了一下。王氏倒是可以大声哭出来了,哭嫁是对的,女官们终于不再制止了。
来不及看第二眼,这顶小舆已经被抬起来了,晃晃荡荡地朝门口走去。不过百十步的路程就抬到了会同馆的门口。张昭华被扶下来,换乘凤轿。
凤轿是皇妃、东宫妃、亲王妃和世子妃的车驾,皇帝乘的车叫“辂”,有玉辂、金辂,革辂,象辂、木辂;皇后乘的车也叫“辂”。余下的车架都不敢称作辂了,更是不敢比拟帝后的车驾。
张昭华坐的这顶凤轿,是青色方顶上面抹金铜珠圆顶的轿子,四角抹金铜飞凤各一,四角垂着银香圆宝盖和彩色的丝结。轿身是红髹木匡,三面篾织纹簟,绘以翟文,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红髹㧏上面的凤凰是凤凰了,不是山鸡长尾鸡了,凤头和凤尾是黄铜做的。整个轿身都是金灿灿的,因为轿衣是红销金罗做的,上面有各种纹路装饰,比如说香草兰花纹;还有凤纹。
张昭华坐在轿子里,这里面空间不算小,甚至还放了一张床,床上是大红色的铺盖榻褥。旁边有一个恭桶,还有一个脚踏。
轿子没发动之前,钱嬷嬷也进到里面来,给她塞了一个热乎乎的袖炉,然后取了香焚上了。
“一路上走得慢,”钱嬷嬷道:“可以假寐一会儿,别真的睡过去。”
张昭华朝外面瞥了一眼,那么多人呢,怎么会走得快——光是她的仪仗队伍,就有四五十个人,有两个在前面举着红杖的人,举着清道旗、绛引幡的,拿着戟氅、吾杖、仪刀、班剑、立瓜、卧瓜、骨朵和镫杖的,还有举着青方伞和响节的,还有提着红纱灯笼的——虽然天根本不黑,但是依然点燃了灯笼。
还有给她撑红彩画云凤伞的,甚至轿子后面还交叉立着四个青孔雀圆扇和红花扇,然后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宫女给她捧着交椅,水盆、水罐,拂子的,这只是她的队伍罢了,世子的队伍在前面根本望不到边儿,左右两边还有侍卫和扈从,后面还跟着百十来名青袍官员。
大家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起身了,刚开始轿子稳稳当当地,丝毫没有震动的感觉,一来是这轿子结构稳当,二来是大队伍行地太慢——张昭华本来闭着眼睛真有了小睡一会儿的感觉,但是没想到后面队伍是越走越快了,连她头上的珠冠都晃动起来了。
张昭华就轻轻敲了一下轿身,马上就有人应道:“娘娘——”
“怎么回事儿?”张昭华问道。
“世子让走快一点儿,”那人回道:“说是天气寒冷,大家受冻了。”
少有上位者能体恤下人的,车驾里面是暖和的,但是车驾里面的高炽留意到了外面的寒冷,她记得钱嬷嬷曾经给她说过,高炽去阅兵的时候,看到将士们都没有吃东西,就让他们先把饭吃了再整理队伍阅兵。
不止这一点,张昭华记得更清楚的是他和高煦兄弟两个,拿着硕大的花馍犯难,但是又一口一口将馍馍全部吃掉的情景。
张昭华心里觉地暖和起来。
小小的一个袖炉里的炭火还没有燃尽,宫墙已经近在眼前了。张昭华摸着袖炉上镂空的五蝶捧寿的吉祥图案,不自觉地想要把小指头从那空隙里伸进去,但是没有摸到零星的炭火,反而蹭到了一手灰,急忙用帕子裹着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