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谢恩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武林中文网 www.50zw.io,最快更新嫡策最新章节!
太夫人沉得住气,大夫人一无所知,贺琰欲盖弥彰,几个关键人物都是一派风轻云淡,故而大家无论对行昭获封县主,还是太后赐下莫名其妙的对镜,都缄口不言,粉饰太平。
只有行昭的心中像有几百只老鼠齐挠一样,直痒。
初一初二不出门,初三初四扫祖坟,一连几天行昭都没有逮到机会和太夫人独处。到了初五,又要套上马车进宫谢恩去。阖家里,太夫人是超品夫人,大夫人是一品诰命,贺三爷的迁令下来了,总算是升上了堂官五品,三夫人的诰命却还没来得及。故而这次去的,也就是太夫人与大夫人,再加个新出炉的温阳县主,贺行昭。
进宫谢恩是大事,皆是按品大装,几人一车。车上,大夫人显得很高兴,和太夫人天南海北地扯,太夫人笑着应和。
拐过顺真门,就进皇城了,论你多大的勋贵,多高的官都要在这里下车。
慈和宫的内侍便领着往里走,太夫人笑着同他打招呼,又问了“...都有谁家的夫人到了?”内侍一一答了,不过来了两三家人。行昭心忖,贺家向来都是赶早不赶晚的。
进慈和宫次间候着,将进去,就有信中候闵家的太夫人带着几个媳妇来打招呼。大周的丹书铁券之家被废得越来越少,到了这一朝,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勋贵之间就更惺惺相惜了。
太夫人亲亲热热地和闵太夫人拉着手从养生饮食聊到儿女亲事,闵太夫人边拿眼瞧行昭边拉着太夫人的手说:“可惜我们阿范比温阳县主大了近十岁,否则我一定来提亲。”
县主没有特定副制,行昭穿着件银红双福纹镶锦竹斓边高腰襦裙,髻上簪了朵品红色的芍药绢花,正脱了玫瑰红灰鼠皮递给宫人,只装作没听到,微红一张脸垂首望地。
太夫人谦逊地摇摇头,先大赞了闵大奶奶的德行言工,又说:“....除夕夜里领到圣旨,又惊又喜,难得太后喜欢我们家娘子,又感怀皇后照拂——到底是嫡亲姨母。”贺家一直以谦逊温和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受封个县主虽然没什么大不了,却将一向低调的贺家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推到了高处,太夫人必须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解释。行昭在旁静静听,这些女眷话里的机锋试探,永远不会少。
这头说着话儿,人也都陆陆续续地来齐了,就有女官高声呼道:“太后娘娘到!”
众人便各家各处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便齐齐唱道:“愿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寿与天齐!”
不多时,就有一个五十来岁,面长眉挑,中等身材,看起来比太夫人年轻很多的妇人走了出来,身后跟着穿大红花样十样锦纹饰的应邑长公主。
“都平身吧!”顾太后出身不高,从采女爬到太后,宫中沉浮几十年,养成了无论何时说话都带了几分含蓄和低沉的习惯,待众人都起来了,又让宫女赐坐上茶。
行昭端手半坐在小杌上,垂首环了内堂一圈,前世她没有封号,轮不上她来。如今看来应邑在太后跟前真的很得宠啊,太后坐在上首,应邑就端了个锦墩坐在太后脚前,太后问询到哪家,只有应邑敢出言调笑几声。
“临安侯夫人和侯爷可喜欢那几件年礼?”顾太后向前倾了倾身子,面容带笑地越过太夫人,问大夫人。
行昭心头一紧,面色刷白。这算是证实了她的猜测!对镜是顾太后赏下的!她现在分明已经知道了所有事儿!
大夫人愣一愣,才起身一福,面色微赧地答:“皇恩浩荡,臣妾自然是十分喜欢的。侯爷...侯爷也很喜欢。”
顾太后满意地点点头,看了眼身边儿的应邑,又将眼落在了穿着一身红的行昭身上,扬了扬下颌:“这就是温阳县主?”
行昭心头一叹,脚上却没耽搁,连忙上前去。由太夫人出声答话,“这就是临安候长女,贺行昭,现年七岁...”
太后摆摆手,直道:“让她自己说。”
行昭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口里唱着吉祥话儿,又听上头这样的话,心头疑惑,还想让她说什么?说求求您太后行行好,管管您那不着调的女儿,还是说求求您不要给您女儿撑腰,助纣为虐赶走自家母亲?
行昭跪在地上,眼神定在青砖上,半天没开口。大夫人急得在后头揪帕子,鼓足气开口:“她——”
一个她字儿没完,就听见应邑巧笑一声打断:“行昭是个十分乖巧的小娘子,拙言慎行,极似临安候。贺家家教十分好,母后瞧瞧前朝的贺皇后就知道了。”话说完,又让人将行昭扶起来,朝着行昭温声温气地说:“可是太后娘娘亲封的你温阳县主哟,还不谢过太后。”
行昭抿了抿唇,心头直冒火,应邑这手套近乎玩得不错,她当行昭果真是五六岁的孩童,对太夫人选择曲意奉承,对贺琰选择威逼利诱,对行昭则选择诱哄收买,妄图各个击破。皇家里长大的她似乎却忘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利益和亲缘之间,选择利益!
“行昭感怀天恩,珍而重之,却无以为报。”好歹开了口,行昭说完垂了眸子,语气干涩地说。
太夫人一直面色含笑,却没有眼尖的人发现,她紧紧攥成拳头的手陡然松了下来。
顾太后觑了眼殿下的小娘子,垂着头也能看见眉眼像极了贺琰。恍惚间,又想起了除夕家宴后,一向疼爱的小女儿跪在她前面,一把泪一声哭嚎地求她“阿缓喜欢了贺琰半辈子了,好容易有了点盼望。娘若阻拦,女儿转了头就去投护城河!”她在震惊之后,心里竟然生不出反对来。她只是一个破落官家的庶出女儿,舍弃了多少,沾了多少血才爬上了这个位子,她已经记不清了。女儿不一样,她生来就是金枝玉叶万千宠爱,她不需要舍弃什么来成全....她委曲求全了一辈子,她的女儿不能这样....
顾太后压了压舌,方家又怎么样。方家还能和天家争出个一二不成?气受了就受了,给我往肚子里咽!那些勋贵世家仗着祖宗耀武扬威得也够了!
“好了好了,小娘子脸皮薄。这一身红衣穿得,跟应邑站在一起跟母女似的。”顾太后定了心神,笑呵呵地摆摆手,示意行昭坐回去。又转头和闵太夫人念叨:“....你们家阿柔哪天也带进宫瞧瞧,我记得她是仲春生的,开年就满十一岁了吧...”
行昭低眉顺目地退回去,极尽可能地想忘掉最后那句话。坐在杌凳上,不禁心下苦笑。受尽了苦难,还改不了性子,明明一句好听话就能掩过去的事儿,还非得要硬扛着,位卑言轻,这样的反抗,又有谁看呢。
殿里的声音像是被钟罩罩住似的,“嗡嗡嗡”的响在耳边,坐了像是有一刻钟,又像是几个时辰。总算是听见顾太后沉喑的声音:“都去未央宫吧。皇后怕是等了很久了。”
众人才又磕头叩地,由内侍领着往西边儿去。
进了未央宫正殿,方皇后已经坐在了上首,着明黄凤吟九天纹,头戴九翅瞿冠,眉间点朱砂一点,和大夫人一样是圆圆的脸,却没笑,背挺得直直的,很是端庄的模样。
下首花团锦簇地坐着四、五个打扮富丽的女子,都是**里排的上的妃嫔。
行昭一进去,一眼看到了方皇后,嘴角便止不住地扬,方皇后待她如亲母待女。奉诗书,教礼仪,训道义,都是亲力亲为,自母亲去后,说她是由方皇后养大的也不为过。
按捺住澎湃,随着众人叩头行礼,口里唱福气吉祥话,都是一套的礼数,差不离,皇后说了平身,众人又向几个内命妇见礼。方皇后挨个儿介绍:“陈德妃与陆淑妃都是常见的,惠妃和王嫔则是才拿到宝册宝印的。”
行昭抬眼看了眼王嫔,二十七八岁,身形小巧,受了众人的礼接着还颔首还一半回去,十分恭谨柔顺的样子——也是未来的王太后,谁也没想到是她生下的二皇子周恪荣登大宝。
方皇后比大夫人像将门虎女,说话言简意赅,坐这么几个时辰都不会靠在椅背上。不会像顾太后那样和人唠家常接下话来,场面常常会僵下来,每到这时应邑就斜靠在楠木后椅背上撇撇嘴,吹一吹染得血红的指甲。
好容易更漏打了午晌,方皇后便扬扬手,留了几家赏饭,其余的都叩安回去。
回去的人家,大都在心头长长呼口气儿,这宫里头行差踏错一步,都不晓得明儿个还不能见着太阳。临了踏过门槛要走了,却又不由羡慕起能被留饭的几家来,瞥眼看看,心里头又安慰自个儿,留下的不外乎是几位长公主,连上贺家黎家,谁叫人家沾着亲带着故呢。
太夫人沉得住气,大夫人一无所知,贺琰欲盖弥彰,几个关键人物都是一派风轻云淡,故而大家无论对行昭获封县主,还是太后赐下莫名其妙的对镜,都缄口不言,粉饰太平。
只有行昭的心中像有几百只老鼠齐挠一样,直痒。
初一初二不出门,初三初四扫祖坟,一连几天行昭都没有逮到机会和太夫人独处。到了初五,又要套上马车进宫谢恩去。阖家里,太夫人是超品夫人,大夫人是一品诰命,贺三爷的迁令下来了,总算是升上了堂官五品,三夫人的诰命却还没来得及。故而这次去的,也就是太夫人与大夫人,再加个新出炉的温阳县主,贺行昭。
进宫谢恩是大事,皆是按品大装,几人一车。车上,大夫人显得很高兴,和太夫人天南海北地扯,太夫人笑着应和。
拐过顺真门,就进皇城了,论你多大的勋贵,多高的官都要在这里下车。
慈和宫的内侍便领着往里走,太夫人笑着同他打招呼,又问了“...都有谁家的夫人到了?”内侍一一答了,不过来了两三家人。行昭心忖,贺家向来都是赶早不赶晚的。
进慈和宫次间候着,将进去,就有信中候闵家的太夫人带着几个媳妇来打招呼。大周的丹书铁券之家被废得越来越少,到了这一朝,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勋贵之间就更惺惺相惜了。
太夫人亲亲热热地和闵太夫人拉着手从养生饮食聊到儿女亲事,闵太夫人边拿眼瞧行昭边拉着太夫人的手说:“可惜我们阿范比温阳县主大了近十岁,否则我一定来提亲。”
县主没有特定副制,行昭穿着件银红双福纹镶锦竹斓边高腰襦裙,髻上簪了朵品红色的芍药绢花,正脱了玫瑰红灰鼠皮递给宫人,只装作没听到,微红一张脸垂首望地。
太夫人谦逊地摇摇头,先大赞了闵大奶奶的德行言工,又说:“....除夕夜里领到圣旨,又惊又喜,难得太后喜欢我们家娘子,又感怀皇后照拂——到底是嫡亲姨母。”贺家一直以谦逊温和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受封个县主虽然没什么大不了,却将一向低调的贺家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推到了高处,太夫人必须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解释。行昭在旁静静听,这些女眷话里的机锋试探,永远不会少。
这头说着话儿,人也都陆陆续续地来齐了,就有女官高声呼道:“太后娘娘到!”
众人便各家各处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便齐齐唱道:“愿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寿与天齐!”
不多时,就有一个五十来岁,面长眉挑,中等身材,看起来比太夫人年轻很多的妇人走了出来,身后跟着穿大红花样十样锦纹饰的应邑长公主。
“都平身吧!”顾太后出身不高,从采女爬到太后,宫中沉浮几十年,养成了无论何时说话都带了几分含蓄和低沉的习惯,待众人都起来了,又让宫女赐坐上茶。
行昭端手半坐在小杌上,垂首环了内堂一圈,前世她没有封号,轮不上她来。如今看来应邑在太后跟前真的很得宠啊,太后坐在上首,应邑就端了个锦墩坐在太后脚前,太后问询到哪家,只有应邑敢出言调笑几声。
“临安侯夫人和侯爷可喜欢那几件年礼?”顾太后向前倾了倾身子,面容带笑地越过太夫人,问大夫人。
行昭心头一紧,面色刷白。这算是证实了她的猜测!对镜是顾太后赏下的!她现在分明已经知道了所有事儿!
大夫人愣一愣,才起身一福,面色微赧地答:“皇恩浩荡,臣妾自然是十分喜欢的。侯爷...侯爷也很喜欢。”
顾太后满意地点点头,看了眼身边儿的应邑,又将眼落在了穿着一身红的行昭身上,扬了扬下颌:“这就是温阳县主?”
行昭心头一叹,脚上却没耽搁,连忙上前去。由太夫人出声答话,“这就是临安候长女,贺行昭,现年七岁...”
太后摆摆手,直道:“让她自己说。”
行昭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口里唱着吉祥话儿,又听上头这样的话,心头疑惑,还想让她说什么?说求求您太后行行好,管管您那不着调的女儿,还是说求求您不要给您女儿撑腰,助纣为虐赶走自家母亲?
行昭跪在地上,眼神定在青砖上,半天没开口。大夫人急得在后头揪帕子,鼓足气开口:“她——”
一个她字儿没完,就听见应邑巧笑一声打断:“行昭是个十分乖巧的小娘子,拙言慎行,极似临安候。贺家家教十分好,母后瞧瞧前朝的贺皇后就知道了。”话说完,又让人将行昭扶起来,朝着行昭温声温气地说:“可是太后娘娘亲封的你温阳县主哟,还不谢过太后。”
行昭抿了抿唇,心头直冒火,应邑这手套近乎玩得不错,她当行昭果真是五六岁的孩童,对太夫人选择曲意奉承,对贺琰选择威逼利诱,对行昭则选择诱哄收买,妄图各个击破。皇家里长大的她似乎却忘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利益和亲缘之间,选择利益!
“行昭感怀天恩,珍而重之,却无以为报。”好歹开了口,行昭说完垂了眸子,语气干涩地说。
太夫人一直面色含笑,却没有眼尖的人发现,她紧紧攥成拳头的手陡然松了下来。
顾太后觑了眼殿下的小娘子,垂着头也能看见眉眼像极了贺琰。恍惚间,又想起了除夕家宴后,一向疼爱的小女儿跪在她前面,一把泪一声哭嚎地求她“阿缓喜欢了贺琰半辈子了,好容易有了点盼望。娘若阻拦,女儿转了头就去投护城河!”她在震惊之后,心里竟然生不出反对来。她只是一个破落官家的庶出女儿,舍弃了多少,沾了多少血才爬上了这个位子,她已经记不清了。女儿不一样,她生来就是金枝玉叶万千宠爱,她不需要舍弃什么来成全....她委曲求全了一辈子,她的女儿不能这样....
顾太后压了压舌,方家又怎么样。方家还能和天家争出个一二不成?气受了就受了,给我往肚子里咽!那些勋贵世家仗着祖宗耀武扬威得也够了!
“好了好了,小娘子脸皮薄。这一身红衣穿得,跟应邑站在一起跟母女似的。”顾太后定了心神,笑呵呵地摆摆手,示意行昭坐回去。又转头和闵太夫人念叨:“....你们家阿柔哪天也带进宫瞧瞧,我记得她是仲春生的,开年就满十一岁了吧...”
行昭低眉顺目地退回去,极尽可能地想忘掉最后那句话。坐在杌凳上,不禁心下苦笑。受尽了苦难,还改不了性子,明明一句好听话就能掩过去的事儿,还非得要硬扛着,位卑言轻,这样的反抗,又有谁看呢。
殿里的声音像是被钟罩罩住似的,“嗡嗡嗡”的响在耳边,坐了像是有一刻钟,又像是几个时辰。总算是听见顾太后沉喑的声音:“都去未央宫吧。皇后怕是等了很久了。”
众人才又磕头叩地,由内侍领着往西边儿去。
进了未央宫正殿,方皇后已经坐在了上首,着明黄凤吟九天纹,头戴九翅瞿冠,眉间点朱砂一点,和大夫人一样是圆圆的脸,却没笑,背挺得直直的,很是端庄的模样。
下首花团锦簇地坐着四、五个打扮富丽的女子,都是**里排的上的妃嫔。
行昭一进去,一眼看到了方皇后,嘴角便止不住地扬,方皇后待她如亲母待女。奉诗书,教礼仪,训道义,都是亲力亲为,自母亲去后,说她是由方皇后养大的也不为过。
按捺住澎湃,随着众人叩头行礼,口里唱福气吉祥话,都是一套的礼数,差不离,皇后说了平身,众人又向几个内命妇见礼。方皇后挨个儿介绍:“陈德妃与陆淑妃都是常见的,惠妃和王嫔则是才拿到宝册宝印的。”
行昭抬眼看了眼王嫔,二十七八岁,身形小巧,受了众人的礼接着还颔首还一半回去,十分恭谨柔顺的样子——也是未来的王太后,谁也没想到是她生下的二皇子周恪荣登大宝。
方皇后比大夫人像将门虎女,说话言简意赅,坐这么几个时辰都不会靠在椅背上。不会像顾太后那样和人唠家常接下话来,场面常常会僵下来,每到这时应邑就斜靠在楠木后椅背上撇撇嘴,吹一吹染得血红的指甲。
好容易更漏打了午晌,方皇后便扬扬手,留了几家赏饭,其余的都叩安回去。
回去的人家,大都在心头长长呼口气儿,这宫里头行差踏错一步,都不晓得明儿个还不能见着太阳。临了踏过门槛要走了,却又不由羡慕起能被留饭的几家来,瞥眼看看,心里头又安慰自个儿,留下的不外乎是几位长公主,连上贺家黎家,谁叫人家沾着亲带着故呢。