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世界未解之谜(全集) > 第23章 失落的文明——古文明之谜(2)
第23章 失落的文明——古文明之谜(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世界未解之谜(全集)最新章节!
从宗教比较方面人手的学者们发现,复活节岛上的鸟人崇拜,颇似所罗门群岛上的绘画和木雕。所罗门群岛上的绘画和木雕所表现的鸟“人”,也是鸟首人身,大而圆的眼睛、长且弯的嘴喙,同时,从生活习俗方面加以比较,又能发现复活节岛与所罗门群岛的相似之处。复活节岛举行庆典时、主持人必须把头发剃光,把头染红。所罗门群岛也有染发习俗,而且由来已久、并且相当普遍。而复活节岛只有在举行庆典时这样做,这部分学者因此指出,复活节岛的鸟人崇拜和染发习俗,是受所罗门群岛的影响。
此外,复活节岛居民和所罗门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都有把耳朵拉长的习俗。罗格文就曾看见复活节岛某些居民的耳朵一直垂到肩膀上。这种习俗也表现在雕刻艺术上,譬如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有不少都刻有长长的耳朵,而长耳朵的石人像在所罗门群岛就更常见了。
然而,这些零星的材料并不能使人信服。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上的鸟人崇拜应起源于南美大陆。拉长耳朵的习俗,在南美印加人祖先中也曾流传。
托尔·海雅尔达因成功地利用原始孤舟漂流远洋,他则坚持认为复活节岛的先民应来自秘鲁。
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耸立在复活节岛四处的巨石像,很容易使人想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蒂亚瓦纳科。因为那儿发现的巨石人像,其孤傲不逊的造型,面目清苦的面容,与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如出一辙。但两地隔着高山和海洋,有近400公里的路程,这种空间的阻碍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呢?
公元1531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弗朗西斯科·皮扎罗,率兵进犯印加帝国(今秘鲁境内),当他向当地印第安人询问蒂亚瓦纳科的情况时,他们告诉他谁也没有见过这座灿烂的文明古城——蒂亚瓦纳科毁灭之前的情形,因为它建设时,整个人类尚处在漫漫长夜的洪荒时代。
从这个残存的线索中,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倘若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是受蒂亚瓦纳科的影响,那么,是谁把设计蓝图、加工办法和吊装设备带往遥远的太平洋中部一个小小的荒岛?
很显然的,原始的土著民族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传播这种文化的又是谁呢?
复活节岛上仅生活着一千多居民,而在罗格文来到之前,小岛仅有数百人,岛上没有树木,无法以采集度日,狩猎也不可能,因为岛上除了零星的鸟类之外,成群的老鼠便是岛上的惟一动物。
岛上的土著居民以近海捕捞为业。在他们目所能及的视野内,除了大海、太阳、月亮以及星星之外,就别无他物了。愚昧当然和蛮荒有关系。
然而,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称自己世居的地方为“特一比托一奥一特一赫努阿”,意思是“世界的肚脐”。
假如我们能远离地球,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岛上居民对自己居住地方的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正是世界的中部——肚脐!
难道,岛上的居民曾经从高空俯视过自己居住的地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肯定有人曾经从高处俯瞰过小岛,并把这些告诉岛上的土人。问题是这些人又是谁呢?
曾经繁荣的古罗马城
在罗马的帕拉佐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著名的雕像:一只母狼露出尖锐的牙齿,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在它腹下有两个男婴正咬着母狼的乳头吮吸。传说中就是这两个男孩长大后建立了“永远的城市”——古罗马城邦。
罗马城位于地中海中部亚平宁半岛的拉丁平原上。拉丁平原上有条台伯河,罗马城就在台伯河左岸的小山上。像很多古老的民族一样,罗马人也是用一个神话传说来解释自己城市的起源和命名的。据说,是两个孪生兄弟罗慕洛和勒莫建立的罗马城。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伊尼亚的后代。
据传说,古代特洛伊陷落以后,伊尼亚带领一些保卫城市的人逃了出来。逃亡者的船只在大海里漂泊了很久,最后海风把他们吹到岸边。逃亡的人们看到一条宽阔的河流,两岸长满了丛林。太阳照耀着肥沃的平原,蔚蓝色的天空映在湖泊中。疲惫不堪的逃亡者上了岸,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这就是意大利东岸,台伯河畔拉丁姆区。伊尼亚的儿子在拉丁姆区建立了一座城市,命名为亚尔巴龙伽城。
过了数十年,伊尼亚的后代依米多尔统治着亚尔巴龙伽城。他的弟弟阿穆留斯是一个阴险残暴的人。他仇视哥哥,自己想做统治者。为了达到个人野心,便不择手段,施展种种阴谋诡计,终于利用他哥哥的亲兵推翻了依米多尔,窃取了政权。阿穆留斯并不畏惧那老朽无能的哥哥,所以就留下依米多尔的性命。然而他却日夜担心他哥哥的后代会起来报仇。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残暴的阿穆留斯下令杀死他的侄子,又强迫他的侄女西里维亚去做弗斯塔神的女祭司,因为祭司是不能结婚的。阿穆留斯认为这样一来,使他的哥哥就再没有后代,也就不会有人向他报仇了。
然而事情并不像阿穆留斯想的那般如意。不久之后,被迫当祭司的老国王的女儿,竟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阿穆留斯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恨又怕,他命令马上杀死了这个侄女,并让一个女奴把两个婴儿扔到河里去。奉命完成这一任务的女奴把两个孩子放在一个篮子里,来到台伯河边。这时台伯河正在泛滥,大水不断上涨,沿河白浪滔天。她看着正在上涨的河水,不敢走到水里,她心想:河水再涨高些,孩子就会被水淹死的。于是,她把篮子放在河边,转身离去了。
河水真的涨上来了,但篮子挂在了岸边的一根树枝上,河水并未把它卷走。不久,河水退去,篮子里面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这时,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一头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听到哭声走了过来,它嗅了嗅篮子里的婴儿,不但没有伤害他们,反而用自己的乳汁来喂养他们。一个偶然经过这里的牧人看到了这一幕,惊讶不已。他把两个孩子带回了家,精心抚养起来。他又给两个孩子取了名字,一个叫罗慕洛,一个叫勒莫。
“母狼的传说”是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是对古罗马城如何建造的神秘解释。在这个故事中,母狼被刻画成沉着、坚定与顽强的化身,这也与罗马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吻合。帕拉佐博物馆里那尊母狼用狼奶哺育人婴的青铜雕像,被罗马人视为圣物。
后来,牧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弄清两个孩子原来是老国王的后代。为了两个孩子的安全,牧人对此一直守口如瓶,从未对任何人讲起过。
在牧人的精心教育下,这对孪生兄弟长大了。由于他们每天跟随牧人出去打猎,锻炼成了敏捷、强壮的青年,而且力大无比。直到此时,牧人才把他们身世的秘密告诉了兄弟两人。兄弟俩听了以后,决心杀死阿穆留斯,为自己的母亲和舅父报仇雪恨。
罗慕洛与勒莫一起领导亚尔巴龙伽城人民起义,经过不懈的努力,二人终于达到目的,杀死了残暴的阿穆留斯,又找到隐居乡间的外公,把政权还给了他。
罗慕洛和勒莫做完这些事后,不愿再留在亚尔巴龙伽城,他们决定在昔日河水退去,他们幸存下来的地方建立新城。可是,新城建好了,罗慕洛和勒莫为了用谁的名字来命名新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罗慕洛一怒之下,竟然失手杀死了弟弟。他很快挖好了环城的壕沟,成为这座新城的统治者,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
据传说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753年,罗马人便以这一年为自己的纪元。
关于罗马城建立的传说之谜,在中外史学家中,争论已经达百年之久。然而,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个故事有多少历史真实性?是否全是后人臆造的?
关于罗马早期历史的知识,大部分来自罗马史家李维、狄奥尼修斯和普鲁塔克三大作家的记述。有关罗马城建立的主要情节,上述三位作家基本上是一致的。从这可以看出在他们之前,曾经有人对于罗马的起源和早期罗马历史的传说做过一番删订统一的工作。大约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关于罗马建城的传说已经定型而具有权威性。
15世纪,西欧各国掀起一股仿效罗马史家要给自己国家编造一个悠久起源的风气。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首先起来否定伊尼亚和罗慕洛的故事。于是,有不少学者开始对罗马上古传说的可靠性表示怀疑,但也有人持保守意见。17世纪荷兰学者李斯基主张批判地对待罗马上古传说,但维护其基本要素。
19世纪伟大历史学家蒙森和尼布尔一致认为关于罗马上古各种制度的传说比较可信。他们开始重视民间歌谣、语言学和铭文材料。但他们很少利用考古材料来验证古代传说。因此,当时人们对罗马上古史的传说很少相信,尤其对伊尼亚和罗慕洛的故事,多数人认为纯粹是神话。人们因为不相信母狼和孪生子的故事,所以也不认真看待罗慕洛建城的故事。
关于罗马建城的故事,尽管有许多情节是后人附会的,但如果把远古传说同考古资料相印证,就能得到一些正确的结论。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考古学家在帕拉丁关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墓葬和小茅屋村落遗址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传说中关于罗慕洛在帕拉丁始建罗马城的故事是有根据的。
考古发现说明在帕拉丁卡马卢斯山西端,确曾有过一群小茅屋组成的牧民村落。这与传说中的“罗幕隆小屋”相符。不管有没有罗慕洛其人,但公元前8世纪中叶有人在帕拉丁山冈上建立居住地是确凿无疑的。这一发现使学者们对罗马城的传说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关于公元前12世纪伊尼亚在特洛伊陷落后带着父亲漂流到拉丁姆的故事,还有更为缥缈的传说,但这比罗慕洛还早400年的传说一向被看作是纯神话,没有人相信它有任何历史真实性。但是,当代考古发现至少证实在公元前2000~1000年曾有一支拥有青铜文化的航海民族来到伊达拉里亚。所以,伊尼亚的故事很可能来自关于这一历史事实的记忆,并不完全是后人的捏造。
考古学者在伊达拉里亚发现的属于公元前6世纪的陶制品中,有一组塑像,显然是英雄伊尼亚肩负老父逃出特洛伊的形象。这说明伊尼亚故事在伊达拉里亚流传很普遍。考古材料和神话传说在这里有了联系。
伊尼亚的故事由于诗人维吉尔的诗篇变为永垂不朽。传说,拉丁人共建三十城,以阿尔巴龙伽为首城,有共同宗教节日,共尊伊尼亚为祖先,这件事说的是公元前12世纪特洛伊人伊尼亚在拉丁姆殖民的故事。当代考古学证实了在晚期青铜时代的航海冒险家曾来到意大利。伊尼亚传说表达了对那些与古代东方联系的怀念。总之,关于伊尼亚的传说不能再被认为是共和国晚期罗马作家的臆造。
事实上,人们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罗马地方出现居民的最早时间,也不知道谁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罗马建城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适宜的。
罗马位于可以通航的台伯河边,离海也很近,这里正是一个优良的港湾,从海上沿台伯河进来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用海水制成的盐就是沿这条通道运往内地的。
罗马城坐落在河边的小山上,山坡很陡峭,典型的易守难攻。这使得罗马人可以比较容易地抵御外来的入侵。另外,小山周围是肥沃的火山岩土壤,人们在这里耕作,收成非常不错。
由于有这些优点,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里便有居民了,开始时,他们是一些独立的小部落,到公元前800年左右的时候,这些部落开始融合为一族,这样也就出现了罗马。
千百年来,人们对罗马倍感熟悉和亲切,不少人总是对它怀有神秘之感和景仰之情——因为它曾是“世界帝国首都”,是一座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古城。
是谁灭亡了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文化发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虽然在高达四千公尺的高原中,它具有丰富的水量,一片绿茵,阳光充足,是农业立国的最好地方。在这里,印加人胼手胝足,惨淡经营,以最进步的方法建筑了漂亮宏伟的宫殿,并且遵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这是多么安详的一个部落。印加人信奉太阳教,接受太阳神统治帝国的说法。他们还有进步的政治制度,能够推动完善的法律来治理百姓,绝不以严刑峻法苛难。
以农立国的印加人,早在公元前四百年就知道集约栽培法,他们栽培玉米的技术是高超而无人能与之比拟,此外印加人在纺织品的生产技术上,更有伟大的突破,各色各样的织法以及各种形态的精致图案,都具巧夺天工的技巧。
由于发掘了金矿,在帝国庄严的宫殿建筑上,四处均镶着金饰品,灿烂耀目,光彩辉煌,但这也同时为其本身带来了不幸的灾难。
在印加帝国到了外拿卡巴克王统治时,造成了印加无与伦比的盛世,多拿卡巴克王死后,把印加帝国分为两部分,传与瓦斯卡尔和阿达凡尔巴两个儿子来统治,于是在1532年,兄弟阈墙,互不相让的战争种下了自取灭亡的祸因。
“他们在太平洋上,乘坐浮水的大房子,掷出快如闪电、声如雷霆的火团,渐渐靠近了。”正如预言所说,猫眼、尖鼻、红发、白皙的皮肤、蓄着胡须的天使回来了,印第安人甚至没有抵抗,便献出一座空城逃逸了。
其实,他们错了,这一批被误认为神祗的人,是西班牙征服者比萨罗和他率领的180名士兵。
比萨罗深知必须擒获印加帝王的皇帝,方可掳获更多的金银财宝,于是比萨罗和同来的西班牙籍神父商量后,邀请阿达瓦尔巴——印加皇帝前来卡萨玛尔卡镇,接受天使的蒙召,阿达瓦尔巴带着2000名壮士,手无寸铁地诚心接受召见,谁知竟然遭受监禁的命运。
比萨罗囚禁了皇帝,便将所有珍宝集中,并冷酷地杀死国王,以除后患。
贪得无厌的比萨罗在杀死国王后,率兵前往印加首都库斯科,企图搜寻更多的宝藏,然而令人讶异的是,在库斯科城中,无论是宫殿、神庙都空无一物,连称为“太阳的尼姑庵”中百位美女亦不知去向,整个库斯科城成了一所死的世界。
究竟印加帝国的人们以及财富,何以霎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至今仍令历史学家们费思难解。
有一种说法是印加人民自知抵抗不过刀剑锐利、心思狠毒的西班牙人,于是用竹筏载满国王的木乃伊,和国内所有的金银财宝,经向上天祈祷过后,把这些昂贵的宝物沉到250公尺深的的的喀喀湖中。
然而仔细思考,印加人拥有7万骑精锐,难道不敢和180名西班牙人做殊死战,而任由比萨罗横行霸道?却私下做大迁移,逃向不为世人知晓的高山中,这似乎说不通。
然而今日许多考古学家在安第斯山脉中,陆续发掘到许多印加帝国的遗迹,证明印加人确实曾经抛弃辛苦经营的帝国,而在蛮荒的山地中再建王国。
从宗教比较方面人手的学者们发现,复活节岛上的鸟人崇拜,颇似所罗门群岛上的绘画和木雕。所罗门群岛上的绘画和木雕所表现的鸟“人”,也是鸟首人身,大而圆的眼睛、长且弯的嘴喙,同时,从生活习俗方面加以比较,又能发现复活节岛与所罗门群岛的相似之处。复活节岛举行庆典时、主持人必须把头发剃光,把头染红。所罗门群岛也有染发习俗,而且由来已久、并且相当普遍。而复活节岛只有在举行庆典时这样做,这部分学者因此指出,复活节岛的鸟人崇拜和染发习俗,是受所罗门群岛的影响。
此外,复活节岛居民和所罗门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都有把耳朵拉长的习俗。罗格文就曾看见复活节岛某些居民的耳朵一直垂到肩膀上。这种习俗也表现在雕刻艺术上,譬如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有不少都刻有长长的耳朵,而长耳朵的石人像在所罗门群岛就更常见了。
然而,这些零星的材料并不能使人信服。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上的鸟人崇拜应起源于南美大陆。拉长耳朵的习俗,在南美印加人祖先中也曾流传。
托尔·海雅尔达因成功地利用原始孤舟漂流远洋,他则坚持认为复活节岛的先民应来自秘鲁。
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耸立在复活节岛四处的巨石像,很容易使人想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蒂亚瓦纳科。因为那儿发现的巨石人像,其孤傲不逊的造型,面目清苦的面容,与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如出一辙。但两地隔着高山和海洋,有近400公里的路程,这种空间的阻碍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呢?
公元1531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弗朗西斯科·皮扎罗,率兵进犯印加帝国(今秘鲁境内),当他向当地印第安人询问蒂亚瓦纳科的情况时,他们告诉他谁也没有见过这座灿烂的文明古城——蒂亚瓦纳科毁灭之前的情形,因为它建设时,整个人类尚处在漫漫长夜的洪荒时代。
从这个残存的线索中,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倘若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是受蒂亚瓦纳科的影响,那么,是谁把设计蓝图、加工办法和吊装设备带往遥远的太平洋中部一个小小的荒岛?
很显然的,原始的土著民族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传播这种文化的又是谁呢?
复活节岛上仅生活着一千多居民,而在罗格文来到之前,小岛仅有数百人,岛上没有树木,无法以采集度日,狩猎也不可能,因为岛上除了零星的鸟类之外,成群的老鼠便是岛上的惟一动物。
岛上的土著居民以近海捕捞为业。在他们目所能及的视野内,除了大海、太阳、月亮以及星星之外,就别无他物了。愚昧当然和蛮荒有关系。
然而,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称自己世居的地方为“特一比托一奥一特一赫努阿”,意思是“世界的肚脐”。
假如我们能远离地球,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岛上居民对自己居住地方的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正是世界的中部——肚脐!
难道,岛上的居民曾经从高空俯视过自己居住的地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肯定有人曾经从高处俯瞰过小岛,并把这些告诉岛上的土人。问题是这些人又是谁呢?
曾经繁荣的古罗马城
在罗马的帕拉佐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著名的雕像:一只母狼露出尖锐的牙齿,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在它腹下有两个男婴正咬着母狼的乳头吮吸。传说中就是这两个男孩长大后建立了“永远的城市”——古罗马城邦。
罗马城位于地中海中部亚平宁半岛的拉丁平原上。拉丁平原上有条台伯河,罗马城就在台伯河左岸的小山上。像很多古老的民族一样,罗马人也是用一个神话传说来解释自己城市的起源和命名的。据说,是两个孪生兄弟罗慕洛和勒莫建立的罗马城。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伊尼亚的后代。
据传说,古代特洛伊陷落以后,伊尼亚带领一些保卫城市的人逃了出来。逃亡者的船只在大海里漂泊了很久,最后海风把他们吹到岸边。逃亡的人们看到一条宽阔的河流,两岸长满了丛林。太阳照耀着肥沃的平原,蔚蓝色的天空映在湖泊中。疲惫不堪的逃亡者上了岸,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这就是意大利东岸,台伯河畔拉丁姆区。伊尼亚的儿子在拉丁姆区建立了一座城市,命名为亚尔巴龙伽城。
过了数十年,伊尼亚的后代依米多尔统治着亚尔巴龙伽城。他的弟弟阿穆留斯是一个阴险残暴的人。他仇视哥哥,自己想做统治者。为了达到个人野心,便不择手段,施展种种阴谋诡计,终于利用他哥哥的亲兵推翻了依米多尔,窃取了政权。阿穆留斯并不畏惧那老朽无能的哥哥,所以就留下依米多尔的性命。然而他却日夜担心他哥哥的后代会起来报仇。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残暴的阿穆留斯下令杀死他的侄子,又强迫他的侄女西里维亚去做弗斯塔神的女祭司,因为祭司是不能结婚的。阿穆留斯认为这样一来,使他的哥哥就再没有后代,也就不会有人向他报仇了。
然而事情并不像阿穆留斯想的那般如意。不久之后,被迫当祭司的老国王的女儿,竟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阿穆留斯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恨又怕,他命令马上杀死了这个侄女,并让一个女奴把两个婴儿扔到河里去。奉命完成这一任务的女奴把两个孩子放在一个篮子里,来到台伯河边。这时台伯河正在泛滥,大水不断上涨,沿河白浪滔天。她看着正在上涨的河水,不敢走到水里,她心想:河水再涨高些,孩子就会被水淹死的。于是,她把篮子放在河边,转身离去了。
河水真的涨上来了,但篮子挂在了岸边的一根树枝上,河水并未把它卷走。不久,河水退去,篮子里面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这时,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一头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听到哭声走了过来,它嗅了嗅篮子里的婴儿,不但没有伤害他们,反而用自己的乳汁来喂养他们。一个偶然经过这里的牧人看到了这一幕,惊讶不已。他把两个孩子带回了家,精心抚养起来。他又给两个孩子取了名字,一个叫罗慕洛,一个叫勒莫。
“母狼的传说”是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是对古罗马城如何建造的神秘解释。在这个故事中,母狼被刻画成沉着、坚定与顽强的化身,这也与罗马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吻合。帕拉佐博物馆里那尊母狼用狼奶哺育人婴的青铜雕像,被罗马人视为圣物。
后来,牧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弄清两个孩子原来是老国王的后代。为了两个孩子的安全,牧人对此一直守口如瓶,从未对任何人讲起过。
在牧人的精心教育下,这对孪生兄弟长大了。由于他们每天跟随牧人出去打猎,锻炼成了敏捷、强壮的青年,而且力大无比。直到此时,牧人才把他们身世的秘密告诉了兄弟两人。兄弟俩听了以后,决心杀死阿穆留斯,为自己的母亲和舅父报仇雪恨。
罗慕洛与勒莫一起领导亚尔巴龙伽城人民起义,经过不懈的努力,二人终于达到目的,杀死了残暴的阿穆留斯,又找到隐居乡间的外公,把政权还给了他。
罗慕洛和勒莫做完这些事后,不愿再留在亚尔巴龙伽城,他们决定在昔日河水退去,他们幸存下来的地方建立新城。可是,新城建好了,罗慕洛和勒莫为了用谁的名字来命名新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罗慕洛一怒之下,竟然失手杀死了弟弟。他很快挖好了环城的壕沟,成为这座新城的统治者,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
据传说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753年,罗马人便以这一年为自己的纪元。
关于罗马城建立的传说之谜,在中外史学家中,争论已经达百年之久。然而,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个故事有多少历史真实性?是否全是后人臆造的?
关于罗马早期历史的知识,大部分来自罗马史家李维、狄奥尼修斯和普鲁塔克三大作家的记述。有关罗马城建立的主要情节,上述三位作家基本上是一致的。从这可以看出在他们之前,曾经有人对于罗马的起源和早期罗马历史的传说做过一番删订统一的工作。大约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关于罗马建城的传说已经定型而具有权威性。
15世纪,西欧各国掀起一股仿效罗马史家要给自己国家编造一个悠久起源的风气。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首先起来否定伊尼亚和罗慕洛的故事。于是,有不少学者开始对罗马上古传说的可靠性表示怀疑,但也有人持保守意见。17世纪荷兰学者李斯基主张批判地对待罗马上古传说,但维护其基本要素。
19世纪伟大历史学家蒙森和尼布尔一致认为关于罗马上古各种制度的传说比较可信。他们开始重视民间歌谣、语言学和铭文材料。但他们很少利用考古材料来验证古代传说。因此,当时人们对罗马上古史的传说很少相信,尤其对伊尼亚和罗慕洛的故事,多数人认为纯粹是神话。人们因为不相信母狼和孪生子的故事,所以也不认真看待罗慕洛建城的故事。
关于罗马建城的故事,尽管有许多情节是后人附会的,但如果把远古传说同考古资料相印证,就能得到一些正确的结论。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考古学家在帕拉丁关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墓葬和小茅屋村落遗址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传说中关于罗慕洛在帕拉丁始建罗马城的故事是有根据的。
考古发现说明在帕拉丁卡马卢斯山西端,确曾有过一群小茅屋组成的牧民村落。这与传说中的“罗幕隆小屋”相符。不管有没有罗慕洛其人,但公元前8世纪中叶有人在帕拉丁山冈上建立居住地是确凿无疑的。这一发现使学者们对罗马城的传说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关于公元前12世纪伊尼亚在特洛伊陷落后带着父亲漂流到拉丁姆的故事,还有更为缥缈的传说,但这比罗慕洛还早400年的传说一向被看作是纯神话,没有人相信它有任何历史真实性。但是,当代考古发现至少证实在公元前2000~1000年曾有一支拥有青铜文化的航海民族来到伊达拉里亚。所以,伊尼亚的故事很可能来自关于这一历史事实的记忆,并不完全是后人的捏造。
考古学者在伊达拉里亚发现的属于公元前6世纪的陶制品中,有一组塑像,显然是英雄伊尼亚肩负老父逃出特洛伊的形象。这说明伊尼亚故事在伊达拉里亚流传很普遍。考古材料和神话传说在这里有了联系。
伊尼亚的故事由于诗人维吉尔的诗篇变为永垂不朽。传说,拉丁人共建三十城,以阿尔巴龙伽为首城,有共同宗教节日,共尊伊尼亚为祖先,这件事说的是公元前12世纪特洛伊人伊尼亚在拉丁姆殖民的故事。当代考古学证实了在晚期青铜时代的航海冒险家曾来到意大利。伊尼亚传说表达了对那些与古代东方联系的怀念。总之,关于伊尼亚的传说不能再被认为是共和国晚期罗马作家的臆造。
事实上,人们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罗马地方出现居民的最早时间,也不知道谁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罗马建城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适宜的。
罗马位于可以通航的台伯河边,离海也很近,这里正是一个优良的港湾,从海上沿台伯河进来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用海水制成的盐就是沿这条通道运往内地的。
罗马城坐落在河边的小山上,山坡很陡峭,典型的易守难攻。这使得罗马人可以比较容易地抵御外来的入侵。另外,小山周围是肥沃的火山岩土壤,人们在这里耕作,收成非常不错。
由于有这些优点,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里便有居民了,开始时,他们是一些独立的小部落,到公元前800年左右的时候,这些部落开始融合为一族,这样也就出现了罗马。
千百年来,人们对罗马倍感熟悉和亲切,不少人总是对它怀有神秘之感和景仰之情——因为它曾是“世界帝国首都”,是一座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古城。
是谁灭亡了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文化发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虽然在高达四千公尺的高原中,它具有丰富的水量,一片绿茵,阳光充足,是农业立国的最好地方。在这里,印加人胼手胝足,惨淡经营,以最进步的方法建筑了漂亮宏伟的宫殿,并且遵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这是多么安详的一个部落。印加人信奉太阳教,接受太阳神统治帝国的说法。他们还有进步的政治制度,能够推动完善的法律来治理百姓,绝不以严刑峻法苛难。
以农立国的印加人,早在公元前四百年就知道集约栽培法,他们栽培玉米的技术是高超而无人能与之比拟,此外印加人在纺织品的生产技术上,更有伟大的突破,各色各样的织法以及各种形态的精致图案,都具巧夺天工的技巧。
由于发掘了金矿,在帝国庄严的宫殿建筑上,四处均镶着金饰品,灿烂耀目,光彩辉煌,但这也同时为其本身带来了不幸的灾难。
在印加帝国到了外拿卡巴克王统治时,造成了印加无与伦比的盛世,多拿卡巴克王死后,把印加帝国分为两部分,传与瓦斯卡尔和阿达凡尔巴两个儿子来统治,于是在1532年,兄弟阈墙,互不相让的战争种下了自取灭亡的祸因。
“他们在太平洋上,乘坐浮水的大房子,掷出快如闪电、声如雷霆的火团,渐渐靠近了。”正如预言所说,猫眼、尖鼻、红发、白皙的皮肤、蓄着胡须的天使回来了,印第安人甚至没有抵抗,便献出一座空城逃逸了。
其实,他们错了,这一批被误认为神祗的人,是西班牙征服者比萨罗和他率领的180名士兵。
比萨罗深知必须擒获印加帝王的皇帝,方可掳获更多的金银财宝,于是比萨罗和同来的西班牙籍神父商量后,邀请阿达瓦尔巴——印加皇帝前来卡萨玛尔卡镇,接受天使的蒙召,阿达瓦尔巴带着2000名壮士,手无寸铁地诚心接受召见,谁知竟然遭受监禁的命运。
比萨罗囚禁了皇帝,便将所有珍宝集中,并冷酷地杀死国王,以除后患。
贪得无厌的比萨罗在杀死国王后,率兵前往印加首都库斯科,企图搜寻更多的宝藏,然而令人讶异的是,在库斯科城中,无论是宫殿、神庙都空无一物,连称为“太阳的尼姑庵”中百位美女亦不知去向,整个库斯科城成了一所死的世界。
究竟印加帝国的人们以及财富,何以霎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至今仍令历史学家们费思难解。
有一种说法是印加人民自知抵抗不过刀剑锐利、心思狠毒的西班牙人,于是用竹筏载满国王的木乃伊,和国内所有的金银财宝,经向上天祈祷过后,把这些昂贵的宝物沉到250公尺深的的的喀喀湖中。
然而仔细思考,印加人拥有7万骑精锐,难道不敢和180名西班牙人做殊死战,而任由比萨罗横行霸道?却私下做大迁移,逃向不为世人知晓的高山中,这似乎说不通。
然而今日许多考古学家在安第斯山脉中,陆续发掘到许多印加帝国的遗迹,证明印加人确实曾经抛弃辛苦经营的帝国,而在蛮荒的山地中再建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