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中医学最新章节!
人体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协调的统一体。任何一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机体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按照一定的途径或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一、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脏的关系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气,皆相贯通”(《侣山堂类辨》)。五脏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但脏与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着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上,形成了脏与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前人多是从理论上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来阐述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
(一)心与肺
1.生理方面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故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脉,上朝于肺;肺主一身之气,贯通心脉而行血液,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气属阳,血属阴,血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积于肺部的宗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心与肺,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所以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
2.病理方面 血无气的推动,则血失统帅而瘀滞不行,所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运血无力,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出现胸痛、心悸、舌质紫暗等心血瘀阻之症;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若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出现胸闷、咳喘等。
(二)心与脾
1.生理方面 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又统血,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
(1)血液的生成 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赖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温煦,并在心神的统率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则脾气健运。故曰:“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医碥·五脏生克说》),“脾气入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济阴纲目》引汪琪语)。
(2)血液运行 血液在脉内循行,既需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病理方面 由于心主血,脾主运化,是化生气血之源。若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则致心血不充;若心血虚,脾失所养,使脾失健运。故心脾两脏的病变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即表现出心悸、失眠、多梦的心血虚和食少、腹胀、便溏、体倦、面色无华的脾气虚。也是气血两虚的表现。
(三)心与肝
1.生理方面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所以,心与肝的关系,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与**志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神志调节两方面。
(1)血液运行 心主血,心是一身血液运行的动力之源;肝藏血,肝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枢纽。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心血充盈,肝有所藏,才能发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血充足,则肝体得养,肝阳有制而疏泄有度,气血流畅,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2)神志调节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因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精神愉快;肝藏血充足,心血亦能充盈,神得血养,活动才正常。由于心与肝均依赖血液的濡养滋润,阴血充足,两者功能协调,则精神饱满,情志舒畅。
2.病理方面 心与肝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反映在阴血不足和神志不安两方面,表现出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涩、视物昏花、爪甲不荣的心肝血虚证和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方面 心居胸中在上,为阳,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在下,为阴,五行属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因此,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主要表现为阴阳、水火动态的平衡。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心阴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从而维持心肾之间的阴阳相互协调平衡。心与肾之间这种阴阳交通、水火互济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故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慎斋遗书》)
2.病理方面 表现为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血的动态平衡失调,出现的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之心肾阴虚,或水气凌心、心肾阳虚之候等,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制约心阳,致心火独亢于上,则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的“心肾不交”。若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水液上犯于心,也可表现为水肿、尿少、畏寒肢冷、心悸怔忡,甚则咳喘不能平卧、面色淡白症状,属于水气凌心的“心肾不交”。
(五)肺与脾
1.生理方面 肺主气,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气血生化之源。故两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方面。
(1)气的生成 肺主气,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肺功能活动的发挥需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充养,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亦必须赖肺气的宣降才能输布全身。故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因而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只有在肺脾两脏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气的正常生成与输布。
(2)水液代谢 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防止水湿的潴留;脾转输水液于肺,是肺发挥通调水道功能的条件。
2.病理方面 肺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方面,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痰湿阻肺之证。
脾气虚弱,气生不足,常累及肺脏,致肺气亏虚;而肺病日久,肺气虚弱,又常累及于脾,致脾气亦虚,最终形成肺脾气虚之证,而现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喘咳气怯,声低懒言等症。
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痰饮上犯于肺,影响及肺,肺失宣降而见久咳不愈,或咳喘痰多等。虽病位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又见脘腹痞满、不思饮食等水湿中阻之证。
(六)肺与肝
1.生理方面 肺居上焦,主肃降;肝居中焦,主升发。肺和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肝升肺降,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2.病理方面 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失常。如肝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肺,灼伤肺津,则肺降不及,可出现胸胁胀满疼痛、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症;若燥热伤肺,肺失肃降,也可使肝之气火上升,而见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头晕目眩等表现。
(七)肺与肾
1.生理方面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相互滋生方面。
(1)呼吸运动 功能上,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就是说人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功能来协助完成。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故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只有经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才能使清者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浊液下归于肾而输入膀胱,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具有气化功能,其气化作用贯彻在水液代谢的始终,又主膀胱的开阖。肺脏输送来的水液,通过其气化,使清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者变成尿液而输入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调节水液的代谢。其中肾主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所以有“其本在肾,其标在肺”之说。
(3)相互资生 主要表现在肺与肾之间的阴液方面的互相资生。因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盛,保证肾的功能旺盛。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循经上润于肺,保证肺气清宁,宣降正常。正如《医医偶录》云:“肺气之衰旺,全恃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炼金,则长保清宁之体。”
2.病理方面 表现在呼吸的异常、水液代谢障碍、阴液互损方面。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致肾失摄纳,均会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呼吸异常。此称为“肾不纳气”或“气不归根”。
因肺、肾阴液是互相滋养的,而肾阴又为人体诸阴之本,故肺阴虚日久可损及肾阴;肾阴虚不能上滋肺阴,则肺阴亦虚,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出现腰膝酸软、两颧潮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少痰、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夜梦遗精、女子经闭等症。如肺痨、咳喘患者,病久不愈,亦可出现肺肾阴虚之候。
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累及肾脏,肾不主水,水邪泛滥,肺肾相互影响,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尿少等症;若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液泛溢,影响及肺,肺失宣降,又可见喘促、咳逆不能平卧等寒饮射肺的表现。
(八)肝与脾
1.生理方面 肝疏泄,与消化密切相关;脾运化,主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肝藏血,脾生血又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具体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运行两方面。
(1)饮食物消化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泄于肠道,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所以,脾胃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而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也有利于肝的疏泄。肝脾互用,消化功能才能正常。
(2)血液运行方面 血液的循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脾的运化,有赖于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赖于脾之化生。一方面,脾气健运,血液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脾能生血统血,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才能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来调节血液。另一方面,肝血充足,则疏泄正常,气机调畅,使气血运行无阻。故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生成和循行。
2.病理方面 肝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也主要表现在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血液方面,这种关系往往通过肝与脾之间的病理传变反映出来。或为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又名木郁乘土)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或为脾病传肝,土反侮木,而土壅木郁。
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则可出现肝胃不和的胸胁胀满、精神抑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或见胃脘胀痛、恶心、呕吐、纳呆等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表现;若脾胃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而致肝疏泄失职,而见纳呆、腹胀、便溏、胸胁胀痛或黄疸等症。
脾气虚弱,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则可导致肝藏血不足,而形成肝脾两虚之证。
(九)肝与肾
1.生理方面 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肝肾同源及藏泄功能的协调方面。
(1)肝肾同源 因肝肾的阴液、精血之间相互资生,其生理功能皆以精血为物质基础,而精血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之故。包括精血互生、阴液互生。
1)精血互生: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所藏之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所藏之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又称“精血同源”。
2)阴液互生:指肝肾之阴相互滋生的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肾阴上济于肝,资肝阴以制约肝阳,使肝阳不亢;而肝阴又可资助肾阴的再生。因肝在五行属木,肾在五行属水,两脏之间属母子相生关系,故阴液相生又称“水能涵木”。在肝阴和肾阴之间,肾阴是主要的,只有肾阴充足,才能维持肝阴与肝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2)藏泄协调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两者之间是相反相成的。肝气之疏泄可使肾气之闭藏功能正常而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故闭藏与疏泄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
2.病理方面 肝与肾之间的病理影响,主要体现于阴阳失调、精血互损和藏泄失司方面。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若肝火旺盛,亦可下劫肾阴,最终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而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等症。
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终则成肝肾两虚证。
若藏泄失调,则可出现女子的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的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十)脾与肾
1.生理方面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天和后天及水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的关系 先后天之间的关系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因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故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方能健运;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之气不断资生化育,才能充盛不衰。两者之间相互充养,相互促进。
(2)水液代谢方面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尤以脾肾的作用更加重要。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肾主水液,气化作用贯彻在水液代谢始终。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有赖脾化湿制水的作用,即“土能制水”。故曰“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正常代谢。
2.病理方面 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终均可致脾肾阳虚。表现出脘腹隐痛、喜温喜按、便溏、腹泻,或五更泄泻的病理状态。
若脾虚不能化湿或肾虚气化不利,可致水液代谢失常,而表现水肿、尿少等水液代谢紊乱方面的症状。
二、脏与腑的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故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并通过经络相互联络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
(一)心与小肠
1.生理方面 因在结构上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两者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受盛化物、分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地进行;小肠的分别清浊,将清者吸收,通过脾气升清而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不断地得到补充。
2.病理方面 心与小肠亦相互影响。心经实火,可下移于小肠,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而表现出心烦不眠、小便短赤甚则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二)肺与大肠
1.生理方面 因在结构上,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所以功能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肺主肃降,大肠主传导。肺气的清肃下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亦有助于肺气的清肃下降,从而协助肺主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2.病理方面 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肺失宣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方面。肺气郁滞,失其肃降之功,可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亦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三)脾与胃
1.生理方面 均位居中焦,结构上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合关系。功能上,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同协作,密切配合。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故脾与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等几个方面。
(1)纳运协调 功能上,胃的受纳腐熟,为脾之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为胃继续纳食创造条件。一纳一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物质的输布。
(2)升降相因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胃主降,把初步消化的食物下传小肠,糟粕下传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肠胃虚实更替的生理状态。如《临证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的是“清”,胃降的是“浊”,虽方向相反,但作用却相互促进,相反相成。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
(3)燥湿相济 脾为脏属阴,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腑属阳,故性喜柔润而恶燥。故《临证指南医案》卷二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燥湿相济,阴阳相合,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脾不为湿困,才能健运不息,从而保证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不断地进行,饮食水谷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
2.病理方面 脾与胃,因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相反相成,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输布及糟粕的排泄。故病变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而致脾胃同病。
湿邪困脾,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常见食欲缺乏、腹胀、便溏、腹泻,或恶心、呕吐、食物不化等症;若饮食不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而见食欲缺乏、脘腹痞满、泄泻。
(四)肝与胆
1.生理方面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叶之间。两者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的关系,所以在功能上密切配合。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两者共同合作使胆汁排泄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排泄胆汁;反之,胆之疏泄正常,胆汁排泄无阻,肝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古有“肝胆同主疏泄”之说。
2.病理方面 肝与胆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可见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肝胆湿热,则可见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五)肾与膀胱
1.生理方面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两者密切相连,又有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关系。肾司开合,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小便。故在水液的代谢方面,膀胱的气化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阖有度,尿液方能正常地贮存和排泄。
2.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失调方面。如肾阳虚衰,气化无权,影响膀胱气化,可出现小便不利、癃闭或尿频、遗尿、尿失禁等症;膀胱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三、腑与腑
1.生理方面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中,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进行初步消化后,下传于小肠,同时胆排泄胆汁于小肠,助小肠进一步消化;小肠受盛化物,分清泌浊,使清者经脾的升清作用,化为精微,输布全身;浊者,即剩余的水液和食物残渣经胃的降浊下传大肠,通过大肠的传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多余的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渗入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三焦在整个的饮食物消化过程中,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又是气化的场所,推动和维持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废物排泄的正常进行。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需六腑通过传化水谷的功能不断受纳和排空,虚实更替,宜通不宜滞,其中一腑传化受阻,都足以影响整个饮食物的传导,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之说。
2.病理方面 六腑的病变以壅塞不通为多见,且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胃火炽盛,消灼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使大便秘结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浊气不降,亦可致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胆失疏泄,常可犯胃,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若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又可导致胆汁外溢而见黄疸;小肠实热,可移热于膀胱,而致小便的灼热涩痛、短赤等。
知识拓展……
腑病以通为补
这里的“补”,不是用补益药调补脏腑,而是恢复六腑之“通”、“降”的功能。这是由六腑宜通不宜滞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且六腑的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若经过治疗,使六腑通畅,恢复其自然状态,则病亦自愈。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藏象 奇恒之府 肝肾同源 心肾相交 三焦
2.试述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表现。
3.简述六腑的生理功能。
4.简述五脏的志、液、体、窍之所在。
5.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病例探讨
1.李xx,女,50岁,教师。患者近半年来,时觉头痛头晕,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腰膝酸疼,口干口苦,难以坚持正常工作。且月经周期紊乱,多后延,量少。查舌质嫩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阴,降火除烦。
方药:知柏地黄丸,1次1丸,日2次,饭前服。并嘱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多参加文体活动,调整心态。2周后症状缓解。
2.王xx,男,50岁,工人。3年前,喝冰啤酒后,出现急性腹痛,自喝热红糖水缓解,以后常因食凉饮冷而发作,经注意饮食、热敷等可愈。5天前又作,用以往诸法,痛不解。现腹胀痛,食后尤甚,喜温喜按,食欲缺乏,四肢不温,体倦乏力,大便溏薄。查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脾阳虚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方药:给予附子理中丸,1次1丸,日2次。同时针刺中脘、天枢、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等穴,并灸之。3天后,腹痛腹泻愈,前后治疗月余,1年内未复发。
3.赵xx,女,19岁,学生。2周前,因琐事与同学争吵后,自觉头晕胀痛,急躁失眠,并渐感胸胁**胀痛,晨起口苦,月经期前,量多质稠,便干溲赤。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药: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日1剂。并嘱饮食清淡,忌辛辣。连服5剂,基本恢复正常。
人体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协调的统一体。任何一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机体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按照一定的途径或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一、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脏的关系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气,皆相贯通”(《侣山堂类辨》)。五脏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但脏与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着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上,形成了脏与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前人多是从理论上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来阐述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
(一)心与肺
1.生理方面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故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脉,上朝于肺;肺主一身之气,贯通心脉而行血液,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气属阳,血属阴,血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积于肺部的宗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心与肺,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所以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
2.病理方面 血无气的推动,则血失统帅而瘀滞不行,所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运血无力,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出现胸痛、心悸、舌质紫暗等心血瘀阻之症;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若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出现胸闷、咳喘等。
(二)心与脾
1.生理方面 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又统血,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
(1)血液的生成 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赖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温煦,并在心神的统率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则脾气健运。故曰:“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医碥·五脏生克说》),“脾气入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济阴纲目》引汪琪语)。
(2)血液运行 血液在脉内循行,既需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病理方面 由于心主血,脾主运化,是化生气血之源。若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则致心血不充;若心血虚,脾失所养,使脾失健运。故心脾两脏的病变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即表现出心悸、失眠、多梦的心血虚和食少、腹胀、便溏、体倦、面色无华的脾气虚。也是气血两虚的表现。
(三)心与肝
1.生理方面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所以,心与肝的关系,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与**志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神志调节两方面。
(1)血液运行 心主血,心是一身血液运行的动力之源;肝藏血,肝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枢纽。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心血充盈,肝有所藏,才能发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血充足,则肝体得养,肝阳有制而疏泄有度,气血流畅,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2)神志调节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因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精神愉快;肝藏血充足,心血亦能充盈,神得血养,活动才正常。由于心与肝均依赖血液的濡养滋润,阴血充足,两者功能协调,则精神饱满,情志舒畅。
2.病理方面 心与肝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反映在阴血不足和神志不安两方面,表现出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涩、视物昏花、爪甲不荣的心肝血虚证和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方面 心居胸中在上,为阳,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在下,为阴,五行属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因此,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主要表现为阴阳、水火动态的平衡。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心阴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从而维持心肾之间的阴阳相互协调平衡。心与肾之间这种阴阳交通、水火互济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故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慎斋遗书》)
2.病理方面 表现为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血的动态平衡失调,出现的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之心肾阴虚,或水气凌心、心肾阳虚之候等,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制约心阳,致心火独亢于上,则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的“心肾不交”。若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水液上犯于心,也可表现为水肿、尿少、畏寒肢冷、心悸怔忡,甚则咳喘不能平卧、面色淡白症状,属于水气凌心的“心肾不交”。
(五)肺与脾
1.生理方面 肺主气,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气血生化之源。故两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方面。
(1)气的生成 肺主气,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肺功能活动的发挥需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充养,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亦必须赖肺气的宣降才能输布全身。故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因而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只有在肺脾两脏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气的正常生成与输布。
(2)水液代谢 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防止水湿的潴留;脾转输水液于肺,是肺发挥通调水道功能的条件。
2.病理方面 肺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方面,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痰湿阻肺之证。
脾气虚弱,气生不足,常累及肺脏,致肺气亏虚;而肺病日久,肺气虚弱,又常累及于脾,致脾气亦虚,最终形成肺脾气虚之证,而现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喘咳气怯,声低懒言等症。
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痰饮上犯于肺,影响及肺,肺失宣降而见久咳不愈,或咳喘痰多等。虽病位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又见脘腹痞满、不思饮食等水湿中阻之证。
(六)肺与肝
1.生理方面 肺居上焦,主肃降;肝居中焦,主升发。肺和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肝升肺降,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2.病理方面 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失常。如肝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肺,灼伤肺津,则肺降不及,可出现胸胁胀满疼痛、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症;若燥热伤肺,肺失肃降,也可使肝之气火上升,而见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头晕目眩等表现。
(七)肺与肾
1.生理方面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相互滋生方面。
(1)呼吸运动 功能上,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就是说人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功能来协助完成。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故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只有经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才能使清者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浊液下归于肾而输入膀胱,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具有气化功能,其气化作用贯彻在水液代谢的始终,又主膀胱的开阖。肺脏输送来的水液,通过其气化,使清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者变成尿液而输入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调节水液的代谢。其中肾主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所以有“其本在肾,其标在肺”之说。
(3)相互资生 主要表现在肺与肾之间的阴液方面的互相资生。因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盛,保证肾的功能旺盛。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循经上润于肺,保证肺气清宁,宣降正常。正如《医医偶录》云:“肺气之衰旺,全恃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炼金,则长保清宁之体。”
2.病理方面 表现在呼吸的异常、水液代谢障碍、阴液互损方面。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致肾失摄纳,均会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呼吸异常。此称为“肾不纳气”或“气不归根”。
因肺、肾阴液是互相滋养的,而肾阴又为人体诸阴之本,故肺阴虚日久可损及肾阴;肾阴虚不能上滋肺阴,则肺阴亦虚,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出现腰膝酸软、两颧潮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少痰、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夜梦遗精、女子经闭等症。如肺痨、咳喘患者,病久不愈,亦可出现肺肾阴虚之候。
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累及肾脏,肾不主水,水邪泛滥,肺肾相互影响,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尿少等症;若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液泛溢,影响及肺,肺失宣降,又可见喘促、咳逆不能平卧等寒饮射肺的表现。
(八)肝与脾
1.生理方面 肝疏泄,与消化密切相关;脾运化,主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肝藏血,脾生血又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具体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运行两方面。
(1)饮食物消化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泄于肠道,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所以,脾胃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而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也有利于肝的疏泄。肝脾互用,消化功能才能正常。
(2)血液运行方面 血液的循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脾的运化,有赖于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赖于脾之化生。一方面,脾气健运,血液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脾能生血统血,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才能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来调节血液。另一方面,肝血充足,则疏泄正常,气机调畅,使气血运行无阻。故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生成和循行。
2.病理方面 肝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也主要表现在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血液方面,这种关系往往通过肝与脾之间的病理传变反映出来。或为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又名木郁乘土)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或为脾病传肝,土反侮木,而土壅木郁。
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则可出现肝胃不和的胸胁胀满、精神抑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或见胃脘胀痛、恶心、呕吐、纳呆等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表现;若脾胃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而致肝疏泄失职,而见纳呆、腹胀、便溏、胸胁胀痛或黄疸等症。
脾气虚弱,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则可导致肝藏血不足,而形成肝脾两虚之证。
(九)肝与肾
1.生理方面 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肝肾同源及藏泄功能的协调方面。
(1)肝肾同源 因肝肾的阴液、精血之间相互资生,其生理功能皆以精血为物质基础,而精血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之故。包括精血互生、阴液互生。
1)精血互生: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所藏之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所藏之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又称“精血同源”。
2)阴液互生:指肝肾之阴相互滋生的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肾阴上济于肝,资肝阴以制约肝阳,使肝阳不亢;而肝阴又可资助肾阴的再生。因肝在五行属木,肾在五行属水,两脏之间属母子相生关系,故阴液相生又称“水能涵木”。在肝阴和肾阴之间,肾阴是主要的,只有肾阴充足,才能维持肝阴与肝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2)藏泄协调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两者之间是相反相成的。肝气之疏泄可使肾气之闭藏功能正常而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故闭藏与疏泄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
2.病理方面 肝与肾之间的病理影响,主要体现于阴阳失调、精血互损和藏泄失司方面。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若肝火旺盛,亦可下劫肾阴,最终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而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等症。
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终则成肝肾两虚证。
若藏泄失调,则可出现女子的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的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十)脾与肾
1.生理方面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天和后天及水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的关系 先后天之间的关系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因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故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方能健运;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之气不断资生化育,才能充盛不衰。两者之间相互充养,相互促进。
(2)水液代谢方面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尤以脾肾的作用更加重要。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肾主水液,气化作用贯彻在水液代谢始终。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有赖脾化湿制水的作用,即“土能制水”。故曰“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正常代谢。
2.病理方面 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终均可致脾肾阳虚。表现出脘腹隐痛、喜温喜按、便溏、腹泻,或五更泄泻的病理状态。
若脾虚不能化湿或肾虚气化不利,可致水液代谢失常,而表现水肿、尿少等水液代谢紊乱方面的症状。
二、脏与腑的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故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并通过经络相互联络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
(一)心与小肠
1.生理方面 因在结构上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两者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受盛化物、分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地进行;小肠的分别清浊,将清者吸收,通过脾气升清而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不断地得到补充。
2.病理方面 心与小肠亦相互影响。心经实火,可下移于小肠,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而表现出心烦不眠、小便短赤甚则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二)肺与大肠
1.生理方面 因在结构上,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所以功能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肺主肃降,大肠主传导。肺气的清肃下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亦有助于肺气的清肃下降,从而协助肺主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2.病理方面 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肺失宣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方面。肺气郁滞,失其肃降之功,可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亦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三)脾与胃
1.生理方面 均位居中焦,结构上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合关系。功能上,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同协作,密切配合。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故脾与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等几个方面。
(1)纳运协调 功能上,胃的受纳腐熟,为脾之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为胃继续纳食创造条件。一纳一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物质的输布。
(2)升降相因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胃主降,把初步消化的食物下传小肠,糟粕下传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肠胃虚实更替的生理状态。如《临证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的是“清”,胃降的是“浊”,虽方向相反,但作用却相互促进,相反相成。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
(3)燥湿相济 脾为脏属阴,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腑属阳,故性喜柔润而恶燥。故《临证指南医案》卷二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燥湿相济,阴阳相合,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脾不为湿困,才能健运不息,从而保证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不断地进行,饮食水谷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
2.病理方面 脾与胃,因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相反相成,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输布及糟粕的排泄。故病变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而致脾胃同病。
湿邪困脾,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常见食欲缺乏、腹胀、便溏、腹泻,或恶心、呕吐、食物不化等症;若饮食不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而见食欲缺乏、脘腹痞满、泄泻。
(四)肝与胆
1.生理方面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叶之间。两者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的关系,所以在功能上密切配合。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两者共同合作使胆汁排泄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排泄胆汁;反之,胆之疏泄正常,胆汁排泄无阻,肝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古有“肝胆同主疏泄”之说。
2.病理方面 肝与胆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可见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肝胆湿热,则可见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五)肾与膀胱
1.生理方面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两者密切相连,又有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关系。肾司开合,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小便。故在水液的代谢方面,膀胱的气化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阖有度,尿液方能正常地贮存和排泄。
2.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失调方面。如肾阳虚衰,气化无权,影响膀胱气化,可出现小便不利、癃闭或尿频、遗尿、尿失禁等症;膀胱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三、腑与腑
1.生理方面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中,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进行初步消化后,下传于小肠,同时胆排泄胆汁于小肠,助小肠进一步消化;小肠受盛化物,分清泌浊,使清者经脾的升清作用,化为精微,输布全身;浊者,即剩余的水液和食物残渣经胃的降浊下传大肠,通过大肠的传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多余的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渗入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三焦在整个的饮食物消化过程中,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又是气化的场所,推动和维持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废物排泄的正常进行。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需六腑通过传化水谷的功能不断受纳和排空,虚实更替,宜通不宜滞,其中一腑传化受阻,都足以影响整个饮食物的传导,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之说。
2.病理方面 六腑的病变以壅塞不通为多见,且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胃火炽盛,消灼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使大便秘结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浊气不降,亦可致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胆失疏泄,常可犯胃,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若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又可导致胆汁外溢而见黄疸;小肠实热,可移热于膀胱,而致小便的灼热涩痛、短赤等。
知识拓展……
腑病以通为补
这里的“补”,不是用补益药调补脏腑,而是恢复六腑之“通”、“降”的功能。这是由六腑宜通不宜滞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且六腑的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若经过治疗,使六腑通畅,恢复其自然状态,则病亦自愈。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藏象 奇恒之府 肝肾同源 心肾相交 三焦
2.试述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表现。
3.简述六腑的生理功能。
4.简述五脏的志、液、体、窍之所在。
5.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病例探讨
1.李xx,女,50岁,教师。患者近半年来,时觉头痛头晕,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腰膝酸疼,口干口苦,难以坚持正常工作。且月经周期紊乱,多后延,量少。查舌质嫩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阴,降火除烦。
方药:知柏地黄丸,1次1丸,日2次,饭前服。并嘱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多参加文体活动,调整心态。2周后症状缓解。
2.王xx,男,50岁,工人。3年前,喝冰啤酒后,出现急性腹痛,自喝热红糖水缓解,以后常因食凉饮冷而发作,经注意饮食、热敷等可愈。5天前又作,用以往诸法,痛不解。现腹胀痛,食后尤甚,喜温喜按,食欲缺乏,四肢不温,体倦乏力,大便溏薄。查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脾阳虚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方药:给予附子理中丸,1次1丸,日2次。同时针刺中脘、天枢、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等穴,并灸之。3天后,腹痛腹泻愈,前后治疗月余,1年内未复发。
3.赵xx,女,19岁,学生。2周前,因琐事与同学争吵后,自觉头晕胀痛,急躁失眠,并渐感胸胁**胀痛,晨起口苦,月经期前,量多质稠,便干溲赤。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药: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日1剂。并嘱饮食清淡,忌辛辣。连服5剂,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